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逍遥小都督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帝王将相,皆是棋子

第四百六十五章 帝王将相,皆是棋子


 “报!大内总管梁师成住处藏有秘道,曹华已经逃出宫城...”


 “报!武安侯府人去楼空,徐宁率五百黑羽卫卸甲伏法!”


 “报!京城外有大队轻骑冲出,朝着西方奔逃...”


 “报!多处驿站马匹被毒死驿使被杀,消息难以传递....”


 连续数到急报飞马传入宫城,朝臣焦头烂额,根本理不清当前的局势。


 皇帝、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曹华......


 一瞬之间,大宋朝堂上只手遮天的人物全没了。


 剩下的臣子除了惶恐和茫然,还能如何。


 首要任务是抓住曹华这弑君逆贼,可这怎么抓?


 梁师成下令让黑羽卫围着武安侯府,结果黑羽卫挖了条密道跑了,等发现都出城十多里。


 黑羽卫的奔袭速度,没有一只禁军内追上。


 更恐怖的地方在于,典魁司办事,沿途官府、军队无权过问,还得无条件支持各项辎重,事后由朝廷偿还。


 这是精血打造二十年才创建的一个机构,只为大宋天子服务,任何时候都占着最高优先级。


 现在曹华带着黑羽卫跑出去京城,天子遇刺的消息还没出宫,那路上的关卡遇见肯定不过问直接放行。


 派人通知军队设卡拦截,结果周边的驿站一夜之间马匹、信鸽全部暴毙,典魁司暗桩无处不在,波及有多远根本不清楚,现在京城直接成了聋子瞎子,连边军的消息都传不回来,更别说往外发号施令。


 怒急的文武百官,此时才察觉到事情的可怕。曹华直接把大宋的情报系统搞瘫痪了,另一只情报系统在曹华手上拿着。


 暗桩这个东西顾名思义,只有直接负责的上级才会知道,层层传递,也只和各自的上级联络,掌握所有名录的只有陆尘、曹华、赵诘三人。现在曹华一出城直接就泥牛入海没了半点消息,满朝文武找不到其他可用的门路,只能让禁军斥候骑马一级级往外传递,结果斥候刚出军营就被宰了,原本用来监察百官的暗桩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京城直接成了飞地。


 若此时边关发生战乱,可能敌军打到汴京几十里外才发现。


 百官一时间毛骨悚然,连‘国不可一日无君’的事儿都顾不上,想方设法和各地重新建立联系,这要是拖上半个月,大宋变成什么样都有可能。


 -----


 正月的深宫之内,繁花落尽,寒风萧索。


 原本的大红灯笼换成了白色,宫女嫔妃身着孝衣按照礼法日夜哭丧,整个皇宫都压抑难言。


 头戴凤冠的老太后,步履蹒跚的行走在花园内,听见朝臣哆哆嗦嗦禀报完这些事情,缓缓摇头,说了一句:


 “九奴儿,你倒是收了个好儿子,厉害啊....”


 看着已经被清洗过一遍的汴京城池,老太后干枯的手指敲着拐杖,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她还是豆蔻之龄,被选为美人入京,成了太子妃。


 乘着车架从江西赶赴汴京,路上遇见了两个胆大包天的游侠儿,带着一只黑鹰,仗着武艺高超,跑到依仗的队伍里,说是想看看太子妃长什么样。


 不曾想这一瞧,就是一辈子。


 皇帝登基,死了。


 扶持皇帝登基,又死了。


 再扶持皇帝登基,现在又死了。


 一辈子都在算计,都在玩弄朝臣与鼓掌,可她一个女人,做这些还不是为了赵家的千秋基业。


 便如曹华说的那句‘扶不起来,那就换一个’,赵家子嗣这么多,总能出一个治世明君。


 太后走在花园廊道之中,又从袖子里取出那封康王的亲笔信。


 想到赵诘拿道信时的反应,太后眼中有失望,但跟多的是伤感。


 赵诘喊了她二十年母后,无论风吹雨淋,每天准时过来请安,说没点亲情是假的。当日把赵诘叫过来,其实只要把这封信交给赵诘,再叮嘱几句,赵诘肯定会痛改前非,把以前犯的错一点点纠正回来。


 只是她年纪太大了,可能活不了多久,等她死后,若是赵诘又开始犯浑,大宋就完啦,她不敢拿国运去赌。


 所以,她最后加了一句‘康王在江南沉淀多年,磨去了当年的棱角,反而比现在的你更能看清局势。’


 虚心纳谏,礼贤下士。


 若能做到这一点,其实还是个好皇帝。


 可惜,赵诘猜忌之心太重,又贪开疆扩土之功,明明按在康王的建议去做去想了,却又因为弄臣一句话,倒向另一边,对康王下了杀手。


 这种人,显然是没法做皇帝了。


 太后收起书信,走到凉亭之中,幽幽叹了口气。


 看着凉亭的座椅,眼中带着几分伤感。


 ----


 一个月前。


 赵诘脚步匆匆,来到后宫之内。


 太后正坐在石亭中,晒着冬日的太阳。


 赵诘脸色带着焦急不安,快步走到了太后面前,驱散了宫女,直接跪下:


 “母后,儿臣..儿臣....”


 太后微微蹙眉,睁开眼睛,笑容亲和抬手:“圣上,起来吧,有事直说。”


 赵诘略显不安,起身在椅子旁边坐下,想了想:


 “儿臣....命童贯找机会....找机会让康王出去练兵,结果....结果康王遇伏,所幸...被曹华救了出来。”


 声音很压抑。


 太后缓缓点头:“康王没事就好。”


 赵诘站起身来,略显焦急:


 “康王在江南威望甚高,宗室之中也颇有贤名,朕下令....康王这次安然无恙,若是此事传出去,康王以此为由联络各地驻军北上....朕理亏在先,近年来又叛乱四起,恐怕连朝臣都站在他那边,朕....”


 太后轻轻抬手,让赵诘安静下来:“康王是你亲弟弟,也写了信给你表明态度,想来不会对此怀恨在心。”


 赵诘那里肯安心,手扶着膝盖迟疑片刻:


 “朕岂能让把柄握与外人之手,此事绝不能传出去....曹华杀了童贯,必然也猜出这件事,只是他救下康王,朝臣争议颇大,又没法直接处死...”


 太后轻轻叹了一声:“曹华已经认罪伏法,带回京城,想来也不会乱说。”


 “朕信不过他。”


 赵诘一拍膝盖:“他当日既然到了场,自然猜到是朕授意,还要救下康王,肯定是想扶持康王上位争那从龙之功。等回京城在诸多宗室朝臣面前,把这件事抖出来,朕如何服众?”


 太后看了赵诘一眼,摇头轻叹:


 “曹华的家眷尚在京城,圣上,难道还没对策?”


 赵诘想了想,轻轻点头,稍作迟疑,又道:“只要曹华咬死童贯自作主张谋害康王,他救驾怒急之下杀人,朕便不好杀他,日后....”


 太后幽幽叹了口气:“曹华调用军器监的工匠,造了几门大都督炮,金国的使臣马上离京城,圣上若真要找个借口,通敌叛国的罪名,想来够了。”


 赵诘一愣,摩挲手指稍微想了下:“曹华...拿自己的银子造火器,虽然造价高昂了些,可威力着实大,禁军将领皆评价其可以摧城撼山,给金国....日后会不会祸及边关?”


 “这就要看圣上觉得金国威胁大,还是曹华、康王威胁大。”


 赵诘认真思索了下:“金国刚与朕结盟,是兄弟之邦,两件兵器影响不大,而且金国在蛮夷之地,也没那多铜铁......曹华武艺太高,又是康王的女婿,让他呆在身边,还握着把柄,朕夜夜不能寐.....”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和不舍。


 稍许后,太后摇头道:


 “圣上既然有自己的打算,何必再来问我,帝王君主,当杀伐果断。”


 赵诘点了点头,起身便快步离开的后宫....


 ------


 花园之中,老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看着挂满白绸的宫城,缓声道:


 “国若不存,皇位又能坐多久。


 诸事皆能,独独不能为君。


 是为娘不好,偏偏让你当了皇帝。”


 --------


 多谢‘’‘红衫豆’‘白衣丿惊鸿’‘德芙洛伊’‘南京脆皮猫’‘陈陈陈稳’‘疯成风’‘南宫☆杀神’‘天问wu’‘七年老书虫有毒’‘ipvqi’几位大大的打赏,多谢一直投推荐票月票的大大。  

(http://www.ccfang.cc/novel/HaYHM.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