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激荡在小说的世界 > 254.奠基南洋

254.奠基南洋



一个月时间,大军向南推进1600公里。

 魏忠贤对此很有信心,主要是这次南下的大军火器充足。

 红夷大炮三百门,弗朗机炮三千门,纸壳线膛燧发枪三万条。

 这还不算六千人的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并没有被算进大部队中,那可是装备着沙以及tt33现代化枪械的骑兵队伍。

 为了以防万一,魏忠贤专门另外调拨了六百名筑基期修士。他们的储物袋里携带着120毫米口径迫击炮,有需要的话,可以迅速使用迫击炮进行紧急支援。

 在人造卫星的眼皮子底下,安南这边的动态一览无余。

 虽然目前就只是集中了二十万人,但魏忠贤有把握用这二十万人横推一波安南。

 主要是如今的大明火器太厉害了,安南的兵来的再多都不是对手。

 打仗就是在拼装备,安南那边用的还是火绳滑膛枪,还有少量东林势力资助的滑膛燧发枪,就连炮火都没几门,就算是聚集出百万大军也没什么用。

 红夷大炮和弗朗机炮打出的是高爆弹,能对敌人造成大范围杀伤,而且弗朗机炮的射速还很快。

 配合纸壳线膛燧发枪形成的密集弹雨,安南方的军队连铠甲都很少,纸壳线膛燧发枪的有效杀伤距离又提高了一大截。几次攻击下来,安南方的军队压根形成不了什么威胁,他们连大明军队百米内都靠近不了。

 对于魏忠贤来说,就只是派大军南下扫荡一遍罢了,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逐渐躲进山区密林中的敌人。

 他这20万大军就只是先头队伍,从北到南扫荡一遍安南,然后只需站稳脚跟。

 后续会补充更多的队伍,第一批至少百万人,目标是千万人,以完全占领。

 将那些在大明吃不饱饭的百姓迁移到安南,这些百姓都是在故乡被编入军籍的,有的归属地方卫所,有的归属各地边军。

 他们所耕种的土地,收入的三成归国库,两成归所属地方卫所,或所属边军,其余的五成归个人所有。

 这一点魏忠贤已经开始做动员了!

 其实动员什么的也没费多大的劲,迁移人口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沿途保障。吃不饱饭的百姓听说安南那边的待遇,就直接跟着大部队动身出发了。

 尤其是延安、济南等地,今年延安持续了三个月的大风雪,济南还闹了蝗灾。

 …

 海路。

 天津卫那边,张伟之前送去了大量合适的木材以及各类矿石,魏忠贤建造宝船的速度还挺快。

 因为张伟给的工期比较短,魏忠贤不得不将锦衣卫中的筑基期修士叫来一批应急。在使用了相应法器进行辅助的情况下,宝船建造的速度勉强够用。

 这些“天启二号”宝船最开始负责东江府的物资运输工作,如今就开始负责向安南运输大部队。

 天启二号宝船已经脱离了常规海船的范畴,能称得上是魔法船了。

 宝船长160米,宽60米。船身4层,挂12张帆。

 船上有3200个房间,每个房间面积225平米。

 如今这些房间内摆满了上下铺,就像是宿舍里的那样,每个房间能容纳80人,整船能承载二十五万六千人。

 嗯,256000人。

 无痕伸展咒作为一种生活类魔法,真的是非常实用!

 宝船上还铭刻了很多同样实用的阵法,当船只开动起来后,就能一边航行一边给阵法充能。

 使用频率最高的阵法就比如说淡水舱,淡水舱阵法每天可以全功率生产出足够饮用的新鲜淡水,而且口感还不错。风帆上的阵法也可以应对无风海况,还可以用灵石当能源单独启动。

 其实张伟可以将天启二号宝船造小一些的,但他考虑过后就放弃了这个愚蠢的决定。

 为什么说这个决定很愚蠢?

 把宝船造小了,好方便其他修士下手抢夺?

 能容纳数十万人的宝船,在如今这个大航海时代,在较低的层次,就已经是国家级战略资源了。

 张伟观察过,鞑靼那边有修士用储物袋运输物资,看其容量也就30个立方左右。

 或许罗桑却吉坚赞这类化神修士手中有大号储物袋,又或者混天老祖这类洞天强者手里也有类似装备。

 如果他们想要天启二号宝船,直接找张伟商量就好了。

 对于一般势力来说天启二号宝船自然是非卖品,但对于罗桑却吉坚赞以及混天老祖这个层次的势力来说,张伟可以将天启二号宝船送两艘给他们,反正这玩意到了张伟这个层次也不值钱。……

 

 对于一般势力来说天启二号宝船自然是非卖品,但对于罗桑却吉坚赞以及混天老祖这个层次的势力来说,张伟可以将天启二号宝船送两艘给他们,反正这玩意到了张伟这个层次也不值钱。

 只不过天启二号宝船太大了,目前也只有张伟开辟出的港口有那个条件存放。

 如果宝船再小一倍,吃水深度再浅一倍,惦记天启二号宝船的家伙就多的是了,有那个决心动手的家伙也会层出不穷。

 如今,魏忠贤号令着10艘宝船组成的船队,还有天启一号近海护卫舰陪伴,浩浩荡荡自天津卫出发前往安南港口。

 为了护送天启二号宝船舰队,张伟又拿出了12艘天启一号近海护卫舰。

 算上之前的24艘,这就是36艘天启一号近海护卫舰了。这36艘天启一号近海护卫舰负责的就是大明的海防工作,包括对天启二号宝船的护航。不够用的话,短时间内张伟还能生产出更多。

 大概二十多天的航程而已,宝船上的百姓都很期待的样子。

 安南这边,魏忠贤拿下一地后就开始建造港口。

 最困难的海底部分工作张伟已经提前搞定,一个个的都是二十米的深水港口,地面上需要建造的部分很简单。以机械大军为主,将最困难的部分搞定后,数万人轮流工作,用不了几天,一座港口就搞定了。

 …

 陆路。

 好吧,陆路还在建设中,而且效率非常缓慢。

 魏忠贤光是集中20万大军就已经手段全出,除非张伟用机械大军在整个大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否则通过陆路迁移大量人口是不怎么现实的,这也是他选择建造宝船,以及开建港口的主要原因。

 古代这时候,哪怕是大户人家乘坐马车,从京城到广州都得俩月。

 海路呢?

 二十多天即可。

 …

 天津卫这边的宝船一直在建设中,而且建造的速度也挺快。各地迁移过来的百姓一批批抵达,又一批批乘船前往安南。

 各个地方卫所将秩序维持的也还行,并沿途设置了能吃饭的休息区。

 米粥煮土豆块,虽然没有肉,但好在管饱而且免费。

 只不过这些老百姓的体能仍然不够,走路的速度仍然有些慢。

 天灾越来越严重了!

 严寒天气越来越冷,让灾民在行路的时候越来越困难。

 没办法,受灾地区的东林势力见死不救!

 哪怕他们仓库里的粮食多的放不下,哪怕那些粮食喂了耗子,这群所谓的东林清流也能狠下心冷眼旁观,不肯分给受灾百姓哪怕一碗残羹剩饭!…

 为了活着吧。

 数百万人组成的队伍长长的,一个个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抵御寒冷。

 从锦衣卫中调拨了一万名筑基修士,在化泥为石的法术作用下,一个个的土坯房及时建立了起来,可以作为安置灾民的临时住所。这些土坯房保暖效果还行,主要是安排了地暖结构,躺在地上就很暖和,可以让灾民熬过夜间的寒冷。

 另外,灾民中的青壮修炼武学的进度也还可以。主要是在途中吃饱饭休息时修炼,也不耽误赶路。

 军中普及的武学入了门就比较抗冻,在沿途吃饭管饱的情况下,他们也能有体力将武学修炼下去。当真气在体内流转时,哪怕是夜间的寒冷气温,他们也能在室外盘膝在地上休息,而不必担心被冻伤。

 尤其是毛坯房偶尔不够用的时候,这群灾民中的青壮就会主动让了出来,给那些老弱病残使用,省的他们冻伤。

 不仅如此,这些练武的灾民还能在吃饭的地方领到一些丸药。在修炼时吃下,就能提高修炼的效率。

 为了不给天津卫造成过重的负担,山东这边的一些港口也建好了。

 主要就是渤海湾内的东营港,从天津卫出发的宝船也会路过这些港口,就像公交车那样经停一下。

 …

 安南。

 大军自北向南稳步推进中,在魏忠贤的安排下,锦衣卫行动的速度更快了一些,将安南想投降的家伙提前搞定了。

 其实除了一开始遭遇的抵抗,也就是安南组织起来的那百万大军。越往后,南下大军推进的效率越快。

 如今,不在大军编制内的锦衣卫正默默做着他们的工作。

 主要是有那三万筑基期的锦衣卫在前,其他的锦衣卫就特羡慕那种快速变强的方式,而且变强后还能得到异常优渥的待遇。……

 

 

(http://www.ccfang.cc/novel/BMK8FKaCcEH.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