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 > 第六十七章 汪导(求加书架和票票)

第六十七章 汪导(求加书架和票票)


 把京城的一切都料理好之后,程臣便赶往魔都。


 赖水青给程臣推荐的《大染坊》剧组便是在魔都影视乐园开机。


 不过,此时离开机还早,程臣这次赶过来也是跟那边联系后定下来的日子。


 对于《大染坊》这部剧,程臣在后世便刷过好几遍。


 剧情大致走向是:


 清末民初鲁省周村一个名叫陈寿亭的讨饭少年胸怀大志。


 他被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为义子后苦学染布手艺。


 十年苦心经营后与人共同创办大华染厂踏上了工业印染之路。


 终使大华染厂发展成为岛市第二大印染厂,而大华染厂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它象征着民族企业正在逐渐崛起……


 这部剧可以说是十分经典的历史商战剧,个中桥段让人看的酣畅淋漓。


 而这部剧的制作方便是鲁省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


 但山影很多人应该很熟悉,毕竟一句“山影出品,必属精品”可是喊了许多年的存在。


 而鲁省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便是山影的前身,像人们所熟知的:


 《闯关东》《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叫好又叫座的热播剧便是出自它的手笔。


 2014年底,原为山影二把手的侯洪亮竞争一把手失败,带着孔生工作室和山影京城分部的全班人马离开山影,自立门户。


 正午阳光独立运营,从此开启了正午阳光的辉煌时代,而山影就此走向没落。


 这都是后话了。


 《大染坊》是一部大男主戏,它成功揭开了新世纪鲁剧绽放的序幕。


 主演便是“一分没花赵德汉”的扮演者,侯永老师。


 侯永老师此时35岁,还不像后世那般满脸皱纹,正值壮年的他在事业上也从这部戏后变的风生水起。


 至于感情上嘛……


 铁打的侯永流水的老婆!一婚娶70后、二婚娶80后、三婚娶90后


 像娶了个比自己小20多岁的娇妻都是常规操作了。


 到了魔都,程臣先找个酒店把行李什么的都安顿好。


 跟导演汪文杰约的是明天下午3点钟见面,这个时间段他刚好可以在魔都逛逛。


 如今的魔都虽说远不如后世那般繁华,但在城市里已经凸显王者气息。


 如果是京城是政治中心,那么魔都毫无疑问的就是经济中心。


 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魔都一跃成为世界共赢的窗口。


 据魔都市外经贸委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魔都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猛增至909个,总投资22.4亿美元。


 其中2005年一年,全市对外投资总额达7亿美元,比2004年猛增1.13倍。


 而这些仅仅是个开始,在华夏经济完全与世界接轨之际。


 魔都,这个华夏的“窗口”正在成为国际的“窗口”。


 程臣上一世来过魔都,不过都是过来演戏,还从来没有好好的观察过这座城市。


 来魔都,第一站那必须是吹吹黄浦江畔的风,看看矗立多年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


 当然,魔都绝不止这一处景点,如果你用一下午的时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你浪费了一下午的时间!


 本来嘛,程臣孤寡者一位,又不花钱玩某些项目,而且还是走马观花的到处看看,当然没啥意思。


 深感无趣的程臣回到酒店便跟高园园煲起了电话粥。


 ……


 第二天下午,程臣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按照约好的时间赶到地方。


 汪文杰此时就坐在办公室等着程臣。


 “汪导您好,我是程臣。”


 汪文杰此时约莫五十岁的样子,身材偏胖,看上去和蔼可亲。


 这位也是个低调的主儿,但实力却不容小觑。


 他2001年就被视协等单位评为1992年至1999年度全国“十佳导演”。


 获全国广电系统先进工作者,荣立二等功一次,鲁省广播电视局拔尖人才。


 许多鲁省人应该对《甘十九妹》这部剧还有印象,它就是汪文杰在1996年执导的,还有《白眉大侠》等一系列让人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


 “你就是程臣……真人比照片还要帅一点嘛,歌唱的也挺好。”


 汪文杰笑呵呵的说道。


 “您过奖了。”


 汪文杰起身给程臣倒了杯茶,程臣连忙起身接过,随后他又给程臣让了根烟,自己也在旁边吞云吐雾起来:


 “剧本赖导应该给你看过了,谈谈你对这部戏的理解?”


 不先定角色,谈对整部剧的理解?


 程臣有些错愕,汪导这个命题很空啊!


 像他熟悉的赖导,就喜欢跟演员聊天,从演员的谈吐中去考量演员是否适合某个角色。


 当然,以赖导的普通话水平,他也只有倾听的份儿。


 而《刑警的故事》的导演王睿则是喜欢让演员用戏来表演,这也是大部分导演喜欢用的方法。


 每个导演风格不同,考校演员的方法当然也是不同。


 也有喜欢晚上让女演员去房间里讨论剧本的。


 这个嘛……程臣现在还没遇到过。


 “好的。”


 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盘,就按人家说的做。


 好在《大染坊》他上一世看了许多遍,汪导的命题虽然很空很大,但这对熟悉原剧的程臣并不是问题。


 问题是如何说的出彩,如何打动这位成名已久的大导。


 程臣低头思考了一会,随后组织一番语言,便开口道:


 “我先从《大染坊》这部剧的时间节点来谈吧,从剧本中不难看出,这部剧的时代背景设定在清朝末年,而截止点是在1937年。


 这个时间节点其实很有趣,1937年之后的事情剧本里却戛然而止,我是不是可以大胆的做个预估,其实《大染坊》还有第二部……”


 听到这里的时候,汪文杰原本还漫不经心的表情突然变得认真起来。


 其实在定演员的时候,他都会去问片中一些主要角色对本剧的理解。


 但抛开剧情从时间节点分析,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


 至于程臣的预测,很有意思……


 坦白说,他当初看到《大染坊》的剧本时,对于1937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做结局,其实是不太理解的。


 如果拍摄到1937年以后,那无论是元素还是剧情都会丰富许多,而且商战的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现在。


 但后来一想,可能是由于预算限制……


 其实,程臣这里打了个时间差。


 在后世《大染坊》第二部的确有,只不过剧组大换血,除了侯永这个核心角色保留,其他全没了,就连导演汪文杰都被换掉。


 由于种种原因,《大染坊》第二部口碑扑街……


 ……  

(http://www.ccfang.cc/novel/4nvZ9aM32Zd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