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回到1991当富翁 > 第175章 应家平抵达开发区

第175章 应家平抵达开发区



“朱书记,不瞒你说,这事我已经知道了,但您的希望应该不大。”

 朱长茂刚当上县委书记,起码也要干个两三年,有了政绩,组织上才会考虑,再动他的位子。

 就拿季宝山的例子来说,他下来了,如果从阳市市委调一个过去,那阳市那个的位子,就会空缺出来。

 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填补他这个坑的人,不知有多少,诸如此类,层层递加,所以会直接影响很多人的仕途。

 温市的常务副市长,在浙省来说,甚至比得上一些地级市的市长,想要去的人何其多,哪怕是调任,级别应该都是差不多的。

 朱长茂这个县委书记,不可能有希望。

 “广生,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可是你知道,毕市长向省里提的那位领导是谁吗?”

 朱长茂颇为神秘的看向陈广生。

 陈广生立即陷入了思考中,好一会儿,才抬头看向朱长茂。

 “书记,您要说的,该不会是周市长吧。”

 周建国做为阳市的常委副市长,如果去温市填补季宝山的位子,那就等于是一步两个台阶。

 先前已经有一个毕卓远了,陈广生觉的,同样的情况,上面不可能会同意,除非周建国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

 但话又说回来,阳市的领导,陈广生最熟悉的就是周建国了,而且朱长茂之前和说过。

 以前毕卓远在在阳市做组织部长时,他们二人的关系就很要好。

 现在毕卓远好不容易将季宝山扳倒了,急需一位信得过的副手去帮忙,周建国,显然是最好的人选。

 “就是周市长,可毕市长和我说,这中间的难度非常大,都有不少人盯着这个位子。

 毕市长做为市长,他的意见虽然很重要,可把握性依旧不高。”

 听到这,陈广生算是听明白了,朱长茂说这么多,所要表达的意思,分明只有一个,就是让陈广生帮帮忙。

 在他们想来,以陈广生和陶和平,还有卢振山的关系,如果他愿意帮忙,在陶和平那里帮周建国说话,可能性会提高很多。

 朱长茂一看陈广生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了,没有接着往下说。

 “书记,虽然我也很想助周市长一臂之力,但这件事,我真的无能为力。”

 再三思考过后,陈广生还是拒绝了。

 一来,以他对陶和平的了解,对方不太可能,因为自己而同意让周建国过去,相反,到最后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让自己给陶和平留下极差的印象。

 二来,他和周建国不过是吃了两次饭,就算对方是陈明的老丈人,但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自己没有必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帮他运作。

 “广生,真的一点可能也没有吗?”

 陈广生的反应,本身就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之所以提出来,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而已。

 朱长茂知道陈广生主意已定,也不往下劝了。

 “朱书记,现在除了周市长之外,最大可能性的还有谁?”

 陈广生做人做事,从来都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次也不例外,虽然他不能帮周建国联系陶和平。

 可万一陈广生想到其他办法了呢?毕竟陈广生在后世,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

 其中一些的手段,计谋的运用,是现在的人拍马难及的。

 “温市常委副市长侯庆年。”

 这个名字陈广生倒是听过,但没见过,没什么印象。

 “侯市长是温市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曾在省交通厅担任过副厅长,到了温市以后,因为季宝山锐气太盛,侯市长只能选择避让。

 但这次是随着季宝山落马,侯市长的机会最大,省里的意思,也是从本地调任,或者从省里的其他厅调。

 理由是毕市长本就出自阳市,如果常务副市长再从阳市调任,这会让很多同志有意见,也不利于班子的安定团结。”

 朱长茂说的这些,都是官场里一些潜规则。

 突然,陈广生脑子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条绝妙的计谋,可以让大家都满意。

 以至于他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广生,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了?”

 朱长茂见此有些不解。

 “书记,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而是我有个想法,我认为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哦?你讲。”

 朱长茂来了些兴趣,看向陈广生。……

 

 朱长茂来了些兴趣,看向陈广生。

 “书记,让周市长直接接替季宝山的位子,我认为可能性非常低,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不如让毕市长,全力推荐侯市长接任。

 如此一来,侯市长的位子就空缺了出来,然后毕市长再向上级反应,让周市长去接替侯市长的位子,这样一来,不就是个大圆满结局了?”

 还真别说,被陈广生这么一提醒,让朱长茂,忽然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是啊,他们怎么忽略了这么好的一个法子。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想到,但关键的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季宝山的位子上,在结果还没下来之前,没人去想其他。

 如果按照陈广生这么做,侯庆年肯定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HJIcc895beM.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