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 118【人性使然】

118【人性使然】



  “三哥,我这次期末考试是全班第三”



  陈娟是个看上去挺文静的女孩儿,个子秀高秀高的,模样也遗传了小爸,挺俊俏的,只是身体太过于单薄,平时寄宿在学校,
 条件很艰苦,明显营养不良。



  在陈洋印象中,这姑娘从小到大一直体弱多病,结婚生孩子差点把命都丢了。



  也是个可怜人。



  陈洋在陈家这一辈儿男娃中排行老三,人缘一直都不错。



  所以即便是陈娟这些一整年几乎都见不到一面的弟弟妹妹,看到他也总是会表露出亲近。



  就像父亲陈德仁曾说得那样,
 “你这孩子就是没什么大出息,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尤其是为人处事这一块儿挺让我和你妈放心”



  “那不错啊,比上次强多了”



  陈洋笑了笑,之前小爸曾说陈娟期中考试退步很大,只考了班里中等水平,当时都把他愁的一直叹气。



  现在看来,倒是有些大惊小怪了。



  考试这玩意儿有波动很正常。



  没必要每次都纠结那个名次分数之类的东西。



  “看啥,人家娟儿就是比你强,一天不好好学,你就好好耍着”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小陈雪挽着陈娟的胳膊,正一脸得意的到处瞎瞅呢。



  结果就这样被陈洋给拉出来单批了。



  后者这也算是借机过了一把瘾。



  果然别人家的孩子才是最优秀的。



  不过话说回来。



  小陈雪其实也不差。



  这学期期末考了全班第9名,照着这个水平一直保持到高考,还是非常有机会考上大学的。



  陈洋上学那会儿成绩很差,他后来后悔了。



  自然希望陈雪能考上大学,
 用知识充实自己,
 别和他学。



  “切,一个数学考8分的人竟然还学会数落别人了”



  陈雪小嘴巴一哼,
 那可是真反击啊。



  张嘴就来。



  当着众人的面,
 愣是一点面子没给陈洋留。



  角度很是刁钻。



  好家伙。



  陈某人当场尬住了。



  以他现在的身份,
 也就是陈雪这小丫头片子敢这么怼他了。



  “女娃娃嘴咋这么厉害呢,你哥说你还不是为你好”



  把陈洋视为掌中宝的老奶奶听不下去了,当场开启护犊子模式。



  瞬间就把众人给看傻了。



  包括小陈雪。



  小丫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老奶奶,愣是半天没说出话。



  心想,还能这样操作。



  真是不把孙女当孙女啊。



  她这副小表情,也引得众人捧腹大笑。



  吃过晚饭。



  没多大工夫。



  小爸家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大伯家,三爸家他们家都有人来闲逛。



  关于陈洋今年赚钱的事大家也都听说了。



  得知他回来,一个个都想过来和他说说话,聊聊家常,甚至是套套近乎。



  几家人平日里时有摩擦,可终究还是一家人,也不会真的老死不相往来,当一辈子仇敌。



  尤其是大家和陈洋他们家又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



  毕竟陈洋家搬离小江村很多年了,平时连个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就是想闹矛盾也不容易。



  “你娃今年挣了不少钱吧,听你爸说家里的外债都填平了,过了明天可就25了,这下总该想着结婚的事了吧”



  大伯陈德军大半辈子一直得意旱烟,此刻手里头就攥着个旱烟锅子,狠狠嘬了几口,
 边带咳嗽的说着。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可不同时间提及心情是不一样的。



  搁在往年。



  陈洋是很排斥这个话题的,甚至连话都不想回。



  可今年不同。



  尽管内心深处依旧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但还是微笑着给予了回应。



  “刚谈了个对象,就先这样处着吧,等时间成熟了就会结婚”



  很官方的回答。



  陈洋猜测,大伯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他有女朋友的事。



  毕竟小爸也是这次进城才知道的。



  “有女朋友了?哪的人?是做什么的,啥时候领回来让你爷和你奶看看”



  三爸陈德平是个大嗓门,性格也很急。



  直接来了一波连问。



  他这一问,整个窑洞里大大小小的人注意力都被吸引了。



  尤其是陈洋的几个婶妈。



  可能对此感兴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想对比一下。



  毕竟都有儿子、女儿。



  为人母也都有私心。



  希望自家儿女的另一半是最优秀的。



  这样她们脸上也有光。



  你可以说这是瞎攀比,可也得承认这就是人性使然。



  “她啊,上过大学,今年刚毕业,在城里新区那边开了个书店”



  陈洋随便介绍了几句。



  可就是这几句话,却也顿时让几个婶妈脸上的表情不自然起来了。



  大学生?



  开个书店?



  谁都不是傻子。



  仅凭这两条信息就可以大致猜出陈洋女朋友是什么人物了。



  绝对要比她们自家儿女出色。



  这种强烈落差感让每个人心里都很不舒服。



  当然,也只是一小会儿。



  怎么说呢。



  当你强大到别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时候,那所谓的攀比和妒忌的确都只是一瞬间的事。



  等过了这一瞬间。



  大家心里也就平衡了。



  因为知道永远都追不上,再攀比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简单举个例子。



  和你家境相仿的人,突然发了笔小财,那你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可如果你突然得知他买彩票中了几千万后。



  那心里的不舒服就是只会存在一瞬间。



  下一秒潜意识里就会默认这个事实,认为人家理应比你强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陈洋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爸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他今年赚了几十万块钱的事。



  而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几十万块钱不亚于买彩票中几千万的感觉。



  故而很快就没了嫉妒的心思。



  “相处几个月就行了,你还真准备往30岁拖啊”



  陈德仁倒是借此机会敲打了一下儿子。



  与以前相比,他和梁玉梅现在又有了新的烦恼。



  以前是愁陈洋找不到对象,结不了婚。



  现在呢。



  倒是不愁陈洋找不到对象了,蒋亦白那姑娘他们都见了,挺好的,很满意这个儿媳妇。



  他们现在愁的是这两小年轻就一直拖着,三年五载没结婚的打算。



  那他们老两口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



  他们愁的是这个。



  “你爸说得对,过完年都25了,也紧能张罗结婚,我在你这个年纪,可都是两孩子他爹了”



  大伯把烟袋锅子在脚跟敲了敲,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想当初18岁就结婚了。



  那还是生产队时代,农村娃普遍结婚早。



  而如今,他的三个孩子也早已经成家了。



  光是孙子加外孙子,现在都有五个了。



  “我抓紧”



  面对大伯。



  陈洋抠了抠头,很憨的笑了笑。



  他明白,自己不能在大伯这些人面前谈晚婚晚育那一套。



  首先隔代人思想观念不同。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可他们并不理解。



  反过来会觉得你这娃太拧。



  其次,人得识好,大伯这些人让他早点结婚,说到底安的也是好心,是为了他陈洋。



  “洋子,你这摇身一变成大老板了,开过年能不能给大哥我也指条明路”



  众人闲聊之余。



  陈洋被他们这一代人里的老大,也就是大伯家大儿子陈海拉到了一旁。



  陈海今年27岁,结婚七八年天气,两个孩子的父亲,继承大伯衣钵,如今也是附近乡村很知名的砖匠。



  一年四季种地务农之余。



  会揽点零工,给人盖个房、羊圈之类的,多少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从农村人视角来看,陈海光景还算不错。



  只是这两年过来,两个娃娃上学越来越费钱,他的压力大了不少。



  这也是很多平头老百姓都会遇到的困境。



  “大哥,你这是不打算继续侍弄庄稼了?”



  陈洋似笑非笑的看着陈海,他从陈海的身上看到了冯世贵的影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哥所背负的东西比冯世贵还要更多,最起码冯世贵还没有结婚。



  “唉,地越种越不划算,搞得人没心气了”



  陈海叹了一口气。



  他们这个地方全部都是旱地,典型的靠天吃饭。



  以前那些年,不种地没办法,人会饿死活不了的。



  可现在不同了,即便是普通老百姓,出路也有很多,在化肥、种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还不如不种地。



  他今年种地前后花了5000多,留足自用的,最后一共卖了1万8千多块钱。



  乍一看,似乎还不错。



  可这是他们两口子耗费了一年时间才换来的。



  仔细想想。



  有那个劳动力和时间,随便出去做点啥不行。



  何苦这样呢。



  他也算过一笔账。



  即便是发挥自己砖匠的专业技能,到城里工地给人盖房子。



  那一年下来的收入也不见得比继续待在家里种地少。



  “你是砖匠,真要出去谋出路,也不错,我觉得过完年可以出去试试”



  陈洋稍微思索了一下,海市现如今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各行各业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



  尤其是建筑行业。



  几乎每天都有高楼耸立。



  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入工地,挥洒汗水,争取更多收入。



  不说其他人了。



  就是他陈洋。



  刚从荣悦修理厂辞职那会儿,也想过进工地搬砖呢。



  像大哥陈海这样的砖匠,在建筑工地大小也算个技术工种,工资不低的。



  一天没两百块钱也一百大几。



  比搬砖小工强上不少。



  “吃苦受累我倒不怕,反正也是被风吹日晒的命,我主要是怕工资不好要,被包工头给耍了,你现在混得不错,能不能给我介绍个靠谱的工地”



  老实人说着敦厚的话。



  陈海这句话其实也说出了诸多进城去打工人心中的苦闷。



  他们不怕吃苦,也能吃苦。



  单论干活,两个城里人也干不过他们一个。



  可要是玩心眼,三个农村人加到一块儿也不好使。



  被卖了还指不定给人数钱呢。



  那种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一毛钱工钱都拿不到的农名工比比皆是。



  他也是光听就听怕了。



  陈海给陈洋递过来一根烟。



  他的意思也不是说农村人尽都是傻蛋,不会耍心眼玩套路。



  事实上,农村人某些时候被城市人套路还要玩的深呢。



  但这是分群体的。



  像他们这种进城打工的人,基本上都是很老实的。



  也基本上是被坑的对象。



  “你说的也对,现在挣钱的门路多了,可不要脸的老板也比比皆是。”



  陈洋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远的不说。



  就拿他信泽财务举例子。



  从腊月初就开始结账,可直到现在,依旧有几家老板没给付代理记账费。



  有的是今年效益不好,确实拿不出来钱。



  这能理解。



  可有的那就纯属于不要脸了。



  电话打着打着,最后直接玩消失,接都不接了。



  对此。



  陈洋是很气愤的。



  他打算过完年马上终止和那几个客户的合作。



  至于欠他的代理记账费,能要来最好,要不来就当是喂狗了。



  他也只能这么办。



  “我倒是认识几个包工头,关系不错,他们都是我的客户,过完年把你介绍给他们也没什么问题,可大哥,能不能要到工钱这种事,谁也无法打包票”



  陈洋不是一个习惯于说大话的人。



  前世今生两世阅历更是让他看清了很多事。



  还是那句话。



  有钱的时候,谁都是光明磊落、干干脆脆的。



  可人一旦没钱了。



  那再有底线和做人准则,也没鸟用。



  他愿意帮大哥陈海。



  却也不愿意最后落下一个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至少提前把该说的话都说清楚。



  “你要识字就好了,我财务公司过完年可能正好要招人”



  陈洋弹了弹烟灰,有些遗憾的说着。



  大哥陈海是没念过书的。



  他要是进城揽工,也只能吃苦受累,想要坐办公室吹空调,几乎不现实。



  “小时候太愣了,以为念书没啥用,一共在学校待了不到一个礼拜就回家放羊了,现在那是越想越后悔,像我们这类人,别说是去首都、魔都那种大城市了,就是去海市,怕也生存不了,也就是躲在工地只顾埋头干活才能饿不死吧”



  陈海一阵唏嘘,一脸自嘲苦笑。



  关于这点,他是真的后悔。



  这些年没少因为不识字受罪,也没少受气。



  要是再给一次机会,别说努力考大学了,最起码多认识一些字,摆脱那种最原始的文盲身份。



  他都想过了。



  自己要识字,凭借着砖匠的手艺,即便孤身进城去闯荡也不见得就不行,说不定还能混成包工头呢。

 

(http://www.ccfang.cc/novel/3yMZLGJ2MpXV.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