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逆赵 > 第十一章上门

第十一章上门




 五年后的天变,华夏最耻辱的大败,宋构也无力阻止。


 他只是一个没有兵权的九皇子,不提太子宋哲,这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送别韩世忠之后,宋构没做他想就径直去了皇宫,应该跟他便宜老子联络联络感情了。


 刚刚结束廷议的大赵国艺术家宋佶正在做画,他的兴趣爱好就是作诗作画,还有一手是属于他的瘦金体。


 如果他不是大赵的皇帝,那他会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家,艺术家,文学家。


 足以比肩书圣狂草,同王羲之张旭等人齐名。


 无它,因为他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种字体,瘦金体!儒雅大气,行云流水,苍劲有力。


 在咱们宋官家作画的时候,一般没人打扰,大家在旁边静默不敢出声。


 唯独有个突兀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咱们广平郡王惬意的走了进来,就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然后就是一副舒适的葛优躺。


 不时的用着点心,发出啧啧啧的声音,好不惬意。


 宋佶额头上已经冒出密密的细汗,梁师成不时的替他擦拭,宋官家揶揄的说道:


 “小九,整个大赵就属你胆子最大,敢来打扰朕作画。”


 宋构陪笑道:


 “父皇,此言差矣,儿臣可受冤枉了,不过是见父皇字画双绝,冠绝天下。


 儿臣这才学习一番,要是能够得您五六成真传,那儿臣也敢将字画卖出去几万贯一幅了。”


 这话可落到了咱们宋官家的心头上了,现在在市面上,他的字画和前朝大家相媲美。


 市面上与他能一较高下的,也就只剩下蔡太师的了。


 剩下的三大家还差了一个档次,这都是谁的功劳?


 全是靠着自己这个九子帮忙吹捧,使其流行在文人圈子。


 他堂堂大赵的官家,自然不好亲自下场,可是有儿子帮忙自然不一样。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哪怕他是皇帝,也不能免俗啊。


 宋佶对于这个广平郡王更加满意了,所以说愈发宠爱。


 这些年的恩宠赏赐愈发厚重,就连他的母亲韦氏,在宫中也是颇为受宠了。


 这也算是子凭母贵,不过也有引发的后宫不少嫔妃的嫉妒,就连咱们太子在私下也多有怨言。


 宋构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他素来和自家大哥不亲近。


 倒是和几个公主帝姬关系不错,何必庸人自扰之。


 宋佶笑道:


 “小九,也就你有这个胆量敢打趣朕,朕的字画能卖出天价,可多亏了你这位广平郡王。”


 “酒香也怕巷子深,而父皇的字画是极好的。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王公大臣买帐,整个东京都以收藏父皇的字画为荣。


 若能得上一幅,哪怕是那相公们,也得欣喜若狂,儿臣为陛下贺。”


 咱们广平郡王慵懒的说道,靠在椅子上,有种格外的舒适。


 在官家面前如此肆意妄为,旁人可做不到,只有咱们这位九皇子,恩宠愈重。


 而他这话也不假,宋佶也享受到了好处。


 对于有一些有功之臣的赏赐,以及自己心腹大臣,他的字画非常拿得出手,这让他倍有面子。


 宋佶倍感欣慰,面带笑意的说道:……

 


 宋佶倍感欣慰,面带笑意的说道:


 “小九,有话就直说吧,朕看你可没安好心,又盯上了朕的什么宝贝?


 还是别有他求?开口就是,若是合情合理,朕还能不应你不成?”


 宋构委屈巴巴的说道:


 “父皇啊,儿臣不是那种人,你是了解儿臣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过话说回来,父皇若是真有此心,那就满足儿臣一个小小愿望。


 儿臣也想当个宰相,不过蔡太师还老当益壮,不若官家就认命而成为三司使吧。


 就委屈自己先当一个计相,让儿臣来统管国库,嘿嘿嘿……”


 说着说着,咱们的九皇子还擦了一下口水。


 大赵国的三司使就相当于全国最大的财政长官,也就等于财务部部长的职位,他的雅称就叫做计相。


 汉之萧何张苍就差不多是这个职位。


 不过由于权力太过庞大,前几十年已经被废除了。


 倒是有个户部尚书,不过权力已经小很多了,称不上计相,小计相还差不多。


 宋佶:……。


 宋佶他还能不清楚自家这个儿子几斤几两?


 别的毛病没有,而且特别擅长讨自己的欢心,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贪财呀。


 这小子虽然有本事赚银子,可是国库要是交给他来管,那不是引狼入室吗?他不信这小子能够忍得住。


 宋佶,脸色铁青,冷声说道:


 “臭小子,别拿朕开玩笑,说点实际的,朕要不要把皇位给你?”


 宋构,撇嘴说道:


 “别!这皇位儿臣可不想要,世人都说皇帝好,可非吾所愿,整天政务繁忙,整得心力憔悴。


 不时的还要处置这个,防备那个,还得兼顾所有人的利益,整日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没意思。


 儿臣只想醉掌天下财,醒卧美人膝,出入有豪车,一辈子锦衣玉食便可。”


 这话虽然不好听,宋佶却是心中大受感动,看来这儿子是懂自己的。


 别人都羡慕当皇帝,甚至憋着劲想要谋朝篡位,可是谁知道皇帝的苦呢?


 宋佶还是板着脸说道:


 “你小子嘴巴严一些,千万别让那些御史大夫听见了,否则非得被别人参上几本。”


 为啥他和太子关系不好,反而和九皇子关系好?


 还不是皇位之争,他还想多当好几年皇帝呢,大权在握,这种感觉是别人无法言会的。


 宋构点头,随后又换了一副讨好的表情说道:


 “父皇,万寿节将至,不如此事由儿臣来操办,儿臣必定给父皇办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寿,让群臣折服。”


 宋官家心里面犯着嘀咕,小声说道:


 “你小子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好处的事情从来不干,这回又憋着什么坏?”


 宋构言道:


 “此次万寿节不用宫中花费一丝一毫,儿臣一并出了,若是事情办得漂亮,就向官家讨个赏,可成?”


 “说来听听!”


 “儿臣想去杭州或者是宁波任职,还望父皇恩准。”


 “汝欲何为?”


 “发财!”


 宋佶沉默,大赵立国之后,相比于前朝,王爷在中央也无法担任重要官职了。……

 

 

(http://www.ccfang.cc/novel/AH6FEed2A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