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 116【年入百万】

116【年入百万】



  “上去打两圈呗”



  李丽把羊肉放进自己车里,转身对陈洋说着。



  上次和陈洋打过麻将,玩的并不大,可对她来说,记忆犹新啊。



  这小子看着人畜无害,温文尔雅,实际是老色屁一个,
 言语之间没少调侃她。



  当时要不是乔燕在场,她可不会假装没听懂。



  搞污的,她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啥玩意儿不知道,还怕呛不住陈洋。



  今天是个机会,乔燕不在,她倒是想借机“报仇”。



  “我想试试你这家伙是不是真的克我,
 有本事继续让我点炮啊”



  李丽张嘴就来,
 一点儿矜持劲儿都没有。



  可见她平时也是个老污龟。



  开这种玩笑还不是张嘴就来。



  这倒是把陈洋给整不会了。



  一脸懵逼,
 心想还能这么玩吗。



  不过也没怂,哥们两世为人还能被你个娘们唬住了。



  只是今天确实不太方便。



  “丽姐,正月吧,等我从老家上来,咱们找机会好好玩几把,到时候争取一直让你给我点炮”



  陈洋的话招致了李丽白眼。



  但也仅仅如此。



  互相都心知肚明在开玩笑。



  谁要是认真谁就输了。



  况且,陈洋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像李丽这种女人,看着挺浪的,也挺开放。



  可你要是真想对她动心思,哪还是省省吧。



  浑身是刺,扎的你连东南西北也找不到。



  送羊肉最后一站是蒋亦白家。



  陈洋过去的时候,抛开蒋亦白,家里一如既往的没人。



  就连蒋亦白自己,也打算马上出门了。



  她准备去爷爷奶奶家。



  相对于这里,那边肯定热闹些。



  “我妈还没回来,她昨天又去了省城,
 估计明天下午才能返回”



  蒋亦白撅了撅嘴。



  都说她和自己母亲不亲近。



  可这是有原因的。



  谁家当妈的快过年了还在外奔波呢。



  这和没妈有啥区别。



  看到陈洋带来的半只羊,
 她也没接过来的心思。



  嘴上说着“家里不缺羊肉,即便就是缺了,你拿过来也没用啊,根本没人做”



  “拿到奶奶家呗,先冻在冰箱,这是农村羊肉,挺香的,你也要理解你妈,生意做大了就是这样”



  陈洋摸了摸蒋亦白的头。



  他结合了一下自身情况。



  才做了几十万块钱的生意,就一直忙活到现在还不能结束,大事小事一大堆,时不时就要亲自去处理。



  那柳茹芳那边情况只会更复杂。



  正威集团那么大的公司,全靠柳茹芳一个女人撑着,她不忙谁忙。



  “你初几从老家回来,咱俩到时候出去串串呗”



  蒋亦白转移了话题。



  也就是陈洋要回老家过年,不然他们现在已经出发了,去旅行。



  海市周边或者是远一点的地方都可以。



  总之别待在家里就行。



  这也是她曾经憧憬过的,有朝一日能跟自己喜欢的人游山玩水,到出去走走。



  “说不准了,
 按照往年惯例,怕是得初七以后,
 老家待几天,还得去外婆家一趟,我尽量早点赶回来吧”



  陈洋想了一下,今年真的很特殊,他也是没办法,爷爷家和外婆家都得去。



  不然的话,这次过年不回去也行。



  辛苦三四个月。



  他其实也想到出去走走,好好放松一下。



  重生这一世,还没机会停下来怀念一下旧时代呢。



  两人在房子里温存了一会儿。



  要不是手机响了,陈洋估计就把威虎山给拿下了。



  是张朝阳打来的。



  说库房空了,该卖的差不多都卖光了。



  询问陈洋在哪,两个人到一块儿把账算一下。



  然后他也要赶紧去超市买点东西,准备回老家过年了。



  和陈洋一样。



  张朝阳每年也是回老家过年。



  今年情况特殊,忙着卖炮挣钱,搁在往年,他腊月二十四五就回去了。



  “要不你就别回去了”



  蒋亦白拉拽着陈洋胳膊不让走,她还就不懂事了。



  撅着嘴可怜巴巴的看着陈洋。



  原本以为自己挺独立的。



  可自从有了眼前这个男人,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依恋这种现状。



  稍微分开几天,心情就失落、沮丧的不行。



  蒋亦白不知道自己这是魔怔了,还是所有恋爱的人都和她一样。



  “老张那边等着呢,人家也得早点回家过年,我一会儿忙完了再来找你行不行”



  陈洋亲了亲蒋亦白额头。



  前世的他,没品尝过恋爱的滋味,和纪彩丽属于相亲结婚,前后还不到三个月,说实话同样也对谈恋爱这事儿不精通。



  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正常节奏是什么样的。



  只是觉得有了蒋亦白后,他的生活确实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乏味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工作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下班和蒋亦白打打电话,说说话。



  感觉挺好的。



  陈洋来到镇安新区的时候,张朝阳已经等他许久了。



  他是个很讲究、很干练的人。



  仓库用完了,等陈洋的这会儿工夫又把里里外外全部清扫了一遍,恢复如初。



  不愿意背地里被房东骂。



  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账我已经大致算出来了,前后两批一共挣了59万3千多,你脑子好,要不给咱们再算一遍,我怕有些地方算错了”



  张朝阳看到陈洋过来,一脸憨笑,顺势就把他平时卖炮用来记账的小本子递了过来。



  他刚才说出59万多这个数字都是有些颤抖的。



  好家伙。



  这辈子可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真的很难想象这是他短短十几天时间挣得。



  搁在一月前,要是有人说他十几天可以挣五六十万块钱。



  他肯定会觉得这个人疯了,在拿他穷开心。



  可是现在。



  这是真实发生的事儿。



  简直叫人不敢相信。



  “你算了就行,我就不浪费时间了,把钱箱子拿过来咱俩分一下,一会儿直接存银行”



  陈洋摆了摆手。



  张朝阳以前在荣悦修理厂算账是出了名的厉害,他怎么能算错了。



  对此,陈洋是百分之百相信的。



  时间紧迫。



  还是直接分钱吧。



  这年头还没有微信支付那么一说。



  大家出去买炮也好,还是置办其他东西也罢。



  全部都是现金。



  所以,



  一个看着很夸张,但真实存在的情况就是,摆在两人面前的是大半袋子钱。



  且大部分都是红颜色的。



  挣的钱加上本金,差不多快有一百万了。



  这也难怪张朝阳有些受不了。



  即便是陈洋,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现金,心脏也是狠狠跳动了几下。



  “咱们去你办公室吧,我怕这儿不太安全”



  张朝阳左瞄一眼,右看一下,颇为谨慎的背起钱袋子就往二楼跑。



  他还真怕突然出现几个坏人把这些钱给抢走了。



  几十万块钱分成两分,也挺废时间的。



  两人前后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搞定。



  一共是89万3千块钱。



  这里面有30万块钱本金。



  其中陈洋22万,张朝阳前后垫付了8万。



  抛开本金各自都拿回去外。



  纯利润这块儿,张朝阳坚持让陈洋多拿点儿,毕竟他只是吃苦去卖炮,其他方面全依靠陈洋,各自一半不太合适。



  可陈洋坚持平分。



  一方面这是之前就说好的。



  另一方面,石油公司那笔钱他没给张朝阳分。



  里外下来,他赚的远比张朝阳更多。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张朝阳搓了搓手,一下子进账这么多钱,家里的光景不用说都会大变样的。



  这比他当修理工好几年时间都挣得多。



  当然也明白,没有陈洋的话,自己不可能一下子挣这么多钱的。



  是陈洋专门照顾了他。



  不然的话,陈洋随便再拉个人,也可以来赚这个钱,没必要非他张朝阳不可。



  “明年这个修理厂我是开定了”



  张朝阳将属于自己的那份钱装起来后,一脸肯定的说着。



  有钱会让人变得胆大。



  有这20几万兜底,他不但敢大胆去搞修理厂,而且把规模弄大一点也是可以的。



  “你有没有兴趣投点钱,咱们两继续合作”张朝阳尝到了甜头,咧着嘴边笑边向陈洋询问。



  不知道为什么。



  他总感觉只要陈洋能加盟,那搞修理厂大概率也是能挣钱的。



  “算了吧,一共也投不了多少钱,你就一个人弄,到时候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



  陈洋则摆了摆手。



  往张朝阳的修理厂投点钱肯定打不了水漂。



  多多少少总有赚头。



  可他觉得没必要。



  自己不能一直小打小闹,得把手里头资金聚拢起来,明年开春好好做点事。



  今年就当是积累第一桶金了。



  刚才脑海里大致过了一下,几个生意加到一块儿,这几个月差不多赚了90几万。



  如果再加上那四套房的升值空间,超越100万应该没什么问题。



  陈洋觉得这就很可以了。



  毕竟他前世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本就没什么大智慧,也称不上某个行业的精英。



  不可能一重生就开挂,化身赚钱机器的。



  几个月前刚重生那会儿他对自己的认知就很清晰,没想着一夜暴富,或者说是一年半载就成为全国首富。



  一切只要向着好的方向慢慢来就行了。



  “那师傅,咱们就明年见”



  钱分完,陈洋和张朝阳一同出了办公室。



  他打算先回家一趟,把手里的钱袋子放下。



  今天时间已经有点晚了,想要去银行存进去也不现实。



  家里这边父母已经走了。



  空荡荡的。



  只剩陈洋一个。



  他回去后也没闲着,在院子里端了半盆碳,打算把火炉先架着。



  不然房间里面太冷了。



  其次就是拿出了对联。



  打算趁着这会儿工夫,把里外门对联都贴上。



  按照风俗讲究。



  一般是后天,也就是小年那天才贴对联。



  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像陈洋他们这种回老家过年的家庭,一般在腊月二十几就把对联贴了。



  在大门外面贴对子时,来来往往的领居都很热情的和陈洋打招呼。



  这态度与几个月前相比,明显不一样了。



  可能大家也都知道陈家现在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儿了。



  更听说陈洋出息了,财务公司整的动静很大。



  而且这几天卖炮生意也做得好。



  周围好多领居从陈德仁口中得知陈洋在卖炮。



  也都一个个上赶着跑过来捧场。



  讨好也罢,真实需要也罢。



  总之来了不少人。



  而对此。



  陈洋皆是一视同仁的,笑脸相迎。



  普通老百姓过日子就图个领里之间和睦相处。



  古人也留下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



  陈洋不会因为自己手里头有钱了,就一改往日之作风。



  尤其是对待过去和他们家有过摩擦的那些人。



  他们一家人反倒是更客气了。



  按照父亲的说法就是“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也都是些小事”



  “小洋,还没回老家吗?”



  对联快贴完的时候碰到了张桂兰。



  她刚从菜市场回来,提着几包菜。



  看到陈洋也是笑呵呵的询问。



  不过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从张桂兰的脸上看到几丝落寞。



  像她这种家庭。



  其实最怕过节了。



  尤其是春节这种本该全家人团员的节日。



  她在外面。



  男人在牢里。



  至于家里唯一的孩子。



  过年也不回来。



  今年年初的时候去了东南沿海某个大城市打工,听说进了工厂。



  过年这几天工资高,再加上路途遥远,回来一趟代价太大。



  索性就不回来了。



  这也就意味着张桂兰今年过年家里只有一个人。



  陈洋之前倒是听母亲提过一句,说张桂兰今年过年打算去她娘家妈家。



  相对来说。



  这样还好一点。



  “张姨,我打算明天就回去”



  陈洋冲着张桂兰笑了笑。



  他对这女人现在更多的是同情,别看其平时大大咧咧的,可其实一个女人能把家撑起来也不容易。



  “你就放心的回老家过年吧,家里这边除了三十下午和大年初一这两天我不在,其他时间都可以帮忙给你们照料”



  张桂兰把手里的菜袋子放下,走过来帮陈洋贴对联。



  很热心肠。



  陈洋也没拒绝。



  虽然这女人有着套近乎的嫌疑。



  可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之常情嘛。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



  ***



  要说过年这两天大街上什么店生意最火爆了。



  当然还得是商场。



  尤其是卖服装的商场。



  晚上陈洋就和蒋亦白一道儿。



  在海市最大的服饰商场逛了一圈。



  两人各自买了几件衣服。



  说起来,这也是他们两个第一次一起逛商场。

 

(http://www.ccfang.cc/novel/3yMZLGJ2MpXV.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