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古村故事
袁文清要杀我们?
“你说的袁文清就是埋在半山腰上那个死了近四百年的袁文清?”张启生手里握着刚才砸过年轻男人的石头问。
年轻男人疼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想收回手却又被我死死踩着,完全无力法抗,只能妥协,冲我们不住地点头,道:“是是是……就是他!”
“放屁,一个死人他为什么会叫你们杀我们?”张启生满脸愤怒,“你小子给我老实交代,再说谎我弄死你信不信?”
张启生愤怒扭曲的脸,和瞪眼盯着年轻男人的表情特别狰狞,高高举起的石头对准年轻男人的脑袋。
这一石头砸下去,就算不立马死人,脑袋上起个大窟窿是非常有可能的。
年轻男人也是个怕死的主,忙不迭地开口:“我说的都是真的,没有骗你们,真的是他要杀你们,我没有骗你们,大哥,你放过我吧……”
一个去世了四百年的人要杀我们?
袁文清坟墓裂口,他很可能已经化作了一个极度穷凶极恶的‘鬼魂’,在我们查他坟时用一只黄鼠狼对我们发出警告,但若真的是他想杀我们,何必让四个人动手。
一个鬼魂,杀人有千千万万种的方法,何至于用如此迂回的方式?而且这次杀人还未成功,被我们逃出来不说,还逮住了他们的小尾巴,岂不是在自己作死?
听着年轻男人的话,再去看着火的房子。
虽然看起来并非很陈旧,但屋内摆设及其简单,就拿我们睡觉的屋子来说,只有一张很破旧的床,床上甚至没有一张被褥,只有一个木头板子,板子上铺一层稻草。
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一个木柜,和一张木桌,木桌缺一条腿,木柜表面看着干净,仔细看时发现柜子的贴墙的两条腿上已经长出了发霉的小绒毛。
还有,屋内的墙角也像是最近才被人清理过,但不够仔细,墙角潮湿,也有很多霉灰。
昨晚刚进屋里的时候,有一股很浓烈的发霉的味道传来,当时我只觉得这里居住着一个老人,疏于打扫才会这样。
仔细一想,这里前前后后二三十里全都是山路,没有别的人家,偏偏路边立着这么一个破旧茅草屋,里边只住着一个老人,没有家人,屋前屋后也没有说种点小菜之类,这个屋里更没有半点食物,没有丝毫生活用具,老人吃什么?用什么?甚至连厕所里都是干干的,完全看不到粪便。
昨晚老人对于我们的到来并没有感到惊讶,对我们的借宿也并没有拒绝,就像预料到我们的到来一样,恐怕那个老人并非房子的主人,而是青瓦村里的人。
联系手机照片里看到那个躲在石墓便偷窥我们的人,让我意识到,恐怕从昨晚我们离开到今晚,一直有人在跟踪我们,窥探了我们所有的动作。
这些种种,就是方才我在屋里突然说‘有人要杀我们’的原因。
我猜测青瓦村里的人恐怕一早就预料到我们不会就此轻易离开村子,今天白天下过大雨,不方便扎营,我们不敢回青瓦村,就一定会在附近找房屋避雨。
方圆几十里内,只有这么个破房子,所以有人提早把房子收拾出来,等着我们上门,然后……伺机杀掉我们,以此杜绝我们再查下去。
青瓦村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子,一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之前疯女人的死,可能就是因为她和我们接触,村里人害怕她把村中秘密告诉我们,所以杀人灭口,后因为我们不肯离去,再故技重施,对我们浇油放火,想杀我们于睡梦之中。
这个地方破旧落后,死几个人根本不会有人发现,就算发现,这里距离青瓦村近二手多里路,他们完全可以无罪推脱。
思考间,传来年轻男人的声音,说:“要杀你们的人,确是袁文清没错,不过不是他亲下的命令,而是他授意给村中的一位萨尼。”
“萨尼?”旁边郑天泽不明白的笑声低估。
“一种对巫师的称呼。”张启生解释,“代表了一个名族或是他们整个青瓦村的智者,也作通灵人。”
年轻男人点头,说萨尼是他们村中最德高望重的人,袁文清去世这些年,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能与袁文清通灵的萨尼。
这位萨尼不仅本事高,通晓古今,对青瓦村也无比的了解,他每次的出现,都会传达一个袁文清吩咐。
说一句花不夸张的话,他就是袁文清的化身,就是袁文清的转世。
我听得一阵好奇,忍不住想问那位萨尼是何方神圣,没想到张启生抢在我之前开口,问年轻男人道:“我现在不想管你们什么萨尼、苏尼的,我就先知道袁文清究竟是谁,他和你们整个青瓦村的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们要听他的话,还为他守墓近四百年?”
年轻男人并不回答,‘哎呦哎呦’地叫了两声,低声唤道:“手,我的手……”
我这才意识到我还踩着他的手,忙松开,看他抓着自己的手吹了又吹,在张启生再次追问袁文清与青瓦村村中人的关系之后,方才缓缓道来。
他说:“因为我们村里的所有人,都是‘袁主’的守墓人。”
‘袁主’是青瓦村中人第袁文清的统一称呼。
守墓人几个字说出来,我们还是有几分惊讶,虽然我早猜到袁文清不简单,也想过青瓦村里的人说袁文清的后裔,或者是仆人,但不曾料到竟是守墓人,而且一守就是近四百年。
年轻男人说,袁文清是袁崇焕后代。
袁崇焕是明朝大臣,曾抗击过后金,也就是后来的大清朝,本应该是一代英雄,怎奈当年宦官魏忠贤当代,使用离间计,使皇帝朱由检认为与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而将其遭凌迟处死。
历史上有关袁崇焕的说法是膝下无子,但事实上,他的妾侍为他诞下两个儿子,在袁崇焕死后,其母子三人在袁崇焕护卫的护送下离逃离,后遇追兵,母子三人分开,一母一子跟随护卫袁进离京城,而袁文清则跟随一名姓黄名应人的人而去,隐匿在京城的一个郊区。
这位黄应人原是袁从焕身边信人,袁崇焕死后便一直袁文清身边,保护他,教导他。
袁文清从小跟随其父袁崇焕习武,哪怕后来父子分离,他也坚持练武,想着长大后为父报仇,不想后来误打误撞的进了朝廷,改名换姓帮清朝做事,抗击倭寇,收复残留明军……等等,甚得当时大汗努尔哈赤的心。
在袁文清四十岁那一年,被有心之人查出他的过往,知晓他是前朝大臣之子,努尔哈赤愤怒异常,当即将袁文清打入狱中,并判了斩首之刑。
就在刑场之上,黄应人带上几名亲信出现,将袁文清从闸刀之下救下,几经辗转,历经山水到了青瓦村。
袁文清身体原本很康健,但入狱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染上重疾,加上后来多番跋山涉水,变得更加虚弱,到青瓦村不到三个月便患病而亡,青瓦村的名字,就是在他去世之前留下的,而村里如今的人,全是当初袁文清几名亲信的后人。
“你叫什么名字?”好一会后,张启生问。
年轻男人对张启生的问题有些疑惑,不过还是如实回答:“佘良荣。村里大多数人都姓佘,我们世世代代遵循古训为‘袁主’守墓。”
守墓人并不稀奇,古代达官贵人不乏有守墓人,只是这么多年一直守着倒是挺难得的,不过听来听去,这个故事里,除了一个黄应人的名字里带有和‘黄鼠狼’相同的‘黄’字之外,似乎并没有其它有关‘黄鼠狼’的事情,前前后后都是黄应人如何救袁文清。
既然如此,为什么袁文清的墓前要雕那么大一尊黄鼠狼的雕塑,要雕塑也该是黄应人的相才对?
我向自称佘良荣的年轻男人问出自己的疑惑,他笑了笑,回答说,当年袁文清和黄应人、以及一众亲信来到青瓦村时,村子还只是一片废弃的荒山,他们一行人疲劳过度,刚到山脚就累得纷纷趴下,关键时候出现了一群黄鼠狼,成精一样给他们叼来水和食物,让他们从濒死状态活了过来。
“成精的黄鼠狼?”张启生惊讶。
佘良荣点了点头,“祖训名册上有清晰的记载。”
佘良荣说据他祖先留下的名册上记录,当时他们到了青瓦村之后,大家累的累,病的病,纷纷昏迷,当他们醒过来之后,却发现黄应人不见了,只在他待过的地方留下一件他身上穿的黄颜色袍子。
大家纷纷猜测他去了哪,偷偷离开了,死了、尸体被野兽叼走了,各种猜测应有尽有,但很快被袁文清呵斥,禁止大家非议,他说黄应人没有死,也没有离开,而是化作了黄鼠狼,给他们送吃的,送喝的。
袁文清还说,黄应人本身就修炼成仙的黄鼠狼,这些年之所以幻化成人形,就是为了保护他,将他护送到安全的地方之后,他疲累不堪,所以变成了原来成仙前的黄鼠狼的形状。
袁文清因为在狱中染上疾病,加上后来路上的各种奔波,到青瓦村不到三个月便去世了,死前将此地命名为青瓦村,并且在弥留之际,告知自己最信任的亲信,等他死后,一定要在他的坟前雕上黄大仙的雕像,让黄应人永生永世待在他的身边,也告示后人黄应人倾尽一生的光荣事迹,让后世人记住他,缅怀他。
说完这些,佘良荣沉默了一会,再缓缓道来:“这就是袁主与黄大仙的故事,也就是袁主坟前立黄大仙雕像的原因。”
“黄大仙,石墓前明明只是一尊黄鼠狼的雕像嘛。”郑天泽站在一旁小声嘀咕,话音一落,佘良荣以及拖拉机上另外三个老人纷纷转头,直直看向镇天泽,眼神直勾勾的,隐约还带着些许愤怒,估摸着是很不喜欢镇天泽这样的说法。
郑天泽感受到他们的目光,忙缩了锁脑袋,往后退了两步。
张启生站出来问佘良荣:“也就是说,黄鼠狼……哦,不,那位黄大仙在你们心里,是跟你们的袁主一样的地位?”
佘良荣点了点头,道:“祖训里留有袁主临终前的原话,我们所有人不得妄议黄大仙,否则必将受到袁主的苛责。”
事情说到这里,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整个青瓦村与袁文清墓、以及黄鼠狼石雕之间的因果,只是……
佘良荣的故事里无论袁文清,还是所谓的黄应人黄大仙都是好人,为何因为小溪骑在黄鼠狼雕像上照了照片,就做出害死小溪,又伤及无辜,致使柳柔和郑天泽犯病?
(http://www.ccfang.cc/novel/Mc40L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