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的心中有福田 > 第四十一章 本章主要是废话!

第四十一章 本章主要是废话!



  那宝甲的材质和下阳侯府的长枪差不多,都是出自地龙珠,不惧酸液喷溅,刀枪不入,防御无双。





  只是,郑小明这次出来是巡视祭扫,不是上战场,那种宝甲并没有带出来而已。





  在大楚,哪怕是公侯动用这等宝甲,也是需要提前向朝廷报备,而且只有出了京师之后才能穿戴使用的。否则一律以谋反论处!





  无他,实在是勋贵武将们本身的战斗力就已经强悍无比,如果再穿上那种刀枪不入的铁甲,妥妥的就是一个万人敌。若是闯入皇宫刺王杀驾怎么办?





  总之,那种宝甲差不多算是导弹一级的武器。虽然没有加装核弹头便是了!





  而像是郑小明这种修炼到真气贯体,刀枪不入的勋贵一般都会自请前去坐镇边关,轻易不会回到京城……





  这也算是朝廷和勋贵之间的默契!





  只是谁也想不到,郑小明居然无声无息之间,修炼到了这种境界。





  那家将又喜又惊,喜的当然是郑小明居然修炼到这种境界,就有资格坐镇边关,成为总兵官。





  但是忧心忡忡的也正是这一点,边关苦寒,哪里有京师繁华热闹?





  大多数人都是宁可在京师的花花世界享受人生,谁愿意去吃苦?





  所以勋贵将门子弟,都不愿意太过努力学武,就是怕一个不小心被派去边关,一辈子再也回不去京师。





  勋贵子弟当中,差不多已经有着二三十年,没有出现过这种等级的高手了!





  和那家将又惊又喜的情况不同,李志却是一脸欢喜:“恭喜侯爷,贺喜侯爷。日后能够前往边关,大权在握,一展胸中抱负了!”





  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和郑小明搞好关系,日后郑小明外放为总兵官,他也好派去监军。





  虽然外派监军没有资格进入司礼监,日后成为大权在握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那种实际上的“内相”。





  但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这条路艰险无比。宫中内书堂出身的宦官无数,能成为司礼监秉笔的就那么一个。竞争实在是太过激烈。





  就像是朝廷那么多的文官,不是每一个都抢着去当内阁首辅一样。宦官们也不是每一个都争抢去当司礼监秉笔。





  李志宁愿走另外一条路!





  郑小明澹澹地笑了一句:“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等我们平安到达中京再说其他!对了,刚才伤亡了多少兄弟!”





  那礼部祠祭主事就回答:“一共十二个!侯爷,原本伤亡不至于这么惨重的,都是你非要冲出去,导致诸人跟随,这才伤亡这么大,侯爷下次一定要引以为戒!”





  这话顿时让人侧目,就连李志都不满的等了他一眼。





  这边刚刚打了胜仗,所有人都是兴高采烈的时候,这位祠祭这时候说这种话,简直就是扫兴。





  郑小明却是点点头,道:“尽量救治!”





  他抬头望天,看着漆黑夜空说道:“现在时间还早,这一夜恐怕还不会这么容易过去!”





  那家将就使了一个眼色,暗自对郑小明道:“侯爷,要不要找个机会做掉那个头巾客,免得他在乌鸦嘴,回去对侯爷不利。到时候就说他不小心没在魔灾当中!”





  自古军将铁血杀伐,哪个是好像与的?战场上趁机干掉几个监军,文官之类的事情简直是太多了。





  当然那些监军,文官统帅趁机弄权,搞死几个武将的事情也太多了!





  比如派你去打最危险的仗,一次不死多来几次。





  再比如派你出去打仗,粮草却跟不上……





  还有不少眼高手低的文官,学点兵法学了一个半套子,去学兵圣杀吴王宠妃立威那一套,进了军营,先杀几个跋扈大将立威。





  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袁某人杀皮岛总兵那件事了!





  所以文武之间互相扯后腿,互相坑的事情不胜枚举。如果再加上宦官,那就更复杂了,简直是个三国杀了!





  





  真正带兵打仗的人当中,心慈手软的机会没有。





  有着机会先清除后患之类的事情,该做的时候还是要做的!





  像是吴纯圣那种虽然坑人,但是起码还是赏罚公平的已经算是名将了!





  郑小明瞅了他一眼:“不用!这位郎中大人既然当面说出来,那就没有准备背后使绊子!”





  倒也是这个道理,那祠祭郎中真想要找麻烦这个是时候根本不吭声,安全回到朝廷之后,找机会参郑小明一本,用兵残暴,不恤士兵之类的奏章就是了。





  到时候文官为了打压勋贵武将们的影响力,肯定会十分上心。





  而皇帝为了敲打打胜仗的武将,免得其持功自傲搞不好也会顺水推舟,敲打一下,然后再重赏抚慰。





  这些东西几百年下来都成了套路了!





  而这些套路也保持了各大势力之间的平衡,维持着大楚朝廷的运行。





  体制就是一台机械,所有人在其中,就是一个零件。必须都要符合机械的运转,而不能出挑……





  否则就容易让机械停摆!





  这种道理,学帝王术的皇帝清楚。





  传承了几百年的勋贵公侯们也清楚。





  朝廷当中,那些从平民当中考出来的文官们大多是不清楚这些的。他们大多是真的敌视宦官,还有勋贵们。





  只有最高层的那些六部高官,内阁学士们才懂得这些。





  而说实话,宦官们当中懂得这些的更多……尤其是内书堂出身的宦官。





  因为这些家伙们受到的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精英的教育。





  当然,内书堂中,能够接受这种教育的每代都不多,也就只有几个,是作为以后的“内相”种子培养的。早早都被一些太监大裆们收为义子了!





  话多说一句,另外一个世界的某个朝代原本这一套体制运行的是十分完美的。





  但是偏偏出了两个不是太子出身,没有接受过帝王术教育的皇帝,将这套体系大肆破坏。





  第一个这种皇帝天分极高,虽然没有学过帝王术,自己却学会了申韩法家那一套的权术,自私自利,是真正只管自己快活,不管天下死活的,把这种制度破坏了一次。



 

(http://www.ccfang.cc/novel/N1aMQ9v1aWm.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