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七百三十八章 大秦西征

第七百三十八章 大秦西征




 秦国百姓其实是很辛苦的。


 打仗的时候要么当兵,要么做民夫提供后勤。


 不打仗的时候就是耕地,农闲的时候则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徭役在等待着他们。


 秦国的徭役很多很多,基本上没有闲着的时候。


 像是农闲的时候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说三道四讲着笑话什么的,在秦国不存在。


 能留在家中照顾孩子的只有女人,男人们不是在服役就是在干活。


 就像是此时,渭河以北诸地的黔首们被动员起来,修建一座水库。


 水利设施对于秦国来说并不稀罕,大名鼎鼎的都江堰,郑国渠等等就是秦国修建的。


 他们早就知道水利设施对于农田收成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只不过这次的水库有些奇怪,因为是建造在山陇之间,而附近除了沿河岸的小块田土之外,压根没有大片的农田能够用到这么多的水。


 黔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建设水库,可惜监督的军士们,是不会给他们详细解释的。


 每到傍晚结束工作的时候,修建水库的黔首们,就会在三三两两返回营地的路上,见到不远处的山陇另外一端,冒出冲天的火光与烟尘。


 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着火了,后来才知道那边有将作监的一处巨大工坊。


 看那火光的亮度与范围,这处工坊的规模可真是有够大的。


 “太傅,这些焦炭真是好用,最近炼制出来的钢铁质量非常好。”一位名唤且龙的墨家弟子,兴奋的向着李云泽禀报“昨日炼制出来的钢就过百斤之多!”


 “百斤啊。”


 关注着眼前土窑的李云泽颔首点头“那可真是不少了。”


 百斤钢铁在现代世界里,或许只有收破烂的会出钱收购,可在大秦这儿,就是难得的工业品。


 在这个缺乏铁制品,尤其是高质量钢铁的时代里,这绝对是科技的一大进步。


 炼钢这种事情,除了需要生铁以及辅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燃料。


 通常情况下都是用木炭,可木炭获取不易,而起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将清澈的大河变成浑浊的黄河。


 用煤炭的话,内里的杂质会严重影响到钢铁的质量。


 所以李云泽提供技术,由将作监建造了这座炼制焦炭的土窑。


 先进的工业炼焦工厂不是买不到,实在是这个时代的人用不了。


 而这种土法炼焦,那就简单许多了。


 首先是选煤,不是什么样的煤炭都能用来炼焦的,得用烟煤,无烟煤最适合的是做燃料。


 选出来之后进行洗煤,最后才是送入土窑之中点燃,依靠煤炭自身的燃烧进行加热,将杂质通过废气与未燃尽的裂解物质(煤灰)通过气流孔道直接吹出去。


 吹出来的这些东西,大都是呈现浓黄色,就像是鼻涕的那种,这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硫元素以及其他各种杂质。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等到焦炭成熟煤气彻底燃烧殆尽,就能注水冷却,开窑取焦煤了。


 毫无疑问的,这种做法会对大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只不过对于大秦来说,什么空气污染的没人会在乎。


 让墨家子弟热泪盈眶的,是科技的力量!


 对于李云泽来说,这是随便找一批黔首们就能做到的事情。……

 


 对于李云泽来说,这是随便找一批黔首们就能做到的事情。


 可在墨家子弟看来,这就是技术的进步,科技的腾飞。


 如果不是墨子失踪带着墨家信物也随之失踪,他们甚至恨不得推举李云泽做墨家的钜子。


 “这才哪跟哪。”李云泽的目光看向了山陇另外一边的水库“等到水库建成,等你们见识到水力冲床的威力,就会深深的爱上科学。”


 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转眼又来到了新的一年。


 原本这一年,秦国是要去攻打韩魏的,毕竟这两国已经是彻底衰败了呃,衰败的是魏国,毕竟魏武卒的时代已经过去,韩国是从来都没有崛起过,一直都是在垫底。


 可出乎意料的是,秦国这次没有出兵函谷关,而是调动兵马转头去了遥远的西边。


 蒙骜带领着八万秦军,浩浩荡荡的向西渡过大河,席卷了祁连山下的肥沃草场。


 一路上击破了众多大小不一的部落,掠其人口牛羊马匹,夺其草场土地设置郡县,插上了秦国的旗帜。


 蒙骜打的势如破竹,纪律严明的秦国步卒,可以击败任何一个部落的牧民。


 只不过当这些溃败的部落牧民们逃亡的时候,秦国步卒就追不上了。


 历史上蒙恬打匈奴的时候就是如此。


 匈奴人虽然被打败了,可却并没有损失太大,大部分都成功跑路。


 可这次不同,跟着蒙骜出征的,还有一支以李云泽训练出来的精锐弓骑兵为核心,由上万骑兵组成的军团。


 等到部落牧民被步卒击败之后,这些秦军骑兵就会展开大规模的追击。


 牧民们哪里会是这些武装到了牙齿,训练有素的秦军骑兵的对手,数十乃至上百里的追击下来,最终能够逃出生天的牧民十不存一。


 一份份胜利的战报送到了咸阳城内,让众多没能得到出兵机会的将军们艳羡不已。


 ‘换做我去打,也能赢!’


 这真不是妒忌之下的无能咆哮,实际上哪怕是安排一匹马作为主将,都能打得赢。


 此时河西走廊上的部落那都是非常原始,手中除了动物牙齿磨出来作为箭头的箭之外,就是木棍棒子等简陋玩意作为兵器。


 而且他们是游牧民族,不是渔猎民族。


 平日里就是放牧而已,自然没有渔猎民族那般可以通过围猎锻炼技战术以及配合。


 装备稀烂,没有组织度与配合,更加不懂军阵什么的。


 尤其是在至关重要的人数上,更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下。


 这种条件下的战争,指挥的还是天下最强的秦锐士,打不赢才是奇迹。


 蒙骜轻松扫荡了河西走廊,缴获了数万匹马。


 别觉得少,实际上马匹这东西,除非是由部落贵人们的逼迫,哪怕是牧民们也不愿意去养。


 马匹娇贵敏感,养活不易。


 可肉没有牛羊好吃,皮革也不如牛羊的好用,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养。


 不过没关系,对于李云泽眼中穷鬼一般的秦国来说,已经是一笔巨大的收获了。


 更何况,他们还缴获了十余万头的牛,数十万腔的羊!


 设置牧场,养育马匹什么的,自然是有专门的人去做去安排,这方面秦国早已经有了具体的操作流程。


 至于李云泽,除了看看抄送来的战报,整日里都是在忙着提升秦国的科技水平。……

 

 

(http://www.ccfang.cc/novel/AC27FHKH4d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