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百六十八章 套路不怕老,管用就行

第六百六十八章 套路不怕老,管用就行




 顺利接任京兆尹的郑庄,忙着在靠近阿房宫的方向扩建新城二期。


 而出任长安县令的是宁成,他的工作却是尽快将人口填充到新城之中。


 一座城市没有人,那就是鬼城,毫无存在的意义。


 对于宁成来说,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将长安城周边各处陵邑的百姓给迁徙到新城,可李云泽却是不许强迁,只能是用自愿的方式。


 可人家在陵邑过的好好的,有房子住,有生意的门路,没好处又怎么会跑到新城去重新开始。


 毕竟都知道新城现在没人,过去了什么生意也做不了。


 宁成也是急白了头,哪怕开出了许多的好处,也依旧是应者寥寥。


 直到这次卫青领兵出战,宁成就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在路上求见了卫青。


 “后将军。”


 见礼之后,宁成知道卫青不能耽搁时间,所以快速向着马背上的卫青说道“请大将军将此战所获俘虏,皆遣至长安新城安置。”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战之后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俘虏。


 燕国之中但凡是能跟燕王扯上点关系的,都在朝廷兵马的打击范围之内。


 当然了,关系近的基本上是不用多想,那是死定了。


 可那些关系远的,或者干脆说就是被牵连的,基本上都是个迁徙关中的命运。


 按照惯例,燕国各郡的地方豪强大户富商们,都在迁徙之列。


 当年刘邦到处平定异姓王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马背上的卫青想了想,点头应声“可。”


 宁成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


 他再度向着卫青行礼,随即急忙退到路边,目送大军浩荡而过。


 李云泽一心要打造一支强劲的骑兵,各方面的装备待遇都是顶级的。


 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骑兵们的标配就是三匹马。


 一匹驮马,用来运送军资。


 一匹骑乘马,用来代步。


 一匹战马,用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以往中土的骑兵,基本上都是一骑,骑兵们都是靠着一匹马打天下。


 两边一比较,差距立显。


 单单是从装备上来说,李云泽推动的骑兵革新,就有着明显的代差。


 除了骑兵装备三匹马之外,最精锐的数千骑兵都装备有钢制板甲,其核心就是李云泽当初在中山国训练出来的那一千精骑。


 现在规模扩大,已经扩充到了近四千骑,他们的战马甚至披着马铠。


 其余的骑兵也装备有铁制的两当甲,就是两块铁皮用牛皮等物系起来,护住身前身后。


 不是装备不起更好的铁甲,而是为了减轻重量。


 兵器方面,骑兵已经普及了骑枪,改良的环首刀。除此之外还可以选配骑弓或者手弩,此外像是连枷,投枪,骨朵等兵器也是自己挑选。


 再有就是骑兵三件套,马镫马鞍马蹄铁。


 这三种装备对于骑兵战斗力的提升,自然是不言而喻。


 万余骑兵带着数万匹马,拉出了浩荡的队列,轰轰隆隆的直奔风陵渡而去。


 卫青几乎将长安城内外的骑兵都给拉走了,至于曾经辉煌过的车兵,已然是被直接裁撤掉,马匹转给了骑兵使用。……

 


 卫青几乎将长安城内外的骑兵都给拉走了,至于曾经辉煌过的车兵,已然是被直接裁撤掉,马匹转给了骑兵使用。


 在李云泽弄出厢车之后,曾经有将军表示战车还有大用,当重用之。


 可李云泽却是知道对于地形有着极高要求的车兵,是注定要被淘汰的,除非是有内燃机。


 所以他直接将厢车都划入到了步兵的序列,至于车兵全部裁撤掉。


 就是要在匈奴人最引以为傲,最为强势的方面击败他们!


 行军路上,卫青一直在考虑要如何打这一仗。


 若是单纯的对付燕王刘定国,那甚至都不需要卫青出面。


 燕国虽是封国,可也是大汉的封国。


 国中百姓乃至官吏军士,自然是大都心向大汉。


 公孙敖带着数千人马过去,就足以平定刘定国了。


 所以说,这一战的主要目的,还是燕王请来的匈奴人。


 卫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初跟随李云泽在太原郡大破匈奴王庭的一战。


 这也是他一战成名,因功封侯的一战,自然是印象深刻。


 ‘诱敌深入,放匈奴人入寇进来,再出偏师断其归路.’


 这个战术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换做别的统兵大将,说不得就已经派出使者,命令长城军团的守军开个口子放匈奴进来了。


 可卫青为人敦厚,不忍燕国百姓遭受匈奴蹂躏,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待到他一路北上,越过三晋河谷之地,准备从太行八陉入河北平原的时候,公孙敖紧急从蓟城发来军情公文。


 “刘定国真的该死啊!”


 看完公文,哪怕是一向以脾气好而著称的卫青,都是气的破口大骂。


 公孙敖在公文里说,他接到命令后就从济北国北上,先行进入了燕国境内,等待致都与卫青的兵马汇合。


 可他率兵进入燕国境内没多久,就遇到了溃散的郡兵,询问之后得知,燕王刘定国出蓟城直趋右北平,与匈奴大单于里应外合破了右北平的几处关隘。


 匈奴人宛如潮水一般的涌入燕国各地,疯狂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地方郡兵猝不及防之下,被打的大败溃散。


 至于说各郡边境上的长城军团,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都是在固守自己的防区。


 这种引寇入境的做法,真的是激起了众人的怒火。


 众校尉司马喝骂之下,纷纷向着卫青请战。


 冷静下来的卫青,却是没有急着带兵出太行,直奔燕国而去,而是转身去看地图。


 他的兵马此时的位置已过上党郡,正在太原郡境内。


 随着李云泽入长安城登基称帝,之前的中山国自然也是随之除国,划分为各处郡县归朝廷直辖。


 研究了一会地图,卫青心中迅速有了决断。


 “诸位。”


 卫青将众人召唤到了地图前,伸手指在了长城上“本将有意出奇兵,北上代郡绕行上谷,渔阳至右北平,断匈奴人之退路!”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这就是当初天子破军臣单于的翻版呐。


 总有人喜欢说,打仗的时候循规蹈矩不敢创新,都是按照以往的老经验在打仗。


 可老经验之所以被称之为经验,那是因为经受过成功的考验。……

 

 

(http://www.ccfang.cc/novel/AC27FHKH4d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