书房文学 >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 > 第251章

第251章



  三家人分工合作,谢华香开始去跑各种证照,沈庭生帮忙搞装修,屋里得全部粉刷一遍,门窗也要重新上漆,弄得焕然一新。



  招牌是定做的,谢华香没好意思提议叫做“满庭香”,虽然她挺想这么干的,可毕竟不是她一个人的店子,还是廖淑芳觉得这个名字好听,主动提出要用这个,谢华香就厚着脸皮让沈庭生去做了“满庭香饭店”的大红镶金招牌,挂在了饭馆的墙外,然后在一楼楼梯顶上特地用显眼的字体标明了“满庭香饭店由此上”几个字。



  廖淑芳负责一应厨具和桌椅,她家原来开过小饭馆,厨具什么的都比较齐全,还有几套桌椅,反正家里也用不上,就都搬过来了,也算作是她投资的一部分。



  吕鹏飞就负责采购食材,油盐柴米这些常备的要先准备好,还要在乡下联系好了蔬菜肉类的供应,以后就统一在乡下收购,比在市场里买的能便宜一些。



  至于每个人的占股比例,廖淑芳和吕鹏飞都同意平均分成三份,或者让谢华香占大头,她四成,他们两个人各自三成。



  毕竟这开饭馆的主意是谢华香提出来的,这饭店能开起来,也是她出力最多,要不是她把一切都弄得井井有条的,他们俩到现在还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呢!



  让谢华香占大头他们心服口服,而且心思还能比较定,仿佛只要有她镇着,这饭馆就能开得稳稳当当的了。



  可谢华香却不同意,她马上就要去上学了,以后这饭馆就全靠廖淑芳和吕鹏飞两人撑着了,她也就是开头出了点儿力而已,以后就什么忙都帮不上了,不干活还白白拿百分之四十的分红,她做不出来。



  就算一开始两人心甘情愿,时间长了,干活多拿得少的人总免不了会有点怨言的,就算他自己不怨,他家里的人也会怨。



  所以谢华香主动提出,她只要两成的股份,剩下的由他们两个平分,一人四成。



  在他们面前,谢华香向来说一不二,因此两人虽然觉得挺过意不去的,但最后都还是按照这样的安排实行了。



  谢华香把她这次回来得到的分红全都投入到这家饭店了,廖淑芳也把邵虎留给她的钱拿了出来,就像谢华香说的,她现在也越来越感觉到钱不经使了,随着物价的上涨,钱光攒着不用只会越来越少,抱着心里对谢华香的信任,她勇敢地把钱全都拿了出来。



  吕鹏飞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她们也没计较,股份还是让他占那么多,毕竟往后还要指望他用心干活的,就说好了,在以后分红的钱里扣,什么时候把投资款扣完了,才开始有分红拿。



  吕鹏飞感激地表示哪怕是当牛做马,也一定会好好地给店里干活。



  饭店的主打菜品还是十三香小龙虾,谢华香留下了不少十三香调料粉,估摸着能用上一个学期的了,以后的等放暑假了她再送回来。



  趁着还没开学,谢华香又教了两人几道大菜的做法,有这些再加上两人原本的手艺,要撑起一家饭店是不成问题了。



  饭店正式开张那天,谢华香果然请到了程立坤来剪彩,又在临街的楼梯口摆上了许多花篮,请了民间乐队敲锣打鼓舞狮,很是热闹了一番。百货商店和照相馆的人乐得看热闹,也就没怪他们的花篮摆放得太出来,都占了两边的一半门面了。



  满庭香饭店是东水县第一家开张的私人饭店,而且开业的时候还请到了副县长来捧场,可以说是非常风光了,一开始,很多人都抱着一种尝鲜的心思去试了一下,发现口味确实不错,而且价格也实惠,再加上谢华香还专门设计了一些打折券,一次消费满多少钱就可以送,下次来的时候可以用的那种,渐渐地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起来。



  谢华香在饭店开张的第二天,就跟沈庭生一起回了g市,回到家里,发现爸妈已经“旅游”回来了,还给他们带回来了不少北京特产,茯苓糕、云片糕、豌豆黄什么的,谢华香吃着这个味儿不怎么正宗,不过她也不太了解现在的北京是什么情况,或许爸妈不懂行买差了也不奇怪。



  这些话她当然也不会当着爸妈的面说,只说好吃就是了。



  谢华香不知道,她随口称赞了几句,胡爱春回过头就朝谢义平得意地眨眼睛,那意思就是,瞧见了吧,我就说闺女很好哄的,随便说点儿什么她就信了。



  开学以后,谢华香和沈庭生两人又开始了忙碌的学习生活,沈庭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忙着做生意,两人一周能挤出时间见一次面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好两人都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见面的时候互相说一下这一周以来都发生了些什么,只要心还是在一起的,就感觉也没怎么分开过。



  谢华香当了半个学期的学霸,让各科老师都对她刮目相看,这学期本想重点培养的,突然又发现这姑娘的心思又不怎么放在学习上了。



  她这是在东水县开饭店把自己的心也开野了。



  上辈子第一次开饭店的时候,觉得一切都那么艰难,每一步都走得非常不容易,可是这次,可能是有了以前的经验垫底,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吧,感觉就是轻轻松松就把一家店给开起来了,这让谢华香的野心膨胀起来,她还想继续再开店。



  但这里的情况跟东水县又不一样,首先她没有人手可用,不像东水县有廖淑芳和吕鹏飞两个现成的厨师可以合作,在这里她就一个人,平时还要上学,根本就不可能整天守在店里做菜。



  第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小县城快得多,在东水县他们开的饭店是头一家,可是还在上个学期,大城市里的各种大小私营饭店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起来了,如果她开的只是一家普通的家常菜馆,根本就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不是说不能挣钱,但做得也肯定不轻松。



  第三,她现在手头上也实在没什么钱了,又找不到靠谱的人合作,开饭店是暂时开不起来了,只能另辟蹊径。



  这天跟宿舍的同学一起去学校饭堂吃饭,大家惯例性地是要抱怨一下学校食堂的大锅饭寡淡无味,太难吃了的。刚好食堂出了新菜色,卤水猪大肠,大家都很高兴地打了一份准备换换口味。



  结果吃了一口之后,就都失望了,这大肠根本就没洗干净,还有很浓重的腥臊味,而且卤水的味道也调得不好,死咸死咸的,大家都在纷纷抱怨学校食堂的大厨实在是太没水平了。



  谢华香灵机一动:“咱们下午没课,要不我们去菜市场买点肉回来,我做卤味给你们吃吧!”



  舍友们都惊讶地看着她:“你会做卤味?”



  谢华香老神在在:“祖传秘方,保证美味,吃完了包叫你把碗都舔干净。”



  别人都笑她胡吹大气,也确实啊,谢华香来上学之后就没有展露过厨艺,她看起来又不像是个会干活的人,别人不相信她会做菜那也是正常的。



  不过她这番话还是挑起了舍友们的热情,天天吃学校食堂的饭菜,要不就是嘴里都淡出鸟来,要不就是被盐齁死,再不换换口味,人都得被憋疯了。



  所以大家都对谢华香这个到菜市场去买菜回来自己煮的提议有点儿心动,这些姑娘们都是劳动人民出身,煮饭做菜对她们来说都不在话下,倒也不怕买回来煮了不好吃。



  就是这做菜的锅灶有点麻烦。



  “没事,咱们买个炭炉就行了。”谢华香熟门熟路地说。



  这种炭炉其实是现在一般家庭里打火锅用的,红泥烧制而成的一个小桶的形状,中间有一个带着小孔的隔层,把炭炉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带着个口子,上半部分是敞口的。



  使用的时候,把木炭放在上层点燃,再把锅子座上去就可以了,烧完了的炭灰会掉落到下层,及时清理走,保持通风就可以了。



  说起炭炉,姑娘们更兴奋了:“好啊好啊,咱们今晚就烫火锅吃。”



  想起要吃火锅,大家都忍不住了,吃完午饭连午觉都不睡了,一起结伴浩浩荡荡地杀到了才新建起来的自由市场。



  先到杂货店挑了一个炭炉和一个烫火锅用的锅子,谢华香又另外挑了一个比较深一点的大铁煲,还要了一大包木炭,抢先付了钱。



  宿舍大姐说这钱得大家分摊,回去算清楚了数目再还给她,谢华香拒绝了,她说这个炉子她以后还会有别的用处,所以得算她的。



  谢华香在舍友们心里的形象就一白富美,不但穿的用的都是好东西,吃得也讲究,而且平时手头也很宽裕的样子,请舍友们吃各种好吃的连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也有人好奇地问过她家里是干什么工作的,为什么条件这么好,谢华香总是自豪地告诉她们,这可都是她自个儿挣的,别人信不信不好说,但她这个不差钱的形象是深入人心了,所以既然她说这钱她出,别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会儿的物产供应还不算太丰富,但比起以前副食品店那些只能凭票购买的东西还是好很多了,姑娘们嘻嘻哈哈地挑了一大堆想吃的东西。



  索性又把案板、菜刀,油盐酱醋等各种调味料都买齐了,看样子倒是有长期自己开伙的架势。

 

(http://www.ccfang.cc/novel/1RQW1wmkkpKg6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