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在三国能网购 > 第一百四十章 难民问题

第一百四十章 难民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最快更新!无广告!


 紧接着,苏毅又说道:“回去后,我便送你一箱珍藏的美酒。”


 听到这,张飞微微一愣,锤了苏毅肩头一把,“怀恒,你可真够意思。”


 “小事一桩罢了。”


 苏毅笑着应道。


 在刘备阵营中, 苏毅越发觉得,张飞跟自己的关系能有今天这么铁,完全是由于酒的缘故。


 不得不说,单就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来看,酒不失为一个良物。


 “翼德将军,怀恒的酒量我可是见识过的,与你相比,也是丝毫不落下风。”糜竺环视二人,笑吟吟地说道。


 “确实如此!饮起酒来,怀恒可谓是相当凶猛。”


 糜芳如小鸡啄米般点着头,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子仲,子方,二位言重了。”苏毅失笑道


 “怀恒,找个时间,我定要与你再拼一拼酒量。”听到糜家兄弟这么说,张飞眼中瞬间燃起不甘示弱的熊熊之火。


 “那我便等着翼德。”苏毅面带笑意,无论什么样的酒局,他都会欣然赶赴,在这个时代,能把他喝倒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苏毅甚至巴不得出现一位豪饮之士,能将自己给喝倒。


 “接下来,可要一同返回州衙?”糜竺出声问道。


 “子仲稍等片刻。”


 接着,苏毅扭头朝邓艾、苏月喊道:“走,带你们去买新衣服。”


 顷刻, 李记成衣铺内。


 苏毅为二人各买了五身衣服。


 里面穿的,外面穿的,一应俱全。


 邓艾和苏月各自将新衣服捧在手上, 脸上不由乐开了花。


 在向店掌柜付钱的时候,发生了有趣的一幕。


 先前发生的事情,店掌柜全都看在眼里,心中有所畏惧,所以不敢收苏毅的钱。


 于是,苏毅便将钱砸在柜台,并说,这钱你必须给我收下!


 见状,店掌柜这才颤颤巍巍地把钱收起,并将衣服打包成两个包裹。


 邓艾、苏月欢欢喜喜地把包裹往腰间一缠,背在身后。


 出了李记成衣铺后,苏毅又寻了一家药铺,给邓艾买了一些治疗跌打的外伤药。


 在敷药的过程中,邓艾一直说:“苏大哥,这些淤青……不碍事的。”


 “不行,必须上药。”


 苏毅不容置疑地说道。


 邓艾这才不说话,只是用含着感激的目光深深看了苏毅一眼。


 这下所有的事情全部了结,众人与一干士卒开始朝州衙走去。


 行了片刻, 糜竺忽然开口道:


 “怀恒, 我怎么听到有人在喊你的名字。”


 “是吗?”苏毅随即顿住脚步,细细倾听。


 声音从东面传来。


 那里,是一个难民集中点。


 苏毅循着声音,朝东面走去。


 不远处,有几个孩童睁大眼睛看着苏毅,看到他走来,这些孩童立即跑向难民集中点,同时嘴里喊叫着:


 “苏先生来了。”


 听到这,苏毅心头微微一愣,这些孩子竟认得我?


 “翼德,子仲,子方,我去瞧一眼,你们可先回州衙。”苏毅朝身后的几人说道。


 “无妨,我等在此等你。”


 苏毅点点头,随即迈开大步,走进难民集中点。


 这里人很多,男女老幼皆有。


 他们大都是新野、樊城、襄阳一同跟随而来的百姓。


 也有一少部分是江夏附近村镇的百姓,来城里讨个生存。


 “苏先生!”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苏先生!”


 苏毅环顾四周,看到大批百姓朝自己这边涌来。


 “你们,认得我?”


 “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又怎会不认识!”一个老者面色激动,走到苏毅身前,说道:“若不是先生率军在景山下挡住曹军铁骑,此刻,我们早已被曹军掳了去。”


 还不待苏毅有所反应,这名老者便弯下腰,郑重其事道:“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四周百姓齐声道。


 一时间,苏毅心头感触万分。


 他顾不得多想,连忙扶起身前这位老者,肃然道:“诸位父老乡亲,无需如此,你们不畏艰辛,一路追随刘皇叔至此,已是极为不易,我代刘皇叔谢过你们。”


 “刘皇叔是位仁君,我们愿意跟着他!乡亲们,你们说是不是!”老者情绪激昂。


 “是!”


 百姓齐声呐喊。


 听到这,苏毅心头有些微微感怀。


 仁义之君施行仁德正义之举,引得百姓誓死追随,如此情谊,着实感天动地。


 “苏大哥。”


 不知何时,邓艾、苏月这两个小家伙也跑了过来。


 二人虽小,可望着眼前这一幕,却也不禁有些动容。


 苏毅目视二人,慨然道:


 “你们两个记得,无论何时,都要心存仁义,胸怀天下苍生,日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若能如此,也不枉白白来这世间一回。”


 “苏大哥,我……记下了。”


 邓艾眼中跳动着闪烁的光芒,点点头,沉声说道。


 “我也记下了。”苏月同样如此。


 “那就好。”苏毅希望他们二人长大后,能心存良善,以人为本,这一点,甚至比有能力更重要。


 所幸二人年龄尚小,苏毅坚信,如果加以良好的培养教育,日后,他二人定能成为不一样的东汉人。


 “对了,你们两个怎么来了?”苏毅不由问道。


 “苏大哥,你去哪,我们……就去哪!”邓艾望向苏毅,带着一副坚定的神态。


 “就是,我们要跟着你!”苏月出声应道。


 “真是两个傻孩子。”苏毅嘴上这么说,可心间却划过一股暖流。


 这一丝温情,虽然简单,却无比纯粹。


 苏毅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对此,自然是相当珍惜。


 “艾儿!”


 忽然,一声呼唤响起。


 紧接着,一个年迈的妇女走了出来,她望向邓艾,眼中噙着泪光。


 “阿娘!”


 邓艾惊呼一声,随即一阵强烈的喜悦涌上心头。


 顷刻,母子二人相拥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苏毅心头感叹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本心中还忧虑不已,该去哪里寻邓艾的母亲。


 没想到在这里撞了个正着。


 “真替他感到开心。”苏月望着邓艾与他的母亲重逢,脸上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可下一瞬间,这抹淡笑却化为悲伤。


 “阿娘,你要是活着该有多好。”


 “月儿,振作起来,还有我在。”苏毅注意到她的异样,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不忍。


 说到底,像苏月这样的小女孩还有千千万万。


 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个人的命运往往抵不过大势,日子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


 在吃人的世道面前,个人的力量太过于渺小。


 唯有改天换地,将这个社会彻底地改造,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劳苦大众才能真正体会到生而为人的乐趣。


 “小艾子,带上你的母亲,我们走吧。”


 苏毅走上前去,拍着邓艾的肩膀,温然道。


 张飞、糜竺他们已经等了一段时间,再耽搁下去,总归不太好。


 “嗯!”


 邓艾点点头,与其母低声说了几句。


 随即,母子二人来到苏毅身前。


 “我儿能跟着您,是他的造化,更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多谢先生肯教导他。”


 邓艾的母亲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感激之情,她又看向邓艾身后的包裹,“您还给邓艾买新衣服,真不知该如何感谢您。”


 接着,她看向邓艾,语重心长道:“艾儿,邓氏曾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不过,如今早已没落,家里穷困潦倒,时常揭不开锅,让你总饿着肚子,可娘知道,即便如此,你心中仍然怀有大志,决心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只要你跟在苏先生身边,多看,多学,娘相信,日后你一定会出人头地,光耀邓家门楣!另外,最重要的是,做人要知恩图报,苏先生如此待你,你定不可负他!”


 “娘,我一定会……光宗耀祖,让所有人都不敢……再瞧不起我们。”邓艾攥紧双拳,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也定不会负了苏大哥。”


 见到这一幕,苏毅心中也有所感触,不由开口道:


 “把邓艾交给我,你大可放心,日后,邓艾必定会是人中龙凤!”


 “先生大恩,老身无以为报!”


 说着,老妇人就要跪倒。


 苏毅一个健步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娘,我……舍不得你!”邓艾的眼睛微微泛红。


 他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对母亲的真挚感情,早已深入骨髓,也正是因为这份感情,促使他发奋图强,立志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与母亲的生活。


 “傻小子,这又不是生离死别,刚刚和母亲团聚,开心些。”苏毅摩挲着邓艾的脑袋,道:“稍后,我便为你娘亲安置一个住处,即便跟在我身边,你也能时常探望她。”


 邓艾擦干眼泪,仰起头,语气真挚:“苏大哥,谢谢你,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苏毅深深看了邓艾一眼,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


 随即,他大手一挥,开口道:


 “我们该走了。”


 临走前,他扫视了一眼这处难民集中点。


 这里环境破落,每个人都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他们身下仅仅铺着一层稀松的草皮,身上穿着的衣服更是破烂不堪。


 人与人紧紧挤在一起,以此来抵御愈发寒冷的天气。


 新野、樊城、襄阳百姓一路跟随已是不易,现在来到江夏,境况却是有些凄凉。


 苏毅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事情。


 最起码,得让他们有个居住之所。


 入秋以来,天气越来越冷,凉风尤为透骨,可万万不能冻死人。


 “大伙听着,我苏毅在此保证,一定会为你们重建家园,让你们住上新房子,让你们不再饿肚子!”


 苏毅扯开嗓子,朝四周呐喊着。


 百姓听到之后,不由面带喜色,再次齐声感谢苏毅。


 ……


 与张飞、糜竺汇合后,众人飞速返回州衙。


 刚一踏进大门,便遇到刘备引着一众文武迎上前来。


 “怀恒、翼德、子仲,你们回来了。”


 刘备环顾众人,率先开口道。


 “主公莫非是要外出?”苏毅问道。


 “新野、樊城、襄阳百姓尚未得到安置,我正要出去巡视一番,再拿出一个具体的安置计划。”刘备望着苏毅,快速说道。


 “我刚刚从难民集中点回来,那里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苏毅眉头微皱,声音低沉。


 像刚刚那样的难民集中点应该还有很多个,分布在城里城外。


 “这可怎生是好?”刘备显得有些着急。


 “这位老夫人是邓艾的母亲,刚刚从难民集中点出来,对于里面的情况,想必知道一些。主公想知道什么,可以先问问她。”苏毅接着说道。


 “如此甚好。”刘备点点头。


 紧接着,刘备向邓艾之母细细地询问了一番关于百姓的各种情况。


 邓艾之母回答得极为详实。


 听后,刘备的眉心不禁拧成了一个川字。


 “主公,这位老夫人只有邓艾这么一个儿子,以后邓艾跟在我身边,我们还需将老夫人安置妥当。”苏毅望着刘备,开口道。


 “怀恒你大可放心,我会把她安置在江夏城中,并命专人照料。”说着,刘备扭头望向一旁的简雍:“宪和,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


 “遵命!”


 简雍抱拳应道。


 随即,他引着邓艾的母亲前去安置。


 看着母亲走远,邓艾的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你大可放心,宪和先生办事极为稳妥,等安顿好以后,我便把住址告诉你。”苏毅扭头望向邓艾。


 “嗯!”邓艾点点头。


 此间事了,刘备遂开口道:“怀恒,你与我一起,我们一同去巡视一番。”


 “如此甚好。”苏毅正想看看其他难民集中点。


 若想知晓民生实情,必须亲自下达基层,这一点,刘备做得很不错。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毅与刘备等人一共巡视了七个难民集中点。


 其中,城内三个,城外四个。


 当再次返回州衙的时候,苏毅的心变得格外沉重。


 城里的状况已然非常不乐观,谁曾想,城外的竟更加严重。


 此刻,城外已经出现百姓因生病、饥寒而死亡的情况。


 “这十数万百姓,究竟该如何安置?”


 刘备环视众人,语气尽是凝重。


 “天气愈发严寒,江夏城已经没有多余的房屋,情况着实堪忧。”诸葛亮眉心微皱,缓缓摇着头,“对这些百姓来说,这个冬天,恐怕会非常难熬。”


 “先将军粮分发下去,决不能再让百姓受饿。”刘备沉声道。


 “主公,粮食问题已经着手再办。”诸葛亮迅速道:“目前,更严重的是房屋问题,若是没有御寒之处,一旦入冬,便有大批百姓会被冻死。”


   

(http://www.ccfang.cc/novel/2ljZPjyR3EYM.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