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侠尊风云之开天记 > 第8章 父辈旧相识

第8章 父辈旧相识



  这显然绝非办法。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就听霁初晴道:



  “暗灵芝,我闻到了暗灵芝的香味。”



  她轻轻跃下牛背,循着气味指引,来到牛侧数米之处,手一扬,一柄长约尺余,柄缠黄色丝带的药锄飘然上手。



  她挥动药锄,轻轻在地面上划了几下。这几下虽然看似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已经将暗灵芝与四周泥土的联系切断,防止在下一步采掘时将它的根系弄坏。



  接着,她轻喝一声,催动灵力,登时,药锄四周呈现金色光茫,深埋地下,随着她手腕加力,锄下泥土四散崩开,一株宛如牡丹的植物已经出现在药锄之上,只不这它的颜色是黑色的。



  张开颜忍不住问道:



  “这就是暗灵芝?”



  霁初晴点了点头,她将暗灵芝最外侧的几瓣摘了下来,递给张开天,道:



  “喂给它吃,就有力气赶路了。”



  张开天捧着灵芝瓣,递到棕牛嘴边,棕牛嗅了几下,虽然它从来没有吃过暗灵芝,但凭着灵芝的香味,它隐约觉得这是个好东西,肯定要比难以下咽的黑晶石好上许多。



  果然,暗灵芝饱满多汁,入口香甜,味道不知道要比黑晶石甘味多少倍!



  它大口咀嚼,数瞬功夫,已将几瓣暗灵芝全数吞入肚中,紧接着,便有一股异力传遍四肢百骸,令它“哞”叫连声,兴奋不已。



  它不停舔着张开天的手掌,显然,区区几片暗灵芝叶并不能满足它庞大的食量。



  张开天手中并无多余的叶子,只得抬头瞧向霁初晴,希望她能再给几瓣。



  霁初晴会意,摇了摇头,说道:



  “暗灵芝虽然力猛,但性躁质纯,服用少许,可强身健体,增强灵力,但若一次服食过多,就会躁热狂而死,所以,不能给它太多。”



  她顿了一顿,说道:



  “除非用黑蜂蜜进行调和,才能去其躁气,消其弊害,利身健气,来,我们继续赶路吧。”



  张开天迈上牛背,三人一牛继续前行。



  张开颜道:



  “晴姐姐,此处既然现了暗灵芝,你何不再细细搜索,说不定还有别株,可以一并采之。”



  霁初晴摇了摇头,说道:



  “暗灵芝吸取周围土地精华而成,此处能成一株,方圆百里之地便绝无第二株,不用费那个神了。”



  张开颜点了点头,道:



  “晴姐姐,你对药理真是熟悉,若是换了我,就算暗灵芝摆在面前,我也认不出它来呢。”



  霁初晴微微一笑,说道:



  “识物辩药,这是药神门弟子入门的功夫,不值一提。”



  药神门,是一个云州地界十分神秘的门派,它们不像云州晨曦、末日圣传那样以制霸云州为目的,而是潜心钻研药理、研制药物、扬医德,所以名气并不像前者那样大。



  当然,虽然药神门的宗旨与世无争,但并不代表它就可以任人鱼肉,毕竟修行者对药物的依赖很大,一枚上品的丹药,可以助人提升灵力、达到极限,而一枚小小的毒药,则可使一个修为精深的高手瞬间暴毙,所以江湖上素来有“宁惹霸中霸,不惹药神门”的传言。



  药神门弟子神秘莫测的身份,让本来温婉可亲的霁初情,又变得有些如云如雾了。



  张开颜虽然年幼,但也听说过药神门的传闻,本来有一肚子的问题,倒不好多问什么了。



  霁初晴似乎很欣赏神秘氛围带给别人的距离感,抱着双膝稳稳地坐在牛背上,不一言。



  张开天更不好多说什么,整个空间变得沉默,只有棕牛不知疲倦的蹄声,一声一声传来,空洞而遥远。



  也不知过了多久,张开颜于睡梦中昏昏沉沉猛然惊醒过来,才现自已已经不在幽暗沉隧的地下古河中,而是来到了一处平原上。



  棕牛悠闲地站在一边,哥哥张开天则背着手望着远处,霁初晴却不知道去哪里了。



  张开颜问道:



  “哥,晴姐姐呢?”



  “她走了。”



  “啊?”张开颜爬起身来,说道:“你怎么不拦住她呢,我都没来及向她道别呢。”



  张开天从怀里取出一个精致的锦囊,递给张开颜,说道:



  “这是她留给你的东西,打开瞧瞧吧。”



  张开颜打开锦囊,只见里面放着数颗玉玑丸,另有短信一封。



  张开颜打开短信,上书:



  开颜妹妹,你久病初愈,体质虚透,定要好好调养,才能完全康复。囊中玉玑丸,每十日服食一枚,连服十次之后,可保此生再无杂病。切记!若是服食的时间与次数不对,吾妹难免有夭亡之虞,千万慎之。



  下面的落款,是一幅精巧的旭日彩虹图画,象征着霁雪初晴,正如霁初晴本人。



  张开颜捧着药,心中升起暖洋洋的感激之情,不由说道:



  “晴姐姐真是一个好人,不但治好了我的病,更赠药于我,我一定要好好报答她。”



  张开天道:



  “可惜我们现在能力有限,她未必看得上我们的报答,我问她寻找七色花有什么用,她都不愿意告诉我。”



  张开颜低下头,说道:



  “哥,我们不会一直都这样的,是不是?”



  张开天一挺胸膛,慨然说道:



  “当然。”



  凡是稍有进取之心的人,都不会容忍自己长期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会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变自己屈辱的生活状态,让自己成为不容忽视的人,让人尊敬的人,人上的人。



  张开颜满怀希望地看着张开天,她从不会怀疑哥哥的承诺,但这种情绪并没有维持多久,她想起自己目下的处境,和人上人的憧憬实在距离太远,便不由问道:



  “哥,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张开天早就已经想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说道:



  “父亲有一名生死至交,名叫逍遥世外凌云峰,居住在云雾山中,若是我们有急难之时,可以前去投奔,不如我们现在就去找这位叔父吧。”



  二人商议已定,日夜兼程,向位于云州东南方的云雾山赶去。



  棕牛脚程极快,数百里路程一日赶到,二人站在云雾山脚下,就见这座山与云州遍布的那些矮小的丘陵不同,果真是高山险峻、云雾缭绕。



  张开颜说道:



  “哥,这座山充满仙气,想必这位叔父一定是一位高人了,咱们有了他的庇佑,就不用怕刀疤脸那些人了。”



  张开天也露出了罕见的笑容,显然,他认为既然是父亲的生死之交,无论于情于理,都应该关照自己才对的。



  二人放松心情,迈步上山,行至半途,就见一处山门,门顶挂着一匾,上书“云雾山”三个大字,两侧各有一联,分别是:云雾隐春秋,凌峰藏圣贤。



  字迹则劲挺拨,显然是出自名家手笔。



  张开颜小声问道:



  “哥,你说这幅对联是不是出自凌叔父的手笔?”



  张开天未及回答,就听一人说道:



  “小姑娘好眼力,这幅字的确是山主亲笔所书,而且不用拓刻,乃是凌空书写、一蹴而就。”



  张开天兄妹举目瞧去,就见山门内转出一名童子,他只有十二、三岁,眉清目秀,穿着道门衣饰,想来便是云雾山门下的弟子了。



  张开颜道:



  “常言说‘字如其人’,想来山主定是一位高人了?”



  那小僮嘻嘻一笑,说道:



  “住在云雾之中,哪有不高的道理呢?两位,来这云雾山有何贵干?”



  张开天依着江湖礼节,先一抱拳,小僮虽幼,亦按礼节回了礼。



  张开天祭起芥子,取出那幅残破的“侠尊天下”字幅,递到小僮手里。



  江湖上凡是有些名堂的门派,掌门人都是不能直接见到的,要通报一下才行,这也是礼数。



  小僮接了信物,却不急着通报,笑嘻嘻地说道:



  “此间距离山主居处有好远的一段路程,小僮腿短力小,来去一趟并不容易,若是没有什么‘好处’激励激励,只怕两位还在要此等上好大一会儿时间。”



  想不到小小门僮,居然公然索要贿赂,张开天又好气又好笑,便道:



  “我兄妹二人远道而来,早已山穷水尽,除了一些吃剩的异猪肉之外,并无别物可以敬献,既然阁下不便通报,那我们兄妹二人自己前去寻找山主便是了。”



  他从小僮手里取回“侠”字字幅,迈步欲行,就听小僮笑嘻嘻地说道:



  “你自己前去,那也无妨,只是这云雾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大小小的岔路也不过三四十条,你们二人若是运气好,找个三四天,总能找到山主的居处,那就祝你们好运了。”



  张开天举目一望,山上不但云雾缭绕,更如小僮所说,道路繁杂,若是贸然前行,定会迷路,只得无奈说道:



  “最近天气严寒,这里有一件猪皮短毛坎肩,御寒最好了,还请笑纳。”



  小僮接过坎肩,见坎肩毛皮光滑、针脚细腻,虽然不是什么难得的宝物,也是浸润了心血,嘻嘻一笑,收入怀中,道:



  “二位请在此稍候,小僮去去就来。”



  他拨步而去,张开颜见坎肩被送出,本来就有些不悦,忍不住问道:



  “哥,你怎么把我送你的坎肩就这样平白无故给他了呢?”



  张开天叹了口气,道:



  “我自然知道你花了好几个昼夜的心思,但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此时也只有忍痛割爱了。”



  张开颜道:



  “这小僮如此无礼,待会见到凌叔父,一定要好好告他一状,拿回我的坎肩,顺便也帮凌叔父端正一下门规。”



  张开天拍拍妹妹的头顶,道:



  “用人时低声委求,用完人当场翻脸,前恭后倨,不是我们侠义之道应有的行为吧?”



  张开颜气呼呼地说道:



  “有些人,你给他们讲侠义,他反而会觉得你好欺负。只有以牙还牙,针锋相对,他们才会给你起码的尊重。”



  张开天笑了笑,并没有回答,他从小深受父亲教诲,“侠义”二字入脑极深,总觉得对别人好是应该的,若是设法整治别人,就好像总有点内心欠安。



  但这个世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恃强凌弱,这么多的针锋相对,大家以暴制暴、快意恩仇,好像都活的特别潇洒,难道自己心中禀持的侠义理念,竟然是错的吗?



  他脑海之中思绪翻腾,却不防有人匆匆走近,除了刚才前去通报的小僮之外,另有一名黑面少年在前而行。



  黑面少年来到张开天兄妹面前站定,长鞠一礼,道:



  “原来是恩公子女驾临,有失远迎,失礼失礼!在下路无忧,是家师座下大弟子,家师本欲亲自迎接,怎奈厅上另有贵客,特命在下以上宾之礼迎接恩公子女,二位,请!”



  张开天抱拳道:



  “兄台客气了,还请前边带路。”



  众人正要动身,就听张开颜道:



  “且慢,那小僮,你出来,我有话说。”



  小僮自知犯事,藏在路无忧身后,畏畏缩缩,不敢出来。



  张开天不欲尴尬,便道:



  “颜儿,不必计较,算了吧。”



  路无忧瞧了瞧小僮一眼,对张开颜道:



  “姑娘有何吩咐,是否小僮有什么失了礼数的地方?若有得罪,无忧代他向姑娘赔过便是。”接着又是长鞠到地。



  这样一来,张开颜倒不好作,便道:



  “也没什么事啦,没事,没事了。”



  路无忧道:



  “既然无事,二位请随我来。”



  张开天兄妹随着路无忧,向山顶而行,那路无忧极是健谈,说了不少云雾山的奇闻轶事给兄妹二人听,特别是“云雾四景”的故事。



  路无忧道,四景本来是云雾山的四处风景独特之地,自凌云峰驻山以来,以自身卓绝见识,将四景融入武学之中,独创“云雾四景”绝式,由此奠定云雾山独步武林的地位。



  说话间,到了凌云峰居处,此间正与凌云峰雅号同名,名唤逍遥世外,是一处精致的小院,主房为石筑竹窗,并排立着三间,院中裁种着各式各样别致的白色石花,大致可分为梅、兰、竹、菊四种。



  路无忧见张开天兄妹的目光都集中在石花上,便道:



  “师父常说,虽然我们生不逢时,无缘得见花中君子,但不能不以心仰慕之,所以亲自雕刻这些石花,以慰相寄之意。”



  张开天未及回答,就听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



  “开天侄儿,是你来了吗?”



  张开开举目瞧去,就见石屋竹门大开,一位中年儒士逸步而出,就见他面白如冠玉,三络长髯无风自动,显得潇洒以极。



  他右手拿着一柄玉骨长扇,左手则紧紧攥着张开天所呈的“侠”字字幅,显得十分激动,正是张开天父亲的至交好友,逍遥世外凌云峰出门来迎了。



  张开天兄妹一起跪倒在地,道:



  “见过凌叔父!”



  凌云峰上前将张开天挽起,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他并没有因为他兄妹二人衣衫褴褛而有轻视之态,而是慈祥地说道:



  “好,好,义侠大哥后继有人,老夫甚感欣慰!想当初我与大哥分别时,大嫂才刚刚产子,襁褓中的你,大概只有这么大。”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紧接着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张开天却没有笑,他想到父亲的好友如此风采,而父亲却早已仙逝入土,心中涌起的,只有无尽的愁怅而已。



  凌云峰笑了一阵,又问道:



  “大哥大嫂安好否?”



  张天开顿了一下,声音低沉地答道:



  “他们……都已经去世了。”



  “啊!”凌云峰一时之间,似乎失声了,呆呆站在原地,好像有些反应不过来,身躯晃了一晃,险些摔倒。



  路无忧急忙抢上,但仍是慢了一步,眼见凌云峰就要摔倒在地,就在这时,众人眼前一花,凌云峰倒地动作突然生生被人拉停,张开天瞧去,原来有两名男子一左一右将凌云峰给搀住了。



  此二人刚才虽凌云峰一起出迎,当时张开天并没有注意到他们,此时不由多看了两眼,他们年龄都很轻,但修为却显然不低,看来必是刚才路无忧出迎之时,口中所说的“贵客”了。



  左侧青年雕目鹰鼻、精气十足,一套十分贴合身材的黑色锦衣,让他健壮的身材展露无疑,整体呈现出无比的干练与霸气。



  右侧青年则是一幅男生女相,眉眼如弯月,看起来像是永远在笑,他穿着一袭月白色的书生袍,腰间缠着一条四指来宽的镶嵌着数枚红色宝石的玉带,显示出不凡的品味与良好的家世。



  路无忧叫道:



  “师父,师父!”



  凌云峰摆了摆手,站直了身子,道:



  “我没事。”



  他叹了一口气,道:



  “当年我与义侠兄相知相交,把酒言欢犹在如在昨日,想不到如今却已天人相隔,世事无常,实是令人感慨!”



  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张开天只觉得眼眶酸楚,张开颜却已经“呜”地一声,哭了出来。



  凌云峰瞧了张开颜一眼,道:



  “这位姑娘是?”



  张开天道:



  “是家妹,名唤开颜。”



  “哦。”凌云峰慈爱地摸了摸张开颜的额头,问道:“多大了?”



  张开颜道:



  “十六岁了。”



  凌云峰又看了一眼张开颜,见她身材矮小,看起来就像是十一、二岁,却有十六岁足龄,显然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不由皱了皱眉头,说道:



  “好,到了云雾山,就像是到了自己家里一样,无忧,你去吩咐厨房,今天晚上多加几道菜。”



  “是。”



  凌云峰双手牵了张开天兄妹,道:



  “来,咱们进厅说话。”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KdDId0VW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