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抚宋 > 第四百四十五章:连环

第四百四十五章:连环



  人皆有向好之心。



  董奎一心想要吞并掉在威宁的那些较小的部落,当然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向往。



  虽然现在的易娘部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易娘部都要更加的强大,但仍然属于寄人篱下,属于要看人脸色过活的部落。



  大理那么咳嗽一声,董奎就要得上感冒,这样的日子,董奎自然不想一直过下去。



  他很希望,
 自己在下一次去六盘水的时候,高迎祥能对自己更加的尊重,能走出他的将军府来接一接自己,能道一声董将军、董头人,你辛苦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自己每一次去讨要物资的时候,那家伙都高踞于上,
 一副高高在上的施舍模样。



  虽然给东西还算爽快,
 但董奎也清楚,
 这是因为自己在威宁,挡住了来自毕节方向上的宋军。



  董奎希望自己更加的强大。



  而最快的方式,莫过于迅速地吞并掉在威宁的这些小部落,让他们能够俯首贴耳地听自己的命令而不敢再有任何其它的异议。



  当然,这很难。



  如果罗杓还活着,想要做到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问题。



  罗杓活着的时候,便是高颖德,也是将他当成盟友,平待对待的。



  而董奎,压根儿就不能与罗杓相比。



  罗杓是叙州三路蛮的盟主。



  董奎连石门蕃部下的十几个部落都搞不定呢!



  所以董奎现在的手段有些生硬。



  吃相有些难看。



  阿头部,易溪部被吞并了。



  残存下来的乌蒙部,直接被董奎合并了,想要挣扎一下的家伙,
 现在只怕坟头上的草都已经有半人高了。



  这也当然地引起了其他部落的反感、愤怒甚至于反抗。



  像芒部,乌撒这样的部落,
 更是不甘于被董奎给吞掉。



  毕竟他们祖上可也是阔过的呢!



  邬惊当然也想过上更好的日子。



  三年多前,当他还是一个在河水里自由自在摸鱼,嬉戏的无忧无虑的家伙的时候,便亲眼目睹了大宋骑兵席卷而来的雄壮景象。



  那些骑兵给他的第一感觉,不是害怕,居然是他们好生富有啊!



  全身的甲胄,背弓挟刀,皮靴子,红披风,连他们的战马,都蒙上了一层皮甲!



  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有这样的一身装备呢?



  宋军源源不绝地杀了过来。



  然后,叙州三路蛮的盟主便没有了。



  再然后,整个石门蕃部便被打散了,连他们的头人,在石门蕃部素有勇名的邬大棒也在与宋军交战的过程之中,被宋军一名将领一刀便给斩杀了。



  邬惊成为了芒部的新首领。



  因为能战敢战善战的家伙们,都在那一场大战之中,统统战死了。



  年轻的邬惊成为了芒部里最强的那一个家伙。



  邬惊对于宋军,并没有多大的仇恨。



  因为便是在叙州蛮内部,这样杀来杀去的也不过是常态而已。



  芒部以前的大头人不是邬大棒,而是邬大棒的哥哥邬大刀。



  在罗杓统一石门蕃部的过程中,
 因为与罗杓较劲,
 率兵抵抗而被罗杓击败之后生擒活捉,然后被罗杓一刀砍掉了脑袋。



  芒部损失了小一半的勇士。



  邬大棒成为了头人,芒部也成为了罗杓的忠实拥趸。



  附翼于强者,本来就是叙州各路部落的生存要诀之一。



  如果仅仅是依附,其实邬惊并不抵触董奎成为新的盟主来领导他们。



  谁让易娘部现在更强呢!



  更董奎想的却是吞并。



  他只想让易娘部更加的强大,并不在乎其它各族的存亡。



  这便让邬惊不能忍了。



  便是罗杓,当年也没有想过让芒部就此消亡呢!



  你算个什么东西。



  人比人,有时候真是气死个人啊!



  想当年,叙州三路蛮数十个部落,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是差不多的。



  而石门蕃部,甚至过得要比马湖部和南广部还要好一些,因为毕竟罗杓是石门蕃部的大头头嘛!



  可是现在呢?



  虽然石门蕃部困居于威宁,南广部和马湖部在叙州,但毕竟隔得不远,依旧算得上是鸡犬相闻的邻居。



  眼见着不如自己的人一天一天的富了起来,这心里又如何好受呢?



  邬惊决定另找一条路子。



  而一直在威宁这边悄无声息地挖墙角搞破坏的统计司知秋院的那些谍子们,立时便找到了突破口。



  邬惊就这样到了贵阳。



  在吴可特意的安排之下,邬惊再一次亲眼目睹了马湖和南广部的豪富,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投靠萧诚的心思。



  都是叙州三路蛮,他们能做到的,自家为什么做不到呢?



  只消自己投奔过来,萧诚也不好厚此薄比的。



  至少,也能让芒部能靠着自己的双手生存下来吧。



  只要活着,便会有机会再次壮大呢!



  而在拜见了萧诚之后,邬惊就铁了心准备收拾董奎了。



  那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岁的安抚使萧诚,和颜悦色,平易近人,说的话,当真是熨贴人啊,那里像董奎,还没有当上盟主呢,就摆出了盟主的架子,对自己呼来喝去。



  吴可往返数次,带来了最终的作战计划。



  邬惊没有想到,离自己不远的乌撒部蒯鹏,竟然也投了对面。



  仔细听吴可说了作战的相关细节,邬惊确认对方没有把自己往火坑里送的意思,也没有想借着这个机会,消耗了自己的意图。



  一切,便这样确定了下来。



  第一步,邬惊与蒯鹏两人借着去毕节打劫的借口,袭击董桢麾下董春大营,然后一击得手之后就逃跑,引动董桢出动边境之上的大军来对两部进行追剿。



  第二步,就交给对面的贵州路军队了。



  空虚的边境防线,碰上了如狼似虎的贵州路军队,下场如何,不言而喻。



  威宁的主要兵力,一半以上集中在边境,一战而没了一半军队,威宁怎么可能还守得住?



  对于萧诚来说,威宁从来都不是一个事儿。



  什么时候想灭掉他们,只不过是一道命令的事情。



  只不过呢,当灭威宁董奎部与灭大理国一事牵扯到一起的时候,事情自然就麻烦许多了。



  在萧诚没有足够的把握拿下大理之前,就没有必要先动董奎。



  三年的时间,萧诚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而大理国内部的纷乱,也已经到了丢一颗火星就会燃起熊熊大火的时候了,自然也就该出手了。



  此时,邬惊的投奔,只不过是让威宁这场战事更加轻松罢了。



  当然,打仗能够更轻松,是萧诚一直都在追求的事情。



  而且,他也觊觎石门蕃部那些各夷部的青壮。



  都是上好的骑兵啊!



  能够弄过来,自己便能在短时间内武装起一支质量相当不错的骑兵。



  西北大哥那里的铁鹞子,一直让萧诚艳羡不已。



  那是他亲手组建起来的,有何等的威力,他心里清楚得很。



  就算是辽国的皮室军与铁鹞子对阵,也不见得能占到任何的便宜。



  将来,与辽国人对阵的时候,强悍的骑兵是必备,不然,宋辽之阵,仍然还是过去的那个格局。



  宋军打再多的胜仗也没用。



  因为辽军不会伤到筋骨。



  而宋军输一场,就会大伤元气。



  因为宋军一输,就跑不掉,而辽军一输,大部分时间里能逃得无影无踪。



  两条腿儿与四条腿的差距,一目了然。



  金沙寨的威宁宋军们抱着枪斜倚在寨墙之上,一群人正在讨论着今天发生的大事。



  大清早的,几名骑失狼狈地来到金沙寨,带来了邬惊与蒯鹏造反的事情,然后,整个金沙寨子里的一半主力便在董桢的亲自带领之下出了寨子。



  不仅是金沙寨,附近十数个军寨的兵马,都接到了命令,开始了对邬惊与蒯鹏的围追堵截。



  董奎想要吞并芒部与乌撒部,早就不是秘密。



  而直到这个时候,董桢还没有想到邬惊已经与对面的宋军勾结起来了。



  一来是因为邬惊来年轻了,董桢觉得对方压根就没有这样的谋略。



  二来,邬惊与蒯鹏这一次出来,并没有带上他们的部族。



  拢共不过几百骑兵而已。



  在董桢看来,大概就是这些年轻的家伙受不了刺激因而一时激愤从而开始了他们疯狂的发泄而已。



  这从他们在袭击了董春大营之后不是向对方毕节跑而是向着威宁内部,他们部族盘踞的地方逃窜可见一斑。



  就是几个莽撞的家伙临时起意啊!



  正好,以董春大营的损失,换来了大头人对于整个芒部与乌撒部的吞并,也还是值得的。



  包围了这些家伙,到时候只要把领头的邬惊,蒯鹏等首领拿下,整个芒部与乌撒部就成为了易娘部的囊中之物。



  那可是加起来几千青壮男女,还有上千的娃娃呢!特别是那些妇女和娃娃,更是一个部族兴旺的基础。



  年轻的小娃娃们养上几年,立即便能成为部族中兴的中坚力量。



  金沙寨是整个威宁防御线上的核心枢纽,一直也是董桢的中军大营所在地。



  寨子里所有的骑兵都随着董桢走了,步卒也走了一半。



  现在整个寨子里还剩下一千余步卒,由副将董洪率领。



  没有人想到,贵州路的宋军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杀过来。



  所有人,都觉得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但你觉得的巧合,却正是别人煞费苦心布下的杀局。



  战马如飞而来,马上骑士鲜血淋漓,伏在马上纵马狂奔。



  看到前方的金沙寨,马上骑士勉力直起身子,拼命地挥舞着双手,寨墙之上的士兵愕然地站直了身子。



  然后,他们便看到了那名骑兵身后,源源不绝奔来的宋军骑兵以及飘扬的宋军战旗。



  迎风飘扬的大旗之上,他们看到了有展翅翱翔的雄鹰,那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一面军旗。



  当然,他们也看到了非常熟悉的另外的一面军旗,一只狰狞的龇牙露齿的狼头旗帜。



  “敌袭,敌袭!”



  骑士声嘶力竭地喊叫着。



  不过城墙之上的士兵已经用不着他们来示警了,这么大的阵势,便是瞎子也看到了。



  因为在骑兵的后面,更多的步卒正向着这个方向赶来。



  示警的钟声慌乱地响了起来,士兵们从营房内涌向寨墙,脸色苍白地看着远处正在向着这里迅速接近的敌人。



  董洪的手哆嗦着。



  敌人的骑兵来得太快了。



  岳腾打马,从金沙寨墙之下飞掠而过,歪着看着寨子上有些手足无措的敌人,他哈哈大笑着,挽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向了寨墙。



  没有瞄准什么人,这一箭,纯粹就是带着一些示威的性质。



  夺的一声,那一箭,射在了主寨门楼子上那碗口粗细的粗子上,嗡嗡地颤抖着。



  随着这一箭,城下飞掠而过的骑兵人人都挽弓搭箭,雨点一般的箭嗖嗖地向着寨子之上飞去。



  寨墙上的士兵们惊呼着四下躲避着,乱成一团。



  不过骑兵们在射出一箭之后便再也没有其它的动作,而是放声大笑地跟随着岳腾向着远方奔去。



  董洪推开了挡在身边的几名盾牌兵,转头看着骑兵远去的方向,脸色铁青。



  刚刚,他看到了好多熟悉的面孔。



  马尚,盛满,那些张狂的模样,一副小人得意的嘴脸,让人愤怒之极。



  他们弃金沙寨而不顾,自然是去追杀董桢将军去了。



  “将军,我们怎么办?”身边,有士兵颤声问道。



  董洪紧咬着嘴唇,有鲜血丝丝缕缕流下而不自知。



  “能怎么样?跑,难不成还能靠着这千把人,守住寨子吗?”董洪吼道:“撤,走,跑!”



  岳腾带领的骑兵已经跑远了。



  而后面步卒离着这寨子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他们唯一的逃跑机会了。



  再稍有迟疑,等着宋军步兵一赶到,他们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是他们唯一能跑的机会,往侧翼跑,还有一条生路。



  金沙寨的大门打开,内里的守兵一涌而出,不是迎向敌人袭来的方向,而是向着一侧狂奔而去。



  “统制,追不追?”



  “由他们去吧!”王柱微笑着:“小鱼小虾,没啥意思,我们去威宁,逮大鱼啦!”



  周围部将,轰然大笑。

 

(http://www.ccfang.cc/novel/5Vwhc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