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12章 越乱越好

第212章 越乱越好




 朱棣有的他都有,朱棣是皇高祖之子,他是皇高祖之亲孙。


 朱棣没有的他也有,朱棣残暴,他大义灭亲,绝对站在礼法道德的高度上。


 朱高煦这番话是说的何碌、耿琦他们热血澎湃,但西平侯反应不大,估计是在评估这事的成功性和他能得到的好处。


 现在他们沐家就是永镇云南,说实话,真没必要跟着朱高煦起来搞事,就算成功了,朱高煦还能给他多少更高的好处?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现在被朱高煦当众抓包,一旦不答应,朱高煦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


 朱高煦知道在云南一定要得到沐晟的支持,不然一切都是假的。


 “西平侯是知道的,整个靖难之战,大小战役,所有的硬战,都是我朱高煦打赢的,没有我朱高煦,朱棣能坐的上这张皇位?”


 “论打仗,我从来没有输过,西平侯一定要相信我,朱棣部下,大部份将领都是支持我当太子的。”


 “所以我们只要起兵,三年之内,胜算极大。”


 “事成之后,西平侯将为镇西王,世代永镇云南。”


 朱高煦跟着朱棣,学到很多,如比画大饼啥的。


 不料西平侯笑了:“燕王当初还和宁王说平分天下呢。”


 “刚刚汉王不是说了,燕王还和你说世子多疾,让你勉之呢。”


 哈哈哈,房屋里诸人都脸带笑意,隐隐在嘲笑他们父子。


 不料朱高煦却板着脸问:“西平侯有没有听过我朱高煦,言而无信的事情?”


 “。。”现场诸人顿时愣住。


 “当初我去京师找李景隆,正是黄子澄的女儿黄樱帮了我。”


 “大军进京师后,我满城寻找,至今不知所踪,我怀疑已经被我父王杀了,这才是我愤而起兵的另一个原因。”


 “对高煦有恩的人,高煦永远都不会忘记,无论他是什么人,高煦一定会报答他。”


 耿琦马上道:“京师都在说汉王这件事,汉王情深义重,当天差点砍了谭清。”


 何碌等人逃的早,不知道这件事,现在耿琦这一说,大伙不由刮目相看,没想到汉王这么重情义。


 西平侯脸色微正,朱高煦满城找黄樱的事,的确搞的天下皆知。


 据说还和朱棣的亲信部下起了冲突。


 在信用上面,朱高煦似乎真的比朱棣强多了。


 “人无信不立,这个简单的道理,高煦还是懂的。”朱高煦极尽的诱惑西平侯。


 但西平侯可不是这么容易被忽悠的,因为他支持朱高煦的获得和付出,完全不能成正比。


 他和何碌对视几眼,更沉声道:“若是我不支持汉王呢?”


 朱高煦面不改色,淡淡的道:“那俺只能把何碌他们先抓起来,然后一个个严刑拷问,必然能查出我想要的东西?”


 “汉王对我们所说的话,不怕我们说给朱棣听?”西平侯道。


 “我先一刀把你砍了,再上报父王,伱带兵反坑,意图包庇建文帝。”


 西平侯苦笑:“看来我不得不支持汉王。”


 “来人。”朱高煦大喜:“摆案上香,我要与西平侯,结为异性兄弟,天地为鉴,同生共死,不离不弃。”


 “。。”西平侯。


 “西平侯怕我和朱棣一样,以后说话不算说,今天咱们就当天发誓,诸位可为见证。”朱高煦套路比他父皇朱棣还多,这翻操作下来,现场不但有他自己部下见证,还有何碌他们,果然很信服。……

 


 “西平侯怕我和朱棣一样,以后说话不算说,今天咱们就当天发誓,诸位可为见证。”朱高煦套路比他父皇朱棣还多,这翻操作下来,现场不但有他自己部下见证,还有何碌他们,果然很信服。


 西平侯这时想后悔都不能,不合作朱高煦就要一刀砍了他,他绝对相信朱高煦敢这么干。


 当下,很快香案摆好,朱高煦的部下周虎、典盛都在,西平侯外面两个跟班也被叫了进来做见证,加上何碌他们,现场人十几人,场面十分隆重,也很信服。


 何碌他们表情都有点兴奋,他们当然不想一辈子藏在这种山沟沟里,只要朱高煦起兵造反成功,他们都能重新回到繁华的京师。


 现场要说支持朱高煦起兵的,就何碌齐兴他们是举双手双脚的。


 “皇天在上,诸位见证,今天我朱高煦与西平侯沐晟结为异性兄弟,从今天起团结一心,共抗燕逆-——”


 “他日如有违背,背信弃约之誓,让我朱高煦受万箭穿心,五马分尸之苦,全家不得好死,断子绝孙,天打雷劈-——”


 古人肯定比较受发誓这招,所以朱高煦说的极重,尽理体现自己的真心诚意。


 朱高煦这盟誓,彻底把他们震惊了。


 西平侯听的也只能苦笑,跟着朱高煦读了一遍。


 现场院子里还有养的山鸡,直接切鸡头,喝血酒,两人当众结为兄弟。


 “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朱高煦结拜完,立马下拜。


 “高煦快起来。”西平侯沐晟那受的起,赶紧扶起他。


 他很聪明,马上道:“事情未成之时,咱们还是以官面上的话相称,以免让人怀疑。”


 “但凭大哥吩咐。”朱高煦笑道。


 西平侯一愣。


 朱高煦又改口:“听西平侯的。”


 西平侯这才笑了。


 能得到西平侯的支持,朱高煦瞬间感觉自己成功率大增。


 沐家在云南经营多年,从地方官到各卫所大将,绝大部份都是沐家心腹所在。


 朱棣虽然在登基之后做了些事情,但换的都是最高层的大将,即郑祥和四位都指挥同知。


 而在都指挥同知以下,有都指挥佥事,各卫所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副千户等,基本全是沐家心腹居多。


 很快,西平侯,何碌,朱高煦三人来到另一间僻屋,三人围坐一团。


 “我们该如何做?”沐晟问朱高煦。


 其实他刚才听朱高煦说,三年左右起兵,就感觉有点靠谱。


 朱高煦如果急着起兵争位置,他反而要怀疑可不可靠。


 “我们要云南附近打仗,越乱越乱,比如,打安南。”朱高煦知道朱棣几年后会打安南,但他现在就想提前打。


 “为何要打安南?”西平侯问。


 “安南的红河平原,是产粮重地,那边四季如春,水稻一年能种两季甚至三季,产量比中原还高。”


 “安南以南的沿海可建海港和船厂。”


 “我要有自己的船厂和战船。”


 “退一万步,就算打输了,咱们还可以避之海外。”


 “还可以在安南练兵,征召当地山民,以利训之,可为强援。”


 “最重要的是,只要打仗,就有兵权。”


 有了兵权,就可以做很多事。……

 

 

(http://www.ccfang.cc/novel/7H8K5K9J2M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