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风光之下 > 第97章 ③

第97章 ③


 后日谈。


 纪录片《风光之下》的特别篇。


 *


 镜头掠过空旷的街道。


 一排排整齐的灌木生长在白色篱笆后,风向标不断转动, 使画面看起来不再是静止的幻灯片。一滴雨落入积水, 清澈的水面倒映出灰色云层的缓慢移动。


 画面逐渐明亮。


 顺着街道, 落定在重新刷上橘红色油漆的邮筒上。


 一双干净纤瘦的手打开了邮筒。


 “这个,是……信。”


 女性的声音,很年轻,纤细感与那双苍白的手相符, 面对镜头比较紧张。


 她清了清嗓子。


 “这是学生寄来的。”一封信被取出, 然后是另一封, 很多封,“学生。这也是学生。这是我订阅的期刊。这张, 这张是请柬……”


 “什么的请柬?”主持者问道。


 镜头迅速上移。


 浅褐色背带裙,整洁的蕾丝边衬衫, 优雅的脖颈, 发梢微微内卷的黑发。然后聚焦在取信者的面孔上,肌肤细腻无暇, 细眉自信上扬, 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看起来十分年轻。


 她的面颊上露出一点红晕。


 “是宴会请柬。”她手腕微翻,扬了扬请柬。


 主持人的手落在请柬上。


 镜头定格。


 “很香。”主持人笑了笑,凑近嗅道, “这是不是薰衣草的味道?哇, 这个印章是荆棘鸟吗?”


 信的主人迅速将它收进包里。


 “香水是雪松木的味道。印章是荆棘鸟……”


 “那就是希欧维尔家族?”主持人故作惊讶。


 信的主人朝镜头笑了笑, 迅速提好包离开。


 路边有一辆黑色加长轿车在等她, 车牌号能看出非常特殊。


 “欢迎收看《风光之下》特别篇。”


 “我们现在看见的,是常青藤路一座普通的老式别墅。住在这里的人是一名普通的讲师,她在首都大学医学院任教,刚刚入职一年,工资和首都大部分人的平均工资一样。她会等着黑色星期五的特惠打折,也会在两种不同价位的电烤箱中间纠结很久。”


 “而刚才接她的那辆车是全世界仅有六台、帝国仅有一台的千禧年特供幻影型概念车,我还是第一次见人开它上路。它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身份象征。”


 “是的,没错,在《风光之下》特别篇,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卡兰博士,和她的割裂式生活。”


 主持人随着别墅的女主人上了车。


 镜头闪过司机的侧脸,是一个干练的黑西装男性。


 “他也兼任保镖。”镜头又闪回卡兰脸上。


 “你的保镖吗?”主持人问。


 “不……不是。”卡兰有些尴尬地笑了,“我觉得我还没到需要保镖的地步。其实平时我都骑自行车上班,只是今天有拍摄计划,我不能让你们这样慢吞吞地跟在我后面……”


 镜头对准窗外。


 两侧有零星的车驶过,路灯下挂着露水。


 卡兰博士告诉主持人,其实平时她也很少化妆。她起得比较晚,因为昨天在实验室工作到三点多。


 据说首都大学的青年讲师们都是非常忙碌的,卡兰算是其中最努力的那种。她是不多见的黑发授课者,要面对各种浅发人种不会遇到的问题,包括课堂上找茬的学生和学界内质疑的声音。


 卡兰在路上说道:“我的研究生导师是费曼博士,我在共和国读博回来后选择留校,主要也是因为他。他给了我很多帮助……”


 她的课上,医学院学生通常都很老实。


 因为如果有医学生故意给她找茬,费曼博士不会让这些人轻易通过他开设的专业课。


 “你这学期开了什么课?”


 卡兰打开包翻了翻:“呃,一门医学院的专业课,还有一门关于传染病防治的公选课。我的课倒是不多,但是科研任务很重。”


 主持人已经做过功课了,他对镜头道:“卡兰博士的具体科研内容涉密,我们很难在纪录片中讨论。相信再过几年她能在诺贝尔获奖感言上跟大家解释她的研究内容……”


 “这您可过誉了!”卡兰紧张地打断他这段吹捧。


 很快,车辆抵达学校。


 这辆车实在打眼,引来了不少学生的注视。当它开进医学院后,速度减慢,不少路过的学生跟卡兰打招呼。


 “您在学生中似乎很有人气。”主持人好奇地问。


 “是的……医学院年轻讲女师很少。”这个问题显然让卡兰不好意思起来,她用手指摆弄包上的系带,“不过喜欢我的人和讨厌我的人都很多。我不会受这种事影响,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科研。”


 画面加速。


 一整天的课程内容迅速闪过。


 主持人坐在后面听了好几节。


 他悄悄对镜头说:“我完全听不懂。要是当年我能考上首都大学医学院,我现在肯定也不会当主持人了。”


 中午,卡兰博士在学校食堂吃饭。


 她自己带了食物,分量足够,能跟主持人分享。


 “这是什么?”主持人指着形状奇怪西红柿片问道。


 “我男朋友切的。”卡兰揉了揉眉心,“爱心西红柿……”


 主持人“哈哈哈”地笑起来。


 卡兰把西红柿分给他。


 主持人推回去:“不,我不能吃‘爱心’西红柿。”


 卡兰无奈地跟他交换了牛肉三明治。


 她把面包片掀开一点,露出里面的煎蛋:“这是爱心煎蛋。”


 主持人“哈哈哈哈哈”地笑了半天。


 镜头转向来来往往的学生们。


 画外音介绍起卡兰博士的“男朋友”。


 “希望大家没有忘记,我们是《风光之下》,最奢靡最上流生活的探究者。卡兰博士‘割裂式生活’的另一面就来自她的男朋友,据说她已经跟这位超级富豪交往了近十年,他们目前关系稳定,每周至少约会三次,但是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暂时没有公开关系的打算。”


 “卡兰博士在课间告诉我,她拒绝过一次她男朋友的求婚。因为她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


 “纪录片不能对这位神秘男友讨论太多。但是我们可以继续关注卡兰博士的生活,从而窥见上流社会的那一丝光彩。相信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能通过卡兰博士这样一双普通人的眼睛,看清那道帷幕后的真相。”


 卡兰博士午休的时候,主持人去自习室问了几个医学院学生。


 “你们对卡兰博士了解吗?”


 “是的……我这学期选了她的课。她应该是医学院最年轻的讲师吧?而且是黑发……”


 “你有种族歧视吗?”


 “没有!”学生连忙摆手,“我只是觉得她这样的人比较少见。学术成果跟发色显然没有任何关系。”


 “你觉得卡兰博士上课怎么样?”


 “她讲的东西很多时候只有她自己能懂。”


 “所以,你觉得这是她的问题,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学生涨红了脸:“这肯定是她的问题!”


 “你好,你上过卡兰博士的课吗?”


 “上过……我是说,旁听过。我不是医学院的。”


 主持人惊讶地看着他:“你不是医学院的,但是选了她的课?”


 “对……”学生紧张地把课本翻来翻去,“两门都选了。”


 “可以问问为什么吗?”


 学生咽了咽口水:“因为……她长得好看。请给我的脸打马赛克,谢谢。”


 “没问题。”主持人比了个“OK”的手势,后期在该学生头像下注明了学院和名字。


 下午,卡兰领着摄制组去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是由费曼博士建立的,但他最近刚满65岁,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了。


 卡兰有几分忧虑地说:“主要是风湿痛,这太影响他的行动能力了。”


 费曼博士正在逐渐把实验室的事情交给卡兰。


 这也许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他们不能提出异议。


 因为卡兰虽然年轻,但水平毋庸置疑。同时,她非常刻苦努力,在学术品格方面没有瑕疵。再加上她有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男友作为资助者,所以接手实验室完全没有压力。


 卡兰听完这些,连忙告诉主持人:“不,不是这样的。我之所以能顺利接手实验室,主要是因为费曼博士的妻子瑞贝卡博士给我的全力支持。她帮我弥补了很多经验上的不足。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承受了很大压力的,并不像您说的那样轻松。”


 主持人在实验室逛了一圈。


 他这个圈外人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我每经过一个仪器,旁边就有人告诉我它的价格。”主持人压低声音,口罩让他的音调闷闷的,“这里的所有设备都是全球顶尖的,价位和购买难度也超乎寻常。它们中的一大部分都来自卡兰博士的神秘男友的捐赠。说实话,我不觉得他是单纯地关心科研事业。”


 主持人给镜头抛了个“你懂吧”的眼神。


 镜头一转。


 钟表走过三点半。


 卡兰博士换上常服回家。


 “现在是凌晨三点半。”主持人揉着眼睛说,“虽然我的夜生活也非常丰富,但还是跟卡兰博士不同。她一直在工作,非常忘我,几乎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出门前,卡兰博士接到一个电话,她低头看了眼电话号码,目光瞬间转柔。


 主持人凑近,听他们的对话。


 “我还没回家呢。”卡兰对那头说道,“不,不用接我。我和《风光之下》的节目组一起回去,不会有安全问题的。”


 那边简短的叮嘱了几句。


 卡兰博士无奈地妥协了:“好吧。我就在实验室楼下等。”


 她挂断电话,主持人迅速凑上去:“他要来接你吗?”


 “如果他露面,你们这期特别篇就播不出来了。”卡兰开玩笑说,“所以,他是派司机来接。”


 他们坐着另一辆和早上完全不同的豪车离开。


 路上,卡兰博士小睡了一下。


 主持人小心翼翼地把她的头推开,他指着车子前面的监控仪说:“我相信她男朋友正在看着,我们得规矩一点。”


 镜头从车窗探出来。


 掠过屋檐上的风向标,又回到早晨的信箱上。


 卡兰博士踏上家门前的楼梯,挥手朝节目组道别。


 她转身打开门,客厅里隐约有一道身影在等待。


 镜头定格在她惊喜的面孔上。


 “我回来了。”她张开手和屋里的人拥抱。


 暖黄色灯光照亮了凌晨三点的夜色,篱笆下的杂草簌簌作响,镜头在一滴露水中拉远,模糊,消失不见。


 《风光之下》的特别篇结束了。  

(http://www.ccfang.cc/novel/MGYHRfJUS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