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争魏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论功

第一百二十五章 论功



  洛阳,大将军府。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轻快,一众舞姬身姿曼妙,动静之间,衣袖招展,婀娜多姿。



  自明帝大兴奢侈之风以来,乐舞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官宦人家私蓄养舞姬男宠,
 已成洛阳新兴的风气。



  酒宴之上,曹爽频频举杯,众人争相附和。



  此时的曹爽脸上完全没有两年前的颓丧。



  伐蜀大败,失去的人心也恢复不少。



  昨日,西平的捷报传来,曹爽顿时容光焕发,昨夜和几个姬妾闹了一晚上也不觉得疲惫。



  杨峥是他旧部,
 夏侯霸是他本家。



  两人的功劳就是他的功劳。



  十万西海胡烟消云散,西平、武威乱局平息,
 冶无戴的人头八百里加急传首洛阳。



  以前对曹爽颇有微词之人,全都闭上了嘴。



  宫中郭太后、皇帝皆送来赏赐。



  曹爽的一众亲信,邓飏、丁谧、何晏、李胜、毕轨皆来赴宴。



  不过宾客中最尊贵的不是他们,而是大司农桓范。



  自建安年间起,桓范便以谯郡子弟入丞相府,担任羽林左监,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后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是曹魏重点培养的对象。



  曹爽素来敬重,但并不亲厚,敬而远之。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邓飏、丁谧、何晏三人的缘故。



  而桓范下首一人,面相清正,眉头一直聚而不散,与邓飏、丁谧、何晏三人的阿谀之相大不相同。



  乃大将军司马鲁芝。



  “你们说说,该给仲权、兴云升什么职位?”曹爽举樽饮下一口美酒。



  日渐肥硕的身躯旁边还有三个美姬在搓揉。



  也许是太舒服的缘故,也许是美酒醺人,也许是昨夜太劳累,曹爽连眼睛都睁不开。



  “雍凉先是落入司马懿之手,
 后郭淮继之,夏侯将军勇猛无畏,今有大功在身,不妨调回郭淮,调任幽州刺史,以夏侯将军替之。”邓飏说话的时候,眼神在曹爽身边三个美姬身上梭巡。



  现任幽州刺史、持节建威将军杜恕被征北将军上书弹劾,正被召回洛阳,交由廷尉审理。



  而现任的廷尉为司马岐,乃司马师、司马昭的族兄弟。



  杜恕为人刚直朴质,素为邓飏、丁谧、何晏不喜,所以曹爽眼睁睁的看着杜恕被弹劾,没有任何援手之意。



  曹魏四大都督,扬州都督、荆州都督、河北都督、雍凉都督。



  扬州都督防备吴国,职权最重。



  诸葛武侯逝去之后,明帝认为蜀国不足为虑,雍凉都督在四大都督中地位逐渐下滑,荆州都督一跃而上。



  而河北都督辖冀、幽、并三州军事,直面鲜卑、乌桓、匈奴。



  司马懿破公孙渊,威震草原辽东。



  后毌丘俭横扫高句丽,
 诸部服服帖帖,拓跋力微、慕容木延还派军协助毌丘俭伐高句丽。



  所以河北战事较少,在四大都督区中常驻兵力最少。



  调任郭淮为幽州刺史,实则是暗削兵权。



  曹爽眉头微微皱起,一句话没说。



  桓范冷笑道:“今陇西战事还未平息,郭淮手握重兵,在天水、广魏诸郡根基深厚,岂能轻易调动?若猝然行事,恐有不测之事。”



  邓飏眯着眼瞥向桓范。



  桓范微微昂首,不屑一顾。



  何晏冲桓范拱手道:“不知大司农有何见教?”



  台中三狗,何晏其实有些冤枉,其母尹氏被魏武收入房中,自幼被魏武宠爱,娶金乡公主为妻,又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才思敏捷,著作颇多,但因为人放荡,贪财好色,为文帝明帝不喜,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依附曹爽,才青云直上,任吏部尚书。



  桓范挥了挥手,舞姬、乐工退下,堂中顿时清净不少。



  “雍凉地域广大,雍州刺史权极重,何不以西平、金城、陇西三郡析置秦州,以夏侯将军为秦州刺史,与郭淮分庭抗礼?届时,雍凉都督在长安,秦州刺史在陇右,夹住天水、广魏、南安、安定四郡,则郭淮势力大减!”



  文帝即位后曾从雍州析置秦州。



  但诸葛武侯北伐陇西,虽遇街亭之败,却掠三郡百姓回汉中,陇右空虚,秦州遂被废除。



  “哦?”曹爽睁开了眼睛。



  鲁芝亦拱手道:“此策大善,大司农智计天下无双。”



  马屁自然是人人欢喜。



  桓范对邓飏不假颜色,但对鲁芝还是客客气气的还礼。



  曹爽眼中习惯性眯起一道精光,“不错不错,大司农果然是某之智囊。”



  邓飏求助的望了一眼何晏、丁谧。



  何晏低头不语,丁谧微微摇头。



  曹爽端起一樽酒,遥敬桓范,“为大司农妙策满饮此酒!”



  众人皆举杯。



  “大将军英明!”



  “大将军神武!”



  邓飏三人又阿谀奉承起来,不动声色的转移了曹爽的注意力。



  曹爽朗声大笑,精神也来了,两只手对身侧美姬上下其手。



  引来二女的惊呼。



  邓飏、何晏两眼放光,笑声越发的放肆了。



  堂中顿时乌烟瘴气起来。



  鲁芝眉头一皱,不悦道:“大将军似乎忘记一事。”



  曹爽便摸索便喘气道:“鲁司马还有何事啊?”



  邓飏道:“春宵苦短,及时行乐,有什么事来日再谈也不迟。”



  鲁芝从软席上站起,走到堂中,对曹爽拱手一礼,“今次能破西海胡,西部都尉杨峥功不可没,此人颇有将才,又是大将军昔日部曲,昔日在骆谷之中,两次为大将军断后,身陷重围,此等忠义勇武之人,大将军若是不升赏之,岂不寒了前线将士之心?恕在下直言,太傅能有今日之势,皆因军功,而大将军麾下最缺的也是将才,万不可将疏远此人。”



  “对对对!”曹爽抽出一只手,拍了怕额头,“兴云功不可没,险些忘了。”



  刚拍了两下额头,手又伸进去了。



  “那依司马之见,封兴云何官职啊?”



  “既然夏侯将军升任秦州刺史,不妨升杨峥为征蜀护军,加平戎将军,任西平太守!”



  如此升赏不可谓不重。



  尤其是征蜀护军,权力极大,掌陇右诸军升赏,监督诸军,而西平太守,更是地方大吏。



  杨峥可谓平步青云。



  但鲁芝的话刚落地,邓飏、李胜就大呼:“不可!”



  李胜跳出来道:“杨峥不过一部都尉,多赏些钱帛也就是了,岂可授以重权?陇右诸将作何感想?大将军如此厚赐一介武夫,岂不令人耻笑?”



  邓飏亦道:“杨峥此人虽勇武,然护军、太守之位太重,恐其难以服众,届时惹出祸事,岂不是拖累大将军?”



  曹爽稍稍沉吟,目光转向桓范,桓范却只顾饮酒,仿佛没什么兴趣。



  鲁芝据理力争道:“韩非子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杨峥数千之众击灭冶无戴十万大军,一扫大将军昔日之颓势,何谈拖累,大将军若是不重用,才是令天下人耻笑!”



  一提起昔日颓势,曹爽面色不虞起来。



  邓飏当即跳出,指着鲁芝道:“大将军夙夜为国,何曾有过颓势?鲁司马休要信口雌黄。”



  “够了。”曹爽脸色沉了下去,连两支作恶的手,也抽离出来,冷哼一声道:“西北形势复杂,外有羌胡作乱,内有郭淮掣肘,不用兴云,还能用谁?派你二人去如何?”



  邓飏与李胜连连拱手。



  这番话让桓范、鲁芝眼神一亮。



  曹爽缓缓道:“西平太守为地方大吏,征蜀护军权力过重,不可加于一身,兴云今年才二十余岁,他日再建功,难道封他作刺史吗?”



  鲁芝等的也就是这句话,他深知邓飏等人的秉性,一定会从中阻挠。



  论语有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大将军思虑周详,属下考虑欠妥,既然如此,不妨升其为护羌校尉,以为大将军臂助。”



  “不错、不错!”曹爽大笑。



  护羌校尉在两汉时为边地大吏,秩比二千石,但汉末三国战乱至此,官爵层层加高,明帝大肆封赏以来,中郎多如狗,将军遍地走。



  洛阳有谣言曰: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



  魏明帝责问时任中护军的蒋济,蒋济竟大大方方的承认。



  是以护羌校尉也没有两汉时那么显耀。



  与太守同品级,侧重于夷务。



  正合杨峥屡次平定羌乱、胡乱之功。

 

(http://www.ccfang.cc/novel/MRPEOmOaMZq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