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391. 成大礼 二 ......

391. 成大礼 二 ......




 外面贾琏和贾瑭在门口迎客, 人家进门都要说句恭喜,贾琏是满脸笑容,那股子的喜悦是压都压不住,贾瑭是强摆出来的喜悦, 脸上全是强颜欢笑, 所以显得冷静了一点, 不像是贾琏那样高兴的差点疯了


 人家看到贾瑭,倒是背后称他“他是个冷静自持的人。”


 在前面宾客盈门的时候, 贾珍从人群里挤出来找到了桂哥儿,问他“都记住了”


 “记住了。”这话被问了好多遍了。问的就是记没记住流程, 这个流程是在东宫如何宴饮,如何进退。都已经彩排过了, 他不是很紧张, 就是心情不好,有点闷闷的。


 贾珍点头“别怕, 大大方方的就行。”


 桂哥儿点点头。


 贾珍有些不放心,拉着桂哥儿去和那些送亲的草字辈人在一起说话。桂哥儿进门就挨着贾兰站着, 贾兰说他“你别这个样子,高兴点。”


 桂哥儿对着他挤出个笑容,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这一上午各处都是人声鼎沸, 王熙凤最喜欢这样的大场合,她如今嫁进来这么多年了, 虽然有秦氏那样的葬礼做标杆让人知道她是能操持大事儿的,但是毕竟没办过这么大的喜事。


 办了这件喜事儿, 她算是彻底傲视贾家的所有媳妇,别说她婆婆邢夫人,就是老太太也比不过她, 老太太哪里办过送太子妃出嫁的事儿


 除非将来家里出个皇后,要不然再没有比这规格更高的喜事了。到老了,把小孙子叫到跟前显摆自己年轻过往的时候,只要说“当年娘娘出嫁的时候,就是我操办的”,肯定会让家里面的一种小辈儿佩服的五体投地。


 她跟云芳说她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也不是假的,毕竟这样的事情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要是出点小的纰漏,将来惹人笑话。要是出了大的纰漏,将来就成了全家的罪人,所以王熙凤顶着压力也很大。


 而且云芳睡不着是因为担心闺女,她睡不着是为了办成这件大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王熙凤和蘑菇一样的人。


 王熙凤是想在家里展现自己管家的能力,蘑菇是想去宫里展示自己治国的能力。


 王熙凤是很想让人家认可自己办大事的手段,蘑菇是很想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都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个过程让人佩服,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让人觉得生活是如此的有滋有味,比浑浑噩噩过一天少一天精彩多了。


 王熙凤就很享受这个过程,此时她身边跟着一群管家娘子们,她居中调遣颇有大将之风。


 她这个时候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跟身边的人说


 “都这个时候了,宫里的花轿这会儿都在路上了,让人再去检查检查。从中门那里一直到怡红院,这一路上可千万不能出任何的纰漏,要不然到时候谁捅下篓子谁全家发卖。”


 这些管家娘子们都小跑着再重新检查一次。


 外面传来确切的消息“花轿出宫了。”


 王熙凤心想我预料的再不会错的,果然这时候在路上了。


 她立即问身边负责接待贵客的管家媳妇“茶水什么的都安排好了吗饭菜那边跟厨房说开始做吧。让各处打起精神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往日你们有些人拈轻怕重也就算了。要是敢在这个时候给我惹出一点儿的事儿来看我怎么收拾他。等到这事儿结束了,到时候全家上下都有赏,也都沾沾太子妃的喜气,不会让大伙儿白折腾几天。”


 跟前站着的这些管家媳妇们同时应下了。……

 


 跟前站着的这些管家媳妇们同时应下了。


 前院贾琏贾瑭收到的消息更多,太子没来,当时在彩排的时候东宫的属官就暗示过,如果太子的身体撑得住就来,撑不住就没法上门了。


 这会太子没来,就是身体撑不住。毕竟今日对于太子来说活动量巨大,东宫哪里还有一系列的流程要做。


 就是贾琏这种高兴的差点疯了的人这会也觉得有些不太好,毕竟是大喜的日子,新郎官怎么能缺席娶亲这事儿呢贾瑭更是高兴不起来,事儿都到这一步了,再说什么也没用了,他也不是杨坚和王莽这样的老丈人,能造女婿的反还能成功了。他要真是有这份本事,这会也不会捏着鼻子让女儿出嫁了。


 贾瑭就说“没来就没来,安排办事儿吧。”


 贾琏立即问后院的进度“太子妃哪儿准备好了吗”


 有人回答“准备好了,老太太和太太奶奶们在后面陪着呢。”


 贾琏就说“跟珍大奶奶和一奶奶说,等会宫里的花轿来了,她们两个出来迎女客。”


 下面的人赶紧去叫人,珍大奶奶和王熙凤已经准备好了。宫里的女客都是宗室的王妃们,这些也是怠慢不得的人物。


 从宫里来荣国府这一路上,几天前就封了路,因为迎娶和送走的还不是同一条路,这叫做不走回头路,所以封着的也不是一条路。


 版舆没出宫的时候,五城兵马司出动,对整个内城严密监视把守。宫中的侍卫更是要在走的几条路上隔着步开始布防站岗。


 宫里的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面的人走到半路了,花轿才出宫门。今儿太子不去,但是整个队伍用太子的仪仗,加上迎亲队伍里各个宗室王爷王妃的侍卫随从,队伍浩浩荡荡的行走在京城的大街上。


 京城的百姓也知道今日是太子迎亲的日子,但是道路两边都有布障,所以很多人都爬在树上,坐在房顶上,有的站在临街的茶楼酒楼的窗口往外看。


 日常是不许的围观的,但是这也是喜事儿,民间办喜事儿的时候越是围观的人多越是热闹,路上甚至有小孩子跟着人家娶亲的队伍走很远,为的就是讨一把喜糖,也会有那些大户人家在娶亲的时候用。口袋或者筐子装着喜糖喜钱一点点的洒出去,那是一路走,一路撒。引得大家围着捡,这样还能证明主家的人缘好。


 就因为是喜事的性质,这次不禁围观,能不能观上就要看本事了。所以这才有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各种办法看皇家娶亲的排场。


 上一次太子娶亲还是几十年前发生的事儿,所以这样的热闹也不是轻易看到的。


 整个娶亲队伍里面,王妃和一些诰命夫人坐的都是轻轩,这些轻轩排在八匹马拉着的版舆之后。


 版舆很是宽大,跟一间小房子一样,是黄金覆盖在顶端,红色布料和珍珠彩宝装饰,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光十分显眼。


 版舆在路上缓慢的移动,围观的人目光追随着版舆的移动。


 云芳在小时候被胡同里的小伙伴们扯着出来看人家娶媳妇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她自己的女儿有一场全城轰动的婚礼,让多少人生出羡慕。


 前导侍卫来到宁荣街,下马之后荣国府的奴仆们立即将马牵到事先准备好的地方。这些侍卫就通知荣国府大开中门,抽掉门槛,各处准备。


 荣国府的主人,族人和来宾都纷纷出来,整理衣服按照官职和亲疏远近排成六列,在门外等着。


 没一会,再有前导侍卫跑来,在街口开始点燃鞭炮,荣国府的奴仆们也赶紧把自己准备的鞭炮拿出来,当街口的鞭炮声想起来,大门前面的鞭炮也同时响起来。……

 

 

(http://www.ccfang.cc/novel/Ic1bF7H96ID.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