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 22【半年之约】

22【半年之约】



  饭桌上。



  其乐融融。



  对这个家来说,这是很难得的一幕。



  母亲梁玉梅也借机宣布了一项新决定,她打算从明天开始就忙碌起来,为接下来出去摆摊卖串串做准备。



  陈洋对此并不意外,前世母亲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时间线要晚一些,大概是他结婚以后。



  可和前世对待这件事的心态不同。



  陈洋现在其实是不太愿意母亲出去摆摊挣钱的。



  倒不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也不是怕别人笑话。



  只是觉得母亲没必要那么辛苦,好好待在家里操持好家务,给妹妹做饭就行。



  挣钱的事有他呢。



  “你说的轻巧,咱们家现在这种情况,我不出去挣钱能行吗,光靠你爸一个人,再过十年你也结不了婚”



  当陈洋表示出反对意愿时,梁玉梅立刻反问。



  她说出了这个家的现状,又把陈洋到现在还没结婚的原因归结到他们老两口没本事。



  要是家里有钱的话,陈洋也不至于现在还没有结婚,他们父子前几天被王寡妇指着眉头骂的事更不会发生。



  她自己没本事,也没文化,挣不了大钱,可凭着一身苦力气,做点摆摊卖串串这种小本生意、多多少少挣点零用钱补贴家用,还是能行。



  梁玉梅考虑过了,她一个月就是挣800块钱,那也行。



  总比每天待在家里一毛不挣要强。



  “不是还有我吗,我接下来也开始挣钱了”陈洋往妹妹碗里夹了一块儿排骨,笑嘻嘻的看着父母。



  “你?什么时候真的挣到钱再说吧,先能养活住自己,那就很不错了”



  倒不是梁玉梅看不起自家儿子,万事开头难,她虽不知道儿子搞的那个财务公司具体是干什么的,可活了半辈子却知道一个道理。



  不管做什么,挣钱都不容易,尤其是刚开始,几乎挣不到多少钱。



  就拿陈洋几年前刚开始学修车举例子,一开始给人当学徒,
 一个月一毛钱都没有,
 修理厂那边只管饭,
 慢慢的,有了些本事,修理厂才开始给工资,
 从500到800,又从800到1500。



  好不容易熬到一个月两千几三千块钱,
 本事正见长,
 身份也从学徒变成了正式修理工,
 陈洋又不干了。



  她现在不指望陈洋能立刻给家里挣回多少钱,只要这臭小子别干几天就又扔到一边就行。



  “我……”陈洋张了张嘴,
 一时间语塞,一句话说不出来。



  有些事情他现在没法向父母解释,他不能告诉父母自己的财务公司马上就可以挣钱,
 而且会挣很多钱。



  也没法告诉他们,
 自己其实具备着很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
 可以没多大负担的支撑起一个财务公司。



  “你妈出去摆摊卖串串这件事我是同意的,
 她也不是一个人干,打算和你张姨合伙”



  父亲这个时候开口,
 他手里夹菜的动作稍微停顿了一下,脸上其实也写满了无奈和愧疚。



  但凡自己有本事,自家婆姨也不用出去摆摊。



  说到底,
 这个家今天这样窘迫,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张碎嘴?”陈洋撇了撇嘴,
 脑海里很快就浮现出这个被他称为张碎嘴的是何许人也。



  张桂兰,镇安土著,
 家就住陈家隔壁,曾经也和梁玉梅关系很好。



  陈洋他们家刚搬到城里时,
 家庭条件相对不错,张桂兰就经常上他们家来串门,平时碰见也是嘘寒问暖。



  可自从陈德仁生意失败,家道落寞以后,张桂兰就逐渐不怎么来他们家了,平时碰见,高兴了理你一下,不高兴了,头能绉在天上。



  并且还在私底下议论陈家,编排一些不好听的话。



  她不只是编排陈家,也编排其他人。



  久而久之,就有了长舌妇,张碎嘴之类的美称。



  张桂兰家以前条件还可以,男人也做生意,是个卖豆芽菜的。



  去年政府强力打击违规营业小作坊,张桂兰他们家就中招了,豆芽菜里面被检测出使用违规药水,丈夫王富贵因此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一年半,小作坊也被查封。



  家里突然遭遇如此变故,张桂兰接受不了打击,大病了一场。



  可男人不在,得由她撑起一个家,总不能等王富贵放出来,连个家也没有了吧。



  今年过来,张桂兰逐渐又主动和陈洋他们家接触了,
 过去几年的“高傲”一下子就不见,平时有些重物搬不动,更是会过来求帮忙。



  陈洋父子倒也懒得计较,
 能帮则会帮。



  陈洋皱了皱眉,对母亲和张桂兰合伙的事并不怎么放心。



  这女人明显不是个省油的灯,母亲一辈子老实巴交,怕要挨欺负吃暗亏。



  况且合伙生意矛盾本来就多。



  “就算要卖串串,那也不能和张碎嘴合伙”



  陈洋摇了摇头,再次反对。



  “不合伙怎么办,卖串串虽是小本生意,可一开始不投入一两千块钱,那也办不起来,而且一个人势单力薄,根本弄不过来”



  母亲说的这倒是实话。



  天底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无本买卖,只是本钱大小的区别。



  而且街上那些卖串串的,很少是一个人。



  要不是两口子搭伙,要不就是两个人合伙。



  一个人站在那里卖串串倒行,可背后还需要一个人提前准备新的食材。



  这点陈洋不能否认,母亲又不是那种身强力壮的女人,一个人摆摊,几乎不怎么现实。



  “好吧,你想去就去,不过最多干到年底,等年底你儿子挣到钱了,到时候肯定不能再让出去摆摊”



  陈洋这是单方面和母亲来了一个半年之约。



  或许在父母听来,他这只是玩笑话语。



  可陈洋当真了。



  现在老历八月份,快到八月十五了,距离过年也就四个来月。



  给他四个月的时间,一定能把财务公司发展的比现在好十倍,也一定能够挣到钱。



  到那个时候,当他把一沓又一沓钞票摆在父母面前时,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我等着,你娃真要有那个本事,你妈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到时候肯定听你的,你说不说摆了那我就不摆了”



  尽管没太把陈洋的话当回事,可作为母亲,梁玉梅很乐意听儿子说这样的话。

 

(http://www.ccfang.cc/novel/3yMZLGJ2MpXV.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