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明鹿鼎记 > 【0732 朱由校想惩治韦宝】

【0732 朱由校想惩治韦宝】


 韦宝点了点头,官场的规矩他自然懂得,都入仕两三个月了,不懂不是傻吗?不该问的绝对不要问!


 人家刘若愚的确已经额外对自己透露了许多太监不该随便透露的信息了。


 “多谢刘公公。”韦宝笑着拱手。


 “探花郎客气了,咱这就去吧?宫里面催的急。”刘若愚道。


 “嗯,请!”韦宝硬着头皮道。


 皇宫来招,不得不去,天塌下来也得去,除非不打算在官场混,不打算在大明朝廷底下混了差不多。


 韦宝本来以为会是魏忠贤最先找自己的麻烦来着,现在看来,好像最先找自己麻烦的,倒是皇帝。


 虽然印象中,韦宝对朱由校并不害怕。


 但封建国家的强大君主集权决定了,皇帝即便是一个三岁小孩,说的话都带有无限的权力,皇帝说杀你,当时就杀了。


 这还是不免让韦宝觉得紧张。


 韦宝到了平台,皇帝未到,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已经到了。


 韦宝与几位阉党大臣见过礼,见他们都对自己爱理不理,觉得气氛很不对劲。


 尤其是四人当中的冯铨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格外古怪。


 冯铨今年才刚刚三十岁,三十岁便入阁,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韦宝大概能猜到冯铨的心思,他现在才15岁,冯铨30岁,其他大臣则都是六十开外的人,也过不了几年,就得致仕还乡,而只有他们两个人是要长期接触的。


 所以,韦宝估计冯铨大概既有很大的敌意,也有一定的想结交的心思,毕竟要长期打交道。


 不过,韦宝并没有对冯铨这个人很上心,因为韦宝知道,过两年朱由校一死,阉党就得集体倒台!冯铨虽然没有被杀,却被罢官夺职了。


 这些历史上的事情,韦宝虽然知道的不是很详细,但他大概知道一点,加上他的天地会统计署情报系统越来越完善,不敢说对整个大明朝的全部官员施行监控,反正在京的官员,五品以上的级别是有在监控的,辽西、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这些附近地方,五品以上官员的监视网络也建立起来了。


 这主要还因为天地会不光政治渗透,天地会对外的旗号是天地商号,还做买卖,做买**较容易将触角延伸到各地去。


 天地商号的买卖主要集中在辽西、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这些附近地方,然后是沿海省份,对于内地省份的发展并不细密,只在特别大的重镇安排据点。


 万历二十三年,冯铨出生于顺天府涿州。


 万历四十一年,冯铨中进士,时年十九岁,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万历四十四年授翰林院检讨。


 他与其父冯盛明同朝为官,人称“小冯”或“小冯翰林”。


 天启元年,在河南左布政任上的冯盛明由于在后金入侵辽沈之时擅自离任,被河南巡抚张我续弹劾治罪,冯铨上书为父伸冤,称其父乞休在未闻辽警之前,冯盛明遂被判处杖罢,冯铨也随父回籍。


 天启四年,魏忠贤到涿州进香,冯铨跪于道旁,哭诉其父被弹劾丢官的经过。当时魏忠贤正在搜罗党羽,随即命冯铨仍以原官起用。从此,他对魏忠贤感恩戴德。


 在东林党与阉党斗争最激烈之时,他纵横其间,排击东林党人及其他朝臣。


 杨涟上疏举劫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魏忠贤对他恨之入骨,想到联系外廷的大臣来帮助。


 冯铨致书魏忠贤之侄魏良卿,转告魏忠贤在外廷的力量可以保证,并教唆魏忠贤“行廷杖,兴大狱”以立威。


 天启五年七月,冯铨以谕德兼检讨升少詹事,补经筵讲官。当时有绣像《辽东传》刊行,第四十八回专讲冯盛明父子奔逃之事,冯铨怀恨在心,借机谎称此书为熊廷弼夸功而撰写,于明熹宗举行经筵之际呈上,对熊廷弼栽赃诬陷。


 这既符合魏忠贤株连东林党人的企图,又发泄其对熊廷弼之私恨。


 魏忠贤对冯铨非常器重,便向明熹宗讲述甘罗十二岁拜相之故事,以堵住别人的嘴,免得别人说冯铨过于年轻,不够资格入阁,授冯铨官职。


 于是擢冯铨入阁,任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又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短短一年中,年方三十的冯铨即升为朝廷辅臣,成为阉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被称为“黑头爰立”、“黑头相公”。


 在原本的历史中。


 顺治元年五月,清军入关,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以书信召冯铨入朝,他接到书信就马上赶到。


 多尔衮赐以朝服衣帽及鞍马、银币,命他仍以原衔,进入内三院佐理机务。事隔半月,冯铨等率文武群臣于武英殿向多尔衮上表称贺。他同其他汉官一样,揣测执政者的心意,来迎合多尔衮。


 顺治二年六月三日,多尔衮命抚按查明并赡养明代诸王的遗腹子,冯铨等赶忙叩头谢恩,多尔衮说他们不忘旧主,冯铨答曰:“一心可以效忠两位君主,但是对一位君主不能二心啊!”


 以明其仕清忠心不二。同年闰六月十二日,冯铨回奏多尔衮论明末党争时说:“诸位大臣的所作所为都瞒不过王爷您啊!”


 多尔衮对此深表满意。这一年,授冯铨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


 七月,他遭到御史吴达弹劾,引发一场政斗风波。


 顺治六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死后,清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气候突变。顺治帝亲政后,满洲贵族的反多尔衮势力执掌朝政。


 顺治八年二月,清朝开始审定中央各部汉官,有的被严加惩处,有的则继续供职。这次“甄别”中,第一个被顺治帝点到者就是冯铨。顺治帝列举其被吴达等疏参之罪及其七年内之所为,严斥他“殊失大臣之体”,“著令致仕”。


 顺治十年三月二十一日,顺治帝以“冯铨原无显过,且博洽故典,谙练政事,朕方求贤图治,特命起用,以观自新“为由,下谕命吏部通知冯铨迅速赴京。三月二十七日,顺治帝亲临内院召见冯铨,对他很表关切之意。当天傍晚,冯铨等大学士奉召入宫,谈到翰林官贤否时,顺治帝认为只要他亲加考核,文之优劣毕见,即可定其高下。当时陈名夏也在场,而冯铨却别有心计奏曰:“皇上简拔任用贤才之人,不应该仅仅去看他的文章。南人汉官大多文章写的好但是做事不行,满人文章写的不行但是做事效率高。如今科举考试也不能只看文章好就录用了,文章行事都好,才可以任用。”


 贬抑南人汉官,正是冯铨真意。而此前被劾之陈名夏、陈之遴均隶籍江浙。顺治帝当即表示赞成冯铨的意见。翌日,冯铨官复原职,任弘文院大学士。这说明冯铨于罢职期间清楚朝廷内部情况。此后,南人汉官屡遭打击,多与冯铨有关。


 顺治十二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冯铨与大学士洪承畴曾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又与大学士谢升等议定郊社、宗庙乐章。他屡次受诸言官弹劾,期间曾罢官,后复出。


 顺治十三年,冯铨以年老加太保致仕,但仍留在清廷以备顾问,其后经奏请皇帝批准回到原籍。


 顺治十六年,改内三院为内阁,清廷命其以原衔兼中和殿大学士。


 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冯铨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八岁。


 康熙十二年正月,赐谥文敏。乾隆朝将其列入《贰臣传》乙编,并追夺其谥。


 冯铨少年得志,入仕翰林,而且容貌俊美,与缪昌期为首的很多词臣发生了男和男的关系。


 然而等到他父亲冯盛明被弹劾时,冯铨向缪昌期等人苦苦求救,并更加亲昵,可是缪昌期不但不救,反而当众羞辱冯铨。冯铨由此与缪昌期及其所属的东林党结下梁子,后来投靠魏忠贤,竭力报复。


 其“姣媚”连魏忠贤都怜惜,而他在魏忠贤专权期间则与锦衣卫田尔耕最为亲昵,田尔耕在冯铨之母面前也表现得如同“娇婿”一般。


 冯铨热衷于打扮,每次入朝值班时,衣箱内都会带着两三双靴子、数件鲜艳衣服,走在路上时频频刷靴下尘土,还会多次自顾其影,镜子也不离身,官帽补服极其奢丽。他还极爱收集古玩,他的寓所中充斥着古董、玩好、奇书、珍玉,还有许多嬖妾**、清客狎友。他所置田园都是膏腴之地,而花木之奇远超紫禁城,藏了很多宝贝,堪称“畿甸第一家”。


 天启朝的御史张慎言也称冯盛明、冯铨父子“运材紫荆,伐石房山,田园甲第,富甲南畿,怨毒之于人甚矣”。


 入清后,冯铨的豪奢丝毫未改,明遗民谈迁曾在北京目睹了位于天坛北面的冯铨府邸“凿池蓄朱鱼,亭台鼎立”。


 等了两炷香功夫,皇帝才在魏忠贤的陪同下到了平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韦宝与几名大臣一起跪下行礼。


 “免了,都起来吧。”天启皇帝朱由校依然是一副病恹恹的样貌,由魏忠贤搀扶着,在龙椅上坐下。


 韦宝和几名大臣一起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垂手而立。


 “韦宝,朕听说你今天出尽了风头啊,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居然将锦衣卫的人都给打了?而且打了几百锦衣卫,还是堵在北镇抚司衙门口打的?”朱由校问道。


 韦宝一惊,暗忖皇帝消息得到的这么快?这应该是魏忠贤直接汇报给了皇帝知道吧?


 这回可是将魏忠贤也得罪惨了,不知道魏忠贤会不会因此而对付自己?韦宝知道,回到辽西,他自保无虞,但是在辽西辽南之外,魏忠贤想整死他,并不困难。


 “陛下,微臣赔罪了,实在是当时情势所逼,是次辅朱延禧大人下令让我的人动的手,并非微臣本意。而且,也是锦衣卫的人先动的手。他们的确没有权力随意拘拿杨涟左光斗等官员的亲眷,这样会造成京师诸多官员更加人心惶惶。”韦宝推脱道。不是韦宝敢做不敢当,事实的确如此,他没有必要出这个风头。


 韦宝这话,既是说给皇帝听的,也是说给魏忠贤听的。


 韦宝看了眼魏忠贤,魏忠贤寒着脸,没有一点表情。


 韦宝发现,在皇帝面前,其实魏忠贤是很少说话的。


 在皇帝面前,魏忠贤很像一个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老太监,甚至有点不起眼。


 但是一旦不和皇帝在一起,魏忠贤就开始威风起来了。


 “现在不是谈孰是孰非,现在是说,堂堂锦衣卫,是朕的亲军,让人给打了,这以后锦衣卫还如何抬得起头啊?朕知道你聪明过人,想听一听你怎么说。”朱由校接着道。


 朱由校的意思,其实是想给韦宝来个‘通报批评’什么的,不光是要惩处韦宝,还要顺带惩处一下都察院和大理寺,帮锦衣卫把面子找回来。


 既然朱由校重用魏忠贤,自然很看重东厂和锦衣卫这种机构,这是他直接掌控的,容不得任何人玷污。


 而都察院和大理寺在皇帝看来,属于朝廷的正常机构,肯定不如东厂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与皇权亲近。


 冯铨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在旁边想讲话,嘴巴抿了抿,强行忍着,先要看韦宝怎么说。


 魏忠贤、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等人也都在等着韦宝说话。


 “陛下,锦衣卫是陛下的亲军不假,都察院和大理寺督察百官,执掌天下刑名公正,其作用和地位,也绝不亚于锦衣卫。要比起赌陛下对大明的忠心程度,都察院和大理寺更是首当其冲,多少大案要案,涉及到高官权贵,都察院和大理寺都必须保持不偏不倚,公正廉明,以维护陛下,都察院和大理寺就是陛下的喉舌,是陛下的拳头,这个拳头的轻重,决定了整个大明官场,整个大明民间的法度。”韦宝道:“所以,这件事,微臣觉得就这样过去为好,没有必要再追问,就如陛下说的,不必再问孰是孰非。”


 众人闻言都很佩服韦宝的口才,这么大的事情,他居然能抓住皇帝话中的漏洞搪塞过去?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应该不会凭韦宝几句话就抹过去的。


 “韦大人,你这话不全面吧?”冯铨见皇帝被韦宝的话顶住了,急忙出声讨好:“作为陛下亲军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也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锦衣卫指挥使更是由陛下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陛下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锦衣卫怎么说也比都察院和大理寺更加亲近于陛下。”


 朱由校点头道:“冯爱卿所言极是,朕,正是这个意思。”


 “陛下,锦衣卫是由陛下直接管辖不假,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因而使得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陛下。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但是,锦衣卫的刑讯范围只针对官员士大夫,所以一般不会审讯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过正常的司法进行处理。洪武爷时期,因为锦衣卫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所以先祖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成祖爷登基之后,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宪宗爷成化年间又增铸了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毋须通过指挥使转达,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司法机构,权力达到极致。负责侦察、缉捕的锦衣卫官校称为“缇骑”。由于权力缺乏限制,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另外,锦衣卫拥有特权,无形中令他们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所以说,都察院和大理寺作为大明最高司法衙门,对锦衣卫进行适当的监督,不但不会损伤陛下的威严,还会令民间称颂陛下的英明。”韦宝道。


 “呵呵,那依着韦爱卿的意思,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打锦衣卫,打对了?打得好?他们现在失了面子,以后再调查官员,谁还会认同锦衣卫和东厂?总不能以后大明朝廷只有都察院和大理寺吧?”朱由校不悦道。


 “陛下,锦衣卫只要做到少露面,切实做到陛下亲军该做到的职责,谁都不敢小瞧了锦衣卫。历朝历代,只有我朝有锦衣卫,锦衣卫本身就是御林军的一部分,谁敢小瞧御林军?还有,微臣觉得,要想被人瞧得起瞧不起,绝不是靠打打杀杀,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御林军,陛下的贴身亲军卫队,与陛下的形象都是合在一起的,这不假。若想抬高陛下的形象,不能光是靠重刑惩治几个大臣,微臣认为,这远远不够!”韦宝直接把话题绕开了,不打算再与皇帝谈打了锦衣卫是对还是错的问题,一直谈这个问题,他肯定说不赢皇帝的。


 被等下再本这个半文盲皇帝把自己给绕糊涂了。


 “哦?你有什么办法提升朕的威信?”朱由校问道。


 韦宝算是看出来了,朱由校今天之所以没有叫东林党的几名阁臣,是因为压根朱由校就将东厂、锦衣卫,还有阉党这些大臣,都看成是他自己人,崇祯心里就排斥东林党。


 看穿了这个,也让韦宝敢于说话了,“陛下,那微臣就斗胆谏言了,微臣有一方法,能对我朝的弊政和不足之处做一个修补。并且,很容易做到。”


 “哦?说说看。”朱由校来了兴趣,他觉得与韦宝谈国事谈朝政很轻松,韦宝不会像那些东林党大臣一样引经据典,半天云里雾里不知道说什么,也不会像魏忠贤提拔的大臣那样只知道一味的阿谀奉承,说不出什么话。


 “很简单,我要说的就四个字,舆论控制!锦衣卫东厂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对付权臣谋反,也就是针对胡惟庸蓝玉这样的人设立的,后来也确实起过剪除权臣的作用。厂卫对付的是京城的权臣,而不是舆论控制。太祖设锦衣卫,整的是立了大功的骄兵悍将,成祖爷因为怀疑锦衣卫忠诚度,设立东厂,监视建文旧臣。后来的皇帝因为文官独大,用厂卫来监视文官,造成厂卫在文人中遭受污蔑。这样,皇权不断的为了抑制住文官集团,搞出来越来越庞大的情报机构,而文官们,文人们并没有得到根治,反而越演越烈,不断结党!东林人正是如此。要是不根除这种情况,今天搞了东林人,明天又会冒出西林,后天冒出南林,北林,永不停息啊。但是对于舆论这一块,大明朝的历代皇帝一直没有意识到野史传闻在改朝换代后的杀伤力。陛下,我之所以说都察院和大理寺才是文官集团的制约者,皇帝真正的亲人。是有我的道理的。陛下应该对文官集团及其后的文人一直保持着警惕感,使得文官集团不能独大。聪慧宏观的角度看,我大明朝上承唐宋,以大度为君德,因此文人气焰高涨,官员可以捕风捉影的说皇帝不好,而皇帝也只能忍着。就拿我都察院,微臣翻阅了许多以前的奏本存底,他们劝谏陛下的事情,多为子虚乌有,甚至连陛下与哪个妃子多亲近了,与哪个妃子少近亲了,陛下闲暇时爱做一做手工活,这些陛下的休闲之事都要横揷一手,简直是岂有此理,他们难道与陛下生活在一起吗?知道的这么详细,即便是魏公公也不见得能这么清楚吧?”韦宝道。


 朱由校被韦宝说到心坎里面去了,“对,对,就是这样的,爱卿说的好啊!他们可以胡乱说朕,都是瞎揣摩的,用的都是模棱两可之语,朕还不能指责他们,指责他们就是朕不够大度,朕没有君德!你接着说,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朱由校还问魏忠贤:“魏公公,你说是不是这样?”


 “的确如此,韦大人所言极是。”魏忠贤不得不道。


 “你们说说,是不是这样?”朱由校点了点头,似乎意犹未尽,又问几名大臣。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也答是这样的。


 朱由校哈哈一笑,“说下去,韦宝,朕喜欢听你说话,能长学问,你这个内阁中书舍人掌制和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衔封的的确是不错的,以后你多多来宫里陪朕说话吧。”


 魏忠贤、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都惊呆了,本来是皇帝想惩治韦宝,想惩治都察院和大理寺,现在反倒成了皇帝与韦宝谈的很投机了?


 “微臣谢过陛下。”韦宝道:“陛下,就因为许多文官和文人可以任意妄为的胡说八道,诋毁朝廷,所以才造成陛下和朝廷的威严受损。我明白陛下为什么这么重视锦衣卫的尊严,因为锦衣卫可以明察暗访,可以说陛下,说朝廷是非的人抓起来,或者审问,或者严刑拷打,让人惧怕。以此来堵住人的嘴巴,以此来抬高陛下和皇家的威严。是不是?”


 妙书屋


   

(http://www.ccfang.cc/novel/AQa1q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