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从恢复高考开始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治好

第四百五十五章 治好

常不为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个高血压患者的直接病因,常不为根本就不治这人的高血压了,一根银针直接就扎“肾腧穴”。

常不为让病人趴在处置床上,一边操作一边让学习“玄门三针”的卫生院的同志们观摩操作。

常不为一边扎针一边讲解:“这个同志之所以血压总是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就是肾上腺上长了一个小小的瘤子,我们就用玄门三针来消灭这个小小的瘤子,如果是我来扎,有可能一次就好了,现在你们对玄门三针运用得还不是很熟练,所以,你们要有耐心,多扎几次就会好的。”

常不为的感应电流随着毫针扎进入病人的“肾腧穴”,常不为控制阿赖耶识,锁定那个“瘤子”,感应电流缠绕切割分解溶化消散吸收瘤体。

“肾上腺”能有多大?4-6克,那个瘤子就更小了,感应电流的速度该有多快?感应有多快它就有多快!

一分钟,也许根本就没有一分钟,那个小小的瘤子,就被感应电流化解得干干净净了,常不为又修复了一下这个高血压患者的一些主要的大的血管受损的地方,这才宣告治疗完成。

这个高血压患者起来之后,就觉得脑袋一阵清凉,清凉得有点使他眩晕,惊得他一把扶住了处置床,闭上眼睛适应了好一会才算是感觉正常了,这才慢慢的睁开眼睛。

眼前也是一片清明,不在像以前那样脑袋里乱哄哄的,耳朵里乱嗡嗡的,眼睛里乱晕晕的,一天都没有个清净的时候。

护士过来给他测量了一下血压,当然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收缩压是130mmHg,舒张压85mmHg。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快!

诊察室里一片寂静,这个高血压患者喜极而泣,本来已经回家等死的人了,居然,居然就那么一针,就那么一分钟,好了!

这搁谁谁都受不了哇!喜极而泣?不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都得直接晕过去了!

这打击也太大点了吧?不带这样的!你一定肯定以及确定这不是“梦”?

这个高血压患者抓住常不为的手,嘴唇哆嗦着,就是说不出话来,常不为拍拍他的肩头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真的没事儿了,回去好好的做点好吃的,不出三天,你就和没得病以前一模一样了,回去吧,没事儿了。”

诊察室里一阵热烈的掌声!亲眼目睹了奇迹的诞生,谁能不激动呢?

卫生院的同志们学习“玄门三针”的热情更高了!背诵穴位和歌诀也更用心了,而且互相之间就开始试扎了,体会那种“针感”。

祖国医学,那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常不为在教授卫生院的同志们的时候,也极大的充实了自己,不是有那么一句名言这么说道:“如果老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那么他必须得有一桶水。”

常不为在施展师门的“玄门三针”的时候,那本《难经》无论在诊断上,还是在操作上,都给了常不为极大的指导:一层一层的把人体的阴阳表里,气血虚实,脏腑寒热,凸显得清清楚楚,让常不为一目了然。

还有那个操作,虽然陆老师悉心的指导了常不为的针刺手法,但是,人和人的差别总是有的,理解的方向,方式,都是有差别的,所以,《难经》的指导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比如:“...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面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为十死不治也。”

这里讲的就是医者的感觉,一个好的医者,更信任的是左手的感觉,而不是右手的“针”。

就是医者能够感觉到患者的“气”来了的时候,“顺针而刺”,然后再感觉到了刺进去的这个“针”,“得气”没“得气”,“得气”了,再用“补”或者“泻”的手法:“因推而内之,动而伸之,”。

再比如:“所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

就是讲究进针的时机:医者感觉到患者的“气”来了,就进针;那么出针的时候则要在患者的“气”走的时候才能出针。

潜移默化之中,常不为就把《难经》介绍给了卫生院参加学习“玄门三针”的同志们了,而参加学习的同志们感到,如果没有《难经》的指导,有些东西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个相辅相成的学习技巧就悄然形成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的到来,参加学习的同志们也都有了出手的机会,像张大夫现在治疗一些诸如牙疼,胃疼,头疼的小毛病都已经像老手了,也是一针下去,几秒钟之后,解决问题。

那个女大夫就更是深受妇女们的爱戴和欢迎了,别看痛经不是啥大毛病,但是,那种“万箭穿心”的疼啊,真的让这些姐妹们谈“经”变色了,现在就不用怕了,那个女大夫一针下去,立马就变成了那个“万箭”虽然还有,但是“穿心”的感觉么,那是真的就没有了。

“医不叩门”,卫生院这个单位就是这样,当大家伙都不信任你的时候,你这里就门可罗雀;但是当老百姓都知道你这里看病又快又好又省钱的时候,你就有得忙了。

慢慢的,卫生院参加学习“玄门三针”的同志们差不多都有了“半瓶子水了”。

来卫生院的看病的老百姓多了起来,现在,可不只是公社附近的社员们前来看病了,甚至全公社,还有临近几个公社的社员群众们都来这里看病了。

事情就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都知道这个公社卫生院治病快,效果好,花钱少,所以就越传越广越传越远。

特别是还有一个“神医”在这里坐镇,所以,很多的疑难杂症患者也都慕名而来,甚至县城的省城的一些重病疑难病的患者也都纷纷来到这里治病了。

 

(http://www.ccfang.cc/novel/IfFEf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