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争魏 > 第五百二十七章 兵临

第五百二十七章 兵临



  刘禅思之良久,并未答复。



  谯周察言观色,“莫非陛下担忧大将军?”



  刘禅叹道:“大将军在剑阁犹有四万重兵,钟会在汉中虎视眈眈……只恐他日成都还是血流漂杵。”



  “钟会自保尚难,杨峥勒兵骆谷,则是南下之兆,钟会非其敌手,至于大将军,有陛下之诏令,三军岂会随他摆布?”谯周道。



  有人愿意投降,自然有人愿意死战。



  投降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注定是要背负骂名的。



  眼下,姜维已经成了棋盘上唯一的变数。



  也是刘禅无法掌控之人。



  谯周说的轻松,但谁都知道姜维的决心。



  这二十年多年来,也只有姜维矢志不渝,一心一意的北伐,恢复汉室,完成诸葛武侯的夙愿。



  夏侯霸开口道,“臣素知大将军,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会放弃,忠志之士不可辜负。”



  刘禅点点头,“那就有劳车骑将军入凉军商谈。”



  这才是刘禅召见夏侯霸的本意。



  而夏侯霸一直躲躲闪闪,也是在极力避开,没想到刘禅还是点了他的名。



  夏侯霸心中苦笑,这并不是一件好差事,杨峥或许会卖自己几分薄面,但城外的凉军会给这个面子吗?



  就算事情办成了,名声也不好听,背叛故国,卖主求荣……



  在他眼中蜀国早就油尽灯枯了,成都也一定守不住。



  因为城中仅有的守军和百姓都不愿再抵抗下去了。



  几年之前,那首童谣便满天飞,已经深入人心。



  投降,活下去。



  抵抗,很可能被屠城……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夏侯霸跪伏在地,为了这一城的百姓,他也要促成此事。



  “有劳将军!”



  夏侯霸刚退下,还未走远,又听到背后传来丝竹管弦之声,隐隐还有刘禅与黄皓的嬉笑声。



  夏侯霸一愣,不禁佩服起刘禅,这个时候,还有如此雅兴……



  凉军直抵城下。



  三万凉军自然不足以围困偌大的成都城。



  在城西北角立下营寨,也并没有着急进攻。



  夏侯霸一入凉军大营,只觉杀伐之气贴着后背直窜脑门,士卒列成两列,眼中寒光闪闪,不怒自威,每一个人的脸上都仿佛一柄出鞘的长剑,盔甲上的血迹,身上的伤痕,更添几分凶煞之气。



  精气神完全不是成都中的人可比。



  身边的几个蜀官和随从护卫的禁军全都一脸惊恐。



  气势瞬间就被压了下去。



  夏侯霸心中不免又是一番感慨,没想到当初收容的一个部下,竟然会在苦寒之地崛起,一战灭司马昭十六万大军。



  具备了与司马氏分庭抗礼的资格。



  夏侯霸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弟弟夏侯和投附司马昭,他自然知道,乱世之中,无可厚非,倘若夏侯和不投附司马昭,则有可能夏侯渊的一支会遭到清洗。



  而蜀国若投降凉州,不用说,夏侯氏在凉州的分量也会增加不少。



  凉州的主母就是夏侯家的。



  曹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故国早就物是人非。



  人上了年纪,难免感伤。



  “预恭迎夏侯公!”杜预领着十几员凉军出帐迎接。



  士卒精悍,将领更是龙精虎猛。



  其中还有不少羌胡将领。



  “元凯多礼了。”夏侯霸连连拱手。



  “将军乃君侯之恩主,凉州上下皆铭记将军恩德。”杜预执礼甚恭,说话之间已将夏侯霸迎入内账。



  随行的几个蜀官则全被挡在外面。



  帐中只有杜预、夏侯霸两人。



  “蜀主所虑者,唯姜伯约一人耳。”夏侯霸也不废话。



  “姜维忠心汉室,矢志不渝,诚为天下之志士也,只可惜不能为凉州所用,天下大势也非他一人能扭转。”



  “蜀国若降,凉州能善待蜀主、及蜀中百姓否?”夏侯霸换了一种口吻,毕竟这么多年刘禅对他不错,还是要为蜀国着想的。



  “这是自然,君侯为人,将军难道不知?”



  没有外人在场,两人的谈话效率反而高了不少,所有东西都摆在明面上。



  成都虽然空虚,但蜀国并不是没有筹码。



  南中还有霍戈万余人马,永安有几千精锐。



  汉、乐二城也都在蜀国手中。



  “兴云为人,某自然知晓,否则也不会接这一趟差事,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多言,成都必降,我这就回禀陛下。”夏侯霸起身就要告辞。



  杜预却道:“其实不必着急。”



  夏侯霸一愣,“这是为何?”



  “钟会、姜维对峙半年有余,人困马乏,粮食将尽,成都若坚守,这几日间必有大战,成都若降,则前线必生波折!”杜预慢悠悠道。



  西面棋盘上,最大的敌人是钟会。



  杜预不仅在考虑蜀中,亦在谋算汉中!



  姜维与钟会决战,那么骆谷中的杨峥才可以黄雀在后,坐收渔翁之利。



  而且,杨峥大军南下,击败钟会,蜀国才会输的心服口服。



  夏侯霸皱眉道:“姜伯约钟士季皆非常人。”



  “眼下大局其实不在成都,而在剑阁,在汉中!在下所为,也是为了多保留蜀中几分元气,若在下所料不差,蜀主决心仍未定下。”杜预拱手道。



  还有一个原因,凉军推进至此,其实也是疲军,无力攻下成都。



  刘禅不派别人,而派夏侯霸前来,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不过是在试探而已。



  真要投降,就应该是樊建这个级别的官员前来。



  夏侯霸笑道:“不愧是杜元凯。”



  成都城墙上,一人站在城墙上,满眼忧虑的望着西北面凉军大营。



  蜀国人心早已分裂,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刘禅的想法不是所有人的想法。



  在某些人看来,蜀国远没到覆灭的时候,还有挽回的余地。



  “什么人?”令狐盛领着十几名禁军在城头上。



  走进一看,却是尚书令樊建穿着一身麻衣,如个寻常百姓一般,也没有带随从,所以一时没有认出。



  樊建是个极为低调之人。



  以至于世人皆知诸葛瞻、董厥,而不知樊建之名。



  出身荆州义阳郡,与董厥是同乡,初为诸葛武侯掾吏,看似不起眼,却是荆州系中的中流砥柱。



  多次参与北伐,亦与杨仪谋划诛杀魏延。



  近日朝中发生的所有事,包括蜀主与夏侯霸、谯周密谈,以及夏侯霸入凉营,全在他眼中。



  刘禅绕开他,本就是对他最大的不尊重,更是对荆州士人的……忽略!



  益州士人与凉州走的近,自然荆州士人就与凉州走的远了。



  “拜见樊令君!”令狐盛赶紧下拜。



  樊建一见是黄皓门下之人,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107/107629/28525169.html

 

(http://www.ccfang.cc/novel/MRPEOmOaMZq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