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火焚青雀11
书房文学小说推荐阅读:[综武侠]当游戏失控之后、
被酆都大佬缠上后、
全球复苏,我被女帝倒追了、
当万人迷拿到了男配剧本[快穿]、
味香、
我死后病娇他疯了、
作死的我被逃生boss缠上了、
绝世剑神、
神棍小甜妻:误惹冰山boss、
[综]审神者是吉祥物、
陈麒跟着管事, 进入了段侯府。
今日,他已经冒着寒风,在这座富贵堂皇的宅邸外等了一日。
段侯府门庭虽高,府中布置却清雅,透过那些亭台楼阁,隐约可窥见主人品味,一路走来,无论仆从侍卫, 皆行走无声,显然规矩极严。
管事直接领着陈麒来到了正堂前,道∶"侯爷在里面等你。"
陈麒抬头,看到匾额上写着"聚英堂"三字。
聚英堂,是段侯平日议事之所,每日进出者,皆是齐国朝中要员。这些细节,陈麒已从那位故交口中提前了解。
无论如何 总算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陈麒朝管事道谢,整理了一下被风吹凌乱的袍袖, 往堂内而去。
堂内明灯如昼,段侯独立灯架前,一袭华贵黑裳,半张脸隐在昏暗中,袖口金丝纹案在烛火下泛着刺目光芒。
陈麒只匆匆一瞥,便感到一股冷然威慑力。
他鲜少见一个人身上,能有这样如高山之雪, 九天之月一般冰冷摄人的气息。
段侯段息月,既是齐国位高权重的段侯, 也是当世乐曲大家。
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在同一个人身上,得到完美融合。
其年轻时所创《凤求凰》,至今仍被无数乐曲大家奉为瑰宝,日日研磨学习,甚至还有人因沉迷此曲而几近疯魔。
然而便是这一双抚琴的手,自入齐都,获得齐王赏识,便凭着雷霆手段,斩杀了一大批齐都贵族,手上沾满了齐都贵族的血。
齐都贵族提到段息月这个名字,都如看到修罗恶鬼一般,忌惮又畏惧。
陈麒一路行来,有意打听了不少有关这位段侯的事迹,知对方是个极有手腕又能狠下心肠的人物,连丞相田阕都要敬畏三分,心中不敢存有丝毫轻慢之意,然而传闻终究是传闻,一直到如今真正站到这聚英堂中,站到这位位高权重的段侯面前,陈麒才真正理解了齐都贵族的畏惧之心。
陈麒没有敢抬头直视对方,而是先行了大礼。
段侯负袖,平平开口∶"陈麒,陈国二公子,如今在隋国担任右司马一职。
"你千里迢迢来到齐都,就是为了告知本侯,有关江国太子的身世秘密?"
"你,掌握了什么秘密?"
这话一出,陈麒感觉,仿佛有一柄无形冷刃,横在了自己颈间。
陈麒没有退路,直接跪了下去。
正色道∶"不瞒侯爷,在下如今已不在隋国任职。此次来齐都,就是为了投奔侯爷麾下,为齐国效力。"
"在下的确无意掌握了有关江国太子身世的重要秘密,只要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江国太子必将身败名裂。"
"侯爷与王上可不费一兵一卒,摧毁江国。
段侯问∶"身败名裂?"
"没错。"
在进入段侯府之前,陈麒其实还拿不准,段侯对于江国的态度,但此次江隋交战,齐国没有保持中立状态,而是发兵助隋国攻打江国,江齐两国,其实相当于间接结了仇。而他手中的秘密,正好可成为齐国攻击江国的重要把柄。
而今日段侯肯深夜接见他,果然也是因为那桩秘密的缘故。
陈麒信心更足了些。
道∶"此秘密,涉及江国,亦涉及齐国。"
"甚至可证明,如今那个江国太子江容与,根本不是真正的江容与,而是其他人冒充。
"真正的江国太子,很可能在五年前,已经死了。"
此言太过惊人。
堂中陷入死寂,冷风穿堂而入,靠近门的一盏烛火剧烈晃动了下,险些熄灭。
陈麒跪在地上,听到了脚步声。
紧接着,一片绣着银线的黑色衣摆出现在了他眼底。
"抬起头。"
上方人道。
语调不高,却不怒自威。
陈麒依言抬头,看清上方人面容,微微一愣。
那是一个极高挑俊美的男子,一袭华贵墨裳,袖口、衣摆分别用金银线绣着兰花图案,金银交织,正如他高贵风仪一般。
陈麒罕少见位高权重者,还能有此风度。
段侯问∶"你可知,妄议一大国太子血脉,是何罪过?"
头顶似有暴雪压下。
陈麒额角淌下一缕汗。
他顶着这千钧压力,道∶ "在下没有妄言,而有确凿证据。
段侯目光沉沉不动,如凝了冰。
陈麒迅速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这是已故江国内官郑贤临死前书写,其中提供了江国太子血脉趾辱的重要证据,请侯爷查阅。"……
陈麒迅速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这是已故江国内官郑贤临死前书写,其中提供了江国太子血脉趾辱的重要证据,请侯爷查阅。"
那是一封表皮已经泛黄的信,写满陈旧气息,封皮上空白,没有字。
段侯默了默,接过信,展开翻阅。
陈麒在下道∶"依信中所言,江国太子十一岁那年,随江帝入山围猎,遭遇刺客,江帝偏宠楚王,在刺客袭来时,集中所有兵力去救楚王,江国太子被刺客掳走,失踪整整三年。这三年,江帝对外宣称太子生病,其实,江国太子根本没有在宫中,而是——而是入了青雀台!郑贤提到,他曾在江国王宫,无意看见,江国太子的后腰之上,有一个奴字印,那是只有青雀台坤君才有的印记。"
"此事只有两种可能,或者,三年后回到江国的江国太子,是青雀台坤君假冒,或者,江国太子,真的曾入青雀台,沦为坤君,曾被当变童调.教了三年。"
"无论是哪一种,如今那个江容与,青雀台坤君身份,确证无疑。"
陈麒陈述完,段侯也阅完了信。
段侯身形微微一晃,握信的手,也几不可察地颤了下。
他面上不显,问∶"信中内容,可确实?"
"千真万确,绝无虚言。"
段侯行至案边,抬了下手。
数名甲兵迅速涌入,将陈麒押了起来。
陈麒大惊,不解道∶"侯爷何故如此!"
段侯背对他,捏着信,声音寒彻骨∶"你可知,单凭这一封信,足够本侯将你千刀万剐。"
陈麒一愣。
脑中嗡嗡震响,不明白事情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这样大的一桩辛秘,为何段侯看了,会是这般反应?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纠葛么?难道,齐国已经与江国暗中结盟?
陈麒终于露出了惊惶色。
"侯爷—_.
"押下去。"
段侯府卫兵,没有再给陈麒说话的机会。
老仆一直忐忑不安守在廊下,见陈麒被拖出,立刻冲进堂内,看到段侯扶案而立,明显有些异样的身影,担忧问∶"侯爷怎么了?"
老仆近前,就见铺着淡青锦缎的案面上,竟溅了一大口乌血。
段侯面色苍白,扶案的手指,泛着惨白。
老仆大惊∶"侯爷!"
段侯闭目,面孔雪白,如蒙了层寒夜的霜,道∶"我段息月这一生,无愧天,无愧地,无愧椴国,唯一愧对的,只有那一缕骨血。这大概,就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惩罚。"
老仆看到了段侯掌间几乎握不住的那封信。
他接过来,看过之后,亦遽然变色,不敢相信道∶"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他陡然想到了什么。
"五年前,五年前,难道是那一次么,怎么可能呀。"
段侯睁开眼,厉色看他∶"哪一次?"
老仆跪了下去,哽咽道∶"就是五年前,都城边上好几个县闹灾荒,许多流民涌入齐都,侯爷带着小公子一道,在城中设粥棚,给流民们施粥,有一日傍晚,老奴、老奴在排队的流民里看到了那个孩子。"
"那个孩子,和侯爷幼时实在太像了。老奴,老奴当时还以为他是找来了齐都,想和侯爷相认。侯爷当时好不容易才在齐都立稳脚跟,有了一个安稳的生活,忘记了那些痛苦往事,老奴担心,他的到来,会给侯爷带来危险,就、就瞒下了此事。"
"老奴真的不知道,他是从那个地方逃出来的,老奴若是知道,一定不会瞒着侯爷,私自做主.."
老仆泪流满面,哽咽不成声。
"这都是老奴的罪过。"
"老奴对不起侯爷。"
段候一证。
"你糊涂!糊涂至极!"
"你就算再为本侯好,也不能,不该那般对他。"
"可这又何尝只是你的错。"
段侯笑了声,笑声苍凉,回荡在空寂大堂。
"本侯推行衡平令,断律法,明是非,岂能连这一点是非都辨不出。"
"你有错,错的根源,终究在本侯。"
段侯胸腔震痛,吐出了第二口血。
老仆大惊失色,慌忙扶住段侯,要叫医官。段侯抬手止住他,道∶"让段七过来。
暮云关亦一片忙乱。
柳公焦灼立在一边,望着孟辉诊脉,不停问∶"陛下究竟如何?"
自从昨日夜里,那个隋国太子过来了一趟,和陛下在室中说了不到一刻的话,陛下不知受了对方什么刺激,便吐血昏迷,至今未醒。
孟辉诊完脉,说是怒火攻心。……
(http://www.ccfang.cc/novel/5JpaGYDBWQ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