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锦衣 > 第四百九十一章:巅峰对决

第四百九十一章:巅峰对决


 此时,魏忠贤叹了口气。


 他很清楚一件事,他与张太妃的利益并不一致。


 因为张太妃所代表的,乃是张家以及太子的利益。


 现在张家没了张静一,已经失去了主心骨,此时冒不得任何的风险。


 而另一方面,长生殿下登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对于他的母亲而言,虽然她只是太妃,而张皇后虽非长生殿下的生母,却因为是皇后,所以自然是太后,这个时候,让张太妃去和太后作对,这是绝不可能的。


 因为她可以隐忍,可以忍气吞声,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安然地做皇帝就好。


 可一旦参与到这种彻底对立的局面里,那么谁能确保,张太后不会借此机会,引其他的藩王入继大统呢?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事,毕竟长生殿下的年纪,实在太小太小了。


 崔呈秀却是急了,于是急切地:“无论张太妃意下如何,可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太后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干爹……事到如今,你还想心怀侥幸吗?到时,只怕便是干爹想要去守陵,也不可得。我们先行下手,只要控制住了宫中……那么接下来,便可节制群臣。那些首鼠两端之人,自然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最后再请张太妃出面主持大局,又有何不好?”


 魏忠贤却是皱眉道:“这与谋逆又有什么分别?”


 他显然对崔呈秀的这番话很是反感,不禁呵斥道:“难道你要咱到头来,做乱臣贼子吗?咱忠心了大行皇帝一辈子,难道到了现在,要咱搅乱这天下?真要闹的急了,谁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


 崔呈秀听了魏忠贤的话,禁不住跺脚,道:“干爹啊干爹,现在不是要学岳王爷的时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个道理,难道干爹您不知道吗?”


 一向以残忍著称的魏忠贤,此时却是长叹道:“咱只是一个阉人而已,能有什么心思呢?如今大行皇帝已驾崩,咱见了他的骸骨……”


 说到这里,魏忠贤眼里通红,随即又叹息道:“这尸首已烧成了焦炭,这个时候,大行皇帝尸骨未寒,现在……决计不可节外生枝。咱知道你的忠心,可眼下还是忍耐吧,再等等看吧!只是陛下此番在辽东死的,实在蹊跷,此事,定要彻查到底。”


 崔呈秀听到这里,其实已经知道,一切都完了。


 他久久地看着魏忠贤,最后苦笑道:“干爹,你我父子多年,我蒙你照料,忝为兵部尚书,他日干爹获罪,我这做干儿子的,也定是同罪,哎……事到如今,已经无法挽回,就请干爹您……好生照料自己吧。”


 说罢,他很是认真地对着魏忠贤长长作揖,而后告辞而去。


 魏忠贤岂会不知,崔呈秀是正确的呢?


 陛下需要一个九千岁。


 可是张太后并不需要一个九千岁。


 不过,他的心里仍抱有一些幻想,认为这个时候,自己只要表现出一些善意,那么张太后或许会垂怜自己是宫中老人,又伺候了大行皇帝一辈子,或许能放自己一马,让自己去南京,或者去大行皇帝的陵墓守陵。


 就在此时,却有宦官匆匆而来道:“九千岁……”


 魏忠贤冷冷地道:“以后不要叫九千岁了,叫魏公公。”


 “是,魏公公。”小宦官低声道:“太后娘娘在奉先殿,请您过去。”


 魏忠贤的眉头微微皱起,最后点点头,默默地深吸了一口气。


 他连忙至奉先殿。


 奉先殿里,摆着各代皇帝的灵位,而大行皇帝的灵位,如今也已新增了上去。


 在这大殿的正中,则是停放着大行皇帝的棺椁。


 此时,到处都是白色的帷幔,以及一张张皤幡,宦官们长跪左右,在一侧伏地不起。


 宫中贵人们,时有人来祭拜。


 而此时,在这奉先殿的侧殿里。


 张太后正稳稳当当地坐在侧殿的椅上,她没有施粉黛,所以此时已显出几分疲惫,不过她的眼神倒是颇为锐利。


 一旁几个宦官恭谨地躬身候着。


 有人给张太后端来茶盏。


 魏忠贤一到。


 张太后颔首道:“你来啦。”


 “是,奴婢来了。”魏忠贤挤出笑容,勉强地道:“大行皇帝新丧,娘娘节哀啊。”


 “哀家……”张太后顿了顿,接着道:“这些日子,又是登基大典,又是大行皇帝的祭祀,这些布置,里里外外的,都是你在忙碌,倒是辛苦了你。”


 魏忠贤道:“这是奴婢理所应当的事。”


 “你的脸色不好。”


 “奴婢……”魏忠贤低眉顺眼,摆出一副愿意屈服的样子,道:“奴婢尚好。”


 张太后呷了口茶,目光一直凝视着魏忠贤,似乎对魏忠贤抱有深深的忌惮,不过她勉强笑了笑,接着体贴入微地道:“若是自己忙碌不开,可以让下头的人代劳,大行皇帝驾崩,你是大行皇帝的心腹之人,哀家岂会不知道你与大行皇帝情深义重?此时魏伴伴一定心里乱得很,可不要乱中出错。”


 魏忠贤无言。


 他似乎明白了一些张太后的意思。


 虽然魏忠贤希望示弱。


 但是并不代表他是傻子。


 这个时候,手里该抓的东西,还是要抓牢的,只有抓牢了,才有讲条件的资本。


 于是魏忠贤错开话题,道:“娘娘叫奴婢来,不知有何事差遣?”


 “是有这么一件事,这里有一份奏疏,是司礼监送来的……”张太后慢悠悠地道。


 魏忠贤一听司礼监送来的,心里已经大惊。


 不过很快,魏忠贤的失态,便极力掩饰了过去。


 可是,这一掠而过的失态,却被张太后捕捉了去,张太后继续观察着魏忠贤的反应。


 要知道,魏忠贤才是司礼监的主人,所有的奏疏,都需先经过他,才呈报入宫。


 可现在……有一份奏疏,居然没有经过魏忠贤,就落到了张太后的手里!


 这就说明,原本铁板一块的司礼监,这本该是完全在魏忠贤操控之下的地方,现如今也开始出现了裂缝,有人勾结了张太后,而且这个人……地位一定不低。


 魏忠贤心里顿时警惕起来,只是他面上依旧是带着温顺的样子,温和地道:“哦?不知是何人奏疏?”


 张太后朝一旁的小宦官使了个眼色。


 小宦官便上前,将一本奏疏送到了魏忠贤的面前。


 魏忠贤打开,低头一看,胸膛禁不住起伏了一下。


 其实以魏忠贤的聪明,他方才已经隐隐猜测到了奏疏的内容。


 可是……当真真切切的内容摆在他的面前时,魏忠贤却有些坐立难安了。


 此奏乃是嘉兴贡生钱嘉征的弹劾奏疏,弹劾的乃是魏忠贤十大罪状: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


 这十大罪状,可谓抨击得十分激烈。


 这几乎等于是将魏忠贤往死里整了。


 魏忠贤尽力表现出轻松的样子,他翻阅着这一条条的罪状。


 什么与皇帝并列,这简直是笑话,皇帝在的时候,也不见说,现在大行皇帝驾崩了,你们倒是打着这个名义,来抨击咱了。


 至于藐视皇后……


 至于搬弄兵权,这就更可笑了,兵权是天启皇帝授予的,内官掌控禁卫,这是常例,不搬弄才叫不称职。


 至于没有列祖列宗,这是真冤枉,魏忠贤就算再蠢,也不至于不将大明的列祖列宗不放眼里。


 这第五条,已经到了可笑的地步,克削藩王封爵,这也是罪状?


 藩王的群体已经越来越庞大,给朝廷制造了巨大的负担,现在朝廷内忧外患,藩王却是富得流油,这种做法,难道不是善政,是减轻百姓的负担?


 至于目无圣人……好吧,这一条他认,可孔圣人……与他一个太监有什么关系?


 至于滥加赏爵,掩盖边功,欺压百姓等等……


 魏忠贤既没有当这本奏疏是一回事,同时对这本奏疏,也极为警惕。


 之所以不当一回事,是因为这根本就是莫须有的罪名,摆明着就是指着魏忠贤的鼻子,来告诉魏忠贤,我就是来整你的。


 而必须将它当一回事,是魏忠贤明白,这份奏疏,就是故意用来羞辱他。


 对着堂堂的九千岁,区区一个贡生,居然就敢上奏,而且破口大骂,这对魏忠贤而言,是多大的侮辱。


 也就是说,如果是真的确有其罪,魏忠贤反而会未必放在眼里。


 可一旦……人家摆明着污蔑,这就不同了。


 毕竟权势滔天的魏忠贤,却被一个阿猫阿狗似的读书人,指着鼻子破口大骂,一副有本事你来打我啊的样子。


 这……分明就是故意动摇他的权威。


 魏忠贤看罢,轻轻将奏疏合上,而后轻描淡写的抬头,意味深长地道:“娘娘对此奏疏,有何看法?”


 张太后道:“哀家对宫外的事,也不甚懂,毕竟哀家是妇道人家,所以才请魏伴伴来此,问一问你的看法。”


 …………


 还有,求月票。  

(http://www.ccfang.cc/novel/TpoEJ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