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 122【前世最牛的人】

122【前世最牛的人】



  杏树台!



  小江村海拔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一处山坳。



  这里坐落着陈家年代比较“近”的一座祖坟。



  祖坟里面埋葬着陈洋老太爷和老太奶。



  也就是爷爷陈景文他们老哥三的父母。



  因为这一点。



  这座坟墓也是陈洋他们每年上坟烧纸的最后一站。



  而即便是中间有人缺席、掉队、分工,到了这座祖坟,也都得乖乖的再出现。



  甚至也得彻底收起笑脸,非常严肃的去对待。



  尤其是那些一路上追逐打闹,只顾放炮的娃娃。



  有哪个还要是敢摆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大伯、父亲他们这些人马上就会开口训斥。



  在陈洋看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偏心。



  因为大伯他们的严肃庄重只会在面对这座坟时才会表露出来。



  况且。



  这一路祭奠下来。



  所有人几乎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



  各自手里提着的塑料袋里面,都给这座祖坟留出了最多的冥纸和炮竹。



  陈洋小的时候是这样,
 现在也是这样。



  这个“偏心传承”估计还得延续一段时间。



  直到爷爷奶奶他们去世。



  当陈洋满头大汗的抵达最后一座祖坟时。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其中有一个人是陈洋今天第一次见,之前从家里出发时,这个人还没出现。



  他叫陈述。



  一个看上去和陈飞年龄相仿的小伙子。



  在陈洋印象中。



  陈述是二爷陈德泰的二孙子。



  在前世。



  陈洋和陈述这对堂兄堂弟之间交际并不是很多。



  一年四季下来也没什么来往。



  可这并不妨碍陈洋对陈述的印象深刻。



  没办法。



  不同于他前世在陈家从始至终都是个默默无闻的晚辈。



  陈述则是陈家最优秀的晚辈,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陈家上下三代人里面最优秀的那一个。



  如果说陈娟是爷爷直系子孙里面不久之后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晚辈。



  那陈述就是整个陈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晚辈。



  而实际上。



  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了。



  正在读大二。



  且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是国内排名前十的那种大学,在校大学生。



  这个含金量可是非常足的。



  光是这一点。



  就是陈洋他们这些堂兄堂弟无法相提并论的。



  对于陈述大学毕业以后的情况,陈洋不是特别清楚。



  毕竟他们只是堂兄堂弟的关系。



  平时也没什么来往。



  他只知道陈述毕业后去了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
 很快也混的风生水起。



  年薪百万这都是手到擒来的事。



  女朋友也是大城市的。



  后来干脆就在大城市定居了。



  把他的父母都接了过去。



  也不再是每年年末都会回来上坟烧纸。



  坦白讲。



  前世的陈洋是很羡慕陈述的。



  认为后者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与此同时他也知道。



  陈述当年为了走出穷山沟,远离落后贫穷的大西北,这中间也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陈述小时候家里穷,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上学期间,更是经常穿着单衣过冬。



  可即便条件再艰苦,他也没有放弃读书,反而愈发刻苦。



  这才有了后面的功成名就。



  在陈述身上,实际上完美阐述了“先苦后甜”这个道理。



  所以。



  不仅仅在陈洋心里,陈述是陈家最牛的人,在大家心里,也都一样。



  陈洋只是没料想到。



  这一世和陈述的第一次见面竟然是在杏树台的祖坟前。



  “陈述,刚才怎么没看到你啊”



  陈洋主动张腔去打招呼。



  从年龄上来看,他是要比陈述大3岁的,是其的堂哥。



  “咦,洋哥,我早上拉肚子”



  听到陈洋主动打招呼。



  陈述也是急忙转身露出微笑。



  他是个很乐观、随和的小伙子。



  并没有传说中学霸的那种高冷。



  至少在面对陈家人时,大家都没看到过。



  “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变白了啊”



  陈洋走过去表现出熟络,拍了拍陈述的肩膀询问。



  据他所知,
 陈述上大学的地方在南方,
 那边的气候环境相对来说很不错。



  在那边待久了。



  皮肤都会发生变化。



  这点在陈述的身上还真应验了。



  上大学之前的陈述,陈洋多少有印象。



  那会儿皮肤黝黄黝黄的。



  哪像现在,就像是在表明又重新生出了一层胶原蛋白一样。



  “嘿嘿,白啥呢,不黑就不错了,我是腊月十二回来的”



  陈述帮陈洋拍了拍屁股上面的尘土,笑着回答。



  他此刻心里也多少有点惊讶的。



  因为印象中。



  陈洋这位堂哥一向都是沉默寡言的,过往这些年,也没怎么和他说过话。



  今年这是怎么了。



  感觉就像突然变了一个人。



  奥,对了。



  这可能和钱有关系。



  据听说他这位堂哥今年发财了。



  想到这里。



  陈述就忍不住握了握拳头。



  他其实也很喜欢钱,也特别想赚钱。



  从小到大,吃了那么多苦,拼了命的去学习。



  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学到本事,再把本事变成钱。



  这样他就不用再过小时候那种苦日子了,父母也不用待在穷山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温饱足而思**!



  他陈述没有太大的理想抱负。



  改变家庭现状是从小到大最坚定的梦想,也可以说是目标。



  ……



  最后一座祖坟祭奠结束,回去的路上。



  陈洋和陈述闲聊了许多。



  比如陈洋询问陈述在大学里学的是什么专业,将来是准备回到东川省、回到海市发展,
 还是留在南方上学所在的那座大城市。



  又比如陈述询问陈洋,
 怎么想起创立财务公司了,以后信泽财务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之类的。



  总之,两个人有说有笑,在别人看来,他们似乎原本就很熟络一样。



  “唉,这两小子以后怕是都不简单”



  这是四爸陈德全发出的感慨。



  四爸陈德全是父亲他们弟兄几个里面唯一的文化人,上过初中。



  在陈洋小的时候,四爸就是小江村村小学的老师。



  只是这几年过来。



  村小学逐渐被取缔了。



  以四爸的教学能力也不好往乡镇小学调遣。



  最终便回家务了农。



  “是啊,一个是名牌大学生,一个生意做得好,年入几十万,不过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看好陈述”



  陈德军随即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不太看好陈洋,是觉得年轻人手里头一旦过早有了钱,很可能就会走歪路,到处瞎折腾,很快便会翻跟头。



  尤其是没有太大文化的年轻人。



  倒不是对陈洋有什么发自内心的偏见。



  毕竟真要说起来。



  他和陈洋的关系明显要更近一些。



  “咱们把电话互相留一下,你是大学生,有文化,眼界高,我以后开公司遇到什么难题也可以向你请教”



  陈洋很想和陈述把关系拉近。



  不一定非要图陈述什么。



  只是觉得和陈述这么优秀的人走的近一点,终究是没有坏处的。



  他刚才说的也不全是搪塞话。



  以后真说不定要和陈述请教开公司方面的事。



  人得有自知之明和敬畏之心。



  他陈洋能在海市搞起来一个信泽财务公司。



  不见得在那些大城市也可以。



  这就是最显著的证明。



  ***



  过年最热闹的时间段就是除夕夜了。



  尤其是陈家这种人很多的大家族。



  所有人聚拢到一块儿团拜长辈、吃年夜饭,放炮仗、耍点小赌博,喝点小酒之类的。



  那是真的欢乐。



  陈家男女老少所有人聚到一块儿。



  足足有五六十个。



  晚上七点钟。



  一家挨着一家。



  很快就都来到了陈德元家。



  这点和往年一样。



  毕竟现在的成家,从年龄和辈分上来看。



  没有人可以和陈洋亲爷爷陈景文相提并论。



  也就是小爸家足够宽敞。



  除了三口可以住人的窑洞外,去年又新盖了几间南房。



  不然的话,这么多人一下子全部涌来,还不知道往哪里接待了。



  团拜是充满严肃和文化底蕴的。



  几个老头老太太坐在炕上。



  父亲他们这一代人站一排。



  陈洋他们这一代人站一排。



  陈洋侄子那一代人再战一排。



  按照辈分顺序,轮流给老人们磕头行礼。



  这个习俗打陈洋生下来就有。



  看上去有些繁琐和封建。



  可实际上。



  陈洋是认可这种风俗习惯继续延续下去的。



  再过一些年,这种习俗倒是取消了。



  可家族礼仪风气却全乱套了。



  晚辈见到长辈不问候,只顾埋头玩手机。



  这种行为比比皆是。



  看得人心里也是真的生气。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家风没了。



  社会风气不歪才怪。



  很多人都说电子产品荼毒了年轻一代。



  站在重生者视角。



  陈洋对这种说法是不敢苟同的。



  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时代产物。



  也势必会淘汰掉一些东西。



  封建礼俗的确该淘汰。



  可也不能为了赶时髦,一次性全部都淘汰掉了。



  那里面还是有优秀的,应该继续传承的东西在。



  简单举个例子。



  跪下来磕头确实不太好,得照顾到女性和小孩,以及那些身体不太方便的人。



  可以把这个环节剔除掉。



  可问候一下长辈,说几句祝福语还是应该要有的吧。



  不然所谓的过年拜年,到底是拜什么。



  从躺在自己家的床上玩手机到另一家人的沙发上继续玩手机吗?



  家庭教育、家族门风很重要。



  如果这两点不被重视。



  那即便没有电子产品。



  年轻一代也会垮掉。

 

(http://www.ccfang.cc/novel/3yMZLGJ2MpXV.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