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 第十二章 御门听政

第十二章 御门听政



秦王府。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宁王朱权,楚王朱桢等一行十几个藩王。

 参加完丧礼,回到京城。

 连掩饰都不掩饰,大摇大摆的,在无数锦衣卫,御林军,东厂密探的监视下,直接聚在一起。

 狂妄!

 秦王朱樉刚坐好,英武的脸庞,转眼就变了脸。

 大力的拍桌子。

 一副气愤无比,仿佛朱元璋,朱棣等戏精附体的模样:

 朱允熥这是要干什么?

 要囚禁咱们这些叔叔啊!

 本王忍不了。

 父皇啊,你在天有灵,睁开眼睛看看。

 你的好孙子,你的长生皇帝,他不讲理,他欺负你的儿子们呀

 说着说着,秦王泪水直流,又站了起来,朝着京城外皇陵的方向跪了下去。

 似乎要让老皇帝朱元璋揭棺而起,赶紧复活,给他儿子做主。

 不得不说。

 被小皇帝朱允熥关在宗人府三四天,蛮横嗜杀的秦王朱樉。

 他进化了!

 毕竟是马皇后的嫡子,接受过正统的教育。

 年少之时,先后被朱元璋,常遇春,徐达,冯胜这些常胜将军指点过。

 朱樉以前不长脑子,是因为他爹叫朱元璋。

 他不需要费脑子。

 现在他爹走了。

 秦王朱樉又接二连三的,被沉重的现实打击。

 不长脑子不行啊。

 见到朱樉都跪下了,老三晋王朱棡,老四燕王朱棣,在一群弟弟们面前,不得不装出兄友弟恭的样子,配合他的演出。

 二哥,快起来吧,父皇已经走了,俺们也别难为他,再让他回来。

 晋王朱棡:

 秦王朱樉:

 一众弟弟:

 朱元璋:谢谢我的老四北鼻体谅老爹!

 一番父慈子孝,兄弟情深的表演后,一众藩王坐了下来。

 都很后悔。

 早知道就不回京城了!

 太坑!

 好好的土皇帝,当不成了。

 说不得还要被朱允熥这不讲理的小崽子整治,性命不保。

 兄弟们,别担心,这小崽子现在就是吓唬咱们呢。

 他不敢对咱们出手。

 一当皇帝就杀叔叔。

 未来的名声,他还要不要了?

 燕王朱棣给弟弟们鼓气,别怕,小皇帝就是个纸老虎,一戳就破!

 我说四哥高见!

 楚王朱桢道:现在京城内外,御林军和京营,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万兵马。

 咱们这些藩王的护卫军,加起来,可一点都不比他少!

 朱允熥要是真动手。

 我儿子会替我报仇。

 到时候,谁也别想好过!

 哈哈,还是六弟家的孩子厉害啊,俺们家老大,又胖又懒,骑马都困难。真要出事,恐怕是报不了仇了。

 燕王朱棣调侃大儿子朱高炽,但他三个儿子,那是一个都没带来!

 恐怕早就做好了如周文王一般,被囚禁京城,或者身死的打算了。

 不一会儿,就在他们谈的正欢的时候,一个太监过来传旨。

 众人不甘的跪了下来!

 诸位王叔,朕让人给你们传旨,封你们为议政王大臣,明天以后,你们就来内阁,帮帮朕的忙。

 看着太监们把议政王大臣的金玉印章都带来了,秦王朱樉,燕王朱棣几个势力比较大的,心底最深处都在愤怒。

 什么狗屁议政王大臣!

 说的再好听。

 你才是君,我们是臣。这不成了你的奴才吗?

 堂堂藩王,在朝廷一群奴才的面前,演奴才!

 狗皇帝,欺人太甚!

 皇宫。

 朱允熥派大太监曹忠,把内帑的掌印太监王狗儿叫了过来。

 他跟随朱元璋很长时间,深得信任。

 又及时投靠曹忠,并没有被大清洗。

 内帑,是明朝设置的内府十库,属于皇帝可以直接支配的私人财产。其中,也包括皇后,太子的部分财产。

 因此,内帑的掌印太监,位卑权重,掌握了明朝皇室大量的财富。

 奴婢王狗儿,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狗儿在宫里消息灵通,隐藏的势力,比刚刚上位的大太监曹忠,魏贤,不知道高到那儿去,明白小皇帝吃软不吃硬,一进门就跪下了。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登基,他又不是旧臣,以前别说雪中送炭,就连锦上添花都没有。

 自然,慢慢的就被其他太监疏远。

 为了保命。

 王狗儿只能低下头,投靠小辈的曹忠。

 此次被小皇帝召见,王狗儿又惊又喜。……

 

 此次被小皇帝召见,王狗儿又惊又喜。

 王掌印,别怕,我这次把你叫过来,是想查一查目前内帑的财产和账簿。

 啊!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王狗儿腿一软,更怕了!

 明朝是有皇庄制度的,皇庄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和财富,由收缴罪臣贪官得来的,另一部分,则是负责管理皇庄的太监们巧取豪夺的结果。

 在大部分人眼里,皇庄制度就是明朝大规模开启土地兼并的引子。

 从此以后,勋贵世家,有样学样,开始不断的压迫,剥削老百姓的恶政。

 天真!

 笑话!

 没有皇庄,土地兼并就不存在了吗?

 消灭了皇庄。

 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由此可见,皇庄对老百姓好不好不清楚,但对大明皇帝来说,那是真的好。

 靠着皇庄的供养,大明户部可能缺钱。

 但明朝皇帝,直到崇祯帝上吊,也没受过没钱花的苦日子!

 所以。

 只能先苦一苦百姓,

 骂名贪官背。

 好日子还在后头。

 小皇帝朱允熥是不会忘了他们的付出的。未来等到国家富裕了,有钱了,保证让他们,享受到新时代的福报。

 有着未来先进制度的经验,朱允熥自然要把皇庄,无限的发扬光大!

 特别是在朱元璋已经掀起除了蓝玉案之外的三大案之后。

 因此获罪的明朝官吏,家族。

 没有一千家,也有八百家。

 获得的土地,庄园,住宅,店铺,金银,珠宝,书籍,字画等等物品,数不胜数。

 你说太多了,你也不清楚朕有多少土地,有多少钱?

 是啊,陛下。

 王狗儿见朱允熥语气阴阳怪气,连忙讨好的跪下解释:

 陛下如果需要,奴婢这就派人把历年的账簿取来,核对一下。

 朱允熥面无表情的看着对方,重重的道:不用了,朕可不想麻烦王大掌印!

 小皇帝也清楚,水至清,则无鱼。

 哪怕反贪反腐先锋朱元璋,也阻止不了某些人内心的贪欲。

 可这内帑都是这等无能之辈管理,着实令他气愤。

 王狗儿大喊冤枉。

 原来,内帑的管理者是太监,但负责记账入库的,却是户部的官吏。

 这些大部分不认识字,没读过书的太监,并不清楚内帑的具体财富。

 虽然不合理,但却是事实。

 毕竟他们贪污的时候。

 都是入库之前,直接就漂没了。

 而且。

 朱元璋也管的严,他们小偷小摸也就罢了,真要是贪得无厌,锦衣卫可不是好惹的。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8HHL5669KB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