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心理账户:你是怎么欺骗自己的?
书房文学小说推荐阅读:异能女王重生后惊爆全球娱乐圈、
洪荒之真相只有一个、
血色荒唐、
黑暗尘、
众神传之星尘福音、
信息科小林为何那样、
赵平安齐天娇、
人在港综,刚炸飞机、
至上之圣、
穿修仙游戏后,7个疯批大佬穷追不舍、
据说200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touwz)?(com),香港精神病院的病人数量大幅上升?(头文字小&说)?[(touwz.com)]『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com),这中间很多人都是炒股被套甚至破产的投资人。为了抚慰这批焦虑不安的病人,院方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结果发现,有一种办法非常有效。他们在病人活动的公共空间里放了一个大屏幕,类似于证券交易所里的股票报价显示屏,然后让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显示为上涨。结果很多病人的症状都得到了缓解,不但抑郁、焦虑的状况大幅减轻,而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几乎和正常人看上去一模一样。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精神病人非常可悲、可笑,不过你有没有想到,我们很多时候和这些病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关在一个充斥着错误信息的笼子里,随着股票价格的涨跌时而贪婪,时而恐惧,总是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我们的投资行为中,存在着大量非理性的现象。我们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个的「病人」。而聪明的投资人,必须对这些病人有着清醒的认知,这也就是我们学习投资心理学的目的。
今天我们来讨论的概念叫做心理账户,这是投资心理学里非常基础,也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概念。
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萨勒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评论、追溯经济活动的时候,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通俗地说就是,每个人无论有没有清晰的会计账户,心里都有一本无形的心理账户。
同样是一百块钱,由于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在赚钱和花钱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大的差异。而聪明的投资人恰恰应该对自己的心理账户有一个理性的认知,避免掉进心理账户的坑里,甚至利用心理账户和会计账户之间的误差增加收益。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
最近股票市场涨势不错,你决定随你的朋友老k一起买买股票。他向你推荐了创业板股票乐舞网,他说这家公司是互联网视频直播的龙头企业,正在积极打造生态圈,同时公司老板志向远大,最近还在谋划造火箭、上火星。加上公司股价最近调整很多,只有最高点的二分之一,是一个买入中长线持有的好机会。你刚好有十万块钱准备投资,于是以十块钱每股的价格买了一万股乐舞网,坐等上涨。
在经历了一次超嗨的年休假之后,你回来打开电脑,一看大势不好。最近创业板大幅调整,乐舞网更是率先领跌。在短短一周之内,公司股价已经从十块钱跌到了五块。你亏损了50%,市值只剩下五万块。打电话给老k,他说公司基本面都没变,怎么操作,他也没把握。
这时候,你会怎么操作?是割肉,还是等待反弹?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话,你的选择会是,不抛。已经跌了50%,还能跌到哪里去呢?不如等等看。
记住你的选择,我们换一个场景。
假设你休假期间,乐舞网的股价同样从十块跌到了五块,下跌了50%。不同的是,在你休假期间,账户是委托给老k操作的。老k告诉你,就在你打电话前他不小心误操作,把股票卖掉了。现在你的股票账户里是5万块的现金。对于后续股票是涨是跌,他没有任何意见和建议。
现在,你可以选择持有现金或者买回一万股的乐舞网股票。你会怎么操作?是买入,还是按兵不动?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话,你的选择就是持有现金,按兵不动。
请你静下心来,仔细的想一想,你的选择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劲?
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的外部环境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你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选择。第一种情况下你选择继续持有股票,第二种情况下你选择继续持有现金。
对同一个投资对象,在同一个时间点,在外部环境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你却很自然的做了买和卖两个相反的投资选择。为什么你会做出这个自相矛盾的选择呢?……
对同一个投资对象,在同一个时间点,在外部环境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你却很自然的做了买和卖两个相反的投资选择。为什么你会做出这个自相矛盾的选择呢?
这是因为,尽管外部环境没有变,由于持股和持币两种状态,你内心里已经切换了不同的心理账户。
股票账面浮亏50%和股票卖出后实际亏损50%其实本质上是一回事,但对于投资人来说,割肉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做了错误的决策,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通过延迟卖出,把这批股票放在了「应该不会亏损」的部分。他们会下意识的避免卖出,还会在潜意识中自我安慰,找出很多直接间接的消息和传闻来安慰自己:很快乐舞网就会反弹了,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第二种情况下,因为手里的股票已经变成了现金,本金已经亏了一半。大多数人反过来会变的非常、非常谨慎。尤其是,由于投资「乐舞网」这只股票之前栽过跟头,对于推荐这只股票的老k,信任感也已经大打折扣,大多数人更是会很坚定的把这笔投资放在「可能还会亏损」的科目下,拒绝买入。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两种非常常见、而且对我们的投资成绩造成严重影响的心理陷阱?第一种导致我们长期、大量的亏损,第二种让我们错失掉赚大钱的良机。我们或多或少,几乎都会受到这两种心理陷阱的影响。而支撑它的基本概念,就是心理账户。
我们要怎么利用心理账户避免陷阱,增加收益。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买卖乐舞网股票的这个例子里,你在这个股票上被套了50%,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你就应该假设自己持有的是现金,你问问自己在现在的市场下、现在的价格上你会不会买?如果你认为这个股票值得买,你就应该继续持有这个股票,否则你要坚决的割肉。也就是说,你要在自己内心里坚决的打通持币和持股两个心理账户,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相同的。
你要记住,投资是面向未来的思考和判断,不要被心理账户里的沉淀物给绊住了手脚。
另外,在很多消费行为上我们要避免心理账户的误导。比如说,我们的心理账户倾向于把来源不同的钱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如果是自己打工辛辛苦苦挣来的,会倾向于存起来,慢慢花;如果是中了彩票之类的意外之财,也就是通常说的「浮财」,就会大手大脚的消费掉,或者投入到高风险的领域里去。因为「亏没了也不会心疼」。
这种情况无疑都是不明智的。中彩票的一百万和辛辛苦苦工作攒足的一百万,在效用上是完全一样的。聪明的投资人会对它一视同仁的来使用,其实你应该把心理账户中的「浮财」,都转移到正常财富的账户。问一问自己,如果这笔钱是花了几年时间省吃俭用攒起来的,你会把它用在哪里呢?如果你因为忽然赚了一大笔钱实在心浮气躁的话,最聪明的选择可能是把钱交给自己的老妈——她会帮你操心买房养家的事,比你的心理账户保守的多,这时候会明智的多。
反过来如果你的老妈一辈子省吃俭用,坚决不肯给自己换个手机、买件衣服的话,你应该劝她去打新股,拿打新股赚的钱来改善生活。因为第一打新股没有风险,打中了收益也还可以。更重要的是在妈妈心里,这是浮财,花出去她也不会心疼。心理账户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消费观,实现全家生活质量的提升。
再举一个心理账户的例子,我们通常有一种习惯,就是拿到一笔大额收入的时候,会倾向于存起来。但是如果是小额,比如几百块钱的奖金福利,就会倾向于几个朋友出去搓一顿,也就是说我们会大钱小花,小钱大花。这种情况也非常不利于积累财富。我的建议是,对于日常每笔几百块的小钱,你可以选一个指数基金定投。尽管金额不大,但是你每周或者每月参与,最后可能会发现比年终奖金额还大,收益更高。通过基金定投,你可以把小笔的、短期的资金变成大额的、长期的投资,它的收益也变的规模化和长期化了。
前面的例子里,我其实运用了心理学家推荐过的「换位法」,简单地说,换位法就是把两个在内心对立的心理账户互换了再做判断。在投资决策和日常事务的决策中,你都可以常常运用。佛家有个基本概念叫做「空性」,我们不妨把它理解成不预设任何立场,不掺杂任何情感,理性的看待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心理账户,就会发现之所以存在那么多心理账户的「坑」,就是因为我们预设了太多的立场,参杂了太多的情感。只有理性地看待钱本身,看待投资对象本身,才会发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会离心理自由和财务自由越来越近。……
前面的例子里,我其实运用了心理学家推荐过的「换位法」,简单地说,换位法就是把两个在内心对立的心理账户互换了再做判断。在投资决策和日常事务的决策中,你都可以常常运用。佛家有个基本概念叫做「空性」,我们不妨把它理解成不预设任何立场,不掺杂任何情感,理性的看待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心理账户,就会发现之所以存在那么多心理账户的「坑」,就是因为我们预设了太多的立场,参杂了太多的情感。只有理性地看待钱本身,看待投资对象本身,才会发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会离心理自由和财务自由越来越近。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股票买卖的案例,给大家介绍了心理账户的概念,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无形的心理账户。同样的钱由于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在投资和消费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大的差异。然后向大家推荐了换位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决策问题,就是保持内心的觉知,把在内心对立的心理账户互换了,再做判断。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问题,参加投资心理学这门课程,你会把这笔支出放在哪个心理账户?是娱乐休闲还是投资?为什么?欢迎留言,也欢迎你来分享自己在心理账户中存在的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以及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touwz)?(com)小乘学堂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欢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934HBEKaM0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