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百七十四章 谷贱伤农

第六百七十四章 谷贱伤农




 李云泽不搞什么微服私访。


 不是担心安全,他现在的状态,不许要担心安全。


 出长安城走哪都带一群人表明身份,是为了能够随时做出决断办事。


 就像是此时在这处小村落里,李云泽若是搞什么微服私访,还得巴拉巴拉一大堆的废话。


 而当他直接表明身份之后,就可以直接询问被摁在地上的粮商“你靠山是谁?”


 能在关中,在长安做生意,尤其是做粮食生意这等需要极大本钱的生意,没靠山是不可能的。


 官府方面的疏通,安全方面的保障,运输与销售的网络等等,寻常商贾哪里做得来。


 还有就是本金。


 寻常一个村庄,就像是眼前这座村子,百余户人家,平均每户人家至少能拿出来数十上百石的粮食出售,百户之家那就是万余石粮食。


 单单是收购这些粮食的钱,那就高达数百万钱的巨款。


 还要组织一支耗费不菲的运输队,用来运送这数百万斤的粮食。


 沿途的打点交税,保护安全雇佣的人手等等各种开销。


 想做粮食商人,需要很高的启动资金。


 而且粮食商人不可能只买一个村子的余粮,至少也得是十个八个村子的余粮,这等动辄数千万乃至过亿钱的资金,没有大靠山哪个商贾掏的出来?


 被按在地上的粮商都傻了,哆哆嗦嗦的喊着“陛,陛下,小民只是收粮食的,未曾做过有违汉律的事情啊~~~”


 一旁的剧孟见着李云泽皱眉,当即上前两步拽起了粮商的头发,直接一个大比兜过去“陛下问你什么就说什么,再敢呱噪送你去刑部大牢!”


 刑部大牢就是以前的廷尉衙门,这里的威名,哪怕是皇亲勋贵听到了都会双腿瑟瑟发抖。


 粮商终于老实了,昂着被打肿了的脸说出了自己的靠山“清河侯王不害。”


 清河侯首任侯爷名唤王吸,乃是刘邦定的开国十八侯之一。


 封地是清河,食邑高达两千两百户。


 他们家比较低调,从开国乱战到诛灭诸吕,再到轮番的皇位更迭,基本上都没有参和进去,属于那种闷声发大财的类型。


 至于这粮食生意,他们家多少年前就开始做了,一向都是顺风顺水,未曾想今天来个村子里买粮食,竟然会遇上天子。


 这可真是倒霉催的。


 “清河侯。”


 李云泽点点头,表示了解了,随即又询问“尔等收了粮食,送哪里去?”


 粮商目光躲闪,可哪里瞒得过剧孟这种老江湖,直接又是一个大比兜过去“陛下面前还敢说谎,那可就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这个大比兜直接将粮商打醒了,颤抖着回应“都送到渭河岸边的粮仓里。”


 “哦。”


 李云泽再度询问“之后卖到哪里去,作价几何?”


 “主要是卖往关东之地,也不是现在就卖。”放开了之后,粮商也就是竹筒倒豆子,言无不尽了“要等到明年青黄不接之时,或者是哪里出了什么灾荒的时候才装船运过去高价出售。


 ”


 他跟着补充道“而且卖的是去年的陈粮,今年受的粮食要等到明年才会发卖。若不是粮食保存不易,卖多年前的陈粮更好。”


 四周众人都是面带怒色,这毫无疑问的是奸商啊。……

 


 四周众人都是面带怒色,这毫无疑问的是奸商啊。


 “价格呢。”李云泽倒是面色如常的再度问道“尔等卖出去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粮商犹如了下才说道“价格通常都是浮动的,得看到了地方的售价。通常青黄不接的时候,三百钱一石是最少的。若是哪里遭了灾荒,卖出七八百钱一石也有过。”


 “简直混账!”


 “奸商!”


 “清河侯竟然敢做出这等事情来!”


 “陛下,一定要严惩!”


 一众郎官们皆是愤怒不已,这真是太坏了。


 李云泽不置可否,目光看向了身边一个满脸忿忿之色的小年轻“李敢,带着他去找张汤,命张汤处置清河侯之事。”


 年轻的李敢当即行礼道“喏!”


 燕王刘定国被送到长安城的时候,自然是带来了擒获此贼的乃是李广父子的消息。


 李云泽这儿,也是立刻就下了旨意,将留在长安城的李广幼子李敢提为身边的郎官。


 李广父子还没回来呢,回来之后李家必然会再度起复。


 李敢带着粮商急匆匆的去长安城了,而李云泽也没有了继续巡视的心情。


 他带着众人直奔上林苑而去。


 去往上林苑的路上,李云泽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谷贱伤农的事情。


 这件事情,说到底还是个商业上的问题。


 低价买高价卖,的确是商业行为,可后果却是影响到了农户的收入。


 李云泽对于加强商业行为的确是持有支持态度,可这等低买高卖甚至赚黑心钱的事情,肯定不会支持。


 在上林苑转悠了几天,再度查看了这边的马政后,李云泽回到了未央宫。


 “陛下。”


 张汤早已经等候多时,待到李云泽回来,立刻过来陛见,禀报对清河侯的处置。


 “清河侯王不害侵吞田地,私藏兵器甲胄,祭祀酎金作假臣等议定,当处斩首除爵之刑。”


 单纯是买卖粮食,在大汉这儿其实是不违法的。


 可想要找一位侯爵的短处,那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身为勋贵,哪个家里没有一箩筐的违法之事?


 侵吞田地那是必然的,勋贵皇亲就没有不侵吞田地的,李云泽用了那么大的力气,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逼着农户们投效土地,为的就是断绝土地兼并的根基。


 私藏兵器甲胄,在勋贵之中更是稀松平常。


 勋贵们都是武勋,家中备有武器甲胄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不过汉律有规定,每家的勋贵能够拥有多少武器甲胄,都是有数量限制的。


 一旦超过,自然是大逆的行为。


 而之所以要多藏兵器甲胄,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自保。


 还有一方面,则是为了陪葬。


 汉时是一个陪葬制度盛行的时代。


 家中有人去世的话,葬礼一定要规模足够大,陪葬的东西一定要足够多,足够有分量,这才算是有面子,否则的话会被人指指点点。


 而且汉时流行陪葬金子钱币,以及主人家生前喜好之物。


 就像是张汤,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为了凑出足够的陪葬品,不得不出售了家中的田亩,购买金器陪葬。……

 

 

(http://www.ccfang.cc/novel/AC27FHKH4d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