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争魏 > 第一百五十章 效死

第一百五十章 效死



  “主公在上,受属下一拜!”蒙虓当着所有秦胡的面,跪在血泥中,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战火已经熄灭,尸堆还在冒着黑烟。



  呛人的臭味令人闻之欲呕。



  杨峥站在蒙虓面前,“蒙首领……”



  “主公。”一排秦胡大小首领跪倒在地。



  然后是所有秦胡,老弱妇孺加起来,
 近两万人左右全都朝着杨峥跪下。



  一瞬间,杨峥感觉有种莫名的东西加持在肩膀上。



  西北民风彪悍之地,大家都是爽快人,虚伪客套大可不必。



  原本杨峥出兵就有收秦胡之心的意思。



  而蒙虓直接省略了中间环节。



  别人有心,杨峥自然无需客气。



  此次若无杨峥驰援,秦胡大抵会被羌人屠灭,
 如历史上一般渐渐消失。



  有付出就应该有收获。



  西平乃至西海的局势已然分明,不归附杨峥,
 就要被迷当吞并。



  秦胡与烧当羌有血仇。



  所以投效杨峥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带着心机与功利心,
 但这么老弱妇孺跪在自己面前,还是被小小感动了,往日信口开河,到了此刻全都说不出来,转了一圈向周围拱手施礼,“蒙诸位不弃,我杨峥在此立誓,你们的父母将不再如猪狗般被屠杀,你们的女人将不再受到欺辱,你们的孩子将茁壮成长!”



  “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蒙虓喊的最大声,激动的满脸胀红。



  这虽然是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但依旧有淳朴古风的存在。



  尤其是西北,性情耿直之人大有人在。



  也许杨峥的话是谎言,但对如今的秦胡来说,不啻于一丝渺茫的希望。



  男人们仰天长啸,发泄着心中的压抑与愤恨。



  女人们泪流满面,抱着孩子嘤嘤啜泣。



  老人漠然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动容。



  从未有人如此对他们许诺过。



  语言有时候轻如鸿毛,
 但有时候却重如泰山。



  杨峥拉住蒙虓的手,“今后我等皆是生死与共的兄弟、袍泽!”



  护羌校尉对一个秦胡首领说出这样的话,其震撼力可想而知。



  “主公!”蒙虓的眼眶中噙着泪水。



  没经历他的苦难和绝望,旁人自然无法体会他的心情。



  之后,杨峥下令收治伤员,转移妇孺、牲畜。



  烧当羌只是被击溃,随时可以重整旗鼓。



  谷中尚有战马四千多匹,加上缴获的,一共六千匹。



  算是不小的收获。



  而秦胡是比羌人更优秀的骑兵。



  正在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时,斥候慌忙从西北而来,“将军,归义城八千羌骑突袭西都!杜长史有密信。”



  杨峥眉头一皱,迷当果然还有后手。



  此前的军力布置偏向临羌城,西都只有一千三百多士卒。



  而杜预在临羌城危急之时,还派过去五百轻骑。



  西都兵力更是捉襟见肘。



  杨峥的所有家当都在西都,万一被攻破了,也就大势已去。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杨峥还是能沉住气的,打开缣帛,几列遒劲有力的字体映入眼帘:西都、临羌皆高枕无忧,将军当先取建威城、再取归义城,
 大小榆谷无备,则突袭之,有备,可袭击山口城,断迷当之后,此为战机,不可错失!



  看完信,杨峥心中大石落地。



  不愧是能同时进文庙武庙的牛人。



  此战若是不能重创迷当,让他缩回大小榆谷,西平将不得安宁。



  至于西都能不能守得住,杨峥选择相信杜预。



  “蒙虓!”杨峥沉声道。



  “属下在!”



  “既然是一家人,我就不瞒你,钟羌正在攻我临羌、西都二城,我需借你之力!”



  “主公何出此言?秦人愿为主公效死力!”



  以蒙虓的性格,居然决定认杨峥为主,自然不会口是心非。



  时间紧迫,杨峥也没多余的废话。



  亲自遴选秦胡青壮,得骁骑两千人。



  手上兵力瞬间达到四千。



  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锐。



  经历了灭族的危机,秦胡眼中都闪烁着仇恨,虽然疲惫,但在复仇心的驱使下,一个个抖擞起精神。



  杨峥目光扫过众军,“诸军随我反击。”



  “杀!”



  “杀!”



  “杀!”



  四千多柄刀矛举向天空。



  似乎在一瞬间,两千余秦胡就融入了杨峥麾下。



  为了节省体力,杨峥下令所有士卒上马。



  留下百余头脑灵活的亲兵,组织秦胡先迁入安夷城。



  战马奔腾,很多士卒都抱着马脖子睡着了。



  为了不让自己掉下去,用缰绳缠住腰身。



  杨峥也在马上迷迷糊糊,感觉眼皮有千斤重。



  寻常士卒只需听令行事,而杨峥却要耗费心力。



  疲累是寻常士卒的数倍。



  奔波一天一夜,终于听见黄河的咆哮声。



  归义在黄河之北,建威在河南,二城夹河相首尾,互为犄角。



  汉和帝年间,金城长史上官鸿、护羌校尉侯霸鉴于大小榆谷附近土地肥沃,奏请于归义和建威两处屯田二十七部。



  大汉轰然倒下后,这些屯田也便宜了羌人。



  曹魏的精力在西南和东南,不可能涉足至此。



  两座城池在山峦间若隐若现。



  杨峥令诸军下马休整,派出斥候打探二城守备。



  几日颠簸,杨峥脚一落地,就睡着了。



  被推醒时,月悬中天,万籁俱寂,只有黄河水在嘶吼。



  “归义城建威城皆防备森严,我们兄弟距离三十里外,便被敌人的暗哨发现!”斥候身上带着血,想来这一路也不容易。



  迷当完全不给机会啊。



  杨峥心中懊恼。



  夺回归义建威二城,只是第一步,就这么有难度。



  站在山丘上眺望西面,只见归义城中侦骑四出,敌人已经警觉了。



  难道要强攻吗?



  大汉修建城池的质量,毋庸置疑。



  很可能所有人的性命都填上去都不够。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现在敌人守城的兵力还在己方之上,这怎么打?



  “属下愿为前锋!”蒙虓看出杨峥的难处,上前请战。



  他的好意杨峥自然知道,但既然接纳了秦胡,秦胡就是自己的手足兄弟。



  不能让他们白白上去送死。



  杨峥苦思冥想,忽然看到河南建威城有几队羌卒向河北归义城行进。



  两城间隔约在十里左右。



  中间一座河桥相连。



  建威城地处河南,附近除了河桥,没有其他桥梁渡河。



  这大概是他们的信心所在。



  兵法有云: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避敌之实,攻敌之虚,此为上计。



  城是死的,黄河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倘若先拿下敌人背后的建威城,对敌人的心理打击何其之大?



  彼时,归义城就成了河北的一座孤城,或许能不攻自破。



  杨峥心念一动,“斥候,附近可曾还有其他渡河之处?”



  几个斥候全都摇头。



  杨峥不禁失望,渡不了河,看破敌人的弱点也是枉然。



  黄河水声轰隆作响,仿佛在嘲笑杨峥的异想天开。



  “附近可有水流平缓处?”



  斥候们又摇头。



  这他娘的怎么办?杨峥老血憋在胸前。



  “此地之南二十三里,有一青羊峡,水流有所减缓。”终于有名斥候想起来了。



  有所减缓,就是还有机会!



  邓艾六七十岁的高龄,裹着摊子就往悬崖下滚,最终偷渡阴平,成就不世之功。



  这年头干什么都得玩命!



  “全军起行!”杨峥一声令下,向下游行进。



  二十里地,战马两个时辰就到了。



  此时天色已亮。



  的确如斥候所言,水势有所减缓。



  但河面上到处都是方圆两三丈大小的漩涡……



  仿佛一张张怪物的嘴,等着血肉来自投罗网。



  杨峥的老血上升到喉咙里,更难受了。



  这他妈的能渡河?



  斥候眼神躲躲闪闪。



  但现在也不能怪他。



  “我来!”刘珩二话不说,扯下盔甲和衣服,赤、条条的走向河边。



  “你着什么急?”杨峥一口老血恨不得喷他脸上,“先去砍伐木料,弄些绳子。”



  人多力量大,不用一盏茶的功夫,木料绳索都有了。



  几条木排瞬间就制作完成。



  杨峥望着那些漩涡直皱眉。



  刘珩动作太猛,把衣服都扯烂了,只能拿几片盔甲遮挡密处,“我来!”



  动作有些滑稽,但杨峥却笑不出来。



  这厮虽然粗鲁狂躁,却格外忠心。



  现在他是用命来报答自己。



  刘珩直接就把绳索捆在身上,“将军安心,我刘珩死不了,小时候村口黄瞎子说我有王侯之命。”



  “当心!”事已至此,杨峥只能让他上了。



  也只有他的神力,能在河水中挣扎出一条命来。



  刘珩踩上木筏,扔掉挡在密处的盔甲,凶器直接暴露在朝阳下,回头,神色扭扭捏捏,“万一、万一属下没了,将军一定要记得那几个秦胡女人,肚子里说不定就有我的种。”



  “你绝不会出事!”杨峥道,“这一关过了,老子给你娶一百个女人!”



  “哈哈哈,好!”

 

(http://www.ccfang.cc/novel/MRPEOmOaMZq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