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四合院刘光福:80年代小板爷 > 第58章 反围盘技术

第58章 反围盘技术




 按照刘光福的看法,只要补上一补,闫解娣的身材说不定跟槐花不相上下,人又有气质,那可就胜于槐花了!


 当然,闫解娣的人品还得仔细考察一番,毕竟这也是个不养爹的主,而且还是亲爹啊!


 刘光福小时候来过,知道这里还有个规模很大的综合西餐部。


 有人觉得西餐厅的代表就是北老莫南新侨,其实还真不是这样,


 一般四九城的四餐厅,名字跟普通饭馆没多大区别,比如船把胡同的韩记肠子铺,打死也听不出这干啥的。


 西餐厅也分两类,有一种以套餐为主的,解放前都管自己叫XX食堂。


 比如东单路北的福生食堂,东安门大街的华宫食堂、王府井八面槽的华利经济食堂,主营西餐快餐和套餐。


 不叫食堂的,大都都以点菜为主,每个餐厅只做某一国的菜。


 开在东安市场里的西餐老字号足有七八家,比如森隆饭馆,国强,起士林分号、大地餐厅、和平人餐厅,都是楼上楼下,接近四百平米的大饭馆,任何一个都不比老莫小。


 此外还有光明食品店,与沪市光明牛奶同源,解放前叫法国食品店,除了国宾馆,四九城几乎只有这儿才有纯正的法式面包。


 最后,还有个和风餐厅,由几个俘虏的东洋伙头兵在这儿当厨子,做出的西洋菜也是东洋味,非常奇葩。


 这些餐厅后来统统整合成了综合西餐部,著名的国际友人,红色亲王西园寺公爵,外联部廖部长都是这里的常客。


 过去四九城管他们叫番菜馆,没有西餐这名字。解放后自然也没人吃,但西餐最大的优点是不要粮票,所以自然灾害时候,一下就风靡起来。


 是的,你没有肉票,却可以掏钱去吃牛扒!只是后来餐厅吃怕了,也限流了。


 四九城70年代初就流行喝啤酒了,也是因为自然灾害,喝液体面包救命。


 刘光福索性来到这里涨涨见识,免得以后跟自己出去问东问西,吃相难看。


 综合西餐部就在原先的和平人西餐厅内,以前也是个顽主扎堆拍婆子的地方,原因无他,这里提供冰激凌,


 无论血色浪漫,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想吃那一桶桶的冰激凌,一般都得来这个地方,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来这儿谈恋爱。


 他找了个带软皮沙发的靠窗雅座,服务员主动上前,


 不分国籍,不分菜的种类,法国大菜也好,意面也好,汉堡也好,这里几乎都有。


 不过大风暴以后,这里本着亲民的原则,以单人套餐为主了,此外还有冷饮、冰激凌、咖啡、茶点等。


 这种综合西餐部,一直延续到2000后,才大规模改成档口餐饮,


 而在1980到2000年,都是国营大商场的西餐经营模式,


 它表面上没有字号,就叫XX商场西餐部,实际上厨师都是自民国大厨的徒弟。


 这种不打牌子的做法,当然会有弊病,


 对于不熟悉四九城的游客,就会以为这里会不如那些路边的西餐厅,比如老莫、新侨饭店、马克西姆餐厅。


 这里当然各国大菜都能做,但傻柱经验证明,贾家这两只小白眼狼是喂不熟的,能上不能下,一旦胃口上去了,吃过白面的,你再喂他们棒子面就会抱怨。


 所以他毫不犹豫点了套餐。


 一份套餐也要上两块多钱,刘光福直接拿出一张大团结。……

 


 一份套餐也要上两块多钱,刘光福直接拿出一张大团结。


 槐花惊叹道:“那么贵,都能吃四次炒饼了!”


 刘光福觉得槐花也是可怜,虽然傻柱带回的剩菜没少吃,但秦淮茹从没给她钱,去吃一次副食店的肉炒饼。


 所以无论什么好吃的,槐花都以肉炒饼来比喻。


 闫解娣觉得有点可惜,道:“哥,要不然咱们换个地方吧,我吃个冰激凌就满足了!”


 刘光福叫她


 没想到,交了钱后,服务员居然找回来5块钱,竟然只收两份的钱,也只上了两份套餐!


 刘光福:“师傅,你是不是搞错了,我的钱够四份的啊,我们一人一份。”


 服务员和旁边的顾客都傻眼了,这人出手也太阔了!


 但面对大团结,也没有不收的道理,


 服务员小声说:“小同志,你看看周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注意节约,浪费可耻。”


 刘光福这才注意到,周围顾客大都比较高雅,都是知识分子三四口之家,而且全家也就点一份套餐尝鲜。


 顾客们囊中羞涩,他们和孩子,只是一边听着钢琴师弹奏的《友谊地久天长》,一边象征性的在吃。


 与其说是吃饭,不如说是享受外国气氛,远到1967年大院顽主去老莫,近到2005年时,女白领流行吃哈根达斯,去必胜客堆水果沙拉,去星巴克喝咖啡上网,生蛋快乐去教堂一样。


 而到了刘光福穿越的前几年,四九城女白领终于有点返璞归真了,都活成了热爱第三世界的三毛,


 比如跑到中东沙漠,跑到北欧自驾撞冰山,跑到非洲追斑马,追寻切格瓦拉,而且哪儿打仗往哪跑……


 见识过未来40年的潮流,刘光福对现在满餐厅客人非常不感冒。


 他们切牛排时还正一下领结,看着一本正经中透着沾沾自喜的样子,只觉得尬的一批。


 有人说,人最不忍直视的就是过去的自己,大概就这意思吧。


 后来的时尚早就变了,看看人家彭加木,胡八一,钟跃民,吴三省,都往大野地里跑,那才叫酷!


 而这个时代,刘光福眼里,最酷的不是他们,而是趴在猫耳洞里,守护南疆的战士!


 没有他们,哪有弹钢琴吃西餐这些岁月静好?


 而刘光福这一人一份的吃法,在这会儿实属土豪吃法,跟喝一碗倒一碗差不多!


 刘光福的吃法刺激了顾客们,他们不顾知识分子的体面,不淡定第投来鄙夷和酸楚的目光!


 刘光福却浑然不顾,对服务员道:“你看看她们,饿成这样,怎么会浪费,快点上菜吧!”


 套餐包括餐包、西式湯、主餐及咖啡或紅茶。


 小当槐花不会用刀叉,闫解娣也是听三大爷纸上谈兵,


 刘光福不想教,他打心眼里觉得那洋人礼仪就是扯,自己爷爷可是庚子年从山东来的四九城,祖宗看见他学洋人吃饭还不得跳脚。


 所以他也就顺其自然,叫她们学旁边桌上那对男女的样子,照猫画虎。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469AdKIK9D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