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昏君当道 > 第592章 提前准备

第592章 提前准备




 骊姬这才明白为什么在宴会上,姜平那般有恃无恐,见谁怼谁,原来是有这么一手。


 不对!


 晋国动兵最少都是两天前,他怎么会知道宴会上会发生这种事?包括魏王让赵菲燕跳舞,有人辱没女帝姬箐箐,这些都不可能提前得知。


 他调兵压境不是为了这场宴会,而是为了她的那张底牌!


 姜平这是告诉她,不管她有什么心思,晋**队都是天下最强的军队。


 这毋庸置疑,陈仓长安两场战役,晋军表现出来的强度,确实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晋军在魏国腹地转了一圈,赵魏两国合力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反而丢了天水。


 西楚又背后偷袭了襄城。


 这导致公子非的后续计划,再来一次举世伐晋,还没有开始,就直接夭折。


 但是。


 骊姬要说,就算晋国全军压上边境,那也比不上她这张底牌。记住网址kanshu.la


 “晋国应该无意攻魏,魏王大可放心。”骊姬首先要做的是安抚好魏王。


 这条商道要建立,没有魏王的点头也不行。


 魏王也喜欢是如此。


 这时。


 一名宦官进来。


 “禀报大王,姜平和幽伶公主走了,他走之前,让奴才转达一句话给大王。”


 说到这里,宦官低下了头,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骊姬也识趣,“本宫先行告退。”


 “慢!”魏王留住了她,招手让宦官继续说。


 “禀报大王,姜平那厮说,如果再有魏人侮辱晋国女帝,那么,晋国士兵就有可能在魏国边境……失踪!”宦官把姜平的话完整的转达。


 这什么意思?


 魏王转念一想才明白,如果又晋国士兵在魏国境内失踪,他们就可以要求入境寻找。


 然后就变成了入侵!


 “欺人太甚!”魏王气氛的把手边一切东西,全部砸在地上,发泄着心里的怒火。


 晋国女帝不可辱,难道魏国的大王,就是可以随便拿捏的吗?


 他真恨不得现在就派出赤甲营,先杀了姜平这个狗君,然后倾尽全力和晋国决战。


 就算是死,也要咬下晋人一口肉来。


 “魏王息怒!”骊姬立马制止道,“忍一时风平浪静,我们现在底牌还未出,这场交手还胜负未知。”


 骊姬心里是真的服了姜平这个混蛋,他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火锅里浇油。


 难道他自己不知道,他也在这一个锅里,把锅打翻了,他不也得掉火坑里。


 “忍忍忍!当初赵国做大,入侵我魏国安阳,他们叫我忍。后来晋国做大,不断骚扰我魏国边境,他们还是叫我忍。”


 “现在,晋国夺走我天水城,威胁我边境,那个狗君姜平还在本王的皇城里撒野,你也要叫我忍!”


 “你是什么东西,你是东齐的皇太后,现在也是不是先齐了,你凭什么叫本王忍!”


 魏王已经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逮着骊姬一阵狂怼,骊姬也有几分肝火,但更多的是理智。


 “魏王,你忍了这么久,难道要在这个时候,就快要成功的时候,认输吗?”骊姬咬着牙沉声问道。


 魏王一怔,明白她指的是什么,听到这话稍微清醒一点,但还是很生气。……

 


 魏王一怔,明白她指的是什么,听到这话稍微清醒一点,但还是很生气。


 “这事是你提起的,你去办,要是三天之内,他不能答应劝说女帝建立商道,那本王就用本王的方式。”


 说罢。


 魏王负气的离开,从兴庆宫的后门出,转道从玄武门和重玄门进入了大明宫。


 骊姬叹了口气,“庶民求活累,国求存更累!”


 晋国,议事厅。


 女帝坐在上位,慵懒的撑着头,两边站立的是晋国六部成员,以及御史大夫卫央,监察院柯修,外加商贸中心的叶红莲。


 这是一场保密会议。


 “东齐皇太后骊姬联合魏王,向我晋国提出一个要求,要建立一条贯通晋魏齐的通道,包括我晋国之西域,南方之益州。”叶红莲先给大家介绍情况。


 “加上燕国。”女帝淡漠的补充道。


 叶红莲点头,“还有燕国。”


 “这条商道又称和平走廊,多方协议中肯定有要求,不管什么情况,都不可在和平走廊动兵,这是其一。”


 “其二,这是一条免税的商道,燕国东齐魏国的商品进入或者是经过我晋国,经由丝绸之路前往西方交易,不用支付任何关税。他们反程从我晋国带货回国,也不需要交关税,于我晋国也是一样,我们不管是向他们贩卖和收购,都不用交关税。”


 “其三,我们要有义务建立和维护晋国境内的商道,他们则需要每年定期支付一笔商道维护资金,数额暂时不祥。”


 叶红莲说完商道的性质。


 兵部尚书张义宗站出来,继续往下说,“我晋国前几日调兵于晋魏边境,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探,并未探出他们底牌。”


 监察院柯修出来说道:“通过魏国,东齐两国密探,我们未能得知关于商道具体事宜。”


 介绍算是完了。


 卫央想了想,对女帝姬箐箐拱手道:“商道建立,固然会让我晋国损失一部分关税,但可以用维护资金补充。重要的是,商道建立,等于是把我们的大后方敞开。”


 “我们自有的经济体系会有一定程度受损。”


 叶红莲点头,表示赞成,“现在西方和南诏的市场还不饱和,这于我们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要是让他们涌入,市场会极快的饱和,其中一些相关行业饱和,我们的利润一定会被压缩。”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把到手的蛋糕,哪怕是吃不下的蛋糕,拱手让人,真叫人有点不爽。


 “西方那边如何?”姬箐箐淡淡的问道。


 “回禀陛下,西方和我们中原国家大同小异,只是他们发展稍微落后一些,还是部落制社会,经过我中原文化冲击,西方先战乱不断,有几个势力势必要做大。”礼部尚书郭如晦回道。


 西方越乱对中原越有利,他们乱才会消耗,消耗的越多,购买的东西就越多。


 尤其是军工产业和食品产业,靠着这个,晋国在西方赚取了无数资金。


 “如果说这条商道必须要建立,如何做才能对我晋国利益最大化?”姬箐箐抛出一个话题,就交给他们讨论。


 工部尚书何健首先站了出来,“我晋国按照‘十年计划’,正在大张旗鼓的修路,路通多远,工业辐射多远,这两者相辅相成。”


 建立工厂,运输是一个避不开的难题,不管是原材料进入,还是成平转出,都需要运输。


 没路不行。……

 

 

(http://www.ccfang.cc/novel/DIe91e-E0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