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四百一十一章 鱼塘论事

第四百一十一章 鱼塘论事




 武媚娘的本名是武华,日月当空是她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名字。


 至于则天,那是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给人家取的名字。反正唐史上,就没见过则天这两个字。


 而媚娘,则是她的小名。


 能喊这个名字的,自然是非常亲密。


 之前武媚娘在李家庄掌权的时候,还有些扭捏放不开。


 可等李云泽给她取了小名,武媚娘顿时就大方的开始安排各项事务。


 武家也是顺利的拿到了云阳到坊州的工程线路,家族之中对她的关注度也在快速提升。


 贞观五年依旧是风调雨顺,秋收的时候自然又是一**丰收。


 粮食价格不断下跌,甚至已经是到了四文钱就能买上一斗粮的程度。


 这是灾荒之年难以想象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堂上不少人都在喊盛世,大治什么的狂拍龙屁,然后被魏征一通口水喷的生活不能自理。


 好大喜功的李二既然已经将魏征的人设给立了起来,自然不能自己去拆台,只能是把这口气给咽下去。


 他要做明君,要证明自己比父亲比大哥做的更好,所以还得忍着。


 好在长孙无忌从江都急匆匆的赶回来,向李二禀报了占城稻果然是能够一年两熟的好消息,可算是把他给高兴坏了。


 急匆匆的带着长孙无忌出城,飞马直奔李家庄而去。


 李家庄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数不清的车队来来往往的运送物资,繁忙的景象让李二笑的合不拢嘴。


 在他看来,物资这种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


 打听到李云泽并不在庄内,而是去了鱼塘那边钓鱼,长孙无忌大为惊讶“他家鱼塘里的鱼还用钓?”


 李云泽动用挖掘机挖了诺大的鱼塘,引浐河之水形成了一座大型养殖鱼塘。


 既然是养殖鱼塘,鱼塘里的鱼数量自然是超级多,钓鱼什么的在这种地方毫无意义可言。


 窝都不用打,甩下去鱼钩就能钓上鱼来,没意思。


 前往鱼塘的路上,遇着了正在制作鱼饲料的庄丁。


 李家庄的人都认得李二,见着皇帝急忙行礼。


 李二皱眉上前,看着诺大器具里正在搅拌的饲料,略显疑惑的询问“这是.谷粒?”


 领头的庄丁连忙回应“是谷粒,发芽的谷粒营养高,鱼吃了长的快。”


 看着眼前几乎堆满了大半缸的发芽谷粒,李二强忍着怒气继续查看。


 “青牧草,这是盐,还有酒?麸皮,豆饼,玉米,这么多的蚯蚓”


 看着眼前诸多林林总总的东西,李二不确定的问道“这是给鱼吃的?”


 这么多的好东西,别说喂鱼了,以往灾荒的时候人都吃不到。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上前说了句话“陛下,李家庄没种主粮。”


 李家庄的田亩除了诺大的牧场与鱼塘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种植经济作物。


 不仅仅是李家庄,就连租借来的田亩也是如此。


 李二闻言眯起了眼睛“尔等谷物从何而来?”


 “城里买的,武娘子说城里粮食便宜,喂鱼喂牲口都去买。还有许多村子来庄子上买东西的时候,直接就用粮食付账。庄子上吃不完,就拿来喂养牲口。”


 黑着脸的李二猛然一甩衣袖,一言不发的迈步向着鱼塘走去。……

 


 黑着脸的李二猛然一甩衣袖,一言不发的迈步向着鱼塘走去。


 他是真的生气了。


 这么好的粮食,居然拿来喂鱼,真是暴遣天物。


 李云泽说是钓鱼,其实是在嗮太阳。


 鱼塘岸边撑起遮阳伞再拉开躺椅,躺在上面拿着本书悠悠然的翻开,自然很是惬意。


 背着手的李二来到了一旁,拿起凳子上的柠檬水直接坐下“你这鱼塘里有多少鱼,每日里需要饲料几何?”


 合上书的李云泽打量了几眼李二,再转头看向不远处正在制作饲料的地方“陛下这是在责怪浪费粮食?”


 “你倒是知道。”


 李二哼了一声“你出身不凡,想必是没尝过挨饿的滋味。可天下百姓历经战乱,才过几天的好日子。粮食是如此的宝贵,你居然拿来喂鱼?”


 “不止是喂鱼。”李云泽干脆坐起来回应“牲畜家禽也喂。”


 “你”愤怒之后,李二逐渐冷静下来“这是为何?”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说了句《食货志》的名言,李云泽言道“粮食价格太低,会让种地的农民损失利益。我出钱购买粮食,是在帮他们。”


 “哈~~~”


 李二气笑了“粮价太便宜居然还是坏事不成?你可是前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粮价几何?朕兵围洛阳城的时候,城内”


 “斗米十万钱,我知道。”


 李云泽摆摆手“粮价便宜,对于所有非务农的人来说都是好事情,他们能以更小的代价获取生活必需品。可对于务农的人来说,粮价太低卖不出价钱来,没有足够的钱就不能获得许多必


 需品。”


 “长安城的粮价已然是跌到了四文钱一斗的程度,这还是长安城。乡下收粮的时候,甚至都有三文钱的。”


 他摊开手“务农的农民要穿衣,要盖房,要娶媳妇,要养孩子,要生病抓药,要柴油盐酱醋茶等等等等。钱不够,他们就没这些东西。这影响的可不止是务农的农民,做相关行业的人,


 东西卖不出去也会连锁倒霉。”


 李二陷入了沉思,跟过来的长孙无忌开口言道“那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简单的很。”李云泽当即给出了答案“朝廷调研获取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钱财,再计算平均田亩数与粮食产量,扣除交税的部分再综合计算价格,以保底的价格全面敞开收购余粮,有


 多少收多少。不但能够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言一出,李二更加不说话了。


 那边长孙无忌也是连连摇头“的确是个好办法,可问题是朝廷没那么多的财货啊。”


 大唐田亩何其多也,若是丰收之年按照李云泽的提议去收购余粮,从皇帝到大臣全都当了裤子都买不完。


 “没有财货就要想办法去赚。”李云泽闻言只是笑了笑“贵重金属而已,开山挖矿去炼制,不行的话就做生意去赚回来,实在还是不行,那就去抢。”


 “天朝上国,岂能行抢?”


 “为什么不能抢?”李云泽的笑容略显矜持之意“蛮夷们抢得,我们就抢不得?谁定的这个规矩,揍死他。”


 这话没法接,长孙无忌只能是将目光转向了李二。


 安静了好一会的李二,终于开口言道“若是按你所说,买了余粮却是吃不光该如何?”……

 

 

(http://www.ccfang.cc/novel/AC27FHKH4d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