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察院来访

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察院来访



  杨清源手中的笔抖了一下,一滴墨汁落在了纸笺之上!



  诛戮陷绝?!



  这有点开玩笑了吧!



  “诛仙锋芒世无双



  戮仙告死冥河枉



  陷仙变化无穷妙



  绝仙剑出红尘葬”



  姬瑶花回忆着蓬莱曾经的辉煌。



  杨清源放下手中的笔,将被墨迹染开的纸笺揉成一团,苦笑道,“这剑法的名头还真不小!”



  姬瑶花点头说道,“根据我蓬莱典籍残卷之中,一鳞半爪的解释,这四诀剑法不是用来杀人的!”



  “不是用来杀人的?!”杨清源淡然一笑,“我道门的护道神功都不是用来杀人的!”



  姬瑶花摇了摇头,杨清源误解了她的意思。



  “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用来诛仙的!!”



  “……”



  杨清源被姬瑶花的这句话吓了一跳。



  此界没有仙人,没有修真,即便是神异的道门秘术,例如天人宗的天地失色,天师府的五雷咒,茅山的赶尸法虽然离奇但也都在能理解的范畴之内。



  此界无仙,是杨清源对于此界理解的基本逻辑,但是姬瑶花这番话有值得品味了。



  不过,微微思索之后,杨清源觉得自己敏感过头了,毕竟是给武功取名,自然要听起来厉害一点,不然取名就变得毫无意义。



  比如降龙十八掌,难道天下真的有龙吗?!



  再比如之前在荒山客栈之中遇到的吞天噬日宝典,这么玄幻的画风,不还是一本只能修到元化境的武学吗?



  杨清源还可以给自己的轻功取名叫筋斗云呢!难道还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吗?!



  所以武功叫什么名字,并不能决定这武功厉不厉害。



  不过杨清源还是安慰了姬瑶花一句,“千载时光,武学失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姬姑娘,唯有如此,后人才会有动力推陈出新。”



  大部分的江湖话本受一位金姓老爷子的影响,崇尚武学退化论,越久远的武学便越是强横。



  但金老爷子的话本,其武学退化的本质,应该是天地元气的退化,而不是技法的退化。



  杨清源一直觉得,武学技法会因为传承而不断变化,或因为失传,导致武学退步,或因为一个奇才横空出世,导致让武学推陈出新,愈加神妙,例如自家的便宜师兄。



  所以武学传承变化,未必是坏事。



  姬瑶花也是微微一笑,“是啊!蓬莱武学虽然失传,但是这两年在大人的手中不断重现天日,假以时日,大人倒是可以当我蓬莱的掌门了!”



  这两年,杨清源依靠道瞳推演了不少蓬莱一脉的武学。



  就现在来看,杨清源对蓬莱的贡献,比姬瑶花还大。



  看到姬瑶花的笑意,杨清源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话题算是转移了!



  杨清源是真的担心两个人大打出手,导致大理寺内部出现了问题。



  一个机构内部出现派系是很正常的。



  就算是如今的大理寺,也隐隐有派系分列。



  两位大理寺丞,狄知远和宋惠父为首的察豪、明秋二司走得较近,两人都是科举出身,而且擅长断案推理,兴致相投。



  姬瑶花以及麾下的女捕,是广闻司的核心力量,向来抱团。



  而叶剑寒、铁成铉的镇狱、缉盗二司则各自为战。



  天秩司主老辛,大理寺资历最老的人,主理着大理寺内的文案、后勤工作。



  这些都数属于正常的范畴,前世开国太祖曾经说过。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但若是因为自己,姬瑶花和柳望舒就针锋相对,导致大理寺内部出现混乱,杨清源就接受不了。



  随后,杨清源将自己的令牌和一个信封交到了姬瑶花的手中。



  “瑶姑娘,还要辛苦你去护龙山庄一趟!将此信面呈神侯,或者交给天字第一号密探段天涯!”



  姬瑶花没有问,作为属下,她知道有些事情,上司说了,那知道也无妨;若是不说,你不能主动问。



  不过杨清源没那么多顾虑,“我想请护龙山庄协查一下文破军之事。”



  杨清源简单的一句,让姬瑶花心中一甜:他到底还是没有瞒着我。



  随即,姬瑶花微微不解,“大人不是已经借了神侯府和六扇门的情报了吗?!为什么还要欠护龙山庄的人情。”



  “六扇门和神侯府的情报还是逊色不少,东西两厂和锦衣卫虽然情报也出色,但是毕竟是陛下直属,我一个外臣不好和他们有太大的关联,只能去护龙山庄试试运气。”



  之前的粮仓案,杨清源有周帝的御赐令牌,可以调动诸部,也不知道这次铁胆神侯会不会卖自己的面子?



  “属下这就前往!”



  姬瑶花行礼之后,便退出了书房。



  杨清源重新拿起了笔,开始分析眼前的案子。



  小半个时辰之后,杨清源的书房之外响起了敲门声。



  “大人!左佥都御史李寻欢大人,京畿监察御史姚节大人请见!”



  杨清源放下手中之笔,“快请!”



  不多时,李寻欢和姚节便被带到了书房之中。



  “李兄,姚兄!久违了!”



  李寻欢还好,也就一个多月没见,但是姚节确实能称得上一句久违了。



  姚节,字东明,与李寻欢、杨清源同为永安十三年进士,为二甲第十七名,为人任侠嗜酒,善画竹石,有名士之风,和李寻欢志趣相投,且刚正不阿,不附权贵。



  先后出任巡河御史、扬州监察御史,如今出任京畿监察御史。



  在士林清流之中,素有清名。



  虽然不像杨清源和李寻欢这般平步青云,但绝对算是同年之中升官较快的人了。



  而且在都察院中,能坐上京畿监察御史的年轻官员,都是都察院重点培养的对象。



  “清源兄,许久未见,倒是丝毫没变,反倒是我,鬓边都已经生出白发了!”



  姚节的年纪比杨清源和李寻欢要大上一轮。



  高进进士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了!听着年纪不小,但实际上在国朝进士之中属于偏年轻的水平。



  根据礼部的记载,永安年间的进士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



  也正是如此,杨清源才一直被人忌惮和推崇。



  以他十八的入仕之龄,榜眼的出身,只要不犯大的政治错误,就算是熬资历,也能熬入六部内阁。



  三人叙旧之后,李寻欢开口道。



  “清源,此案我也略有耳闻,虽说是涉及到兵部侍郎李澄光和左屯卫大将军文颉,但也只是一个平民杀了人,为何需要我都察院介入?”



  “二位请坐,我为二位慢慢道来。”

 

(http://www.ccfang.cc/novel/8iGD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