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宋卒(我全家都是荒古神族!) > 第345章 背道而驰

第345章 背道而驰



br />


 直到到了开封,二人之间的气氛才有了一丝变化,王安石与司马光进城时,正巧看见了侬家与赵允升家人被杀的那一幕。


 司马光痛苦的闭上眼睛道:“官家如此弑杀?朝廷大臣个个都是尸餐素位么?这种事也没人管?”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君实过于苛刻了。”王安石毫不在意的回道。


 司马光怒斥道:“侬智高那三岁的孙子难不成也该死么?还有他们家的妇人,都是天之骄女,入了教坊司那种地方还能活下去么?”


 王安石叹道:“确实可怜,可是律法就是律法,不能因为其可怜就通融,大宋每年要处决这么多人犯,这些人犯个个都有家人,难不成就因为怜悯而对他们网开一面么?”


 司马光冷哼一声道:“介甫,你不要偷换概念,这与那不同,这是族诛啊,岂可与普通的人犯同日而语?”


 王安石笑着问道:“君实,你是君子,看不惯这种事也是应该的,但遍观史书,这种事哪朝哪代少了?龙都是吃人的,官家之前之所以没有发作,无非便是实力不足,说实话这还怨你我这些大臣,是我们亲手解开了官家身上的枷锁,自食恶果也是应该的。”


 司马光叹了口气道:“无论是什么理由,我都不能坐视不管,我司马光从小接受的圣人教诲不允许我视而不见,所以此事我一定要管。”


 王安石苦笑一声道:“人都杀光了,你还能怎么管?”


 “借我点钱,我要去教坊司赎人。”司马光双手一摊毫不客气的说道。


 王安石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袖口笑道:“抱歉啊,君实,现在我也是囊中羞涩,但君实所言不错,人都杀了,至于那些妇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此事我与君实同去,我这里还有一块家传玉佩,不行就抵给教坊司那些吸血鬼吧。”


 听了王安石的话,司马光不禁大笑道:“哈哈,介甫兄果然没让我失望,走,咱们同去。”


 二人联袂来到了教坊司,却发现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了。


 见到熟人,司马光笑呵呵的上前打招呼道:“明允,你也在啊?”


 熟人正是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惊喜的笑道:“哈哈,原来是君实兄啊,早就听说君实兄近日便要返京,没想到今日便见到了。”


 一旁的苏轼两兄弟也笑着行礼道:“小侄见过司马伯父。”


 司马光看着二人慈祥的说道:“不错、不错,几年不见,都成大小伙子了,就是子瞻啊,这些年过去了,怎么还这么胖啊?”


 听到司马光的调侃,苏轼尴尬的挠了挠头。


 这时王安石也迎了上来笑着打招呼道:“哈哈,想必这两位少年人便是官家的亲传徒儿苏轼、苏辙兄弟俩吧?”


 苏洵惊喜的道:“介甫兄,你也回京了?真是太好了。”


 王安石笑着点了点头道:“好了,一会咱们再叙旧吧,咱们现在还是先救人吧。”


 苏洵点了点头道:“既然两位兄台来了,那苏某也不客气了,苏某与犬子已经走了两家了,但还有三家,这三家咱们三人一人去一家如何?”


 “没问题,我司马光虽然现在手中无钱,但无论如何,也得帮这些可怜女子赎身。”司马光信誓旦旦的说道。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苏辙突然问道:“两位伯父,小侄有一事不明,还请两位伯父请教。”


 “哈哈,小辙但说无妨。”司马光从小便喜欢苏辙这个既聪慧又稳重的孩子,不由自主的笑着问道。……

 


 “哈哈,小辙但说无妨。”司马光从小便喜欢苏辙这个既聪慧又稳重的孩子,不由自主的笑着问道。


 “两位伯父,据小侄所知,这教坊司与一般青楼妓馆不一样的地方便是教坊司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赎身,两位伯父与我爹的品级倒是够了,但是将这些女子赎出来后又该如何处置呢?她们家里的男人都被官家所杀,万一有一两个怀恨在心,准备复仇的,到那时岂不是连累了两位伯父?”苏辙侃侃而谈道。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小辙,放肆,君子救人怎可评判这些利害关系?我们为人做事但凭本心即可,尤其是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妇孺时,我们就更不该考虑这些了。”苏洵在旁教训道。


 听了苏辙的话,司马光也面露不悦之色。


 只有王安石继续耐心的问道:“那以小辙之见,我们该如何做呢?”


 苏辙小心的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见自己的父亲只是嘴上发怒,这才放心,侃侃而谈道:“依小侄之见,官家不是下令要出卖南海的小岛么?咱们三家合伙买下来一座小岛安置这些妇孺如何?反正只要她们从此不再登陆,官家也就能放心了。”


 苏辙话音刚落,众人便陷入了沉思中,过了好一会,王安石才拍掌赞叹道:“小辙这个主意好啊,这样既支持了官家的国策,又摆脱了嫌疑,一举两得啊。”


 司马光也在旁赞道:“虽然作为读书人,我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是站在一个官员的角度上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苏辙谦虚的回道:“多谢两位伯父赞赏,小侄愧不敢当啊。”


 话音刚落,苏辙的后脑勺便重重的挨了一巴掌,只见苏洵怒斥道:“还好意思在这显摆,你这么做虽然后患小些,但也失了君子的方正之道,回去好好的把《礼记》再读几遍,写两篇策论出来。”


 “知道了,爹。”苏辙意兴阑珊的应道。


 苏轼一直都是一个大嘴巴,但不知为何,今日他却一言不发,很反常,苏辙小声的问道:“二哥,你想什么呢?”


 “我在想该如何废除这种一人犯法累及全家的律法?”


 苏轼话音刚落,众人便同时大笑了起来。


 苏轼不满的问道:“爹,你们笑什么啊?”


 苏轼摇了摇头道:“哎,没想到老夫这平常嘴最臭的孩子竟然还有一颗赤子之心,另外一个不言不语的儿子,却满肚子花花肠子,老夫多么希望你俩换一下啊。”


 王安石在旁拱手拜道:“哈哈,明允兄过于追求完美了,有此二子,苏家三代不愁也。”


 “多谢介甫兄吉言。”苏洵连忙还礼道。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4K61482BI2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