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北派盗墓笔记 > 第185章 夜上北邙山

第185章 夜上北邙山



  “上邙山?今天晚上?”我惊讶问。



  把头看着我点点头。



  “不是,把头,这都九点多了,我叫上小萱上邙山?是要找墓踩点?”



  “而且我看天气预报,洛阳这边晚上可能会下中雨啊。”



  把头说:“没事,带把伞,你和小萱陪李爷一家三口一块去,他特意拜托我了。”



  “去干什么?你去吗把头?”



  “我不去了,路上李爷会跟你们解释,10点钟走,快的话,一点左右就回来了。”



  “那....行吧,我去叫小萱。”



  听我说要上邙山,小萱也一头雾水。



  9点50左右,宾客散场,李爷,元宝,还有元宝刚过门的小媳妇出来了,新媳妇叫小霞,他们手里都拿了把伞,估计也看了天气预报。



  院外停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一辆蓝色的金城铃木王,三轮摩托车后头装着两个竹篮子,盖着雨布。



  “小项,会骑车吧?”



  我说会。



  老人点点头,把钥匙扔给我说:“等下你骑上车跟着我走,大概半个小时到山脚下,然后咱们走路上山,辛苦你了。”



  说完,他抬头看了眼天色说:“希望别下雨,要下雨了山里路不好走。”



  我接过铃木车钥匙问:“李爷,把头没跟我说,这么晚了,咱们上邙山干啥?”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哀伤,落寞道:“去看看我儿子儿媳妇,当初我承诺过,等小宝成家了,会来告诉他们一声。”



  这时,小萱咬着我耳朵,悄悄问:“怎么回事儿啊云峰?他们家里人住山上吗?自己儿子结婚这么大事儿,怎么白天不来?”



  原来如此....



  我心里忍不住说,要是能白天来就完了,那就是大白天见鬼了。



  李爷本来是找了别人,这天是临时起意换了我们,我猜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是行内人。



  我和小萱一男一女,身份就相当于伴郎伴娘。



  铃木电瓶亏了,没电打火。



  我连续踹了十几脚才打着,轰了几圈油门,小萱坐上来双手搂住了我腰。



  前头李爷骑着三轮摩托,元宝和他媳妇小霞坐斗里,我跟在后头。



  路上两口子恩恩爱爱,元宝搂着小霞帮忙挡风,时不时还会抬起头,互相亲个嘴儿。



  路况有些颠簸,小萱抱着我,脸紧紧贴在我后背上。



  10点半。



  快到山脚下就不能骑车了,我们开始徒步上山。



  怕什么来什么,刚上山没有多久,天上就开始稀稀拉拉掉雨点,我们打着手电,又撑了雨伞。



  邙山南北范围差不多200公里,海拔也是200多米,这里海拔不高,土多石头少,是黄土陵地貌,最高主峰是翠云峰。



  “下雨了,路滑,孙子你扶着点儿小霞,别滑倒了,下一段路不好走。”



  “知道了爷爷。”



  老人又回头提醒我和小萱说:“小项,你们也注意脚下,注意看没填严实的探坑盗洞,不是我说大话,光芒山北这里,就大概有2万多个盗洞。”



  “这么多....”小萱忍不住惊呼出声。



  老人打着伞,笑了笑说:“你们有所不知,邙山南边儿那里盗洞更多,古往今来的加起来,最少也有3万多个盗洞了,前十多年林业局搞过探山,回填了很多。”



  我听的暗自咂舌。



  雨势逐渐从小雨转成了中雨,看架势,可能还会成大雨。



  我怕小萱淋湿,把伞都打她那里了,我整个后背全湿透了。



  在山里走的小路,越来越偏僻,最后穿过一片树林子,头前带路的李爷慢慢停下了脚步。



  老人手扶在一棵树干歪歪扭扭的柿子树上,深吸一口气,开口说:“娃子,爹来看你们了。”



  这时小宝噗通一声,双膝跪地,哽咽着大哭说:“爹!娘!儿子来看你们了!”



  “小宝今天结婚了!”



  “爹!娘!我成家了!”



  哽咽着说完,元宝拉着他媳妇小霞跪下,一块对着柿子树磕头。



  孙子孙媳妇跪地磕头,李老爷子扶着柿树,眼里隐隐有了泪光。



  竹篮子里装了蜡烛纸钱,因为来前盖了雨布没有湿,但不好点。



  在柿树下找了好几个避雨位置,李爷好半天才点着蜡烛。



  又点着一把香插地上,我和小萱以伴郎伴娘的身份过去拜了拜。



  “李爷,我有个问题想问,没别的意思,说了您别生气啊。”



  “你说。”老人还在尝试用打火机点纸钱。



  “这里....应该是个古墓吧?”



  “哦?你怎么看出来的,”老人头也没抬的问。



  我打着伞,扭头看了看周围,皱眉说:“李爷,这里是个盆地,盆地容易保存积水,一草一木应该长势很好才对。”



  “可你看,相比于咱们刚刚路过的树林,这里这几棵柿树长的歪歪扭扭,明显营养不良,还有,这些草也是蔫了吧唧的长不高。”



  “可能是汉代,或者汉代以前的墓,地下有大量白膏泥顺着雨水灌溉,时间久了,让这一片儿的地下土壤变成了碱性土层。”



  “说的没错。”



  老人称赞道:“这地下的确有个汉墓,我儿子和儿媳妇,就死在了这墓里。”



  “因为盗洞塌方?”我小声问。



  老人点点头,回忆说:“可能冥冥之中有联系吧,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雨,我儿子预估盗洞能顶住,不会塌,可最后.....还是塌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顿时有了疑问。



  李鸭子后代可以说是盗墓家族,代代相传,经验丰富,连我这个刚入行几年的半新人都知道,下雨天下墓是大忌。



  就算打直上直下的垂直盗洞,就算用了豁口板做支撑,如果雨一旦下大,盗洞这里就变成了个进水口,非常的危险。



  这时候,盗洞墙上的土会开始变软,一块一块往下掉,最后会整个塌了。



  我以前研究过,这是盗洞结构的问题,方盗洞更容易塌。



  古圆近方,民国以前没有洛阳铲,挖出来的盗洞都是圆形的,相对之下更稳定。



  不信就去看看,现在能留下来的,最多的就是以前的老盗洞。



  “李爷,那后来你儿子的尸体没运出来?”



  终于点着了纸钱,他起身摇了摇头说:“没有运出来,因为儿子最后喊的一句话,是不让我下去。”



  “说墓里有东西。”



  “有东西?什么东西?”我疑惑问。



  李爷用树枝推了推纸钱,开口就说了两个字。



  粽子。

 

(http://www.ccfang.cc/novel/4zbqYq6Dbpr.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