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昏君当道 > 第178章 赵军进犯!

第178章 赵军进犯!




 基本每一个皇帝都有过巡视天下的行为,有些是为了彰显军力,有些就是为了看一看江山,当成了旅游作乐。


 这些都是错的。


 巡视的目的,就是根据国家当前情况,制定出战略目标,哪些要改,哪些要发展。


 什么方向?


 这些才是她要考虑的,进而通过中央的决策,影响到万民,提高综合国力。


 如果只去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么,她什么大事都做不了。


 现在问题来了。


 “你这一路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当前我们最应该做什么?”姜平现场开考。


 姬箐箐想了想,回道:“继续完善新法,并大力普及至每一个人心中。”


 姜平摇头,“律法是人定的,必然有漏洞,修补这些漏洞,不是一朝可达。”


 “也不需要中央去决策,交给卫央一人去办就行。”记住网址kanshu.la


 姬箐箐再道:“提倡环保,富裕百姓。”


 “这只是一点,但并不是最紧急的。”姜平还是摇头。


 姬箐箐放弃了,“朕想不出了,还请平君直言。”


 姜平一笑,指着自己脸。


 讨赏!


 姬箐箐会意,探头过去亲一下,“现在可以说了吧。”


 姜平正了正神色,指着脑袋道:“思想!”


 “思想?”姬箐箐不太明白。


 姜平就继续给她解释,“晋国经过了经济改革,官职改革,律法改革,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制度,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相同。”


 “那么到底是我们的制度更优良,还是旧的制度更适应呢?那就要看这个时代。”


 “准则只有一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确实。


 晋国这半年来,把皮囊筋骨都换了,就目前来看,三大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现在都敢和匈奴正面开战了。


 但是隐患一样存在。


 若是制度超越了这个时代,百姓的思维还处于旧的时代,那么就会渐行渐远。


 瘦马交易这只是隐患中的一点。


 这种不公平,有违人伦的例子,绝对不止这一个。


 “何以改变思想?来适应当前的时代?”姬箐箐虚心的请教道。


 姜平说出两个字,“文化!”


 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而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最终这张白纸会布满各种颜色。


 有人五彩斑斓,有人一片死灰,还有人非黑即白。


 也就是说。


 人的思想是根据周围环境而改变的,那么战略目标就出来,去创造一个更先进的环境。


 创造这样的环境,非文化莫属,文化是环境中最重的一笔!


 一个人所学习的文化,绝对能够影响到一生!


 “就现在这个时代,育人的是老夫子,我看不然,真正育人的不过那几本破经书。”


 “认识几个字,学会讲几句道理,那就算是文化人吗?”


 “未免太可笑!”


 “因此这个时代的人们愚钝,根本适应不了新的制度,整天想着怎么活下去,还为此感觉到艰难,又怎么去发展呢。”……

 


 “因此这个时代的人们愚钝,根本适应不了新的制度,整天想着怎么活下去,还为此感觉到艰难,又怎么去发展呢。”


 “不发展,那又怎么去富有呢。”


 “若是他们有文化,就能更看到更多的机会,那时候,不用朝廷去指明,他们自有方向。”


 “可见,现在国民多么急切的需要文化。”


 ……


 姜平长篇大论起来,一下忘乎所以,说的是慷慨激昂,唾沫乱飞。


 姬箐箐都看呆了。


 门外。


 南宫婉儿本来想进来传递急报,听到这些话,把正事都给忘了。


 “这些,秦相怕是一辈子都会想到。”


 姜平说的文化改革一旦成功,晋国必将走在世界最前面,国力也会真正体现出来。


 这样一个帝国,实在太让人期待了!


 姬箐箐静静的听完,暗自得意,这就是朕的男人!


 独一无二的!


 “所以下一步,我们要搞文化改革?”姬箐箐大概是听明白了。


 姜平摇头,道:“这次不是改革,而是革命,把旧的思想革除,迎接崭新的时代。”


 “文化革命?”姬箐箐皱起眉头,这四个字未免太重了一些。


 姜平也知道她的担心,百姓太聪明也不好,这样很难管教,容易内乱。


 所以再变动一下。


 “就叫新文化运动吧。”姜平说道。


 姬箐箐想了想,点头,“甚好!”


 便就此决定下来。


 这趟北巡便算是有了收获,但必须要把这一路所见的文化思想给分析出来。


 不然找不出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砰砰!


 南宫婉儿敲响了房门,道:“郭如晦送来了紧急军情!”


 “进来!”姬箐箐道。


 南宫婉儿进来,把门给关上,来到姬箐箐身前,拱手道:“陛下,河东急报,赵军开始向我们推进,李信请示,是战还是守?”


 姜平听到最后一句,来了点兴趣,说实话,他之前并不看好李信。


 不是因为他是韩先立的旧将,而是他太年轻了,而且有点像斯文人。


 看不出怎么会打仗的样子。


 赵军来犯,他竟然直接问女帝,要战还是要守,把‘和’字给彻底忽略了。


 说明他很有自信。


 “赵军有多少人?”姬箐箐问道。


 “大概七八万人,但是赵国腹地还有一支战略部队,共有三十万,其中不下一半都是骑兵。”南宫婉儿回禀道。


 也就是说,一旦开打,赵国能动用部队不下四十万,骑兵更是将近二十万。


 赵国的军力,果然不可小觑啊!


 “你以为赵国是想真打,还是佯攻?”姜平让南宫婉儿来回答这个问题。


 “依臣看,赵军多半是骚扰,看准我们北部被戎狄联军袭扰,项翦又在凉州平乱,便以此消耗我们。”南宫婉儿回道。


 之后又补充。


 “但是赵军一旦找到机会,肯定会利用骑兵突进,直入晋国腹地,金国也不得不防。”


 虽然这里没有舆图,但大致的地形,他们都记在了脑海中。……

 

 

(http://www.ccfang.cc/novel/DIe91e-E0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