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昏君当道 > 第111章 制作精盐

第111章 制作精盐




 何健和李承志凑近了一些,他们有些不明白,帝君难道还能把这两块盐变出花来?


 姜平分别把两种盐捣碎,然后放进了水中,搅拌让它们快速融化值饱和。


 “这不就没有了吗?”李承志在一边小声说道。


 同时也是所有人好奇的问题。


 盐不能遇水,这是常识,在运输过程中,都会用油纸包裹起来,以免被雨淋坏或者受潮。


 这也是他们一直无法炼制出精盐的原因。


 但也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历史的推进,就算没有姜平,他们也会发现。


 就像在他过去世界的古代,很早就有了精盐的制作方法。


 姜平只是帮他们提前了一点点。


 “不是没有了,只是融入水中了,质量守恒定律,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姜平一想,这样说估计他们听不懂,转头一看,一个个都跟听天书一样。首发网址https://m.vip


 “就是说,物质会发生形态的转变,但是重量永远保持不变……”


 “算了,你们还是安静的看着吧。”


 包括姬箐箐在内,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目不转睛的看着。


 就像是认真学习的小朋友一样。


 姜平取来一个漏斗,用纸来做过滤器,这里要给他们解释一下,“我这样过滤只是为了方便,要是大规模的生产,还是得专门做一个过滤装置,才会有效率。”


 做记录的人马上把这话记录了下来。


 姜平把盐水过滤了两遍后,已经变的非常清澈了,这时候,那种苦涩的味道,基本已经消除了。


 剩下的就是把盐给变回来。


 姜平把盐水放入锅炉中,燃起木炭直接开煮,将水分一点点的蒸发掉。


 这里姜平再给他们解释一下。


 “盐的冰点要比水低很多,在冬天的时候,可以把过滤盐水冷冻,冰块剔除,剩下的再蒸发,便能节约一部分木炭和煤。”


 他们虽然不知道‘冰点’是什么意思,但只要知道方式就可以了。


 过程无所谓,重要的是结果。


 便也记录了下来。


 “盐又回来了!”李承志指着锅炉里惊讶道,锅炉壁上黏着一层的白色晶体。


 这便算得上精盐了。


 姜平看蒸发的差不多,马上把木炭转走,并解释道:“最后这一步尤为重要,当水分蒸发的所剩无几后,一定要把火转走,用锅炉的余热蒸发剩下的水分。”


 “否则温度太高,会把盐烧坏。”


 他们又一同点头,不知道是不是真听明白了。


 过了一会。


 温度降了下来,水分也蒸干了。


 姜平把锅炉壁上的盐刮了下来,一粒粒比沙子还小,洁白无暇,用食指点了一些放嘴里。


 基本和前世吃的盐味道差不多了。


 矿盐的制法也是一样。


 姜平把两份盐拿出来,摆在了他们面前,“你们来看一下,这就是精盐。”


 姬箐箐看了一会,抬头问,“哪个是矿盐?”


 两者完全一模一样,根本无法分辨,白的就像是雪花一样,煞是好看。


 其实。……

 


 其实。


 姜平自己也没办法分辨,两种的盐的外观完全一样,但就算是精盐,那矿盐也要比海盐好。


 因为矿盐不止干净,其中还有一些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这些他们就更听不懂了。


 “真有如此洁白的盐?帝君,我能尝尝吗?”何健激动的问道,他知道如果这是真的。


 那北晋国又有了一个赚钱的路子,然而都已经亲眼所见了,还什么真不真的。


 姜平点头,让他们尽管来试。


 何健和李承志点了一些放入口中,细细品尝了一下,眉头深深皱起,便又再试了一次。


 两人半天都没说话。


 姬箐箐本来是想让他们说一下,还是自己亲自试的好,郭如晦也好奇的吃了一点。


 “除了咸味,什么味道都没有!”姬箐箐把两种盐试过以后,十分的诧异。


 要知道,矿盐虽然好一点,但是他们粗糙的制盐方式,无可避免的增加了许多杂物。


 因此有了苦涩发酸的味道。


 尤其是粗盐,那味道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受得了的。


 所以他们才会有这个表情。


 这算是打破他们的常识了。


 多余姜平也不想解释,说了他们也很难听懂,只要知道制作方式就好了。


 “制作精盐的方式设为机密,不许外传,何健你负责生产,李承志负责销售。”


 “价格不可太昂贵,要让最寻常的百姓都能享用的起。”


 姜平完全被外面那些商人搞怕了,盐这种东西,不管是乞丐还是帝王,那都少不了。


 每一个人都需要。


 还是交给朝廷好,毕竟生产简单,很容易满足市场的需要。


 同时也是打击那些垄断盐商。


 价格比他们低,品质比他们好。


 精盐一旦上市,定叫他们傻眼,算是给他们的一个警告,都给本君安分点赚钱!


 “诺!”


 李承志和何健十分高兴的点头,帝君把盐交给他们,那他们的政绩不又得上涨?


 自然十分高兴。


 最主要的是制作方式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成本,虽然利润不大。


 那也架不住销量大啊!


 不然那些盐商怎么个个富的流油。


 姬箐箐掐指一算,国库得扩张了!


 他们高兴的同时,姜平却在犯愁,这毕竟治标不治本,本君要的人才在哪里?


 对了。


 姜平忽然想起一个事来,向姬箐箐问道:“三家使臣到了吗?”


 他问的这三家自然是指瓜分了齐国王土的赵韩魏三家。


 具关外传来的消息,经过大半年的相争,齐国覆灭之前,地盘基本上就分好了。


 唯独齐国都城存在争议,魏家趁着北方匈奴来犯,赵家自顾不暇的时候。


 一举拿下了长安城,齐国王室覆灭,那三家边界线基本可以确定了。


 北晋正东方的是韩国,领土最小,东北方向则是赵国,占据齐国领土最多。


 东南方向则是魏国,虽然领土不如赵国大,但是他们占据了长安。


 得天独厚,易守难攻。……

 

 

(http://www.ccfang.cc/novel/DIe91e-E0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