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二月初三,一艘客船驶出京城。


 走大运河一路南下,终点站在江南的扬州城。


 船舱内,清一色全都是“男人”。


 胤禟上船后,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安静。


 可他忍了再忍,终是没能忍住,转头看向悠闲饮茶的四哥。”四哥,弟弟想请教一下,帮人换头的本事要怎么练?”


 客舱坐了五个人,就是南下小队的主要成员。


 胤禟说的换头术指向三位扮成男道士的女性。


 武拂衣不可能道出真相。


 胤禛用短短三个月,将温宪与茉雅琪训练到言行举止与男性无异,是凭借他特殊的换魂经验。


 昨天,这一训练结果得到了康熙的高度认可。


 根据温宪描述,康熙见了她与茉雅琪,一度怀疑是太医、稳婆们搞错了。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是生一个儿子与添了一个孙子。


 饶是康熙也不免产生认知怀疑,那从侧面证实了温宪与茉雅琪的男装道士之成功。以示奖励,给两人送了一大笔银两,名义上就是赞助她们南下的车马费。


 至于教导女儿、孙女的名师有没有奖励?


 康熙也给了一大笔银子。


 另外,他特意在送别时劝了劝老四,不能把武氏当成一块砖,哪有需要往哪里搬。毕竟是枕边人,别一个劲地当做苦力使唤。


 要说从哪里得出这一结论,康熙摆出了充分的实证。


 搞牛痘实验,武氏冲在第一批给老四做实验者,是以命相搏。


 搞女扮男装的训练,武氏又被当做实验品。老四训侧福晋不心疼,而得到的宝贵经验能直接叫妹妹与女儿少走弯路。


 如此使唤武氏,老四也没让人生个孩子。


 康熙知道孩子不是说有就能有的,也清楚老四忙于各种实验与调查,外加这人本就不好女色。


 一般情况下,他懒得详细管束儿子们的后院情况,可到底自诩讲理的大家长。


 这回南下勘察带上了武氏,而武氏也扮成了道士。


 真叫人怀疑老四的用心,恐怕让武氏首当其冲去面对突发事件,给同为女子的温宪与茉雅琪探探路。


 感情上,康熙肯定偏向女儿、孙女。


 但通过隆科多一案,充分意识到后院女子品性的重要性。叫老四体恤武氏,这也是为了不叫踏实付出的人寒了心。


 武拂衣很冤枉,原来四阿哥与武侧福晋在外看来竟是这般情形了。没有郎情妾意,只有压榨与被压榨的地主与劳工关系。


 这可真是宝宝委屈,宝宝却不能说。


 她才没过度压榨胤禛。


 绝大多数时候,胤禛自主自愿抢着工作,甚至是反过来给她增加新的工作方向。


 当下,武拂衣面对胤禟的提问,抛出了反问。


 “九弟,你咨询换头术,是个人的喜好由在蠢蠢欲动了吗?君子爱财之心又起来了,眼馋阿玛给你妹妹与侄女的车马费奖金,想试一试男扮女装了?”


 “弟弟真的不想。”


 胤禟被这番揶揄弄得连连摆手。论敢想敢做,还是四哥有创意。


 自己却真没有此等奇怪嗜好,只是被面前三个“男”道士给震惊到了。


 哪怕认识三人好些年了,但要不是一起上船,真无法确定这三人是他的小四嫂、妹妹与侄女。


 武拂衣见状,说得一本正经地说:“你没这般想法最好。汗阿玛也不会因为你成功女装就给你赏赐银钱,更有甚者是罚你一大笔钱。”


 话是如此,武拂衣却不可否认心底有一丝隐秘的遗憾。可惜了,只见男装大佬的诞生,不见女装大佬的出现。


 胤禛本是保持沉默,保持武氏沉稳少言形象,此刻却暗道不妙。


 必须立刻切换话题,以他对老鬼的认识,再不换话题搞不好就要弄出「雍郡王勇扮女侠客」。


 “甄少爷,此次南下的第一站在扬州,劳您详细说说是个什么章程?”


 胤禛进入角色。此前就说定了,上了船就称化名。


 武拂衣还是用以前的假名——甄偲。


 前几年,南巡时甄偲出场,山庙遇上了蒲松龄。


 之后双方没有再见过面,只保持了书信往来。至于蒲松龄有无怀疑甄少爷的真实身份,那倒是不重要了,一些事看破不说破。


 今年甄偲再次出现,已经捐了一个京城的六品官衔,但没有实权与差事。他与弟弟甄玖(胤禟·饰),两人一起南下搞一搞经商考察。


 由于甄偲笃信风水,特意聘请道士随行,能随时进行卜测而指点迷津。


 道士贾武(胤禛·饰),道士三昷(温宪公主·饰),带着道童甄琪(茉雅琪·饰)构成了这次的堪舆问策专业团队。


 考察团众人的身份文牒、路引、道士文牒等等,统一由康熙办理作假,百分百包真。


 南下考察,目标是云贵两广。


 路线上,去时走水路,从大运河到长江,长江入湖南洞庭湖一带。


 湖南与两广、贵州相邻,届时视情况而定先去哪里。而回程可能骑马,但也要具体情况。


 胤禟不是全程同行。


 去年,提过养殖珍珠与安置游民的方案,他主要是去考察哪里适合做养殖地。依照气候条件,太湖与洞庭湖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必非得二选一,可以全都要。


 养殖珍珠以年为周期,不能等养出来再找卖家。


 这次南下先收一批珍珠,搞出珍珠系列化妆品,然后给广州的欧罗巴商人去卖。


 先试试水,这东西能否在西方似瓷器、茶叶等被受追捧。广告词也想好了,贵妇人才能拥有的殿堂级美白产品。


 “等到了扬州,各自行事。九弟自去打探养殖珍珠的情况,我等就多逛一逛,将街头巷尾的世情都给记录下来。”


 武拂衣说着大概行程安排,这次南下没有亟待完成的具体事件,主旨就是瞧一瞧市井百态。“随后,慕名拜访几个人。”


 去拜访谁?


 首先点名黄履庄。


 若问他有何奇异之处,先列举一串名词:木轮自行车、千里镜、湿度计、温度计、器械狗……


 这些全都是黄履庄发明制作的。


 不错,不是来自西洋,而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发明制作。


 武拂衣准备出京考察前,去理学院找几位老师聊了聊。


 所谓人以类聚,问问他们有没有认识民间奇人精通数理格物。


 数学大家梅文鼎给推荐了如此一位实操派奇才黄履庄,他在扬州亲眼见过那些设计发明。


 黄履庄年幼丧父,初时靠着亲戚接济度日,后来依靠以售卖自制的新奇物品赚取生活费与私塾学费。


 早在顺治年间,他在孩童时期就做出了机关木人偶。虽然后来没能考取功名,但对于数理格物的研究自成一派。一些发明事迹也被记录在《虞初新志》中,但因为不喜应酬往来,他并没有名声大噪。


 前年,即康熙四十二年,皇家理学院成立。


 梅文鼎写信给黄履庄,邀请他北上来京城,以其水平足以胜任教师,却被婉拒了。


 黄履庄回信,他年纪大了,已经年近五十。


 腿脚不利索,懒得动弹,更不提从来没去过北边,怕是适应不了新环境。


 这些都是借口。


 论年纪大,梅文鼎都七十多岁了,但也没有强行规劝。


 人与人不同。


 梅文鼎与皇上的重臣李光地交好,虽然人不在官场,却能适应这番复杂环境。


 黄履庄却不一定能应对京城的人际关系。这地方一块招牌砸下来,压死的五个人里面有一个就是做官的。


 真才实学与出人头地是两回事。


 武拂衣却打定主意要见一见这位奇人。


 不全是因为理学院的推荐名单,也是因为她拜读过了黄履庄的书《奇器目略》。


 去黑市买书那一次,不只是买了《金瓶梅》,也买了一些颇有意趣的书。


 《奇器目略》正是黄履庄所写,主要记录了半生发明。


 不知情的读了会当做是天方夜谭,谁又能想到里面的东西极有可能都能找到对应实物。


 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过扬州而不访。


 三月末,扬州风暖。


 桃花开了,人面却不知何处去。


 根据地址寻去,真是不巧,黄履庄在二月就离开了扬州。


 听留守的小厮说,他家老爷往湖南去访友,最快也要来年才会归家。


 武拂衣扑了一个空,可也确定了一件事。


 黄老年近半百,身体健朗,时不时就出远门访友。


 他回绝理学院教师一职的邀请,是不耐规矩束缚,也不喜欢与达官显贵打交道。


 主人不在,想要一睹他的发明创造只能通过迂回之法。


 这就去找了同住扬州城的黄履庄表兄,戴榕保管着部分发明器物帮着售卖。


 像是木轮自行车,这样的大件需要订购,暂时缺货。


 武拂衣购入了千里镜、验燥湿器、验冷热器等等小物件。


 正如《奇器目略》的记载,这些物品非常实用而非徒有外表。检验湿度、温度的器物能直接运用到珍珠养殖的水体环境监测中。


 “这样才对。”


 胤禛一一试用了这些器物,不掩喜悦。


 “爷就说大清岂能落后于欧罗巴,这些奇巧之物是能更甚对方一筹。”


 武拂衣没让胤禛嘚瑟,一盆冷水泼过去。


 “民间再多奇人又何如。官府不会用也不去用,只能让这些技术成为了一段流言传闻。”


 ”以前是,但今后不同。“


 胤禛放下湿度计,下意识环视一圈,压低了声音道。


 “八旗大姓权贵、南方文人之中有头有脸多的,多是有派系立场,或支持太子或另有心思。斗争可以是大换血,也可以是培植起一个新党。汗阿玛开设理学院就是为此培养新党做准备。“


 胤禛揣摩着康熙的意思。


 太子也好,胤禩也好,大阿哥也好,就让他们与支持他们的势力之间相互斗争。


 康熙在这一过程中,将理学院出身的学子散于各地官场。假以时日,汇流成海,新党出世。


 “只是,这样的布局少则十年,多则更久才能成形。”


 胤禛不担忧康熙的决心与意志,但忧虑老父亲的身体能否撑得住?谁叫皇太极与顺治都不算长命。


 武拂衣品出了弦外之音。


 理学院出身的新党,应是康熙希望继任者能够知人善用。太子显然不符合这一条件,那么皇子之中谁最合适呢?


 想到正确答案,她不免背脊发寒。明君,这种工作,真不是人干的活。


 哪怕她再有觉悟,但也希望倒霉日子晚些来。此刻不能更虔诚地祈祷,“但愿佛祖保佑,皇上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胤禛其实也在默默祈祷康熙能好好活着。尽管他与老鬼为康熙虔诚祈祷的起因都不够心思纯善,但圣人论迹不论心。


 唯独怕一点,这辈子两人自打灵魂互换后就与佛无缘了,佛祖单方面屏蔽了他们的祈愿。


 有些担忧,想也没用。


 寻奇人不遇,考察工作还是要继续。


 这就包了一艘船,沿着长江而行。


 李白诗中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考察队的路线刚刚好反向而行。


 待大船驶过黄鹤楼所在的武昌,继续下行至湖南的岳州府。


 然后胤禟开始了查勘,洞庭湖适合养珍珠,在此找了首批培育最合适的养殖地。


 美中不足,想要把养殖区域连成一片,其中有一块湖泊却有主了,正就是赵家的地皮。


 赵家是谁?


 胤禟在江南已经提前打听,获知湖南洞庭湖一带有个赵家庄。


 赵家庄主要从事米粮与布匹生意,信誉不错,赵家父子也是喜欢广结善缘的性子。


 如果想要在洞庭湖搞水产养鱼之类,能与赵家那种地方豪强打好关系总是好的。而今就是要赵家把那一小块地给卖出来,这就能连成珍珠养殖水域了。


 人生地不熟,如何找切入口呢?


 胤禟化名甄玖,打着替九贝子做事的旗号。奈何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也知道天高皇帝远,别人不一定会给皇子面子。


 想要地皮,最好还是通过社交商谈手段。


 于是在岳州城开始大撒币。


 脸皮要厚,主动请人吃饭总是少不了的。几顿饭之后,辗转与赵巷成了酒肉朋友。


 赵巷,就是赵家主家的二少爷。


 他爹赵房,他大哥赵街,一家人的名字都挺好记。


 “玖少爷,你想要从我家买湖,这事说好办也好办。”


 赵巷颇有纨绔做派,“把我家老爷子给哄高兴了就行,瞧咱们脾性相投,哥哥给你指一条捷径。”


 胤禟毫不在意被当做弟弟,做生意可不能端着脸就是要能结交三教九流。既然扮演了甄玖,就必须入戏。“巷哥,请指点迷津。”


 赵巷开门见山,“老爷子,今年七十三岁了。这年纪也是高寿,他也不避讳给自己准备起喜丧。


 丧事里有重要一环,要把遗像给准备好。死了再画,他就没法判断好坏,所以现在就亲自把关。”


 赵老爷信道,已经把入葬的风水宝地给叫人寻好,再想要找道士给画遗像。


 请了岳州城的十来位,但都不尽如他意。多是嫌弃那些道士的专业水平不好,讲经讲得不够有灵性,那是认为没法将一股仙灵气息画入遗像中。


 胤禟听了,心里啧啧啧。


 有钱人难免有些怪癖,赵老爷也是沾了些许。


 赵巷继续说,“买卖地皮,这种事我与大哥都做不得住,只能看老爷子的意思。玖兄,我不和你说虚的。你要是能找到擅于作人物画的道士,那遗像让老爷子满意了,直接把小湖送你也是成的。”


 “哎呦,这可是为难我了。”


 胤禟不认为这件事好办,“你家久居岳州城都没找到合适的道士画像,我从外地来讨生活,怎么能给你找出本事卓绝的道士?”


 “怎么就没有了?”


 赵巷不解,他提醒到:“上回吃饭,和你哥一起吃的。听了一句,这次你们出来做生意也是聘请了道士随行指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京城来的道士指不定能让老爷子满意。”


 “不行!”


 胤禟脱口而出给否了。


 他压根就没想过这个可能性。


 开什么玩笑,那不是真道士,是他的妹妹与小四嫂。给人画遗像,这不能更荒唐了!


 赵巷摸不着头脑,“怎么了?你家请的道长不善作画吗?那真是太遗憾了,我还想帮你一把走捷径。要是能得我家老爷子的青睐,其实好处多多。


 他与湖北巡抚年遐龄也能说得上话,这份本事我与大哥是没传承到。说真的,谈经论道,相互之间推荐道士给祈福最容易拉近关系。”


 胤禟稍有吃惊,没想到赵老爷子的人脉很广。


 要说年家有多显赫,与京城那些大族不好比,却也是有前途无量之势。


 年遐龄任职从二品巡抚,长子年希尧如今在云南景东府任正五品同知,次子年羹尧更是颇有才学。


 年羹尧在五年前考中进士,供职翰林院,前后负责了四川、广东的科考事宜。今年,他才二十六岁,走马上任成为四川成都府知府,那是一个妥妥的肥缺。


 赵巷不意外有人被他家老爷子的人脉给惊呆了。


 这也就善意提醒,“玖兄,你我喝酒喝得开心,我也想做顺水推舟的人情。不如回去仔细问问你家请的道士,要不要努力一把画遗像?”


 “好,我回去仔细问问,有劳巷哥给费心引荐了。”


 胤禟改口了,因为他琢磨了一件事。四哥入封镶白旗,而年家也是在镶白旗。


 八旗的每一旗下设佐领编制。


 皇子们被入封哪一旗,等到了一定年龄,会按时段得到所在旗的佐领作为门下。


 年家依照规矩将会归到四哥管辖之下。


 当然了,这种属于规矩上的配给。门下是不是服从主上,主上用不用门下又是另一回事了。


 胤禟搜索记忆,四哥与年家似乎没有多少往来。


 现在所处的岳州城虽在湖南,但距离湖北巡抚年遐龄所在的武昌府很近。而且此行目标要经过云南,也许可以见一见在云南的年希尧?


 具体怎么安排还要问一问四哥。


 胤禟觉着自己真是贴心弟弟,把这些事官场上的弯弯绕绕都替四哥着想了。但走到客栈又迟疑一步,那个给赵老爷子画遗像的事究竟要不要提?


 他真的要弄假成真,把小四嫂、妹妹当做货真价实的道士吗?给主动介绍这样一份工作?


 胤禟:四哥究竟是会夸他呢?还是会拿鸡毛掸子抽他呢?:,,.  

(http://www.ccfang.cc/novel/SefE6IJJFR.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