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宝钗重生记 > 40得团圆,宝钗回家

40得团圆,宝钗回家

夏氏把今天的事情说了,来了贾家,正巧湘云也来了,贾母对着黛玉很是疼爱,拉着她坐在身边,嘱咐了好些话。听着黛玉每天做针线,贾母很是心疼,和夏氏说:“虽然德言容功都是要的,可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谁家没有几个针线上的人?玉儿自己尽心也罢了,只是别累坏了。”


 夏氏忙着说:“老太太说的是,只是玉儿心思细腻,我跟着她说了,要紧的东西自己动手也罢了,剩下的叫给个丫头们帮着些就是了。而且陈家的太太和老太太也很同情,不会计较这些的。”贾母听着夏氏的话,感慨着说:“我这个外孙女虽然不是你亲生的,可是我冷眼看着,你对着玉儿倒是和亲生的一样,这是她的福气。以后玉儿也该好生的孝顺你。”说着贾母想起什么,叫鸳鸯来:“我记得有个水晶灯,拿来给玉儿,女人家的眼睛也好保护好,那个水晶灯点起来亮堂,你阴天看书的时候用,光线不好断不可做针线。”黛玉站起来谢了贾母。没一会鸳鸯端着个精致的水晶绣球灯过来,大家看了都说这个灯精巧。


 贾母见黛玉的婚事定下来了,也不再想什么两个玉儿的婚事了,专心做起来慈祥的老祖母,因此气氛反而是缓和下来。贾母和夏氏薛姨妈说话,黛玉跟着姐妹们一起说笑,湘云也在,她是个没了爹娘只跟着叔叔婶子的孤女,以前来贾家的时候见着黛玉也是没妈的,虽然贾母疼爱,她还觉得没什么。可是现在看着黛玉有了夏氏还有亲生的父亲,如今定了亲事,在家娇生惯养的,夏氏虽然是后母,可是对着黛玉十分疼爱。想着自己跟着婶子过日子,每天要做针线。贾母上年纪也不能老把自己接过来。因此湘云看着黛玉脸上的神色,心里有些酸酸的。


 湘云是个大咧咧的人,虽然心里滋味奇妙,可是面上依旧是和中人说笑。黛玉定了亲事,对着宝玉也就避嫌了,宝玉看着黛玉疏远自己十分失魂落魄的,若是放在往常,宝玉定然是不依不饶的黏上去。毕竟贾政的那顿揍还是有点效力的,宝玉也不敢当着众人缠着黛玉说话。因此上有些怏怏的坐在一边闷闷不乐。


 探春等忙着和黛玉说话,那里管宝玉了,独独湘云过来和宝玉说笑。没一会他们两个唧唧呱呱的说笑起来,还在贾母跟前打打闹闹的,哄得贾母抱着两个叫着心肝。夏氏在一边看着,很是不屑。她随即想着湘云也是个苦命的,反正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管那些做什么呢。也就装着没看见,和薛姨妈说话了。


 薛姨妈正想着香菱的事情,和夏氏说起来香菱的身世,夏氏想想说:“那个香菱姑娘可是跟着姨太太身边的那个有胭脂记的姑娘,我当初见着就觉得她气度不凡,果真不错。毕竟是诗书之家出来的,骨子里熏染的再也不能改变。”


 正说着凤姐过来说戏酒安排好了,贾母带着大家入席看戏喝酒。这个戏班子贾家专门从江南买来的十二个小戏子,叫人专门教出来的。里面有个做小旦的生的十分好,那天演的是长生殿里的乞巧一折,装扮起来也确实有些贵妃姿色。


 贾母在底下说:“这个本是预备着给娘娘接驾的,只怕她们刚学唱的不好,你们二位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她们有什么不好的,只管说。”薛姨妈和夏氏都称赞唱得好,贾母谦逊的说:“两位过奖了,也不过是一般罢了。不过这些孩子生的不错,怪可怜见的。”


 说着唱完了戏文,贾母叫人把小戏子们领过来问话。忽然湘云指着芳官大笑着说:“你们看她长得和林姐姐一样!”宝玉听着湘云的话,先是一笑,忽然他意识到什么,忙着给湘云使眼色,又紧张的站起来对着黛玉作揖:“林妹妹别跟着云儿一般见识,她是有口无心的。”


 夏氏看着宝玉的做派脸上挂霜,史家的丫头是天真的过火呢还是一肚子的坏心眼,当着众人面给黛玉没脸,还做出来一副小孩状,若是真的计较起来倒显得黛玉小气了。她正要说话,谁知黛玉却是脸上淡淡的,侧过身避开了宝玉一礼:“二哥哥的话不通,云儿说什么了怎么也就得罪我了?知道的说二哥哥太小心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喜欢挑拨姐妹关系的人呢。”说着黛玉过来对着夏氏说:“母亲咱们回家吧,老太太累了一天了,何况舅舅家还有大事情要办呢。”


 夏氏摩挲着黛玉,一脸的疼爱:“也该回去了,你父亲也该回家了。”说着夏氏对着贾母告辞,薛姨妈也告辞走了。湘云如何不知道,倒是宝玉失魂落魄的,闷闷地回了房里不出声了。急的他身边的丫头们团团转,变着法的哄他开心。


 …………………………


 “史家的姑娘仗着自己年纪小,专门跟着玉儿过不去。本来小姑娘之间的事情,今天好了明天恼了,也没什么。只是史家的姑娘未免是城府太深了,外面娇憨可爱谁知一肚子的黑心。那样的人家咱们避开就是了。”夏氏跟着丈夫抱怨着湘云的腹黑。谁家的姑娘被人拿着戏子比都是一种轻蔑的侮辱。


 林如海也很生气,只是他们若是要真的和史家较真起来,反而是没了气度,事情闹大了,可不是叫京城的人都知道林家的女儿被人说像戏子么?“玉儿倒是长大了,尊贵的人自然不会和小人一般见识。今天在贾家,是她外祖母家,若是闹起来岂不是给老太太不好看?谁都知道史家的那个姑娘经常在老太太身边养着。这样岂不是打了老太太的脸面。玉儿越大方,不计较,就越发的显得史家的姑娘没涵养。谁也不是瞎子,非要当着面大吵大闹的更没身份。”


 “都是玉儿涵养好,只是咱们也不能任由着别人欺负!老爷可要说说。别以为咱们家都是面捏的。”夏氏依旧有点不舒服,以前在宫里看着嫔妃争斗,看着宫女和内侍们勾心斗角也没什么,只是黛玉不一样,夏氏把黛玉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越发的护短起来了。


 “娘子果真慈母心肠,我记住了!”林如海想着明天若是遇见了湘云的叔叔,也该敲打一下,别以为史家一门两侯,就能为所欲为了。


 夏氏依旧不放心,扶着丫头去黛玉的房里看望宽慰她。进了黛玉的屋子,正看见紫鹃端着水盆出去,见着夏氏来了忙着说:“太太来了。姑娘刚梳洗了,还没歇息呢。”


 夏氏进来看见黛玉换上寝衣,正叫丫头给自己拿衣裳要出来迎接。“我来晚了,外面冷,快些躺到床上去。”夏氏忙着拦着黛玉,拉着她躺倒床上给她盖好被子。遣散了丫头们,夏氏看着黛玉的神色,并无伤心之色也就放心了:“今天的事情我和你父亲说了,你父亲断然不会叫你受委屈的,他会跟着史家的人说。还有就是今天的事情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还年轻见的人少,经历的事情也少。我和你是说,人心都是喜欢嫉妒。史家的姑娘是看着你和她一样,却比她舒心,心里生气罢了。你别放在心上。当初宫里面一个小宫女还长得和皇后很相似呢。皇后娘娘也只是一笑,特别叫来看看,赏赐了她些东西竟然恩赐她出宫了。你也比生气了,尊贵的人断不能自降身份,比方着一只狗对着你叫了,你还能对着它叫回来不成?”


 黛玉听着夏氏的比喻,忍不住扑哧一笑:“那个应该说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些才是君子的修为。母亲别担心,我如今长大了,再也不会为了这些小事生气。”黛玉顿一下,神色有些阴郁:“湘云怕是见着别人都有父母,她心里难受罢了。也是个可怜的人,何必跟她一般计较?”


 夏氏听着黛玉的话,心里想着谁说玉儿小性?那起子小人真是无知的蠢妇!


 放下林如海如何和史家的人沟通,宝钗也到了出宫的时候,这天宝钗来给太后磕头拜别,太后看着宝钗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在我身边服侍了这些日子,你的忠心我都看着呢。总也不能叫你百忙一场,这些算是一点念想,回家好生孝顺父母去吧。”


 说着一个小内侍端着个盘子过来,上面放着个描金镶螺钿的盒子,宝钗在太后的身边久了,知道里面放着的定然是珍贵的首饰。她刚要推辞,太后却说:“你不要推辞了,这个是你该得的,你管好生的拿着,以后给你做嫁妆吧。没准咱们还能经常见面呢。”说着太后挥挥手,宝钗也只能谢恩接了东西出去了。


 等着宝钗收拾了东西出去,在宫门口等着排队出去的时候,忽然见着双喜气喘嘘嘘的跑过来:“可算是干上了,薛才人先站一站。你落下东西了!”说着双喜不由分说的把个小小的包袱塞进了宝钗的怀里,转身一溜烟的走了。


 没等着宝钗反应就被塞进来个包袱,手上的东西不沉,轻飘飘的,可是宝钗拿着那个包袱却和抱着个火盆似地,烫的拿不住。她知道自己不可能把什么东西落下来,在离开之前宝钗已经是检查了几遍了,再也不能忘了什么。这个包袱她是认识的,一次给水瑛包书本,自己拿的就是这个包袱皮们,因为上面的花纹还是自己绣上去的。那个包袱后来水瑛再没还回来,虽然他把书拿回来了,可是包书的包袱皮已经换掉了。


 没等着宝钗多想,车子已经来了,她只能深深地看一眼万重宫阙,带着忐忑的心情上车而去了。没一会薛家的车子就来了,宝钗和几个要好的姐妹们告别了,心情复杂的上了车子。莺儿见着宝钗过来欢喜的眼泪都出来了,她忙着掀开帘子,扶着宝钗上去。“姑娘也是回家了,太太在家里都等着呢。大爷欢喜的什么似地,早早的叫人准备了筵席等着姑娘回去呢。”雪雁几年没见宝钗一张嘴絮絮叨叨的不停的说着薛家的事情。


 宝钗靠着软垫,微笑着听莺儿啰嗦:“如今家里比先前更好了些,太太身上也好,精神还健旺呢。姑娘以前住的院子一直没动,太太叫我们还在那里看房子,就和姑娘在的时候一样。家里如今添了些人,都是些做粗活的……”莺儿和宝钗说着家里的事情。宝钗的心思却有一半在手上的东西上。


 那个包袱掂起来也不是很重,捏着**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水瑛这几天在王府里面出不出来,可是却能知道宝钗那天出宫回家,还特别叫双喜来给他送东西。太后的话忽然冒出来,宝钗越想越觉得太后说话大有深意,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一时间宝钗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也说不上是什么滋味的。莺儿见着宝钗出神,以为她是累了,忙着要伸手接过宝钗一直抱着的小包袱:“姑娘把东西交给我吧,奴婢是欢喜疯了,竟然忘了姑娘还拿着自己的东西呢。真是该死了!”说着莺儿上前要拿小包袱,宝钗下意识的躲闪一下,倒是把莺儿给闹个糊涂。


 宝钗发现自己失态了,忙着把手上的东西递给莺儿:“我在宫里哪能和家里比,行动都有人伺候着。拿东西什么也不算是什么,竟然习惯了!”莺儿不知道宝钗在宫里也是有小宫女服侍的,她一脸的伤心:“姑娘什么时候做过这些,可见是受苦了!”说话间就到了门前,薛家大门打开,家人们全在门口雁翅两行站着,迎接宝钗回家。薛蟠亲自站在门口,扶着宝钗下来:“妹妹回来了,你可是叫我和妈妈担心死了,你们这些没眼力的狗东西赶紧着进去通报啊!”说着一群的丫头婆子出来,薛蟠拉着宝钗,一群人簇拥着她进去了。


 薛姨妈正在二门口上见着宝钗,跌跌撞撞的扑上来,家人忙着搀扶薛姨妈,母女两个见面抱头痛哭一场,母女见面十分感人,家人无不落泪。哭了半晌,家人们劝着说:“姑娘回来了是天大的喜事,太太且不要伤心吧。今后一家人也不就是团圆了。”薛蟠抹着眼泪说:“妈妈糊涂了,在这里哭什么,进去吧!妹妹一路上累着了,叫她们开筵席。”宝钗拭泪道:“先不用开筵席,外面风凉还是先进去吧。”说着大家进去,宝钗重新对着薛姨妈磕头。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坐在一起说着离别之情,贾家和薛家在京城的亲友们听着宝钗回家也纷纷的遣人来问候。一时间薛家也是少有的热闹。


 母女两个自有说不完的话,连着几天薛家都是宾客盈门,第三天,忽然贾家的人带着个小内侍来了,说是元春听说宝钗出宫团圆,给的赏赐。薛姨妈一家忙着接了赏赐,厚赐来使,元春赏赐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无非是两匹料子,一部新书罢了。薛姨妈看着叫宝钗拿着自己房里,宝钗心里狐疑着,回了自己院子里。莺儿和碧柳请示把这些东西放在那里,宝钗道:“放在箱子里吧,这个时候也没心情管这个。”正说着忽然想起什么,叫莺儿把那个包袱拿来。


 莺儿忙着开箱子拿了出来,宝钗接过包袱放在桌子上打开了,谁知里


 作者有话要说:男二号该出来遛遛了。


 其实有了底气和靠山,林妹妹也能端庄大度的。


 连朵玫瑰也木有,木瓜,水瑛童鞋你是个吃货咩?  

(http://www.ccfang.cc/novel/DLRWZU540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