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慢穿之—位面人生 > 第一百零九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零八)

第一百零九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零八)



  “好吧,最多批发给你们三亩地,四千五百个蜜瓜,再多大家都有意见了!”

  尤语最后败在了两人的“糖衣炮弹”下。

  自己的妹妹/侄儿,还得自己宠。

  7月12号,尤立军打来电话报喜,挨个通知亲戚们,尤睿被京市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了!

  又不是在尤沟扁村办五千斤!

  人干事?

  一直以来,他们和其他中间商或者原产地合作,结算周期不是一个月就是四五十天,强势得不能再强势。

  到了尤沟扁村来,屡屡破例。

  想要周结,旁边不讲武德的同行还能为你鼓掌!

  三百亩蜜瓜说起来不少,其实也才一百三十五万斤左右。

  就现场二十多家平分,一家最多分个五万多斤。

  山城火锅店和网购还想来插一脚?

  不能够!

  没有终决权的采购们,赶紧给各自的老板们打电话请示,现结的压力他们不担。

  江县宾馆的姜经理和三苏酒楼的贾经理,对望了一眼。

  两人的“糖衣炮弹”下。

  自己的妹妹/侄儿,还得自己宠。

  7月12号,尤立军打来电话报喜,挨个通知亲戚们,尤睿被京市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了!

  又不是在尤沟扁村办升学宴,家里人与之共情度不高,最多也就是隔空给了个红包了事。

  正是一年当中公司最忙碌的季节。

  联合村一百亩露天种植的番茄开始量产,三百亩大棚蜜瓜也成熟啦。

  单价十二块钱一斤,不接受议价。

  倒是没人有意见,全都看数量去了。

  啥子安?

  现采现结,总采购量的上限是七万斤?

  以周结算的宾馆酒店,一周不能超过五千斤!

  人干事?

  一直以来,他们和其他中间商或者原产地合作,结算周期不是一个月就是四五十天,强势得不能再强势。

  到了尤沟扁村来,屡屡破例。

  想>  来之前,这种情况就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习惯了尤语的骚操作,他们除了比同行点头快,没啥太大的竞争优势。

  上限七万斤蜜瓜,晚几分钟就可能缩水不止一半啦。

  就像是同一个考场有人交卷后,剩下的人,人心浮躁,就怕赶不上趟。

  等到最晚和老板在电话里,拉扯了二十五分钟的五个采购总监回来,还真是连瓜皮都不剩了。

  几人面沉如水,大有要翻脸的节奏。

  签了合同的采购们跑得飞快,就怕还未盖完章的合同里,采购量有变故。

  峨山大酒店的采购总监,怒气冲天:“尤总,这就是和你们果蔬公司合作了一年多,对待老客户的态度?”….

    嘉州宾馆的采购经理跟随其后,语气很是焦急:“我们也没说不同意现结啊?怎么连二十分钟就等不及了呢?”

  “看来,尤总是没把我们这些,五星级酒店的采购总监放在眼里啊!”年龄最大的一位采购负责人阴阳怪气。

  尤总无可奈何:“我难道没有一视同仁吗?合同摆在你们跟前的!这事也确是怪我啊,怪我们公司实力太弱,短时间内是真的垫付不起一千多万的蜜瓜款!”

  事实 中午十二点,除了嘉州宾馆在最后一分钟前付了款,其他四家无动于衷。

  尤语马上把这四家当天的供应量分拨了出去,还联系了成都某律师事务所,做了催款打官司的准备。

  周结的好处显示出来了,哪怕是两家加在一起,沙瓤番茄的单品采购金额也才五十来万。

  及时止损!

  以后,这四家再找来,就没有周结这个便利咯。

  现采现结吧您!

  说啥不卖?

  小钱钱又有什么罪过?送到面前,还不值得你给个好脸!

  被停了供应的峨山大酒店,餐厅负责人先不乐意了:“你有本事压人家的货款,也要有本事搞来一样的好货啊?”

 大的一位采购负责人阴阳怪气。

  尤总无可奈何:“我难道没有一视同仁吗?合同摆在你们跟前的!这事也确是怪我啊,怪我们公司实力太弱,短时间内是真的垫付不起一千多万的蜜瓜款!”

  事实也和尤语说的差不多,三百亩番茄热卖中,还有一百亩地的小贝贝南瓜陆续出货。……

 

  事实也和尤语说的差不多,三百亩番茄热卖中,还有一百亩地的小贝贝南瓜陆续出货。

  果蔬公司每天付给菜农们的货款,几十甚至上百万计。

  没有冷库,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冰激凌蜜瓜比不得手,大不了打官司。

  不是她吹,她家的沙瓤番茄还真是供不应求。

  打了一圈电话,把今天开始,有可能多出的量通知了一遍其他采购商。

  果然,家家都想要。

  中午十二点,除了嘉州宾馆在最后一分钟前付了款,其他四家无动于衷。

  尤语马上把这四家当天的供应量分拨了出去,还联系了成都某律师事务所,做了催款打官司的准备。

  周结的好处显示,这几家酒店的采购总监都跑烂了几双鞋。

  花市、离川省很近的滇省,都去过。

  再远,运输不便和采购成本也不知道要增加几成,老板还能同意?

  拖款风波让未雨绸缪的尤总经理,和公司员工开了一次大会。

  会议主题是,讨论在电商渠道上卖番茄的可行性。

  培训主管丁禾最先发言:

  “我们的沙瓤番茄皮薄,八到九成熟以上,口感和味道才是最佳的,但是这个熟度,在路上磕磕碰碰到了消费者手里,还能吃么?”

  “我们以前卖给批发商的番茄,都是在七成熟的时候摘的!在路上捂几天就熟透了。”尤大有家里每年都种番茄,经验丰富。

.

  三十六楼看风景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DKJ32638KJ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