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盛世文豪 > 34.第 34 章

34.第 34 章


 朝堂上如何风起云涌,和余柏林这个小举人,目前没有任何关系。Www


 别的大臣在愁新政愁勾心斗角,余柏林也在愁,愁天气过于冷了。


 虽然德王府的炭火对他不限量供应,但空旷的屋子还是冷的难受。


 以前余柏林不是没吃过苦,但现代社会再差也有电暖炉,就算执行任务,也冻不了几天,何况现代衣服的保暖技术是古代所不能比的。


 这个时代连棉花都还没推广,棉袄都没有。


 前几年京城的冬天也冷,余柏林在家里盘了炕。


 现在换了地方住,余柏林思考,要不要再盘一个。


 可这院子的实际归属人是封蔚,和封蔚商量一下?


 有的人比较讲究这个,认为盘炕或破坏风水,或不符合礼仪。


 封蔚特好奇的仔细问了火炕是什么,问清楚之后,余柏林所考虑的事情一律没问,比余柏林还激动的要求全王府都盘炕。


 “不但暖和,还省炭。”封蔚非常兴奋,“多出来的炭我们拿去卖掉!可以赚好多钱!”


 余柏林:“……”好吧,这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的思维。


 只要王爷说干,王府自然就热火朝天的干。


 盘炕要不了多长时间,在王府上上下下齐心协力下,一天时间就把炕盘好了。自盘炕之后,余柏林吃饭睡觉看书习字全在炕上,除非必要不下炕,看得封蔚眼馋的很。


 他还要给他哥干活,外面可冷。


 听封蔚炫耀王府的火炕之后,封庭又携妻儿来王府一游,对火炕大加赞赏。然而改建皇宫有许多麻烦事,年关将近,皇帝皇后都很忙,忙得焦头烂额,没空和大臣们攀扯这些。


 于是两夫妻商量后,把提溜回家没多久的大宝小宝又扔了过来。


 他们夫妻两不怕冷,别人也不敢冷到他们。就两小孩让他们很是担忧。冬天可是孩子夭折高峰期,他们又不能时时刻刻看着孩子。


 大宝小宝以及大包小包一起到了王府之后,两小孩完全没有离开父母的沮丧,反而如鱼得水,比宫里更快活。


 皇帝皇后有点吃醋,有点心酸。


 坐上了国家最高的那个位置,总是要牺牲些什么的。罢了,只要孩子开心就好。何况孩子也是很爱我们的!


 在宫里,虽然炭火充足,但毕竟房间有那么大,又不敢将炭火放置太多,大宝小宝都裹成球状,平时活动受到了挺大影响。


 到了余柏林这里,屋里暖烘烘的,小宝又可以满屋子乱跑,在炕上乱爬。


 烟道扑在地上,让地面也暖暖的。地面上铺上厚厚的毛皮毯子,小宝在地上打滚都不会凉着。


 大宝的启蒙由余柏林教导,前段时间回宫,封庭和成皇后夫妻两怜惜大宝辛苦,又时近过年,便给大宝放了假,让大宝不必每日出宫找余柏林学习,等年节过了再说。


 这段时间大宝按照余柏林给的课程表自学,封庭和成皇后有空也会亲自教导大宝。


 大宝却觉得余柏林讲书更有意思。他还想看更多的书,让余柏林给他讲更多的书。


 但大宝是个好孩子,他不忍心对父皇母后说,你们两讲的不怎么样,拖累了我的学习进度。


 他只得花大量自学。


 现在终于轻松了。


 大宝凑在余柏林耳边小声抱怨时,余柏林哭笑不得。


 听了太子说的皇帝皇后一耳朵坏话怎么办?凉拌呗。


 大宝小宝吃过一次新菜之后,就对南瓜和辣椒特别感兴趣。


 小宝喜欢南瓜饼和南瓜馅儿的小馒头,大宝喜欢浇了辣椒油的肉菜。


 可惜已经被吃光了,只能等明年了。


 大宝小宝很是沮丧了一阵子。不过两小都很乖巧,只是沮丧而已,并未哭闹着非要吃。


 但这已经让宫里一对宠爱孩子的夫妻十分心疼,对着两儿子拍胸脯,明年一定让他们吃到,顿顿都能吃到。


 余柏林对此只能嘴角一抽。成,既然你们都许诺了,金口玉言,可别食言。欺骗小孩子是不对的。


 冬日太冷,张岳担忧余柏林炭火不够,曾经邀请余柏林去他家暂住。


 恰巧他知道余柏林舅舅过年不回来,徒弟跟儿子差不多,他就想让余柏林在他家过年。


 余柏林正好被封蔚拜托了年节他进宫时带着王府一干人好好热闹热闹,再加上平常时间大宝小宝在家里,便拒绝了张岳的邀请。


 张岳只当余柏林害羞,便又邀请了一次。余柏林只得找借口,说家里已经盘炕,不冷。而今年是他搬新家第一个新年,按照习俗,应该在这里度过年节。


 张岳才想起余柏林今年搬了新家,确实需要在新家过年才吉利。又听到余柏林说火炕的事,张岳也很好奇,自己又不好意思亲自来看什么是火炕,便把自己儿子赶来瞧稀奇。www


 因为太熟,张瑚又大大咧咧的,来的时候没打招呼,他敲门的时候,余柏林和封蔚,正带着两小孩团团坐在炕上吃水果。


 这冬天的水果可稀罕了,余柏林越发坚定了要紧跟皇室不动摇的心。


 当听说张瑚来了的时候,余柏林和封蔚同时傻眼。


 下人又不能把张瑚拦在门外,就算余柏林不在家,以张瑚和他的关系,都能先进屋等着。


 于是他们用借口暂时稳住张瑚,想通风报信。


 谁知道因为这个院子不够大,张瑚对这里又够熟,封蔚还没想好去旁边屋子躲起来,还是马上跑回王府的时候,就被张瑚撞了个正着。


 “你拜访的时候都不先派人打个招呼?”封蔚干脆破罐子破摔,拿出了属于王爷的霸气,训斥道,“张大人就是这么教导的你?”


 去见小师弟,结果见到顶头上司是什么心情。


 张瑚表示,目瞪口呆,一脸懵逼。


 “王、王爷?”


 “嗯。”封蔚很有威严的点点头,那冷酷的神情冷淡的态度冷硬的语气,把张瑚冻了个透心凉。


 大宝默默的抬头:“张侍卫?”


 张瑚这才注意到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不认识,但另一个小孩他见过啊!


 “太、太子殿下!”


 张瑚有点想哭了。


 小师弟你到底何方神圣?为什么王爷和太子会在这里?


 “咳咳。”余柏林干咳两声,给张瑚使眼色。


 张瑚这才反应过来,忙给封蔚和大宝行礼。


 被忽视的小宝东张西望,看见有陌生人来之后,忙手脚并用的爬到余柏林怀里,像八爪鱼一样抱着余柏林,并把脑袋埋在余柏林怀里。


 有不认识的人!小宝害怕!


 余柏林:“……”这孩子!要爬也往封蔚那里去爬啊!


 张瑚没见过这小孩,但他也知道余柏林家里没小孩,难道这小孩也是德王带来的?


 张瑚脑袋并不笨,他想了想宫里还有哪位贵人,然后苦笑道:“这位可是……二皇子殿下?”


 封蔚没理睬他,大宝微笑道:“正是孤的弟弟,封祉。”


 封祉是谁,小宝不知道。小宝继续把头埋在余柏林怀里不吭声。


 “微臣拜见二皇子殿下。”张瑚继续行礼,余柏林忙把小宝扯下来,自己侧身避过。


 小宝立刻瞪圆了眼睛,朝着余柏林一扑,又钻进余柏林怀里。


 余柏林:“……”


 大宝:“……”


 大宝:“孤的弟弟比较害羞,让张大人见笑了。”


 张瑚:“……”为什么害羞要往余柏林怀里钻?


 余柏林正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把张瑚忽悠过去。封蔚那样子就是靠不住的,大宝现在这么沉着冷静已经很难得,小宝……


 小宝还在他怀里不肯离开。


 大宝此时比封蔚更靠谱,他主动邀请张瑚跟他们一起来炕上团团做,分享冬日难得的新鲜水果。


 至于封蔚,为了维持他在人前的面具,只是面色冷冷冷的点了点头。


 张瑚在冷面上司的目光下,战战兢兢的,像个害羞的小媳妇一样,坐到了炕上。


 余柏林此刻已经打好了腹稿,微笑道:“没想到师兄和王爷一块儿来了,都对我这里的火炕感兴趣?”


 张瑚道:“王爷也是因为火炕来的?”


 封蔚轻轻点头。


 大宝微笑道:“是孤莽撞了。孤听王叔说过火炕之后,有些好奇,便央王叔,带孤来看看。”


 太子和二皇子养在德王府的事,是京城公开的秘密。张瑚早已经得知自牡丹花宴之后,德王就对余柏林青睐有加,平时偶有往来。


 所以德王在太子面前提起火炕这一稀罕事物,太子好奇,他就带太子来余柏林这里来了?


 好像说的过去……


 但是……


 看着终于从余柏林怀里探出脑袋,看了他一眼,又把脸埋在余柏林怀里的二皇子殿下。


 二皇子殿下是不是跟小师弟太熟了点?


 “封祉一见到余柏林就颇为亲近,看来柏林和孤的弟弟很有缘分。”大宝微微颔首道。


 余柏林忙道:“太子殿下折煞草民了。能得皇子殿下亲近,是草民的福分。”


 原来是一见面就黏上了吗?原来余柏林这么具有亲和力啊?


 张瑚觉得自己好像被说服了。


 余柏林稍稍松了口气,看来张瑚已经接受这么说法了?那么再接再厉!


 封蔚此时终于说话了。他还是那么傲气,丝毫没有理会张瑚,只开口对余柏林询问盘炕相关的事,比如造价之类。仿佛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就在谈论这些事,只是因为张瑚的到来被打断了似的。


 大宝也聚精会神的听着,偶尔问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余柏林恭敬的回答着两人的问题,在封蔚点头说此事能为百姓造福,他将向皇帝陛下上奏,请求推广之后,张瑚终于被忽悠住了。


 太子殿下和德王这么眼巴巴的跑来,原来是看到了炕对百姓的作用啊!


 的确,有了炕,冬天有多少百姓得利!


 王爷果然是陛下的好臣子!太子殿下更是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其聪慧和仁爱!


 国之大幸!


 张瑚满含激动的看了余柏林一眼,看得余柏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师弟!好机会啊!直达圣听的好机会啊!一定要把握住啊!


 “师兄,王爷和殿下来之事,请……”


 余柏林还没说完,张瑚立即道:“一定保密!绝不会说出去!”


 说出去就是给师弟惹麻烦,他自然知道。


 “也不要告诉张崇之。”封蔚道。


 “是,王爷。”张瑚忙道。


 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张瑚自然是要听话的。关于皇家的事,该瞒着家里的事,他肯定会瞒着。


 封蔚开始用眼神赶人走。


 这次张瑚装作没看见了。


 没看小师弟局促不安的样子吗?我这个当师兄的怎么也不能让小师弟一个人面对凶残的上司!


 封蔚气得牙痒痒,这家伙怎么还不走!


 他不走难道自己走?从正门出去,多打眼!


 可张瑚就是认定了不离开啊,封蔚无奈,只得磨磨蹭蹭的走人。


 张瑚还自以为自己帮了小师弟,乐呵呵的跟着走了。


 幸亏余柏林借着出恭,找来王府下人,在侧门放了一民用的马车做掩饰。


 封蔚抱着小宝,牵着大宝,上了那一架朴素的马车,就等着张瑚离开之后,好回去。


 谁知道张瑚非得要王爷先走。


 最后还是得余柏林出马,说让张瑚先走,吸引视线,免得被人发现王爷带着太子和皇子来了,张瑚才离开。


 张瑚刚走,封蔚就从马车上蹦下来,把小宝往余柏林怀里一塞,道:“张瑚那小子皮痒了,看我怎么收拾他!”


 余柏林白了张瑚一眼:“你还没有大宝机灵。”


 大宝伸手拽住余柏林衣角,靠在余柏林身边,抿嘴笑。


 封蔚大喊冤枉:“我那是为了维护对外的形象好吧?一个从来不多说话的人突然说了很多话不是很奇怪?不说了,赶快进屋,冻死我了。”


 王府总管笑呵呵的把空马车赶走了,不知道赶哪去了,反正不是德王府。


 “我一直很奇怪,你在别人面前怎么和私下差这么多?”余柏林好奇道。


 封蔚摸了摸脑袋道:“你知道的,哥登基后,总有人来烦我。我懒得跟他们扯来扯去,就装不爱说话了呗。”


 这哪是不爱说话,简直人格分裂了。余柏林心道。


 “走了?”小宝松了口气,然后跟扭麻花一样,“坏人!”


 余柏林笑道:“不是坏人,是我师兄。”


 只是师兄这种不递帖子临时拜访还是……虽然以他们两的身份而言,的确可以不事先招呼直接来。


 以后交往的人多了后,这种事说不准也会多起来。


 “这简单,以后你住我那不就成了。”封蔚道,“我那里没人乱闯。”


 “可是……”余柏林皱眉。住在王府不太好吧?


 虽然王府封蔚身边伺候的人全涌到自己这边来了,自己这里和王府也没区别。


 “有什么不好?”封蔚道,“不是一样?”


 余柏林想了想,也是,没多大区别,也就是一面墙而已。


 于是封蔚又把王府改造了一下。余柏林看书睡觉还是在自己这边,平时活动就全搬到了王府那边。


 为了便于行动,封蔚还多开了几个门,又靠着墙在这边那边都修了房子,房子直接打通了。


 也就是……只有一丁点墙作为掩饰,其他全打通了。


 余柏林书房的暗门打开,余柏林卧室的暗门打开,通向的都是王府的园子。


 改建的时候余柏林在王府住了一段时间,改建之后他傻眼了。


 他发现自己的院子已经消失了,完全和王府连成一片了。


 余柏林:“……”还能不能好了?


 “怎么样?我设计的。”封蔚洋洋得意。


 余柏林不知道说什么好,心有点累。


 算了本来这院子就是封蔚的,封蔚爱怎样就怎样吧,他本来就是寄人篱下。


 反正打通没打通,对于除余柏林之外所有人而言,都没多大区别。


 ....................................


 余柏林每日过着教孩子逗孩子读书教孩子逗孩子读书的生活,直到封蔚带着大宝小宝跟随皇帝皇后去了冬猎之后,他恍然发现,没了时时围绕在身边的三人,突然感觉日子太过冷清了。


 不止冷清,还担心。


 封蔚皮糙肉厚,但性格莽撞,要是非要跟大型野兽较劲怎么办?


 大宝小宝年纪还那么小,猎场风那么大,住的还是帐篷,吹凉了怎么办?


 余柏林折腾了好几天,才让心情平静下来。


 正好遇到赵信邀约去府上一聚,他便答应了,权当散心。


 赵信祖父赵惠如今在国子监任祭酒。国子监祭酒虽然只是从四品,但这只是老爷子养老的地方。


 赵老爷子本来已经准备致仕,但新君登基之后,在新君恳求下,老爷子决定老骨头再撑一撑,为新君整顿国子监,好好折腾那群在先帝时期玩野了的臭小子们。


 赵老爷子除了国子监祭酒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县侯的爵位、以及太师的虚阶,王爷太子见了,都要对赵老爷子行半礼,并特许见皇帝之外的人,都可以不跪,人家就有这么牛。


 赵信父亲赵卿和余柏林的老师张岳一样,是内阁大学士,两人是同僚,也是好友。


 若没有这一层关系,赵信也不会对余柏林如此亲近。


 余柏林第一次听到赵信父亲的名讳时,不由想着,貌似皇帝爱称呼大臣为X卿。那是不是皇帝叫姓赵的大臣的时候,赵卿大人都会忍不住抬头?


 这名字取得还真是觉。


 余柏林早觉得许多名字字面上看起来很不错,读起来一谐音就很坑。


 比如自己父亲,潇和仁都是多么美好的字眼,合在一起就谐音“小人”。


 还有小宝,周岁之后得了封祉的大名,“祉”乃福禄之意。但若不论平翘舌,谐音就是“疯子”。


 至于大宝,大名叫封珥,珥取日月光辉之意。可谐音……“风儿”……


 余柏林庆幸自己姓名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不过似乎只有他自己在乎谐音,其他人都不在意。


 而且这个世界的读音,和后世标准语有挺大差别。他所说的谐音,只是标准语的谐音,用官话讲起来,也不一定是这么回事。


 但看着还是觉得有些想笑。


 皇帝陛下给自己两儿子取名都谐音如此奇妙,也算绝了。


 余柏林来到赵府的时候,赵信亲自出门迎接。


 “芝兰那小子晚到了,长青是否与我一同等候?”赵信和余柏林之间已经较为熟悉,举止也挺随意。


 “自然。”余柏林点头,一边和赵信交流最近所学所思所疑,一边等着卫玉楠。


 卫玉楠不一会儿就到了,见余柏林和赵信一同等着自己,也不羞愧,笑道:“长青你什么时候成了赵府的人,帮着赵府接客了?”


 “刚刚我和长青商议,长青决定入赘我家,与我家小妹定下白首之约。”赵信严肃道。


 余柏林笑道:“子诚兄你什么时候有了妹妹?”


 卫玉楠挑眉:“刚出生不过十日。”


 三人相识大笑。


 赵信引余柏林和卫玉楠进府之后,余柏林才发现,赵府居然也盘了炕。


 赵信道:“听闻这是德王献策,陛下推广。虽然朝中迂腐之人反对,但些许改变,比起普通百姓的死活,孰轻孰重?祖父特意率先将炕引入家中,支持陛下。别说,这炕还真管用,现在屋里比燃着炭火暖和多了,坐在炕上读书习字也不冻手脚,墨也不会被冻住。家中还节省了不少买炭钱。”


 “我家也盘上了。”卫玉楠道,“长青你可以试试。若需要盘炕,我家借工匠给你。”


 余柏林干咳两声道:“我家也已经盘上了。别忘了我老师是谁啊。”


 赵信笑道:“对了,你老师是张学士。张学士也是率先响应陛下号召的。”


 卫玉楠也道:“倒是我想岔了,有你老师在,怎么会少你的。”


 余柏林微笑点头。


 从这件小事的推广效率看得出,皇帝陛下对朝政的把控程度越来越大了。


 不知道当初做着操控傀儡皇帝美梦的人们,脸可疼?  

(http://www.ccfang.cc/novel/8LYOz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