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良师



br />


 赵尚叹道:“之前朕总是小心谨慎的跟一个裁缝似的,东补一块,西补一块,生怕操之过急,把大宋带入万劫不复之地,今日朕还是这个想法,那就是变法不可操之过急,所以朕准备在十三州先做实验,实验成功了,自然是好事,可以慢慢推广到全国,要是失败了也无伤大雅。”


 “官家英明,这个法子确实对大宋的伤害最小。”范仲淹点头应道。


 赵尚继续说道:“朕已经把舞台搭好了,下一步便是唱戏,就看诸位了。”


 “官家放心,老臣定会唱好这出大戏的。”范仲淹胸有成竹的说道。


 等到众臣离开后,赵尚立刻对九陵吩咐道:“传王安石进京吧,这出戏既然是他引起的,当然还需要他帮忙了,他可不能置身事外。”


 “诺,官家。”


 范仲淹回到中书后,便直接把自己关进了官廨,谁也不见。


 文彦博有些担忧的问道:“稚圭,范公这是何意啊?”


 韩琦叹道:“庆历新政一直是范公心头的一根刺,要想拔除这根刺,恐怕得需要一个过程,不要急,既然官家已经都同意了,那范公就不会坐视不理,等等便好,咱们自己先回去想想,该如何趁此良机实现你我安国治天下的抱负?”


 “稚圭兄,如果老夫的方案与你有分歧,那你可不能骂娘啊?”文彦博笑道。


 韩琦摆了摆手道:“不骂娘才怪呢?”m


 说完冷哼一边便扬长而去了,文彦博摇了摇头也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范仲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重重酸苦涌上心头,想当初自己也是满怀壮志,以为碰见了明君圣主,谁知先帝仅仅因为一幅《百官图》便对自己失去了信任,让自己筹备良久的庆历新政毁于一旦。


 一辈子的心血就这么完了,范仲淹哀莫大于心死,这个时候又遇见了当今官家,官家年少聪慧,胸怀大略,英明神武,确实是一个明君,但就是过于多疑,对自己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信任。


 范仲淹也明白,其实这才是一个明君应该做的,不信任任何人,对谁都不会推心置腹,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心术,但这心里总是还抱有期待,就像姜太公于周文王,萧何于好高祖,房玄龄于唐太宗。


 现在机会终于又来了,范仲淹暗暗发誓,决不能再错过人生这最后一次机会……


 而此时赵尚的一封圣旨也下发到了全国各地,这道圣旨名为《求贤令》,上面写道:“天下有贤人,朕遗忘在野,错在朕,朕继位以来,过于在意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事,以至于朕遗忘了朕身为皇帝的天职,纳天下英才为朕所用,才是我赵氏祖宗之所以兴盛夺取天下的原因,不重才智之师,不听才智之言,此乃前朝失败的原因,朕绝不重蹈覆辙。想当初朕才继位的时候,西北、河北一日三惊,辽人、西夏人虎视眈眈的盯着大宋,那时候朕不怕,因为朕相信早晚有一天大宋会找他们算账,通过大宋子民的共同努力,三年时间,大宋重新变得欣欣向荣,此时朕反而感觉到了不安,国家虽然强大了,但御史的奏疏上写的很清楚,地方上还有勋贵侵占百姓民天,贪赃枉法、官商勾结之事时有发生,军中也有不法之徒压榨士兵,很多无辜的百姓被逼到落山为寇,此皆乃朕之过错,有的时候,朕已经是心力交瘁,夜不能寐,思虑良策,寻找一种可以让天下安定、百姓不再受苦的办法,却一无所得,朕不才,但也愿效法先祖,正视听,辩民意,安天下,此乃盛事,天下贤者应共商之……”


 这封圣旨是赵尚继位以来写的最真诚的一封圣旨,首先是自我检讨了不足之处,另外便是将大宋的现实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告诉大家不要骄傲,大宋还远远没到政治清明的那一步,最后便是求大家出主意,一起为大宋的繁荣做出贡献。……

 


 这封圣旨是赵尚继位以来写的最真诚的一封圣旨,首先是自我检讨了不足之处,另外便是将大宋的现实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告诉大家不要骄傲,大宋还远远没到政治清明的那一步,最后便是求大家出主意,一起为大宋的繁荣做出贡献。


 《求贤令》一发,全国震惊,“圣天子”的呼啸声不绝于耳,而且赵尚还在各州郡设置了铜匦,以此来听取民间之意。


 铜匦的事吓了众臣一跳,因为这玩意武则天也设立过,然后便杀了一个血流如河,出现了来俊臣、周兴等恶名昭彰的酷吏。


 赵尚对此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安慰大家放心,自己不会学武则天,大宋自有法律,帝王是不会随意插手的。


 对于赵尚的骄傲,众人还是了解的,以当今官家的脾性,绝不会因此而大兴冤狱的。


 但这项举措很有可能会遗祸后世,所以范仲淹还是继续劝谏道:“官家,老臣相信官家的话,但老人还是认为应该废止铜匦。”


 赵尚问道:“众卿也是这个意思么?”


 众人连忙点了点头,包拯怒气冲冲的说道:“官家如果信任此物,那还要我台谏干什么?请官家废止铜匦。”


 赵尚笑道:“诸位卿家放心,朕只用一时,等变法大计定下后,自会撤掉的。”


 包拯回道:“既然官家如此说,那老臣也有个不情之请,请官家应准。”


 “包卿请说。”


 “官家,铜匦的内容我台谏必须知道,不法之事也要老臣去查,不需要官家直接动手,这是老臣的底线,如果官家不同意,老臣就一头撞死在这大殿上。”包拯硬邦邦的回道。


 赵尚连忙扶起包拯道:“卿之心意,朕明了,朕答应卿的条件,但也请包卿不要对朕有所隐瞒,朕不想做聋子瞎子。”


 “诺,臣遵旨。”


 铜匦相当于后世的举报箱,对整顿吏治,倾听民间声音很重要,只是武则天当初做的太极端了,才让人这么忌恨呢。


 武朝年间,死在这上面的文武大臣成千上万,当时别说是普通大臣了,连王爷公主都人人自危。


 武则天这位女皇帝杀起人来可是六亲不认啊,杀女、杀子、杀侄子、杀外甥、杀孙子孙女,全家都被快被她杀完了。


 众臣退下后,赵尚揉了揉额头对旁边的司马光问道:“君实,此事你怎么看?”


 “启禀官家,臣认为此事有利有弊,就看使用的人是否能够掌握好尺度了。”司马光缓缓说道。


 赵尚被司马光的回答给惊到了,本以为这个至诚君子一定会反对的,没想到他会回答出这么一番话来。


 赵尚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君实,你有这份见识朕就放心了,等到下次科举开始后,朕想让你去地方上再磨练一番,你意下如何?”


 “臣谨遵官家之令。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4K61482BI2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