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1991 >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教育改革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教育改革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省委的几个重要领导,李瑞,陶和平,应家平,马育良。http://m/356/356984/



 他们对陈广生印象都不错,也了解他为人。



 所以在不触犯组织原则的情况下,他们肯定是要帮自己浙省的人。



 陈广生赶紧笑了笑。



 “那就好。”



 两人说了几分钟,席自然就离开了,因为陶和平的会议马上要结束。



 他身为秘书,肯定要过去。



 几分钟后,陈广生进入了陶和平的办公室。



 一段日子不见,陶和平还是那副沉稳如水的样子。



 他正在看手中的文件,见到陈广生,指了下面前的椅子,让他坐。



 “广生,你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等陈广生坐下,陶和平才放下文件,微笑着看向他。



 “陶省长,这,我……”



 陈广生一时语塞,他来就是想打个招呼的,哪有什么事。



 但陶和平是一省之长,他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自己没什么事,跑来就为了打个招呼,似乎说不过去。



 见到陈广生这副囧样,陶和平笑的更开心了。



 “行了,我知道你在南圳做的事,没关系,只要不违法,谁也无权干涉,倒是我有个事,得麻烦下你。”



 陶和平一句话,化解了陈广生的尴尬,可却让陈广生很不解。



 “陶省长,不知您有什么吩咐?”



 “看看这份文件。”



 陶和平说着,将他刚才看的递了过来,陈广生马上起身双手接过。



 “浙省第六次教育研讨会摘要,即对现有的教育改革草案。”



 这是文件上的名称,紧接着,陈广生就看向了内容。



 这个会议,是刚刚开的,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刚刚结束的,第五次教育改革大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平稳期,经济发展的飞速增长,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越发的尖锐起来。



 就是高端人才的急缺,就目前而言,我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发展。



 和六零后与七零后脱不开关系。



 这一辈的人很多家里,都是兄弟姐妹四五个,六七个也正常,大大的增加了我国的劳动力。



 可经济的发展,光靠劳动力不行,还得要技术,要专业性人才。



 可这一辈人,大都没上过什么学,十个里头,能有一个高中毕业就算不错。



 所以教育改革的日程,就提了上来,光是九年义务教育还不够,还是有很多孩子读不起书。



 城里的孩子还行,可穷地方的孩子,很多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去城里打工。



 文件里写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度不够。



 更重要的是思想,很多父母觉的,孩子书读多了没用,能识数认字就行,这样的人,基数比例占的很大。



 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想办法改变。



 很快,陈广生就看完了整份文件,里面倒是提到了一些改革措施,可说白了,都是在敷衍。



 都是加强宣传,思想教育什么的,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这不得不说,是一项比较悲哀的事情。



 因为在华国,教育方面,自始至终的投资比例,都是非常小的。



 “陶省长,我不太明白您找我的意思。”



 陈广生想了会儿,还是张口问道。



 难道说,是想让自己来想办法?这不应该,自己只是个商人而已,怎么着也轮不到自己来操心。



 “广生,我听说你的万顺集团,就搞了自己的学校,现在反响非常好,很多公司外的人,也很像把自己孩子送进去。



 所以你应该是有些心得的,另外省里准备将阳市,做为一个改革的试点区,你有什么想法,大胆的和我谈谈。”



 陶和平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关心,还来问陈广生,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京城方面的。



 当初陈广生去京城时,曾和卢振山,一起去拜访过一些老领导,还谈过教育方面的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教育部的会议开完后,好几位老领导,都过问了这个事。



 能让这几位老领导都上心的事,陶和平觉的,有必要问下陈广生的意见。



 这件事要是做好了,政绩什么的先不谈,它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听到陶和平说,准备让阳市做为改革试点区时,他就已经了解了。



 毕竟现在的阳市市委书记伍林,原先就是教育系统出来的,在他曾经执政的连云市,教育也一直是他所侧重的。



 因此阳市,在改革执行力这一块,肯定是最到位。



 想了想,陈广生说道。



 “陶省长,那我就简单谈谈了,首先我认为,教育部的这次会议,提出教育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实教育说白了,就是三方面,家长,学生,学校师资。



 只要这三方协调好,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首先说家长,我看文件中提到,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



 其实这恰恰错了,据我了解,实际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视,但没办法,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去了学费。



 但一个孩子上学,依旧要花钱,而且家长需要挣钱养家糊口,很多孩子都跟着爷爷奶奶,除了在学校之外。



 回家就要干活,烧饭,劈柴,喂猪喂鸡什么的,非常普遍。



 这么一来,孩子的成绩就很难上去,家长们当然就不想,孩子接着往下念。



 而学生,有很多孩子的学习环境非常糟糕,穷一些的地方,甚至连本子,铅笔这样最基本的东西,都难以满足,山洞里,窑洞里。



 这些都是教室,一个班里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他们渴望学习,却学而不得。



 其三,学校师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学校的数量,是远远无法满足,让所有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的。



 特别是山里,农村,学校更是稀少,里面的老师不用说了,很多都是当地的村民,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知识,有的是初中毕业,甚至还有小学毕业的。



 顶多教孩子们认识几个字,和一些简单的算术,这属于有心无力。我国目前很多地方都是农村,所以义务教育福利,实际上很多孩子都无法享受到。

 

(http://www.ccfang.cc/novel/MtSpa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