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悠闲四福晋 > 140

140


 胡家在京城是有落脚点的,是位于锦缎胡同的一处四合院。


 锦缎胡同云集了大夏四面八方的绸缎,青城胡家也堆积了不少绸缎样品,阿瑶年幼时,胡九龄曾把她抱在膝头,一样样教她辨认,这也算是父女间的娱乐活动。


 她本就有这方面的天赋,这会路过一家家铺子,穿过门帘看着里面所挂样品,扫一眼便能大致分辨出杭绸、蜀锦等诸多不同的料子。


 “不愧是京城,汇聚天下之奇珍。”


 同坐车厢内,一路“护送”她回来的陆景渊点头,而后又道:“终究是青绸居上品。”


 “各有千秋。”


 阿瑶本心里也自信胡家所产绸缎是最好的,但她多少了解其它绸缎的独到之处。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住皇商名头,就万不可掉以轻心。


 “阿瑶无须如此小心。”


 回到自己地盘上,陆景渊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张扬。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他毫不留情地戳破她心思。


 而后他承诺道:“有我在,定可保证胡家更上一层楼。”


 被他这般护着,阿瑶别提有多高兴,不过她理智尚存,“我自是知道景哥哥肯帮忙,正因如此,胡家才更不能在外面落你脸面。”


 朝里有人是一回事,绸缎能顶起来才是真的。若弄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进贡上去,到时宫里贵人穿得连普通官宦都不如,到时候做保的景哥哥脸面往哪搁。


 “你啊。”


 这丫头,有捷径不走,非得靠个人实力取胜,真……不愧是他看中的人。想当年他不也是这样?明明可以靠皇帝舅舅关系直接封候,他却偏偏选择了另一条充满血腥的艰辛道路。


 可他并不后悔,若不是那些年的拼搏,这会他又怎会说话如此硬气?


 “也罢,你想做什么,那就去做。”左右有他在后面兜着,这丫头一定会所向披靡。


 说话这会功夫,马车已经停在了胡家铺子门口。


 陆景渊身负皇命,还要回去复命,这会也不能多做耽搁。分别在即,马车内气氛有些凝滞。


 阿瑶挪挪宽袖,掩盖在下面的手覆在他手掌上,很快被他反客为主、握在掌心。


 “我进宫一趟,很快便回来找你。”


 “恩,”阿瑶点头,从青城相识到现在,他一直住在胡府。虽不能时时见面,但两人从未分开过太远。想到刚刚路过时窥到朱雀大街一角,深宅大院让她没由来的恐慌。


 “不用怕,我很快就回来。”他再次重复道。


 这次阿瑶终于恢复神智,“你离京日久,中间还受过伤,长公主肯定多有牵挂,最好先回家报个平安。”


 “也好。”反正给娘请安也用不了太久。虽然心下不愿,但在她期待的目光下,陆景渊勉强点头。


 目送他骑马离去,阿瑶任由青霜扶下马车,入目便是一间颇为宽敞的铺子。


 三层楼高的铺子立在满大街皆是二层的铺子间,气势立显。得知主家要过来,胡家在京城的下人早已将铺子内外收拾一新。方才沿途走马观花,见过不少铺子陈设,这会阿瑶更能感受到自家铺子的不同。


 倒不是说有多豪奢,而是主要差在一个宽敞上,房子大了看着就是敞亮。


 然而前世这处铺子却被沈墨慈夺了去,待她进京后,门口胡家牌匾已经拆下来,换成沈家名号。


 今昔对比,蓦然间阿瑶心下升起股商海沉浮的沧桑。突然间她福至心灵,对城门口的大阵仗有所感应。若非她小心谨慎,把功劳推出去,是不是沈墨慈会趁机大做文章?


 鼓动人心向来是她最擅长的手笔。


 由此再反推回去,那突然出现的百姓,会不会是有人刻意安排?不然缘何解释他们恰好出现在景哥哥进城的道路上,又恰好被他撞到。京城中了解景哥哥做派的人可不少,沈墨慈想知道并不困难,她完全有功夫、也有动机设计这一切。


 “姑娘,外面有人来,说是宁安大长公主府的人。”


 掌柜的一溜小跑进了后面,声音中难掩担忧。


 沉思中的阿瑶被打断,下意识道:“长公主府?快请。”


 等说完她才注意到前面封号,宁安?那不正是景哥哥的生母。她前脚刚进京,连把脸都没来得及洗,后脚便派人过来,怎么听都觉得有些来势汹汹的味道。


 不管怎么说,长公主府来人总得要见的。稍微梳洗下,又换了身轻便的衣裳,阿瑶就在铺子后面隔间,平日谈生意的地方见了这位丫鬟。


 “见过胡家姑娘。”


 被长公主教导过规矩的大丫鬟这会规矩极了,而这幅恭敬的姿态也让阿瑶长舒一口气。


 对方不是来挑事的,这样就好。


 “姑娘不必多礼,快请坐。青霜,上茶。”


 在她一叠声吩咐后,丫鬟并没有坐在她对面位置,而是选了下手离她最近的位置坐。这等细节更是让阿瑶明白许多,比如长公主已经知道了她的存在,也应该知道她跟景哥哥的关系,并且对方对她的貌似还不错。


 原因很简单,公主府是何地位?长公主身边的人,即便只是个丫鬟,放到外面去,就比许多低等官吏家的嫡出姑娘要强。若是对她有所不满,那丫鬟完全不必如此恭敬。任凭她在此颐指气使,胡家也拿她没办法。


 明白后她彻底轻松下来,待茶上来后柔声问道:“不知长公主命你前来,有何吩咐?”


 在阿瑶观察对方的同时,大丫鬟也在看着她。当时远处看只觉得胡家姑娘是个美人胚子,可他们这样的人家,最不缺的便是美人,便是她个做丫鬟的,姿容亦是百里挑一。做主子的长公主和小侯爷从小初入内廷,那里面更是汇聚了大夏各地的美人,什么样的他们没见过。


 可离得近了,她能明显察觉出这位与那些人的不同。她身上有种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与京城中从小严守规矩的高门贵女大相径庭。而更大的区别在于她眉宇间那股单纯,那并不是孩童般的天真,而是在明白事理后,对这个世界依旧保有真善美等最大善意的纯真。


 怪不得长公主和小侯爷都会喜欢她,她身上有着皇家人最缺少的东西。


 “侯爷在青城时一直受姑娘照顾,公主听说后颇为感激。听说姑娘进京,她也想一尽地主之谊,邀姑娘过府小住。”


 阿瑶早已想到长公主对她心怀善意,没想到她竟热情到这种程度。


 这究竟是为了感激她?还是想探探她的底,觉得她不符合自己心目中儿媳妇标准,便麻溜地打包退货?


 应该是两者皆有可能。


 在她还在猜测长公主动机时,掌柜的已经难掩脸上喜色。满京城盛传定北侯是个混世魔王,可那是对达官显贵来说。于他们这些升斗小民而言,定北侯非但没祸害过他们,反倒帮他们治过不少纨绔子弟。


 君不见,自打定北侯横空出世以来,光锦缎胡同就少了多少敲诈勒索、拿名贵绸缎不给钱的二世祖。


 那可是长公主府,满京城除了皇宫,就他们家门槛最高。自家姑娘要能攀上点关系,以后胡家在京城能横着走!


 “姑娘,您看?”虽然心下期待,可胡九龄亲自选的掌柜还是拿捏住了分寸,先问主子意见。


 “长公主相邀,阿瑶自是不敢不从。”


 难道她还能驳了长公主面子不成?想要跟景哥哥在一起,早晚要过长公主这一关。有些问题,早发现总比晚发现要好。


 况且阿瑶手中握有最大的底牌——景哥哥对她的感情。在景哥哥终于突破心里那道坎,对她不再有所隐瞒后,两人间交流更是越来越顺畅。进京路上两人朝夕相处,他更是恨不得粘在她身上,与无人时对诉说着喁喁情-话,弄得她脸红心跳,偶尔更是恨不得把他拍走。


 简直难以想象,表面上冷若冰霜的小侯爷,私底下却是副牛皮糖性子!


 阿瑶感觉自己也不是个很差的姑娘,又有景哥哥的感情在。能养出景哥哥那般的儿子,长公主应该也是明理之人。再者面前丫鬟态度摆在这,长公主对她的感官应该还不错。综合这三方条件,她感觉这趟长公主府之行,被粗暴退货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高。


 想明白后她也就不怕了,箱笼是在青城收拾好的,这会还没来得及卸下来,这会正好原封不动地带去公主府。


 在阿瑶往公主府走时,陆景渊已经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乾清宫,然后他就见到了红光满面的皇帝舅舅。


 “舅舅这般高兴,可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相隔几个月,见到死里逃生的外甥,皇帝本想着感动一把。可瞧着他这般随意,他心中刚酝酿起的那点长辈关怀之情瞬间烟消云散。


 “你弄出来的好事,那么大动静,整个京城都听见了,还在这装痴犯傻?私自编排朕,这可是欺君之罪!”


 “欺君之罪?”陆景渊没有丝毫紧张,“不是您承诺青城商贾,所捐军饷可充作日后税赋。胡老爷感念天恩,便用省下来的银两购置粮种,归根结底此事还是皇帝舅舅的功劳。胡家姑娘所言句句属实,又何来欺君之罪?或者,皇帝舅舅这是不好意思了?”


 被他满脸揶揄地看着,皇帝脸上有点挂不住。


 “这般赞扬,未免太过直白。”


 “还真是不好意思了,侄儿就知道舅舅不是那般脸厚如墙之人。有功您就该赏,江南布政也真够乱的,这次我差点折损在那,是不是该派个懂行的人协助当地官员一二?”


 “布政,你口气可真够大,胡九龄可没有科举出身!”


 都开始考虑出身了,这事有门!


 掏掏衣袖,陆景渊从中翻出一封折子,展开递到皇帝跟前。只见薄薄一张纸上,全是官员名单,最前头几个甚至是封疆大吏。


 “吴有良案牵涉甚光,待秋决过后,朝廷定会余出不少空缺。自古有举孝廉之说,品德高尚者为官乃是尧舜禹汤的传承。朝廷正当用人之际,才德兼备者,自可不受八股之拘泥。”


 扶着龙椅的皇帝眼睛亮了,他主张朝政最大的阻力是什么?不是撤不掉太上皇的人手,而是撤掉后自己没有人手可用。


 朝臣,最基本都得是科举出身。太上皇开过多少次科举?他才开过几次?他手里压根就无人可用!


 而举孝廉,以才择人的方式,稍微运作下就能帮他解决面前困境。不说近处,从长远看,举荐制与科举制并行,也能最大程度地拔擢英才。


 “容我再想想。”


 舅舅已经动摇了!心里跟明镜似得,陆景渊再加一把火:“江南布政的源头在于贪腐,胡九龄最不缺的便是银子,他这种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去贪。”


 “不是这回事,那些朝中老臣……”


 “侄儿已是侯爵,若再进一步未免太过打眼,到时免不得落人口实。实不相瞒,侄儿倾心于胡家姑娘,愿以本次青城之行及吴有良贪腐案的功劳,为其父谋一份功名。”


 后面那桩功绩可是景渊拿命钓出来的大鱼,为此母后和皇姐几次哭红了眼。


 “成交!”皇帝无比痛快地说道。 166阅读网

 

(http://www.ccfang.cc/novel/SFTU180MU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