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骄子定鼎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叔祖,这歌谣您老怎么看?”周宗看着老人小心翼翼问道。


 老人可真是老,白发稀疏,面容层层褶皱,看上去随时可能驾鹤西去,可却坐姿笔直。


 “有故友驾到,逼我出面罢了。”老人闭眼答道。


 “您,您要出面吗?”


 “先看看,意图不明显。天下十分,南唐独占三分,除那雀儿,其它不足为倶。”老人慢吞吞说道。


 “可宫里那位正等着。”周宗赶忙说道,他知道以叔祖的脾气,你不说清情况的严重,他就能高高挂起。


 “小娥回来许久了,别再关着了,进宫走走。”老人依旧闭着眼。


 “就怕她不乐意。”周宗头疼道。


 “你先劝劝,不行让她来见我。”


 “是,那孙儿去了。”周宗应道,小心退下。


 回到自己书房,周宗一边吩咐将周宪带来,一边思考该如何劝她,这个女儿太让他头疼了,一跑几个月无音讯。


 “爹爹万安。”周宪进屋规规矩矩给周宗请了安。


 “坐吧。”周宗吩咐道。


 “谢爹爹赐坐。”周宪规规矩矩坐下。


 见周宪如此乖巧,周宗心中忐忑去了大半,一边书写一边和颜悦色道:“回来这么久,出去走走吧,前些日子皇后还说有些想你,正好这几天日头正好,进趟宫给太后请个安。”


 等了半天不见回应,周宗抬头便见周宪规规矩矩的坐着,可大眼无神早已神游天外。


 周宗气不打一处来,重重扔下毛笔,喝道:“我说的话你听见没有!”


 “啊!”周宪嘟了嘟嘴,道:“不就是想看看我守宫砂还在吗?让他们派个人来看便是,这么麻烦做什么?”


 “胡闹!让你去你就去。”周宗怒斥道。


 “不去,让人当猴子看,要去你去。”周宪抗争道,一脸不服。


 “你。”周宗气极,拿起砚台就要砸到地上,可举到半空生生停住,知道这招对这女儿已经不管用了,自己书房的好东西已经不多了,果然一看周宪,正戏蔑的瞅着自己,压压火,周宗将砚台轻轻放回书桌,故作平淡道:“叔祖要见你,你即不服我管,就让他老人家管你。”


 “哦!”周宪略带惋惜的应道,似乎为没能毁去那块砚台失望。


 “走,走,走。”周宗挥袖赶走女儿,拾起一块手帕擦去手上墨汁,努力平复着心情。


 自己从小吏做起,至同平章事,几经起复,自身才干是一方面,皇室信任也是关键,而皇室信任的源头却是叔祖的预言,作为“天星派”最后传人的叔祖,因其传承特殊,感应“皇气”尤为准确,在关于南唐皇室的预言上从未落空,只是可惜,“天星派”最为重要的秘宝“天星石”却早已四分五裂,自家先人只得到两块最小的天星石,叔祖虽然在天赋与卦象造诣上并不逊色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袁天罡,李淳风,袁李二人借助完整的天星石推得未来六十象,而近年来叔祖年事已高体力难支,借助这两小块“天星石”,最清晰也只能看到“大珠小珠落玉(yu)盘”的关键信息,依叔祖吩咐,大女儿周宪自出生起便带着那块稍大的“天星石”,这么多年过去,自己都开始怀疑的时候,没想到年过六十的自己竟还能得一个小女儿,莫非这征象真的落在自家两个女儿身上!


 只是形势又起波澜,街面上那首儿歌虽只是传唱北地的五朝更替,可却隐含北南之争的寓意,谁对谁错尚不可知,可皇室却已开始关注,让周宪入宫只是试探,真正用意是希望叔祖给出明确的答案,可以叔祖现在的状况,再用“天星石”窥秘,能不能支撑过这一次都难说,叔祖可是周家的根基,叔祖不能有事。……

 


 只是形势又起波澜,街面上那首儿歌虽只是传唱北地的五朝更替,可却隐含北南之争的寓意,谁对谁错尚不可知,可皇室却已开始关注,让周宪入宫只是试探,真正用意是希望叔祖给出明确的答案,可以叔祖现在的状况,再用“天星石”窥秘,能不能支撑过这一次都难说,叔祖可是周家的根基,叔祖不能有事。


 想到此处,周宗大声道:“来人!”


 侍候的老仆在外应声。


 “传令下去,给我查,一定要查出那歌谣的出处。”


 周宪仰着小脑袋,一路穿过自家后院,来到后山前的一座茅屋。


 一脚踹开半掩的扉门,周宪气冲冲而入,气鼓鼓坐到老人面前。


 老人眼都没抬一下,半闭打坐,许久,周宪脾气要磨完前,老人乐呵呵道:“看到了?”


 “看到了。”周宪虽有不甘,依然答道。


 “那你还不服!”老人得意道。


 “服,也不服。”周宪道。


 “何为服?何为不服?”


 “我看到龙了,你猜的很准,这我服。”周宪解释道:“可龙这玩意,那次改朝换代不出现几次,你说那预言一定落在我身上,这我不服!”


 “哈哈哈。”老人开怀大笑,这一笑脸上褶子更皱了。道:“无赖,我助你逃离家,让你亲眼看到,亲自证明,结果你还耍赖,你让叔祖如何做才能相信!”


 “不用做了,反正我不信!”周宪说着摘下耳环放到老人手中,道:“还给你。”


 老人拿起耳环细细打量,对周宪的反应毫不生气,手一合将耳环揣入怀中。


 老人的反应令周宪惊奇,想想中老人的苦劝没有到来,周宪有几分失措,就听老人道:“还没见过你妹妹吧,去看看吧,顺便将那副耳环拿过来。”


 “你要做什么?”周宪大惊失色。


 “年轻人不肯担责任,我这一把老骨头就只能为家族尽一份力咯!”老人微笑道。


 “不行!”周宪一把抱住老人,就要从他怀中抢回耳环,道:“再使用你会死的,我要毁了它。”


 老人按住周宪的手,轻声道:“痴儿,莫要挣扎了,该来的总会来。”


 “不!我偏不!”周宪大哭道。


 “不哭,叔祖会为周家找到最好的生路,卜卦一辈子,我自己竟然不信命!”老人自嘲中透着几分落寞。


 “不,叔祖不要死,我服还不行吗?”周宪悲伤万分,叔祖的预言虽将自己卷入命运的漩涡,可他也是家里最爱护自己的一个,最不把自己当工具的那个。


 “先让叔祖为你最后趟一次吧!我老了,我武叔为早已被命运牵连,如果让你们改姓周还摆脱不了,那就认命吧。”推开周宪,斩钉截铁道:“三天后,我要卜最后一卦。”


 在客栈安顿下来的顾磊、郭荣一行人,简单梳洗用膳后各自安寝。


 “不知又为那家忙。”郭荣口里念叨着那句歌谣,心中惴惴不安。


 “荣哥,还在担心吗?”赵婉儿担忧道:“不如明天就去鸿胪寺,递完密议赶回去。”


 “不忙,密议谁递都成。”郭荣还是不打算这么快与南唐接触见赵婉儿有些不解,郭荣解释道:“我们的首要之敌是契丹人,而南唐正盯着南楚那块肥肉,这份密议与其说是我们与南唐的协议,不如说是各自安心放手大干的保障,所以有固然好,没有也还是得那么干。”


 “那我们回去算了,那歌谣听着怪瘆人的,监国大人想必也会犯嘀咕,我们在也能助他安心。”赵婉儿提议道。……

 


 “那我们回去算了,那歌谣听着怪瘆人的,监国大人想必也会犯嘀咕,我们在也能助他安心。”赵婉儿提议道。


 “不妥,现在尚不清楚这歌谣是大江南北到处传开了,还是只在这江宁一地,明日你先去联系一下我们的人,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没有。”郭荣分析道。


 “嗯。”赵婉儿知道郭荣决定了,没再反对。


 “对了,那天匡胤用的“般若掌”是怎么回事?”郭荣问道。


 “我问过了,匡胤说当年逃亡途中结识了一位少林大师,学过几招,可惜没学全,这不是能发不能收,被自己给伤了。”赵婉儿解释道。


 “那还好,匡胤还是最好不要与少林寺牵扯太深,母亲当年有一个对头就出自少林寺,而母亲之死大有疑点。”郭荣严肃说道。


 “我知道,师姐提过。”赵婉儿点头表示明白,她知道这事的严重性。


 另一间房内,顾磊正看着黄睛儿无聊的缠绕双手玩,一会左手缠右手,一会两手打结。


 “黄睛儿,你的身体打小就这样吗?”顾磊好奇问道。


 “没有啊,是那个人教的。”黄睛儿眨巴眼答道。


 “那个人是谁?”


 “一个怪人,他抓了我,还有好多和我一样的小孩子。”黄睛儿脸露恐惧答道:“好多好多,每天都有人死去,好可怕的。”


 一个怪人?抓小孩做什么?顾磊有心再问,可见黄睛儿都快缩成一坨了,便按下心中的疑问不再多问。


 这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赵婉儿便出去了,黄睛儿吃过早饭便嚷嚷着要去找爷爷,顾磊只得答应,遇见无事可做的郭荣赵匡胤,顾磊一邀,没想到二人欣然应和。


 在街上闲逛了一圈,黄睛儿倒是见吃要吃,见玩要玩,爷爷没找着,倒是吃了个饱玩了遍。


 “黄睛儿,你和你爷爷在那走丢的?”赵匡胤问道。


 “我不知道啊,反正好久了,爷爷该着急了。”黄睛儿想想答道。


 “在那丢的不知道,丢了多久不知道,你这找法要到何年何月。”赵匡胤不满道。


 “反正找啊找,就找着了。”黄睛儿满不在乎的说着,擦了擦满嘴的油。


 这时一家酒楼里传出来一阵胡琴声。


 “爷爷!”黄睛儿瞪眼大叫,拔腿就往酒楼里闯,顾磊三人见状连忙跟上,害怕他闯祸惹出麻烦。


 黄睛儿冲进酒楼,抱住酒楼大厅内一个拉胡琴的瞎眼老头双腿痛苦道:“爷爷,黄睛儿可算找到您了。”


 老头充耳不闻,一丝不苟的将整首曲子拉完,收了酬资,方才摸着伏在脚下,黄睛儿的头道:“黄睛儿,下次可不能乱跑了,再丢就找不着爷爷了。”


 “嗯。”黄睛儿呜咽着认真点头。


 酒楼跑堂的伙计刚想驱逐这对爷孙,又见黄睛儿身后站着的三人,个个气宇轩扬,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


 赵匡胤抛出一锭银子,道:“开个雅间。”


 伙计接住银子,连忙去安排。


 顾磊见那老头也是一身破烂道袍,才知黄睛儿为何也穿道袍。郭荣这时上前道:“前辈,黄睛儿找您可吃了不少苦,今日重逢,不如一起喝一杯。”


 “正好,我闻了半天酒味也馋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老道拎起胡琴,道:“那就多谢三位小友了。”


 不想这老道虽然眼睛看不见,耳朵却如此灵敏,酒楼这般吵杂的环境,竟能精准分辨出黄睛儿身后跟着的是三个人。……

 


 不想这老道虽然眼睛看不见,耳朵却如此灵敏,酒楼这般吵杂的环境,竟能精准分辨出黄睛儿身后跟着的是三个人。


 雅间落座,顾磊问道:“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老道姓罗,三位皆是人中龙凤,叫我一声罗道人便是。”说着老道罗道人拎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一杯,丝毫看不出他眼睛哪里不方便。


 “好!上等金陵春。”罗道人赞道:“听说南唐最好的美酒是宫里的龙脑浆,不知这次能否饮到。”


 郭荣顾磊都不是好酒之人,对此一窍不通,倒是赵匡胤喜欢饮酒,忙问道:“前辈,那龙脑浆是何物?难道比这金陵春更嘉,比之秋露白,金酒又如何?”


 “秋露白!”罗道人一听停下手中杯,突然道“黄睛儿,我们该回去了。”说着就要立刻动身的样子。


 这老道突然的变化,令三人不解,不过有本事的人都脾气大,能调教黄睛儿这样的孙子,想必老道本领也不凡。


 “前辈,何必急于一时,今日天色渐晚,休息一夜明日再启程吧!”顾磊劝道,关于黄睛儿身上的秘密,他还想向这位罗道人打听打听。


 “是啊,顾道长说的有理,前辈且多饮几杯。”赵匡胤也劝道。


 “哦,这位顾小友也是修道之人?”罗道人有些意外,接着道:“可惜红尘牵扯太深,恐难脱身了。”


 郭荣赵匡胤还有些意外,好奇罗道人为何这样说,可顾磊笑笑没在意,这罗道人能看破没啥好奇怪的,这世间奇人异士那么多,谁知道那位就有特殊的本事,何况也没说错。


 “罗道长,对这几日流传的歌谣怎么看?”郭荣见顾磊不辩解,猜测这罗道人估计说中了,便求问道。


 “不怎么看,那就是我编的。”罗道人语出惊人。


 “什么!”三人齐声惊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罗道人不在乎道:“为了找他,到了这里,想起一个以前坑过我的家伙,便编了个歌谣想激他出来相见,可这老乌龟躲在家里不肯相见,既然如此,人也找到了,自然是打道回府了。”


 “呵呵。”“原来如此!”


 不想挑动金陵多日风波的歌谣,竟不过一时玩笑之作。


 郭荣不由自叹是否过于紧张了。


 “不知道长的故人是那位?”赵匡胤好奇道。


 “一个叫武叔为的家伙。”罗道人鄙视道:“那家伙最擅长装神弄鬼,如今做了老祖还是那么猥琐,听说他准备将后辈送去做未来的皇后。”


 “咔嚓”顾磊手中的酒杯粉碎,他听出罗道人说的应该就是周宪的那位老祖,心情激荡下一时没能控制住。


 “我说你身上的红尘气怎么这么重,原来牵扯到她。”罗道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郭荣赵匡胤都不由看向顾磊,没想到其中还有这般缘由,这位顾道长这几天的高人形象突然有些崩塌。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GDA2dMd5I6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