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三百四十九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州境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逃难来到了州治宋城县。


 城破之后,直接就是被一网打尽。


 很多人都表态,说是要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换取一条生路。


 对于这这些脑子有问题的人,李云泽根本就是懒得搭理。


 人都在手上了,财货还能跑得掉?


 而且李云泽压根就不缺什么财货,他最需要的是地头蛇们手中的田地。


 经过千年开垦,中原之地早已经是遍地良田。


 只可惜这些田地绝大部分都掌握在朝堂贵人与地方地头蛇们的手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基本上历朝历代除了开国的时候,因为连年战乱导致人口稀少田地众多,通过分田能够让普通百姓得到田地之外,后期都会通过各种手段被集中到权势之人的手中。


 此时李云泽做的事儿,历代开国的时候都做过,只不过他下手更狠而已。


 将这个时代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掌握在手中,从根子上断绝土地兼并的可能性。


 想要发财可以,去外打去。


 李云泽骑着马带着人手,在宋州境内各个县内转悠。


 一边清理掉地方的残渣,尤其是那些地痞无赖以及有活力团体。


 别看这些残渣平日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都是个中好手,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可一旦背后的地头蛇被清理掉了,他们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这一日李云泽带队来到了砀山县,来到县城的时候发现内里一片混乱。


 衙役文书吏员们早早得知了宋城县那边发生的事情,知道杀神不要自己这种人效力,所以早早裹了衙门里的物件跑路去了。


 失去了衙门的管控,原本在地方上乐善好施一言九鼎的地头蛇们也都没了踪迹,这下泼皮无赖们开始到处作恶,将整个县城都给弄的乌烟瘴气。


 “节度。”随从而来的郑公佑询问“全斩了?”


 “别那么好心。”李云泽摇头“先抓起来。”


 骑兵们迅速封锁了城门,随即纵马上街开始抓人。


 泼皮无赖们其实都很聪明有眼力劲,自然不会跟甲士对抗纷纷做鸟兽散逃入民居之中。


 宣武军将士知道李云泽爱民如子,不好破屋而入反倒是有些放不开手脚。


 李云泽也不着急,转头看向了不远处城墙边上的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子,策马过去示意敲门。


 “宣武军节度使在此,速速开门!”


 随着甲士们的怒吼,等了一会儿房门总算是不打开了。


 开门的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开门之后头也不抬的直接行大礼哀求“家中只有小老儿一人,既无财货也无儿女,还求使君饶恕则个。”


 这熟练的话语,说的李云泽都乐了。


 他的目光透过大门扫过内里的院子,见着了仍在地上的几根棍子,藏在簸箕下的菜刀,屋檐下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女红用具等等。


 老头不但有儿子,而且还有女儿。


 好在李云泽是正人君子,不是来劫掠的贼兵。


 他也没进去揭穿老人,而是出言嘱咐“去把你家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们都给叫出来,一家出一个代表到县衙门前集合。”


 老人正要婉拒,那边李云泽已然是调转马头向着对面街道而去,只留下了一句“若是少了一户,就拉你一个儿子入军做民夫。”……

 


 老人正要婉拒,那边李云泽已然是调转马头向着对面街道而去,只留下了一句“若是少了一户,就拉你一个儿子入军做民夫。”


 大队骑兵去了对面的街道,老人颤颤巍巍的起身张望了一会,急忙转身跑回了屋里。


 手中拎着刀的几个儿子,脸上抹了灰的女儿媳妇急忙围过来询问。


 老人连连跺脚叹息将事儿讲述一遍,他的儿子们就纷纷喧哗“我等有没有为恶,为何要抓我等去做民夫?还讲不讲理了。”


 “这些个武人,哪有讲理的。”


 无奈的老人只好嘱咐儿女们好生藏好,他自己出门去唤街坊邻居去县衙。


 因为知道武人们不讲理,所以不敢不尊。


 县城不大,李云泽亲自带人走遍了各处街道,随即挑选幸运观众出头招呼街坊邻居。


 随即他来到了县衙内,走遍了六房翻开各种文档。


 本县最大的地主豪强名唤陈守景,单单是在档的田契就高达一万五千亩以上,这还是有田契的,没田契的私田与藏田肯定更多。


 将田契递给郑公佑询问“此人在哪?”


 郑公佑从随从手里接过一本厚重的书册,按照行驶查找了一番找到了陈守景的名字“节度,在宋城县内抓获其全族,已经安排掉了。”


 李云泽点点头,随即拿起了全县第二大豪强的田契“这个呢?”


 “也在宋城县,安排妥当。”


 等他从六房之中查看文书出来,县衙外面已然是聚集起了各家各户的代表。


 李云泽拎了个马扎在大门前坐下,事情自然是有人去做。


 郑公佑高声招呼将宣武军麾下分田免税之事讲述出来,原本神色紧张的百姓们顿时欢呼雀跃。


 李云泽办事自然不会去区分城里人还是村里人,他向来都是一视同仁。


 村里人分了田地,那县城里的百姓们肯定也得有。


 至于他们是自己去种还是租出去收取租金,那就不管了。


 随即整个砀山县存放在衙门里的田契地契都被取了出来,就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火烧掉,然后随军书吏们当场给百姓们写新的。


 好处自然还有,免费提供的各种农具,以及按照人数发放的铜钱布帛与粮食。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县城内的百姓们都已然是对李云泽感恩戴德,甚至有人带头向着他行大礼,高呼圣人。


 等到众人情绪逐渐平缓,李云泽幽幽开口言道“今后大家就要好生过日子了,只不过之前那些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泼皮无赖,还是要提前处置掉。尔等若有知晓其人藏身之处的,可以


 尽管抓来。验明正身的,一个人两贯钱。”


 两贯钱不敢说多,可也不算少了。


 之前泼皮无赖们横行无忌,大家之所以敢怒不敢言是因为无人撑腰。


 得罪了泼皮无赖就等于是得罪了他们的靠山。


 现在不一样了,宣武军节度使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靠山,那自然是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抱怨。


 都是本乡本土本县的,李云泽麾下甲士们不好找那些泼皮无赖的藏身之地,可当地百姓们却是一抓一个准。


 都没用一个时辰的功夫,百余躲藏起来的泼皮就被扔到了县衙门口。


 看他们鼻青脸肿的模样,很明显是恶有恶报了。


 自有军士与书吏上前,将其一一审问辨别真伪。……

 

 

(http://www.ccfang.cc/novel/AC27FHKH4d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