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明末洪英传 > 第103章 朝堂议政(推荐期间,求推荐,求收藏。)

第103章 朝堂议政(推荐期间,求推荐,求收藏。)

“怎么天黑啦?!”



  伴着一人呼声,打断了众官员的争执。



  百官抬头。



  天空中,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片黑云,厚厚的压在京城上空。



  “看来,今年头场雨要来咯。”有官员道。



  ……



  “圣上驾到  ~  !”



  皇帝临朝,百官行礼。



  小皇帝朱由校在人群中找到殷复声的身影,含笑道:“殷爱q……”



  “陛下,臣有本启奏。”



  皇帝抬手,“卿”字还没说出口,就有人跳出来,向上递奏章。



  朱由校只得把话又吞回去,看来人,是礼部一官员。



  “陛下,壬戌科三甲榜已出。一甲三人,二甲七十七人,三甲三百二十九人。此乃陛下登基以来首次科考,殿试是否隆重对待?”



  “不必,照往年惯例举行即可。”朱由校草草回了一句,又看向殷复声。



  这次,朱由校只是张了张嘴,就立刻站出一人,乃是户部左侍郎陈大道。



  “陛下,边关战祸,北直隶多地连年受累,臣请陛下减免其地赋税。”



  话音刚落,户部右侍郎李长庚上前奏道:“陛下,年初晖城,巨野等地大震,地裂声响,房屋倒塌,死伤甚重。望陛下发银赈灾。”



  “陛下,臣也有一本。”户部的人说完,兵部再出马,金之俊作为兵部郎中,当然也不甘落后,奏道:“延安,黄花峪等地百姓常受河套蒙古人劫掠侵扰,望陛下加派该地守军。”



  “陛下,臣也有本启奏。”



  “臣也有一本。”



  “臣也……”



  朱由校面前,哗哗啦啦站满一排人。



  一句接一句愣是没给他机会和殷复声说一句话。



  叶向高,邹元标,汪应蛟等几个朝中老臣个个颔首低眉,面现一丝得意。



  这里哪一件事不需要银子,哪一件事情不得议个几日。



  轮到陛下有空赏你,也不知又是何时了?



  你个毛头小子,初来乍到的,敢不拜我们的码头?



  叫你知道,这天下虽是陛下的天下,可这朝堂,却是我们的朝堂!



  奏事官员,齐声道:“请陛下圣意裁决。”



  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一排人,朱由校是哭笑不得。



  你们是商量好的吧?这么多事,昨日干嘛去了?都挤到今天。



  不打算让朕用膳了吧这是。



  “减税,赈灾,增兵……”朱由校随口默念。



  这时,朱童蒙上前道:“陛下,边关战事频发,所需钱粮甚重,而国库空虚。依微臣所见,当增收赋税以备边需。”



  “不可!”



  朱童蒙话音刚落,太常寺少卿杨涟疾呼,“各地灾祸连连,百姓苦不堪言。朱给事还让陛下增加赋税?岂不是要了百姓的命!”



  朱童蒙道:“杨大人,边关局势紧张。北有建虏,蒙古时常劫掠侵扰,东有红夷虎视眈眈,西南多部酋长,似有不臣之心,在其地蠢蠢欲动。在此种情形之下,守边才是社稷之重,国家之重。”



  “朱给事难道不知,社稷民为本的道理吗?”左督御史邹元标怒道:“社稷之重,重不过百姓。百姓不安,何谈社稷?”



  朱童蒙道:“邹御史不闻,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若战事不熄,边关不宁,百姓谈何安宁?城破之时,百姓安能苟活?历朝历代,国倡则家兴,无国焉有家?”



  “真乃无稽之谈!”工部右侍郎赵南星怒道:“我大明广宁一役,大败建虏铁骑。朱给事竟在此言何覆巢!言何城破?你真是……”老头儿气得胡子吹的老高。“真是……,祸乱民心,大逆不道,居心叵测!”



  赵南星一番骂,登时引起东林一党的响应,纷纷上前指责朱童蒙。



  什么妖言惑众,什么扰乱朝纲,总之是扣了无数顶大帽子。



  一时间聒噪声不绝。



  朱童蒙算是在科道中为数不多的中立份子,无党派人士。所以,朝堂之上,没有援助。其他三党,以及阉党只选择默默不语,一旁观战。



  朱由校见此场面,顿觉头痛。他捂着脑袋,暗暗吐出一口浊气。



  若忠贤在,就好咯……



  正吵着,几个老头儿看出朱由校的不耐烦。



  心说,我们争执,还不是为了让陛下听吗?陛下捂着脑袋不听了,这怎么可以?



  邹元标瘪瘪嘴,打算亲自将朱由校的注意力转回来,于是跛着脚上前奏道:“陛下,老臣也有一本!”



  小皇帝朱由校无奈地哼笑一声,看了看邹元标。



  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



  来吧!都冲朕来!



  “呵,邹卿家,你有何事要奏呀?”



  “陛下,近年来各地矿监横行,强征暴敛,欺压穷苦,百姓无不怨声载道。各省道御史先后多次上疏奏请,恳请陛下下诏,撤去矿监,还民安宁。请陛下准奏。”



  邹元标言之凿凿,一派理所当然之态。



  再看朱由校,翻了个白眼,更加郁闷了。



  又是减税……



  这个家真难当啊。



  再这样下去,你们谁爱当谁当吧。



  邹元标刚说完,撇着嘴,睥睨朱童蒙。



  咱们看看这朝堂是你说了算,还是我们说了算。



  “噗  ~  ”



  正这时,就听身边儿不知从哪儿传来一声嗤笑。



  百官回头寻声一瞧,正是站在后边儿的殷复声。



  邹元标登时震怒,“本官所奏的,乃关乎民生之大计。你一个小小给事,笑什么?!”



  见殷复声忽然发笑。朱由校不禁目光亮了。



  想这满堂老朽,与自己不知隔着多少条代沟。



  当他初见殷复声时,不知为何,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感觉他年纪轻轻,就有过人的才华,简直是给他们年轻人长脸。



  朱由校想来,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人,此时发笑,或许是有不一样的政见呢。



  “殷爱卿,你为何忽然发笑啊?”朱由校微微探出些身子问道。



  殷复声脸上划过一抹坏笑,上前一揖道:“禀陛下,微臣发笑,全因此间场景,令微臣忽然想起前人一句诗句。”



  “嘁  ~  ,什么时候了,还顾得吟诗?”有人揶揄道。



  “小儿就是小儿,附庸风雅之辈。”



  百官的矛头立刻由朱童蒙身上转到了殷复声身上。



  ……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www.ccfang.cc/novel/NC5V5M0IG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