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六朝时空神仙传 > 第十四章 大道清虚,清约治民

第十四章 大道清虚,清约治民



  刘胜之不知道王献之和自己说这些做什么,也许只是有感而。



  但是,刘胜之却不打算和王献之一起感叹。



  一来,这事情和他一毛钱的干系也都没有。更重要的是,刘胜之却没有那种艺术家多愁善感的性格。



  他现在关注的是另外问题,道:“我看陈家调动有异,见到许多陈家男丁带着武器,十分紧张。说不定就会有什么大变……”



  刘胜之想来,就算上次在江上把那高手打跑。但是钟山君和王家既然冤仇颇深,想来,也不会放过王氏父女。



  “唉……我活在这世间。不仅没有光耀门楣,反而,尽给他人带来麻烦。想来这次王家也要被我连累了……”王献之早有现,却担心的并不是被陈家出卖。



  这让刘胜之有些讪讪然,摸摸鼻子,很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



  “陈家儒学传家,最讲忠义。此事你放心吧,我怕的只是连累了陈家!”王献之叹息道。



  刘胜之点点头,再无话可说。闭目静坐,等着夜间的来临。



  外面起风了,有着雨意。山雨欲来风满楼!



  到了天色渐渐变晚,刘胜之张开了双眼。到处灯火通明。



  刘胜之的伤势,还不大好。只是闭目静坐,隐隐的能够看到山下的陈家聚族而居的坞堡内外,到处都是火光熊熊,不时还有着鼓声响起。



  就有着一个老者,带着三四十个堡丁男子,走了进来,肃穆道:“还请子敬先生,随我等去坞堡之中一行!”



  “如此,麻烦了……”王献之说道。



  一行人护送着王献之父女等人,就向着山下而去。



  却见着鼓声越激烈,在那元祐公的墓前,点燃了巨大的火堆。许多陈家的族人,都在墓前祭祀。



  格外庄重。甚至充满了一种大战将要来临之前的肃穆。



  白玉,绸缎,金银,牛羊。甚至是木头雕刻的兵器。铠甲,尽数被投入大火之中,化为袅袅的青烟。



  用着望气术看过去,青烟之中,隐隐的就出现了一个另外的空间。



  似乎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坞堡。规模却要比陈家坞大的多了。似乎青烟尽数涌入于其中。



  再多就看不清楚了,但是刘胜之知道。这些祭祀的东西,就差不多和道家的施法食一般,都会化在灵界化为鬼神所需要的物资。



  心中微微有着所悟,这是这个时代的道门绝对禁止的。



  这个时代的道教还是新兴起的力量,最为反对一些上古流传下来的陈规陋俗。



  尤其是杀生血祭!



  不论是祭祀于人,还是动物。总之,只要接受血祭的,在道门看来,都是巫鬼。都是在被铲除之列!



  所谓大道清虚,清约治民!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神不饮食,师不受钱。



  道教正神,为天真清气所化,不受人间的血祭,饮食祭祀。而道教的神职人员,不接受百姓钱财……



  后世的斋醮科仪,可以说根本就和此背道而驰!



  其实便是在这般道教兴起时候,这般清约却也都没有坚持多久。



  很快的,道教这般种种带着革命性质的东西。很快就淹没无闻。



  这就关系到道教初创时候,最大的差别了。在这时候,道教众神,都是为清气所化。



  和那些儒教的祖先故鬼。上古接受血祭的神灵,都是群邪故鬼……



  刘胜之微微眼波闪动了一下,其实这个时候的道教,还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富有战斗力的组织……



  几乎和后世坚持随方设教,传道那里。就把那里民俗神灵尽数收归己用的教派,简直就是两码事了。



  至于,好与不好。只能说时势使然,不敢轻易下结论了。



  总之刘胜之本人所修行的《神仙书》,却还是充满此种理念。



  却在这时候,刘胜之就听到了召唤。微微一愣,就对身边搀扶他的人交待了两句。闭目一坐,神魂遁出,就来到了一片道场灵境之中。



  那是一片典型的坞堡,只是扩大了数十倍,看起来就好像一个大型的军事堡垒一般。



  其中有着数千的鬼兵,肃立于校场之中。更有数十员鬼骑兵,单独肃立于一旁。



  若不是现在是神魂之身的话,刘胜之眼角都要跳动了。为此地的兵力感到震惊。



  单单说着几十个鬼骑,就不会比当日所见徐盛麾下弱上多少。



  而眼前的数千鬼兵,居然尽数都是怨鬼以上,其他还有着厉鬼,甚至恶鬼。



  更惊人的是,这些鬼兵,居然大多数都是战鬼,带着血煞。



  数千鬼兵肃立于一处,不言不动。却自然有着一道暗红色的煞气和鬼气凝聚于一处,飘荡在上空,宛如旌旗一般的飘扬。



  “这,这……”



  当日刘胜之只是见到陈家派出那么一点鬼兵,以为陈家这元祐公实力就只有这些。



  却怎么也都没有想到,这灵境道场之中,居然有着一支这般强大的兵马!



  “先生勿怪!”



  这个时候,却见元祐公从容走出,却换下了官袍,穿着一身铠甲,手拿长枪。居然宛如武将一般。



  “这些都是昔年跟随我战没的手下儿郎们,却不是有意隐瞒先生。



  离此地百十里远,有着一位袁侯神。此人为钟山君之党羽。便是那白虎精,也是其派来的。



  今夜,我意便要出兵。灭了此袁侯神!”



  脑海之中,忽然有人霹雳闪过。刘胜之这才忽然想起,自己当真是小瞧了这位元祐公了。



  这位元祐公当年可是流民帅出身,自己在新安此地草创基业,建立新安郡。



  随着刘胜之在这个时空呆的久了,刘胜之对于东晋的政治生态,和一切的事情,知道的越来越多。



  就好像,天下任何事情,都没有宣传的那般伟光正一般。



  当年八王之乱,晋室南迁。司马睿当年被封为琅邪王。却只是当年西晋所封的几十个藩王之一。



  而且,还是最不起眼的,最没有实力的一个。



  话又说回来了,有实力的藩王都去参加八王之乱去了。早就死光。(未完待续。)

 

(http://www.ccfang.cc/novel/NC6cn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