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 156【有些东西真是天生的】

156【有些东西真是天生的】



  下午六点多。



  陈洋刚走进家门。



  他的腿直接就被小陈雪给抱住了。



  “哥,我这次考试全班第三,你该兑现承诺了,绝对不能耍赖”



  原本有些疲倦的陈洋,一听这话,当即来了精神。



  他也记起来了,上个周陈雪他们这些学生都陆续进行了期中考试。



  而早在这学期刚开学那会儿,
 他就给小陈雪她们俩做出过承诺。



  陈雪排名全班前五,陈娟排名前三,就给她们俩每人买一部最新版mp4。



  看这架势。



  小丫头还真的做到了。



  属实可喜可贺啊。



  “先说说你最薄弱的数学考了多少?”



  陈洋在小陈雪的拉拽下坐到了沙发上,旋即便开口询问。



  他平时很关注小陈雪的学习成绩,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丫头有点偏科。



  尤其是在语数英这三门课上。



  语文很出色。



  满分一百二,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考到100分以上,
 稳定且博学。



  英语正常水平,
 不好也不坏,属于最顶级那群人应该具备的水平。



  唯独数学惨不忍睹。



  满分一百二的卷子,
 她一般情况下只能考到90分左右。



  这个分数要是与那些学渣相比,自然是强多了。



  可要是与那些学霸比,无疑又差了一截。



  人家数学学习好的,每次考试成绩都能维持在110分左右。



  陈雪与他们相比,一下子就被拉开了二三十分。



  这也是她每次考试排名都不是特别靠前的原因。



  毕竟高手过招,每分必争。



  一分压死一操场,这是高考口号。



  可在某些考试里,同样很适合。



  “数学这次给我争气了,考了104分,历史性大突破”



  谈到数学成绩,小陈雪自己也很骄傲。



  她整个考试生涯中,数学很少能有考上100分的。



  几乎也形成了一个规律。



  只要她的数学成绩能上去,那整体排名就不会差。



  这次能一跃排到全班前三就是这么个道理。



  “能考到104分,的确算是个突破,可关键是如何把这104分给保住”



  高兴过后。



  陈洋又开始泼冷水。



  他不认为陈雪的薄弱数学一下子就可以提高,这次能考到104分很可能是运气。



  运气这玩意儿,
 不确定性太大了。



  归根结底,还得硬实力说话。



  什么时候陈雪的数学水平真的提高到了104分,那才是可喜可贺的时候。



  “你这是……就不能让我高兴高兴吗”



  被陈洋泼了冷水。



  陈雪当即撅起了嘴。



  她其实也很清楚,自己这次算是超常发挥了。



  “没说不让高兴啊,该买的mp4照样会给你买,只是希望你下次考试还能保持这个排名,尤其是数学这一块儿,还得继续向娟儿请教”



  陈洋扭头看向了一旁的陈娟。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霸。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陈雪这次考的不错,陈娟考的更不错。



  她直接考了个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三。



  这水平可比陈雪强不少。



  就连陈洋都被震了一下。



  以前虽然也知道陈娟学习好,经常考第一。



  可那个时候她毕竟在乡镇上的学校。



  相对来说,整体竞争力有限。



  属于矮个里挑将军。



  本以为来到了城里的学校,面对更强悍的竞争环境,她的表现会稍许挣扎呢。



  毕竟有一个适应期也很正常。



  可没想到。



  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来到了各方面条件都更好的学校,陈娟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直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照着这种势头下去。



  陈洋有理由相信陈娟将来能考上一所全国最顶级的大学,譬如清北那种,也不是没有可能。



  与此同时。



  他也再一次想起了那句老话:有些人天生就是学习的料。



  陈娟就属于这类人。



  只要给她好的学习环境,她的潜力就会用之不竭,
 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劲。



  据陈洋所知。



  陈娟的数学天赋非常夸张,每次考试不是全对,
 就是只错一两分。



  相对来说,英语是她的弱项。



  主要是本就落后的乡镇学校,英语教学资源这一块儿更加艰苦。



  不夸张的说,小学五年级之前,陈娟甚至都没接触过英语。



  可即便如此。



  她现在的英语成绩也能达到100分左右。



  相信到了城里,有了好的教学资源,再加上陈洋愿意给钱让其买学习资料。



  陈娟的英语成绩提起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从这个学期开始。



  陈雪就一直跟着陈娟学习数学。



  每天放学回来不做作业就不说了,一旦做作业,那基本上都是有关数学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



  陈雪这次数学能考104分。



  可能也不全是运气。



  说不定她的数学水平真的有所提高了呢。



  “雪儿挺聪明的,我觉得下次考试的时候,她的数学成绩与这次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陈娟开始替陈雪说话。



  她现在也算是陈雪的师傅。



  自己学生数学水平怎么样,心里头多少有数。



  所以她要说陈雪的数学水平真的提高了,那陈洋是愿意相信的。



  “这次每人买一台最新款mp4,期末考试的时候,要是能继续保持现有名次,那每人就再给买一台最新款手机”



  陈洋往嘴里塞了块苹果,又开始作出承诺了。



  他这承诺让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尤其是小陈雪,激动的都快飞起来了。



  可正好从门厅那边走进来的母亲梁玉梅却变了变脸色。



  她觉得陈洋太由着两个孩子了,长此以往下去可不行。



  倒也不是怕花钱。



  梁玉梅再节俭,也知道他们家现在不缺钱。



  只是怕陈洋这种做法将来会害了两个孩子。



  毕竟手机那玩意儿对学生娃娃的影响可太大了。



  现在学校都不提倡让家长给学生买手机,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一经发现,全部收没。



  陈洋倒好。



  这是属于顶风作案了。



  两个娃娃学习本来挺努力和认真的。



  可一旦有了手机,情况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时候势必会影响学习。



  相对来说。



  梁玉梅也更担心陈雪,她的自制力与陈娟相比,还是明显存在差距的。



  “你就惯吧,有那心意,那怕是给两个孩子买身衣服都行,怎么想起买手机了呢,这不是逼着她们荒废学业吗?”



  趁着两个孩子进房间玩耍的工夫,梁玉梅开始责怪陈洋。



  她觉得陈洋不应该作出这样的许诺。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



  有些时候总是把问题想的很简单。



  “没啥事,学习好的终究是学习好的,人家有学习方法,知道啥时候学,啥时候玩,不一定天天把头埋在课桌上,就是好学生”



  陈洋则一脸无所谓的笑了笑。



  谁没有当过学生。



  站在他的视角来看。



  学习这玩意儿就是纯靠天赋的。



  不是说不会受外界干扰,但干扰有限。



  当年他们班,有个学生,是男的。



  平时和陈洋他们这些学渣一样。



  逃课睡觉,抽烟喝酒。



  坏学生干的事他都干过。



  可人家学习成绩不耽误,考试该考高分,照样考高分。



  最后还考上了一本大学。



  这把陈洋他们给看呆了。



  才反应过来,学习这玩意儿就是要看天赋。



  时代在变。



  陈洋觉得给陈雪这两个娃娃配一台手机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



  通过手机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开拓一下视野,平时没事的时候玩点小游戏娱乐一下,有助于学习。



  再有一个。



  和同学老师,甚至家里人沟通也更方便一些。



  挺好的。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普及3g网了,用不了多长时间4g网也会普及。



  有了手机,陈娟他们也可以通过这玩意儿来搜索一些不会的知识,把手机当工具,进一步帮助学习。



  毕竟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不像过去,一眼望去,全都是非智能机。



  “你总有理由,到时候这两个娃娃成绩真要受影响了,看你爸他们怎么找你算账”



  梁玉梅自知说不过陈洋。



  干脆不说了。



  嘀咕了一句,直接走了。



  不过她倒是自信,没有把陈洋刚才的许诺全过程给听清楚。



  陈洋刚才说的是,陈雪她们俩期末考试的时候继续保持现有排名才能拿到奖励。



  而这个挑战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尤其是陈雪这边。



  她的硬实力还不够,这次能考全班前三,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哥,我们俩换好了衣服,你开车带着我们去小爸羊肉馆那边转一圈呗”



  陈洋刚躺到床上。



  小陈雪就进来了。



  且嘴里一直说着。



  她这一说。



  陈洋也有点心动。



  瞅了瞅时间。



  现在是七点多。



  天还没彻底黑。



  再加上小爸羊肉馆自从开业到现在,他也没去过。



  索性今天就过去转转。



  陈洋估计这也有可能是陈娟的主意。



  这姑娘孝顺。



  几乎每个周周末都会去羊肉馆帮忙。



  帮着端个饭、扫个地、擦个桌子之类的。



  陈洋虽然没去过小爸的羊肉馆,可是一直听母亲她们说。



  按照母亲的说法。



  小爸羊肉馆自从开业以来,生意一直都挺好的,大有发财之势。



  而且小爸和陈洋父亲陈德仁的战略合作也已经从最近这几天开始了。



  之前父亲陈德仁买了两百多只育肥山羊。



  整体个头都比较小。



  截止到今天,才育肥了一个来月。



  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没到出栏的时候。



  可也不是所有的羊都很小。



  如果只挑大一点的,还是能挑出来一些。



  那些大一点的育肥羊现在差不多能宰35斤左右,供给羊肉馆,正好合适。



  这个供给关系一旦开始,那暂时是不会停下来的。



  这么说吧。



  想要让这对供给关系停下来。



  要么是父亲的羊场关门,要不就是小爸的羊肉馆关门。



  不然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开着车。



  陈洋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小爸的羊肉馆-老陈羊肉馆。



  羊肉馆占地面积不是很大。



  毕竟是刚开始搞,各方面都要成本核算,小爸一下子也不想铺的太大。



  索性就慢慢来。



  以后真要赚到钱了,再重新换个环境也不是不行。



  “现在一天能卖几只羊?”



  陈洋询问。



  他前世曾听人说过羊肉馆的经营模式。



  一方面卖羊肉熟食,另一方面就是卖羊肉面这些衍生食物。



  双管齐下的话,才能挣个好钱。



  而在这个过程中。



  一天大约能用掉多少羊肉,就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用掉的羊肉越多,证明羊肉馆的生意就越好。



  “平均下来大半只吧,周末能稍微多一点,不过总体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陈德仁回复到。



  现在市面上一斤本地山羊肉27块钱(生肉)。



  从陈洋父亲那里拉来一只羊要支付九百多将近一千块钱。



  这价值一千块钱的羊肉到了他手里。



  直接做成熟羊肉卖出去,一斤的价格在60块钱左右。



  而35斤生山羊肉做成熟肉,大概能有19斤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他卖一只羊所能收到的毛利润是1130块钱。



  减掉买生羊肉的钱,净利润是150块钱左右。



  这只是卖羊肉的利润。



  用煮羊肉的羊汤,再卖羊肉面那些衍生食物。



  还能有一笔收入。



  而且相对来说。



  所能获取到的收入远远要比卖羊肉赚得多。



  简单举个例子。



  一碗羊肉面卖18块钱。



  可真正的成本加起来却连8块钱都不到。



  “一天卖大半只羊,再加上羊肉面那些,所有的毛利润应该在1800块钱左右,而除去各项支出,最终的净利润应该是400块钱”



  陈德元嘴角流露出笑意。



  可见他对每天平均400块钱这个净利润已经很满意了。



  也是。



  一个农民。



  一年下来原本连2万块钱也赚不到,现如今一天挣400,一个月就是一万二。



  这种好事搁在谁身上,谁不高兴呢。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以后所能赚到的钱只会更多。



  “争取一天能卖他一两只,这样赚的就更多了”



  陈洋也笑了笑。



  一般情况下,一个规模适中的羊肉馆每天所能消化掉的羊肉都在一只以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



  小爸这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他刚才看了一眼小爸衍生食物菜单。



  怎么说呢。



  除了羊肉面好像也没别的了。



  太单调。



  如果能把衍生食物的种类再加一加,那每天所能赚到的钱也会更多。



  “你可以试着把羊杂汤、羊肉饺子这些也上一上”



  陈洋说道。



  现在羊肉馆由小爸两口子经营。



  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不需要雇人。



  可随着饭馆生意越来越好。



  雇人也肯定会是必然的。

 

(http://www.ccfang.cc/novel/3yMZLGJ2MpXV.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